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诒玫囊桓雠诒娉录淌⒋又新吠黄疲栽銮康谖宀奖玫恼蕉妨Α
“就看你们的了。”纳尔逊和郑芝龙他们向陈继盛等人告别,陆地上的攻势就不关他们海军部的事情了。
九千的步兵和炮兵在岸上整顿以后,就整齐有序地向镇江府进发。士兵扛着德莱塞步枪,有战马拉着沉重的滑膛炮,雄赳赳、气昂昂。曹友义仍然带领士兵停留下江岸边。他负责押运粮食,陈继盛他们部队携带的干粮足够攻下镇江,在攻克镇江之后他才需要押送着粮食推进到镇江府。
“真是羡慕他们,可以进攻南京城。这可是大明朝的备都。他们随着军主攻下了京城,现在又来攻取南京城,好的机会都被他们陆军部独占了。如果我们的战列舰可以装上轮子上岸,哪里还有他们陆军部的事情。他们的野战炮在我们的舰炮面前,那就是玩具而已。”郑芝龙感慨道。
“他们陆军部还不由羡慕我们的船只可以在水上横行无忌呢。每一次从海上进行千里奔袭不得他们陆军部的人来求我们?”北洋舰队副司令施大瑄说道。
“我们海军部有我们的战场,将来还有四大洋等着我们去征服呢。”平时低调的纳尔逊说到征服四大洋,都不禁激动地颤抖起来。
四大洋,那就是全世界的海域都要屈服在九州军的淫威之下,那是他那个时代的大不列颠皇家海军都从来没有做到的事情啊!
一旁的曹友义也感受到了九州军将领的豪情壮志,同样羡慕起九州军的军官们。不知道什么他才能带领一批同样精锐的部队,也参与到征战各处的战斗中,这可比一个大明的天津总兵威风多了。
第四百六十章 福建巡抚
福建巡抚沈犹龙收到了位于南京城的南明政权的圣旨,要求福建拥护南明朝廷,并且派出两万福建明军北上支援南京城。按照圣旨中所说,沈犹龙应当率先带领福建明军与杭州明军汇合,然后消灭登陆松江府的九州军海军陆战旅,消除来自苏州城、常州城方向的威胁,最后支援南京城,加固南京城的防御力量。
这道圣旨发在九州军强攻镇江府之前,所以消息已经滞后,否则可能就是要求沈犹龙不顾一切前来增援南京城,攻打镇江附近的九州军了。
沈犹龙收到圣旨,对着弘光政权派来的使节说道:“马士英、史可法、江北四镇总兵等人未经诸省诸府的认同,就擅自拥立福王登基,大失民心,恐怕本巡抚和闽地百姓难以从命。”
“巡抚大人,您是大明朝的巡抚,现在朝廷倾覆,奸臣贼子纵横北方,正是巡抚大人带领闽地将士勤王北伐,恢复大明江山的大好时机!沈大人岂不闻宋时岳飞岳大将军精忠报国之故事?还是想要学那奸臣秦桧,勾贼卖国?”南明使节指责道。
南明使节的话让福建的官员们纷纷站立而起,这话就太过诛心了,即使佛听了都有火!
“你可要注意你的言行,卖国这个黑锅,不是能够随意盖到我们闽地官员头上的!”沈犹龙怒道,“九州军本来就是朝廷的军队,又不是外人,何来卖国之有?”
“怕是江北四镇想要借助时机拥立福王登基,好壮大自己的势力吧?他们既然如此厉害,他们为何不自己前去抵挡九州军,还要来我们闽地招募军队?”
“就是如此,我们闽南地区遭遇连年旱灾,百姓民不聊生,也不见得朝廷发下多少赈灾款、多少救济粮。现在打仗了就想要我们闽地的父老乡亲们上阵杀敌,这是视我们的父老乡亲们为何物?”
福建官员的不满不绝于耳,这让使节憋红了脸。本来按照他的设想,闽地的官员应该诚惶诚恐地接下圣旨,然后投靠福王。但是眼前的情景,很明显福建巡抚和他一派的官员对所谓的南明政权不但不以为然,还有些抵触。
“你们这是在欺宗灭祖,你们会后悔的!”使节气愤得甩袖而出。
“不送。”沈犹龙冷淡地看着南明使节离开,一点都不担心南明政权的怒火。
以朝不保夕的南明政权局限在江南地区的影响力,还管辖不到他这个福建巡抚。两年多前,上任福建熊灿丢失了厦门湾,导致九州军在厦门湾建立了长久的据点,被崇祯皇帝撤职,换上了沈犹龙。
沈犹龙上任以后,倒是一反熊灿的政策,反而和九州军暗中来往,以保障闽地的利益。说来也是神奇,由于和九州军的“勾结”,连年大旱的闽地找到了缓解天灾的对象,这两年闽地虽然还是旱灾不断,不过已经平稳了许多。这让后来又成为了两广总督的熊灿气不打一处来,凭什么自己忠心与朝廷和九州军在厦门湾干了一架以后就被撤职了,反倒是新上任的沈犹龙因为和九州军沆瀣一气而受到朝廷的嘉奖?
福建官员送南明使节离开,同样不甚在意。以南京城控制的江北四镇、江南地区,才有大明王朝疆域的十分之一,还没有九州军的领地庞大。更何况他们见识过驻扎在厦门湾里的九州军,知道九州军的质量不是一般的大明卫所兵能够比拟的。
“福王派遣使节前来招降我们,这件事是否要和驻扎在厦门湾的九州军将领商议一下?”福建官员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通报和南明政权为敌的九州军。
“本巡抚亲自起身走一趟。天下大乱,诸多势力一同逐鹿,我们闽地也不能置身事外,总是要为将来做打算的啊”沈犹龙说道。
厦门湾里面主持军方大事的是南洋舰队的舰队副司令李滽,与独当一面的邓千龙一同提拔起来的无名小将。如果不是九州军异军突起,说不定他也只是一个东江镇默默无闻的小兵而已,但是现在他是坐镇厦门湾,震慑福建明军、南洋诸国的南洋舰队副司令。连福建巡抚沈犹龙,都只能和他平级对话。
“李将军,你们九州军入驻厦门湾以后,帮了我们不少大忙。在旱灾连年的时候,如果不是你们组织船队将饥民送到夷洲拓荒,恐怕光是这两年饿死的百姓,就有十万之巨。还有你们派兵协助我们镇压流匪,稳定秩序,我们才能重新组织百姓开垦农田、种植庄稼。说起来天灾虽然危害巨大,但更怕的还是人心啊。连年大旱,导致流匪纵横,流匪纵横又致使百姓无心生产,然后天灾更甚,才有了闽南之地的死局。”沈犹龙感慨道。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举手之劳而已。况且夷洲本来也不是什么凶险之地,其之西海岸仍有大片平原可以开垦。这批饥民前往夷洲驻地生根,想来明年就能有大收成。多余的粮食还能反哺闽地,岂不是一举两得?”李滽说道。
“素闻夷洲是海上大岛,但是当地土人不好相处,而且前去夷洲之旅途危机重重,只是没有想到你们能够在夷洲建立城池,开垦土地。”沈犹龙说道。
“这还要多亏前几年东南沿海的海贼头目李旦等人,他们率先组织饥民前去夷洲开荒。有了他们的基础,我们也很是方便。而且我们拥护高山族的巫女成为当地土人的精神领袖,由她与土人沟通,渐渐地土人也开始融入我们的明之中。夷洲之地可以渔,也可以种植稻谷、大豆、甘薯等食用之粮,还可以种植甘蔗以产糖,可谓是宝岛也。”李滽说道。
“可是本官听闻夷洲岛瘴气横行,容易滋生蚊虫,恐怕日子也是很艰苦。”沈犹龙说道。
“此言差矣。唐代韩愈大家还有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昔日闽南、潮州等南地还不是同样瘴气横行?只要经过历代人们的开垦和经营,蛮荒之地也不比中原地区要差的。”
第四百六十一章 憋屈的熊文灿
“你说的不无道理。所谓莽荒也只是缺少人去开发而已。在先秦时候,楚国还是一群野人,越国吴国昙花一现,现在江东不成为了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吗?”福建巡抚沈犹龙赞同李滽的话。
“我们暂且不讨论移民开荒之事。对于南明福王政权,你是如何看待的?”李滽问起沈犹龙的选择。
这个时候,沈犹龙必须要站队了。狭窄丘陵的福建想要割据一方是很困难的,必须要在福王和九州军之间做出选择。
“福王朱常洵地近位尊,朝廷尊之以礼吗,但其终日闭阁酌饮醇酒,所爱唯有妇女、歌舞,对外界之乱象漠不关心,非明君也。”沈犹龙说道,“其封地在洛阳,后来李自成攻入河洛,与洪承畴激战,福王渡江南逃至南京城,这才幸免于难。但其根基不在江东,只是为人操纵的棋子罢了。大明朝终究是无力回天。”
“那么阁下的意思是……”李滽神色一动。
“福建全体官员、南京城你们两广送来了招安的书信,希望两广能够支持南明政权,重新恢复大明江山,可有这回事?”邓千龙突然问道。
熊文灿正襟危坐,明悟到这才邓千龙来此的真正目的。这是在试探他对于南明政权的态度啊。
“确有此事。只是福王上位,我们远在广州府,离南京城差着三千里,鞭长莫及啊。”熊文灿端起宫中的御酒,鼻尖有醇香传来,还是忍不住尝了一口。
“鞭长莫及就不要及,要知道与福王同流合污那是没有好下场的。我驻守广州府几个月以来,也就与老兄你最合得来,不想要让你人头落地啊。”邓千龙玩弄手里的瓷杯,感慨道。
赤裸裸的威胁吧这是!熊文灿听出邓千龙的弦外之音。
第四百六十二章 包围高桂英
“邓兄这是何意?我熊文灿是大明的旧臣,受到皇帝的重用,怎么能在危急时候不想着匡扶皇室,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熊文灿想要挣扎一下。
“重用你的是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他们可都是不在了,你要匡扶的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还不一定能够成功。跟你实言相告,我们九州军已经在广州府集结了五千士兵,原本夷洲的军队都调来了这里。如果你们两广敢轻举妄动,我们的军队将会封锁全城,抄查起来还是张元怂恿李自成关押高迎祥、张献忠等人,如果此时张元还在大顺军军中,他们这群手下败将根本就不可能东山再起。李自成一死,甚至连高桂英都没有可能成为代替李自成的第二号人物。
“旅长,山坡上升起了白旗,被包围的流寇投降了!”前线的军官赶紧向张元他们汇报。
张元和卢象升向山坡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面破破烂烂的白旗在耷拉着脑袋,宣告着李自成在大顺军中的最后势力瓦解。大顺军已经和李自成没有了任何的关系。
“听说高桂英性情刚烈,没想到她也会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再作无谓的抵抗。”卢象升感叹道。
“不,她是不可能会投降的。”张元却摇了摇头,“估计是山坡上发生了兵变,高桂英受到了部下的挟持。不信你看着吧。”
不一会儿,只见山道上有几个大顺军将领高举双手,以示没有兵器。他们前面还有一个女子被五花大绑,在前面挡住可能出现的九州军火枪。
“张元你真是了解人心,这一点我差你远了。”卢象升见张元预计不错,不由赞叹。
“如果你在全是敌人的地方与他们相处两年多还不能暴露身份的话,你也会深深知道他们的性格的。”张元说道。
第四百六十三章 还有利用价值
“张元你这个叛徒!”高桂英怒瞪张元,恨不得挣脱开来,恨恨地咬张元一口,将他身上的肉一块块给撕扯下来。
“高夫人,我们好久不见,这可不是见到旧人的时候应该有的态度。”张元不为所动地说道。
“我恨不得吃你的肉,饮你的血!如果不是你的话,我的丈夫怎么会身死!”高桂英眼中喷出怒火。
“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沙场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既然选择了起兵造反这条路,就应该要有这样的觉悟。”张元仍然冷漠地说道。
“可恶!我平生最恨的就是你这样的叛徒了,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高桂英剧烈地挣扎起来,想要从束缚中挣脱。
“张元,这一切都是高桂英咎由自取,带我们北渡黄河而已,不是我们的本意,希望你能款速我们。”捆绑了高桂英前来投降的大顺军将领们向张元求情。
张元冷淡地扫了他们一眼,吓得他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你们自行交出兵器、解除兵权,等待着我们的军官清点人数。他们会妥善处理,不会杀害你们的。”张元高高在上地说道。
“是是是……”这些个大顺军将领只能顺从地点头。
昔日里与张元一起并肩作战的大顺军将领,此时却只能成为阶下之囚,心里暗自责怪张元不念旧日的情分。
“李自成、高桂英、高一功等人尽皆正法,张元你可是第一功臣,将来一定能够在军部成为一员重要的大将。”卢象升赞叹道。
“卢将军可知道什么叫做功高震主?我能够击破大顺军全是依仗军主的情报和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否则怎么可能完成这么困难的任务,任何一个人都能取代我的位置。”张元说道。
高桂英见张元将背叛当成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气得想要喷火。她的牙齿紧咬,对张元恨之入骨。
“尽管如此,九州军统一关内以后必定会对军队进行改革。大部分骑兵会在蒙古草原保持战斗力,陆军部就只有九大步兵旅。以关内数道。
“呸!你个畜生,你没有资格叫我大嫂,你连你的结拜大哥都亲自杀死了,还背叛了我们的弟兄,理应三刀六孔而死!”高桂英吼道。
“这位是我们九州军情报处的长官,这位是军部监察处的长官,我们需要你替我们卖命,沿途收服尚在抵抗的大顺军残部,这样可以为我们省下很多麻烦。”张元说道。
“哈哈哈,你杀了我丈夫,还要我为你们卖命,你以为我是贪生怕死之人吗!”高桂英怒极而笑。
“唉,你怎么就确信李自成死了?”张元突然说道。
高桂英顿时愣住,不敢置信,连语气都颤抖起来:“你说……什么?”
第四百六十四章 威胁
“你的话是什么意思?”高桂英讶异道。
“正如我所说,李自成还没有死。”张元说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如果这个惊人的消息传出去,说不定会引起北方大地的大范围震动。除了楚云、张元这一小撮人以外,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李自成已经被叛徒张元毒杀,消息传遍九军,大顺军也因此而失去了核心高层。但是如果李自成还活着的消息传开,可能更加令人震惊。
“不可能,明明你们都将其曝尸,每一个人都知道李自成死了!”高桂英难以置信,以为张元又是在欺骗他。
“难道你就这么想要李自成死去吗?我们只不过是使用迷药将李自成等人迷晕,造成他死去的假象而已。李自成攻陷京师,在北方直接间接害死的百姓有百万之巨,如果我们九州军不给天下一个交代的话,我们就愧当正义之师。”监察处派来的官员说道。
“哼,你们也配当正义之师,害死的百姓你们也应该负有责任。”高桂英说道。
“自古以来,拳头大的就是正义之师,成王败寇。来人,将李自成给带上来。”情报处的官员挥挥手。
一个邋遢的汉子在两个士兵的挟持下到来。他的手上带着铁拷,胡子已经有段时间没刮。
“相公!”高桂英甚至只听到脚步声,就知道那就是李自成到来了!
“怎么你也被抓了?张元,你不可对你大嫂做出过分之事!”李自成见到高桂英同样被擒,先是吃惊,然后怒瞪罪魁祸首张元。
“如果她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也不会保障我的部下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