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146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46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闯贼卷土重来,而且来了援军,我家大人他……他被十多万贼军团团包围,请求高公公督促各位将军前去增援!”亲兵气喘吁吁地说道。
    “怎么卢象升又和农民军打起来了?咱家不是和他说过吗,现在是敏感时期,朝廷打算与闯贼和谈,万一这么一打,让朝廷的所有努力前功尽弃该如何是好?!”高起潜不满地说道。
    “高公公!现在情形万分紧急,每多耽误一刻都有成百上千的士兵死去!现在闯贼主动进攻我们,哪里有一点谈判和谈的诚意!高公公,您快下令诸将前去支援我家大人,否则一旦耽搁,一切都来不及了啊!”卢象升的亲兵几乎是要跪下来乞求高起潜出兵。
    “你是什么身份的人?竟然敢命令咱家出兵?待咱家先上报朝廷,看朝廷是否要放弃谈判,方可进军。”高起潜说道,“你们天雄军不是能打吗?就先挡住他们,等朝廷的回复。”
    “高公公你这是在开什么玩笑,人命关天啊!”卢象升的亲兵听到高起潜的话,如遭雷击,跪在地上直磕头,“求您了,高公公,我们天雄军几千人不容易,就算再怎么英勇也不可能击败十倍二十倍于我们的敌人吧,这样下去真的会全军覆没的啊……”
    亲兵说到后面,声音都有些沙哑,鼻涕纵横。
    “来人,给我将他轰出去。”高起潜不留情面地说道。

第四百零五章 祖大寿的决心(第四更)
    河北、山西一带的大明官兵陷入和李自成的陕北、河洛流民惨烈作战的时候,大凌河城已经被包围了好一段时间。大凌河城是祖大寿亲自过来重修,但是恰好遇到三年没有动静的复辽军突然包围大凌河城,导致缺少粮草的大凌河城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困境。
    没错,祖大寿这回带了七千步兵、七千马兵、七千商贾匠人来到大凌河城,兵力是足够,可是也正因为兵力充足,让大凌河城内的粮食一下子就消耗一空。实在没有粮食吃的众人只好将战马宰杀,继续熬过一段时间。
    更加恶心的是包围大凌河堡的复辽军根本就没有强攻的意思,每天只是像是演习一样放上一阵火炮,然后就是步兵假装冲击一下城池,也不真正攻城。
    这反而为难了祖大寿。如果复辽军攻城,城内有了损伤,说不定还能缓解一下粮食危机。
    “父亲,复辽军在射入堡中的书信中说,锦州城、宁远城过来支援我们的援军已经被复辽军的第八步兵旅给正面击破,团练吴襄退守锦州城,吴襄之子更是在战斗中受伤,被送到了山海关调养。”祖可法捡来复辽军士兵射进城中的箭矢,上面系着纸条。
    “这说不定是复辽军虚张声势而已。”祖大寿这话说的自己都不相信。
    如果复辽军真是虚张声势的话,宁愿防线的援军也不会迟迟不至了。在场的部将们都知道事情的严峻,但是没人愿意说破。
    “可是父亲,我们大凌河堡里面的粮食快要吃完了,堡垒内几乎没有树根这些东西吃,如果城外复辽军继续围困下去,我们可能会陷入人吃人的地步。”祖可法说道。
    长期遭受围城比起被敌人强攻还要可怕,至少心理上的折磨会让守将很痛苦。粮食吃完了就会吃战马,战马吃完了吃草根耗子,再下来就真的是易子相食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没有人会选择走到最后一步。
    “要不要我们尝试着突围?城外的复辽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人数较少,我们两万人杀出城外的话,一定能够走掉起码一半的人。”一个部将说道。
    “那另外一半的人呢?”祖大寿问道。
    “当然是各安天命,被抓住就算好了,也有可能在混乱中被杀死,这些都是命啊。”部将说道。
    “荒唐!没有什么命运之说,有的只是抉择,我不愿意让这么多人送死。”祖大寿说道。
    “可是父亲,没有援军的话,孤守大凌河堡没有任何意义啊。”祖可法也在一旁劝说,“大凌河堡的存在就是为了囤积大量的粮草和军队,与锦州城互为犄角,一旦哪方危急,另一方就对敌人进行骚扰、切断他们的粮道。但是目前锦州城没有能力威胁到复辽军,复辽军的粮食弹药可以从西宁堡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那么我们困在这里就是一步死棋。”
    祖大寿没有正面回应祖可法,而是问道:“你们说为何复辽军如此强大,区区五千人硬是将我们两万人堵在坚固的城内,连突围都要做好牺牲一半的代价?”
    “当然是他们的火器厉害。他们的火枪远远就可以击杀我们城上的士兵,火炮也可以轰炸我们的城墙,我们只能躲在城里面被动挨打。至于弓箭……他们根本不会给我们射击的机会。”部将说道。
    “那又是有多少工人才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火器?要知道,就算是我们官府督造的火器,去掉那些偷工减料、缺斤少两的,也无法和复辽军的火器相提并论。不,连屁都不是。”祖大寿往堡垒外眺望。
    城外是复辽军的营地,火炮阵地上架着十几门火炮,偶尔就对大凌河堡进行炮击。但此刻火炮静静地躺在工事里,与大凌河堡隔着数百米。大凌河堡上的火炮精度不够,又难以移动,根本无法对复辽军的火炮阵地进行反击。
    “这……”部将吞吞吐吐。他也很难想象一个怎么样体量的势力才能支撑起这些火器部队。以往泱泱大明也就只有个神机营就比较吃力了。现在看复辽军的部队编号,光是城下这支步兵旅的规格就有九个!
    “区区辽东几州几府之地,人口数百万,竟然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精良的火器,而且可调动之兵很有可能多达十万,真是不敢想象。如果朝廷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岂不是有火炮万门,士兵百万了?”祖可法说道。
    嘶……众人听得祖可法这样的类推,倒吸一口冷气。虽然不能够如此简单地类推,但是祖可法所说不无道理!连亿万人口的朝廷都做不到的事情,要是交给复辽军来做,说不定大明反而会更加强盛?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忖这个问题。”祖大寿说道,“那就是朝廷到底有没有能力收拾现在的局势?秦末的时候,关东群雄并起;汉末的时候,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晋末的时候,北胡乱华两分天下;隋末的时候,农民诸侯混战;唐末的时候,五代十国……无不如是。现在我们大明也是乱成一团,关内天灾不断、闯贼所向披靡,聚集数十万部队,关外复辽军十万强军虎视眈眈。”
    “将军这是何意?”一些部将问道。
    “宋朝历经319年而亡,算是长命的朝代了,而我们大明也历经了两百余年,也许……”祖大寿说道。
    “噤声!将军,妄议该朝换代,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众多部将哪里听不出弦外之音!
    “我们大凌河堡朝廷没来得及派遣监军,现在一切大事,均在你我一念之间而已!”祖大寿的眼色逐渐变得凶狠起来,“我们继续苦守东北边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朝廷已渐失人心,我们何不趁早打算。与其饿死城中,还不如投靠复辽军罢了,反正以复辽军之强势和火器之锋利,我们根本就守不住宁远防线!”

第四百零六章 献城
    “将军您是认真的吗?”祖大寿的部将诧异道。
    “人各有志,如果有不愿意追随我的,可以站出来,我绝不为难于他。”祖大寿说道。
    “”在场的十几个重要军官将领都有些犹豫不决。
    在这些明军将领之中,有两三个忠于朝廷的军官颇为忐忑地站了出来。
    “将军,我们食君之禄,理当忠君之事,希望您能够理解。”这两三个明军军官说道。
    “既然你们选择这样,那我就成全你们,来人,将他们拿下!”祖大寿喝来亲兵将这些人擒拿。
    “不是说不为难我们吗?”这两三个明军军官试着挣脱,不过祖大寿前来制住他们的亲兵有十几二十人,双拳难敌四手,只能被这些大汉给压住。
    “不杀掉你们就已经是不为难你们了。要是不出郭投降,到时候易子相食,你们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祖大寿冷冷地说道,“剩下的人对于我们投靠复辽军应该没有任何异议了吧?”
    “谨遵将军吩咐!”其余的明军军官见这样的场景,哪里还敢说声不字?
    “好,既然如此,这在城头竖起白旗,并由吾儿前去与复辽军进行谈判。”祖大寿说道。
    被复辽军围困已久的大凌河堡的墙头升起来白旗,让城外的复辽军士兵大为意外,而且消息很快传到了第七步兵旅的军官耳中。
    “我们接受的命令是围困大凌河堡,拖延宁远防线的明军。不过祖大寿怎么就投降了呢?这可让我们很难办啊,要不要接受他的投降?”第七旅的旅官许式有些许意外。
    “祖大寿这么一投降,对于宁远防线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打击。其他的人就会想,既然有前车之鉴了,那么他们自个儿投降也不会单独受到士大夫和百姓的指责。也许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第七旅的参谋说道。
    “你言之有理,我们这就前去接受祖大寿的投降吧?有取下大凌河堡之功的话,我们第七旅在这次战略行动中功劳可不小,以后大家都能升官发财。”许式喜道。
    “且慢,我们不应立即回应对方的请降,而应熬上他们一段时间,并且我们应趁着这一段时间禀报军部,相信军主会觉得这是个好消息的。”参谋说道。
    祖可法奉了祖大寿的话,一个人带着书信来到复辽军的军中。他被第七步兵旅的人留在军中,复辽军的人也不立即答应,让他颇为郁闷。
    “你们复辽军的人好歹给个准信,不答应投降又留着我,这是为何?”祖可法对看守他的士兵说道。
    “现在是我们决定要不要接纳你们的问题,主动权在我们手里知道吗?”复辽军的士兵一点都不客气。
    在第七旅士兵眼中,这两万被堵在大凌河堡中军民没有什么本事,之所以没有攻下大凌河堡,不是第七步兵旅做不到,而是因为上面不让他们立刻攻下大凌河堡而已。
    祖可法吃瘪,心里不悦,不过他很明显被复辽军给软禁了,而且复辽军似乎也在思考要不要接纳大凌河堡。
    这复辽军的架子也未免太大了。祖可法想到。
    祖大寿站在大凌河堡上面,看到城下复辽军没有什么动静,心里有点忐忑不安。有些军队是不允许守军投降的,这主要看攻城一方将领是否嗜杀成性。
    “将军,怎么我们都竖起白旗了,复辽军还是没有一点儿动静?会不会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投降啊?”跟随祖大寿决心投降的部将问道。
    “稍安勿躁,我们的粮食还是能撑几天的。如果粮食要耗尽复辽军还是不愿意接纳我们的话,那么我们就连夜突破重围。就算是折兵损将,也不要留在城中人吃人。”祖大寿说道。
    在祖大寿等人与第七步兵旅谈判僵持的时候,第七步兵旅的传令兵抵达西宁堡,再由西宁堡的电报,很快就传达到了楚云的手中。
    锦州城守将祖大寿要投降?楚云收到这个消息,不假思索便令发报员向第七步兵旅要求接收祖大寿的明军。
    大凌河堡的明军有一万四千人左右,还有几千商人杂役,战斗力暂且不论,光是新获得两万劳动力,就可以有效补充关外的劳动力缺口。
    当然接受祖大寿投降的意义更是在于打开宁远防线。
    “锦州守将祖大寿投降以后,估计整个大明帝国都会震动,特别是宁远防线的几位总兵也会动摇。我们是时候该找人去和袁崇焕、吴襄、何可纲等人去谈一谈了。”楚云对情报处的艾拉说道,“最近我们周围的势力要么被平定,要么归附于我们,情报处主要人员都进入关内或者活跃在宁远一带,相信应该能够接触得到这些将领了?”
    “嗯,我们早在三年前就派了一批探子混入宁远明军之中,现在完全可以接触到明军的高层将领。只是怕明军将领中有一些人极其顽固,我们的人一旦暴露身份,就会被斩杀。”艾拉答道,“比如接替祖大寿守锦州城的何可纲,就异常顽固。”
    “也有道理,那就先和有倾向投靠我们的人联络,其余的边军将领则等到李自成过来再对他们招降。一边是辽东总兵,一边是流寇乱民,我相信他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楚云说道。
    楚云的决定很快回到了第七步兵旅的旅官许式手中,当然还附带楚云的嘉奖。对于陆军部的军官来说,来自军主的嘉奖可是很高的荣誉,也意味着今年的考核稳了。
    困守在大凌河堡中的祖大寿也松了一口气。因为在等了两天之后,复辽军终于将祖可法送了回来,而且愿意接受祖大寿的投降。不过城内的明军必须放下武器,出城向复辽军进行投降。
    祖大寿心里憋屈。没想到复辽军这么难进,如果是努尔哈赤、皇太极时代,听说自己愿意率领万余明军投降,那都要以国士之礼相待,但是复辽军还真不当一回事。

第四百零七章 天雄军陨落
    真定县附近,横尸遍野,残缺的大明军旗倒在地上,鸟铳、大刀散落地到处都是。偶尔可见黑烟袅袅升起。
    几万的流民像是僵尸一般在游荡,在尸体堆中寻找干粮以及对还幸存的明军进行补刀。
    卢象升的脸上都是黑烟、泥土、血渍,铠甲上有好几道划痕,他用大刀支撑着颤抖而疲倦的身躯。在卢象升的身边,只剩下不到百人的亲兵跟随。
    他们被人数百倍千倍于他们的流寇大军重重包围。而他们的战友,已经在火枪营、五千骑兵的突袭之下被冲散。在张元率领的精锐后面,十万流民如同僵尸群一样蜂拥而至,将冲散的天雄军士兵给分割吞食。
    卢象升尽力力挽狂澜,可是对面拥有两支不比天雄军差多少的主力部队,还有十万流民在一旁呐喊、迂回包抄。光是气势就压倒了不满万人的天雄军!
    “我们的援军怎么还没有到来?!”卢象升看着逐渐变黑的天色,抹了抹脸上厚重的血垢。
    “大人,看来我们是不会有援军了,这次我们要战死在这儿了!”紧随着卢象升战斗到现在的亲兵气喘吁吁地吼道。
    “你们随我从大名府来到这里,兄弟乡亲尽皆战死,你们后悔吗?!”卢象升喊道。
    “不后悔!”追随卢象升的近百亲兵齐齐吼道。
    火枪营的士兵手持火枪越来越近,十万流民黑压压地跟在身后。
    “活捉明军将领。”张元冷漠地发出号令。
    之前他亲自带领五千骑兵突袭卢象升,肩膀上挨了一刀,只是简单包扎,就继续上场指挥这场全歼天雄军的惨烈战斗。
    虽然以十倍兵力对天雄军进行围剿,依然付出了主力部队遭到重创,还多死了几千流民。可见天雄军意志之坚强。
    “我们为了消灭这一支明军,十多万人强攻还付出了近万人的损失,何必要活捉他们,直接全部杀了算了。”高一功对张元要活捉卢象升的要求表示不解。
    “杀死了他只会让他成为英雄,成为明军的精神支柱,而活捉他可以折磨他,让其余想要抵抗的将领看看顽抗的下场。”张元说道。
    “张元你真是够狠,我喜欢。”高一功想到张元折磨人的手段,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火枪营退下来,让其他流民上前活捉明军将领。”张元撤下了最凶狠的火枪营。
    火枪营使用的是燧发枪,子弹无眼,生怕卢象升被子弹给夺走了性命。
    火枪营的士兵离开了前排,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人数比蝗虫还要多的流民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