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会饿死!”李自成站出来为首领高迎祥声援。
杀气凌然的他凶神恶煞地横扫在场的三十六营头目。各个头目似乎惧怕李自成的扫视,眼神要么向四周、要么向地下飘忽,不敢与李自成的目光在一条线上。
他们畏惧官兵,同样畏惧以三千人马能与官兵互有胜负,挡住了官兵两年以来数次围剿的闯将李自成。
“后退是死路一条,前进还能有一线生机,你们要怎么选择?!”李自成继续凶狠地瞪着这些头目。
三十六营的头目们慑于李自成的威压,鸦雀无声。
“罗汝才,你自诩能与汉末枭雄曹操相比肩,所以大家都称你一声曹操,不过在我看来,名过其实了。”李自成的身后,一个右手按在佩剑上的部将冷冷地说道。
随着他一开口,三十六营的头目眼神里才有光彩。被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训话也就算了,现在连李自成的部下都敢吼他们这些大佬级别的人物,叫他们的脸面要放到哪里去?而且这个人一上来言语攻击的就是三十六营中颇有实力的曹操罗汝才。
“草,你是何人?!我们三十六营的结拜头领谈话,哪里轮到你这种下人插嘴!来人,将他的嘴打烂!”罗汝才大为震怒,猛地一拍木桌。
“哼,昔日曹操在官渡以一万人的弱势兵力,敢与袁绍十万北方大军对抗,现在我们三十六营人马不比朝廷官兵少分毫,势均力敌,何以想要不战而逃?”李自成的部将张元不为所动,仍然冰冷地说道。
罗汝才听到张元出口不逊,完全没有收敛的样子,更为暴怒,头上青筋暴起:“保全实力能算是不战而逃吗?你不要诋毁我曹操的名誉!”
“罗兄想要动我的弟兄,还要看我答不答应!”李自成横在两人中间,“撤退?我们还能撤到哪里?不如我们挥师东进,与朝廷主力硬碰硬!消灭了潼关的官兵以后,关内再也没有能够阻挡我们的军队!到时候我们渡过黄河,走山西,一路打到京师去,成就万古未有之大业!”
李自成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宏图大业,不过他的话音刚落,所有人、包括他的上司高迎祥都以奇异的眼神打量他。
“李自成你还好吗?我们现在可是朝不保夕,连能不能度过眼前这一难关都难说,你为何要说些糊话?”高迎祥问道。
“闯将是想要做皇帝想疯了吧,还想要从这里一路打到紫禁城去夺了朱家的天下,真是贻笑大方!”
“别以为有三千火枪营就能无敌于天下,不把我们和官兵放在眼里了。这里距离京师十万八千里,中间有百万大军拦道,上千座城池坚不可摧,说的好像就和京师是什么乡下地方一样。可笑!”
三十六营的头目,特别是被激怒的罗汝才更是嘲笑不已。
“你们都不愿意和我共创大事吗?”李自成孤立无援地站在众人之中,却发现众人要么是嘲笑,要么是逃避他的目光。
“闯将多半是患了失心疯。我看我们还是撤回陕北,那里是我们的地盘,我们熟悉地形,可以从容与官兵周旋。”八大王张献忠说道,“万一情况不对劲,我们还可以”
“赞同。”其余三十六营的头目纷纷点头。
虽然李自成的上司高迎祥没有明显表示出支持张献忠的说法,不过只是在照顾李自成的情绪而已。
三十六营的头目打定了暂时撤出河洛地区和好不容易打下的西安城以后,逐渐离开这座被抢劫一空而破落的千年古都。
李自成心疼地看着自己引导三十六营这两年来好不容易取得的进展付诸东流,心脏隐隐作痛。
张元始终站在他的身边:“大哥,我不止一次和你说过了,兵权要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有发言权。现在三十六营一盘散沙,互相不服,迟早是会失败的。如果要力挽狂澜,必须要将三十六营变成大哥你自己的部队,铲除异己,才能将三十六营八万人控制在手里。到时候你想要攻打哪里,只要说一声,就会有无数人为你卖命!”
李自成看着遥远的潼关方向:“之前我还相信和他们的兄弟情义,大家会联手将朝廷推翻,没想到他们只是燕雀而已,完全不可以同事。贤弟你说的是,也许是时候将他们铲除,将三十六营变成我们兄弟两人的三十六营。”
“大哥你说的是什么话,不是我们兄弟两人的三十六营,而是大哥你的三十六营,你以后可是要成就帝王的人,我只愿做大哥的良将即可。”张元说道。
“哈哈哈,你才是我李自成真正的兄弟!那群臭狗屎,他们想要退回陕北,正好,张元,你暗地里偷偷在陕北训练的那支部队怎么样了?”李自成说道。
“养兵百日,足可一用。”张元说道。
“好,等到时机到来,我们便动手!”李自成第一次露出像是枭雄一样狠辣的目光。8)
第三百四十一章 臣有罪
陕西、潼关一线的战场可以说是东亚最乱的地区了,数十万官匪混杂在一起,每天都有上百上千的人妄丢了性命。这次朝廷调集大军进剿闯贼,更是加剧了这里的惨烈程度,除了三十六营的流寇,一些其他大大小小的流寇因为承受不了两股大势力的对抗,纷纷向山西、四川、甘肃等地逃离。
在混乱之中,还有无数的探子出没,为各方势力收集情报。其中有朝廷官兵的探子、也有各个大型流寇集团的探子,还有在暗中推波助澜的复辽军的探子。他们将战场上的变动马不停蹄地传递到自己的上司手中。
楚云置身于辽东这等偏远的地方,情报未免有些滞后,不过鉴于古代部队作战动不动就是几个月的对峙和拉锯,这点滞后的时间还是能够接受的。
“根据我们安插在陕西一代的探子传来的情报,农民起义军在洪承畴、曹文诏他们分兵进剿以后,陆续后退,结果被洪承畴瞅准了机会,亲自率领部队轻装追击。结果未曾想到明军兵贵神速的起义军被洪承畴在扶风地区追上,然后遭遇了洪承畴秦军一边倒的屠杀,死伤上万……”艾拉向楚云汇报情报处关于陕西战场的情报。
“这些不成器的家伙,这都两年过去了,遇到官兵还是一味后退,连一点进取之心都没有。真不知道我在这里傻傻地静候他们进攻京师,还要等多久。”楚云见洪承畴再一次将三十六营吊起来打,越发对农民起义军感到失望。
阶级的局限性让他们缺乏战略眼光。
“不过我们重点扶持的李自成部队在这次作战中态度暧昧……”艾拉说道。
“哦?李自成有何暧昧之举?”楚云问道。
“根据情报所示,李自成部从容后退,与曹文诏带领的明军相互对峙,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是三十六营中唯一一支能够全身而退的部队。”艾拉说道。
全身而退?肯定是为了保存实力。楚云稍一思索,大致能够推断出李自成是想要干什么。
“没想到李自成要下狠手吞并自己人了。大概他也对那群猪队友感到失望吧。哈哈,以我所料不差,很快陕西战场就会一波三折,攻守之势逆转,不知道到时候大起大落的崇祯皇帝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楚云想到这里,继续心疼一波崇祯皇帝。
“军主,我们还要暗中借助商人之手向李自成兜售火器吗?”艾拉问道。
“卖,这回还要大量地兜售火器,将我们积压在仓库里的淘汰货、次品全都扔给他。我想最多不出一年的时间,关内就会发生大变局。”楚云拍了拍桌子,“对了,不要忘记了还要加价……”
明军收复西安城,重新恢复在河洛地区秩序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廷之中。不过却是在楚云得到消息之后的事情了。
“好好好,洪承畴、曹文诏他们果然不负朕望,顺利夺回西安城,消灭流寇数千。现在流寇望风丧胆,抱头鼠窜,大明中兴有望矣!”崇祯皇帝看过奏折,龙颜大悦。
“此乃圣上洪福齐天、指挥有方!”朝廷百官当然要吹捧一番。
“令陕地诸将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打到陕北去,彻底消灭陕北乱贼!”崇祯说道。
“……”这回文武百官沉默了。
“为何诸位爱卿沉默不语?”崇祯有点小脾气。
“圣上,剿匪事宜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事情,不如等到粮草钱粮到位,再让洪承畴督促诸将,分步推进,逐一剪除陕北乱贼。”兵部尚书说道。
“臣附议,粮草周转耗费多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支持大军西出潼关,征调的民夫就有十多万,每日粮草耗费巨量,难以为继。不如暂且让洪承畴暂时驻军西安城,开垦良田、安抚灾民,日后徐徐图进。”户部尚书说道。
“一个个都要朕等,可是朕有那么多时间吗?!”崇祯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语气也尖利起来,“朕可是调遣了宁远、大同的部分边军前去潼关协助洪承畴剿匪,他们每在陕西多一天,就意味着宁远、大同防线多一天危险。关外的复辽军堪比狼豺虎豹,比那群上蹿下跳的闯贼不知道危险多少倍!”
“……”文武百官再次哑口无言。
这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一个死局!尽管再不愿意承认,但是目前的事实就是大明在两线作战,辽东的复辽军,陕北的三十六营,都拖住了朝廷大量的军队。朝廷有战斗力的军队就那么一点,不管往哪一个方向投入更多的兵力,都意味着另一个方向投入的兵力变少了。
“为了尽快解决闯贼这群跳梁小丑,令洪承畴他们即刻进军,半月内平定陕北。吾意已决,诸位爱卿毋庸多言。”崇祯说道。
“圣上英明……”这个时候,文武大臣也不好多说什么。
“对了,上次出使辽东的使节可有音讯?”崇祯想起了出使辽东的使节团,于是问道,“温爱卿,这件事情是你负责的吧?”
“正是微臣负责的。额……”温体仁犹豫地答道。
“温爱卿为何吞吞吐吐?再这般下去,朕要治你得罪了。”正在气头上的崇祯有点不悦。
“回圣上的话,微臣已经收到出使辽东的使节的来信,他们不日就会返回京师,只是……臣有罪!微臣荐人失误,还请圣上责罚!”温体仁说着说着突然就跪了下去。
“你有何罪?”崇祯也没想到好像还真发生了什么事情。
“微臣有罪。微臣推荐孙传庭为使节之长,只是没有想到他……他竟然与复辽军有所勾结,借此机会留在关外了。”温体仁垂头到地,不敢承受崇祯的怒火。
崇祯也是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此等狗贼竟然趁机叛逃?!难道我浩荡大明连一个进士都留不住了吗?!他的家人何在?!”
“陛下,他在山西代县的家人已经提前被复辽军给接走了……”8)
第三百四十二章 叩关广州府
“废物,都是废物!活生生的人竟然还能在我大明朝廷的地盘上被关外的人抓走了?”崇祯恼怒道。
“陛下,不止如此。虽然复辽军在关外开始没有动静,实际上却对我们多加渗透。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使熊文灿总理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现在广州城中,呈来急报,声称复辽军的船队已经驶入珠江口,要求广东市舶司重新开放贸易,允许商人自由与复辽军交易货物。”首辅周延儒说道。
“先是占领了厦门湾,又是香港岛、澳门半岛,现在还要广州府,岂有此理?”一些官吏都不满地说道。
“紧闭广州府,不得与复辽军开展贸易,我们的茶叶和丝绸不得流入复辽军手中!”崇祯说道。
“陛下要慎重啊,复辽军要求开放广州府进行贸易,并以关外十万兵马作为威胁。如果我们不开放关口,关外的十万兵马就会扣关而入,到时候我们两线作战,十分危险!”周延儒说道。
“十万兵马?宁远我们也有十万大军,可以拦住他们否?”崇祯问道。
“复辽军联合蒙古,可纵横迂回千里,边关任何一个关隘都有可能遭遇他们的攻击。如果复辽军铁心与我们作对,恐怕就是三十万大军也无法完全确保万里长城安然无恙!”兵部尚书说道。
崇祯皇帝、文武百官默然。
南方的广州城官府中,从福建巡抚调任广东巡抚的熊文灿愁眉苦脸,而在官府外边,一群请命的商人包围了官府。
“这群刁民,复辽军的船队驶入珠江口也就算了,他们不但不与我们官府齐心协力,反而为复辽军声援,要求我们市舶司重新开放贸易。”熊文灿头疼道。
他也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本来担任福建巡抚有了大好的前程,谁料到复辽军打郑芝龙打着打着顺便抢了厦门湾,让他被撤了官职。
一年前他重新被朝廷启用,总理两广事务,结果复辽军消灭了广东最强大的海贼刘香以后,先后占据香港岛、澳门半岛等原先刘香的地盘,现在又来广州府,这不是专门找茬么。
“他们多半是眼红福建厦门附近的商人可以就地贩卖商品,在厦门湾和海外洋人交割商品,利润十倍百倍不止。我们两广地区发展较晚,从岭南将货物运往北方路途遥远,竞争力不高,所依靠的全是与海外的贸易。现在复辽军控制东南沿海,所有与洋人的生意都要经过他们的手,朝廷却下令封锁海岸码头、严禁与复辽军来往,这不是要我们广东商人吃西北风吗?”广东商帮派来游说的衙官对熊文灿说道。
“这几年朝廷海禁,也不见得广东商帮势力衰微,不还是好好地在这里吗?对于你们一些私下贸易,我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曾彻底封绝。”熊文灿说道。
“大人此言差矣。这两年海贼刘香被剿灭,海运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广东最近南洋,商帮理应成为这东南沿海第一大商帮。现在却只能在暗中偷偷通过澳门、香港岛与外界进行贸易,其中曲折不说,束手束脚,让福建商人、江浙商人占了大便宜。总而言之,商帮那群人的意思就是想要全面开放海禁,借此良机壮大势力,一举追上福建商帮和江浙商帮。”衙官说道。
“这群商人只是逐利,连大明的利益都弃之不顾,为了一己私欲与复辽军相互媾和,我所不屑也。”熊文灿说道。
“复辽军所在辽东亦是我们大明的土地,辽东的百姓亦是我们大明的百姓,我们通过复辽军一起赚取西洋人和南洋人的钱来壮实自己,何来弃大明之利益于不顾?”衙官说道,“公岂不闻厦门湾之事?新上任的福建巡抚暗中收受复辽军和福建商帮的好处,多达万两。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本官也有所听闻。”熊文灿说道。
接替熊文灿新上任的福建巡抚,据说收了复辽军和福建商帮大量的贿赂,私自开放厦门地区作为开放贸易的港口,无视了朝廷新一轮的禁海令。任何福建境内的商队,都可以前往厦门地区进行贸易,船队也可以自泉州、福州前往厦门岛。与熊文灿在广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比,这个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可谓是明目张胆。
但是最恶心的是,这个新巡抚不但没有因此被治罪,还因为境内平稳、税赋增收而受到朝廷的嘉奖,这叫一直以正直居称的熊文灿心里不是滋味。
“由此可见所谓禁海令只是一纸文书而已,一切都要从实务出发。若大人开放广州港口,则广东商贸将大为繁荣,流离失所的百姓也能因此获得工作。大人此举可谓是造福一方。”游说之官吏继续说道。
话已至此,不由得熊文灿不动容。很明显公开开放广东的贸易,利弊皆有,利的一面游说的官吏已经言毕,弊的一面虽然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