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不止三千两白银了。”楚云撇撇嘴,“送客!”
普特曼斯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海军士兵带走。估计楚云已经算准他们无法拒绝。因为厦门湾就是北上和江浙地区的海上必经之路,广东海域迟早也会被打下。如果要和复辽军翻脸,就必须要用武力打开海上通道。
“一艘大船就有三千两入账,坐拥这海域就和大地主一样。”楚云强行送走普特曼斯以后,想到以后源源不断流入的白银,心里美滋滋。
这还只是过路费,以后等到在厦门岛开设工厂,通过厦门岛源源不断地向东南沿海、南洋、西方倾销复辽军的工业品,估计更是能够赚个大发。
“军主,尼德兰人的夷洲总督来到,我们为何不将他扣留下来,然后挥师攻打台湾城,一举拿下?”纳尔逊不解地问道,“即使他们的船队不会因为总督被擒获而崩溃,最起码会军心动摇,使我们攻克台湾城的难度下降。”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以后我们还需要赚他们的钱,不需要做的太绝,等到我们与他们签订协议,之后再攻克他们在夷洲南部的城池,到时候协商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回归
笨港的码头,大赵号编队装填好航行需要的物资,蓄势待发。舰长孙旭的一只手按在腰间的指挥刀上,俯视在码头上忙碌的水手和杂役。这次他带领大赵号船队,负责保护楚云经石垣岛、琉球到辽南。
光是凭借大赵号船队这几艘炮船,在东海、北海附近可以说是没有对手。唯一麻烦的就是东瀛的海贼,但是自从幕府闭关锁国,岛津家族与复辽军交好以后,出没在北海、东海附近海域的东瀛海贼就少了很多。
复辽军本来就开放贸易,东瀛诸藩没有任何必要假借海贼的名义打开国门。抢劫是不可能,因为长崎港里还常年停泊着复辽军的两艘战船,没有人敢动。
“孙旭,这次海军部讨伐郑芝龙,你有什么感想吗?”楚云走过来,同样俯视这片原始而逐渐开始热闹的宝岛。
“回军主大人的话,此次南征我们担心最多的不是海贼,反而是东南沿海时常出现的海上龙卷、暗礁。我们这次追击郑芝龙途中,就有一艘护卫舰、三艘俘虏的海贼船只触礁沉没。所幸的是没有遇到大风暴,否则全军覆没也未尝不会。如果我们有更加坚固的船只就好了。”孙旭说道。
“哈哈,会有的,最晚不用五年的时间,我们就能拥有铁甲船,到时候排水量一上去,船体坚固,遇到风暴就不容易被击沉了。”楚云说道。
“真的能够造出铁甲船吗?铁可不像木头一样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啊。”孙旭问道。
“你要知道我们的船只除了木头还有大炮,除了一些用于造船的木头密度略小于水以外,更重要的船舱里面是空心的,使得排开的海水的体积很大,就能使得船体受到更大的向上的浮力。不过铁甲船的制造也不是完全和木船制造一样,最重要的还有动力的问题。到时候就算逆着海风、洋流,依然能够正常行驶。”楚云说道。
孙旭听得云里雾里,不过大概知道楚云在描述什么,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能够无视海风、洋流的船只,真的存在吗?要知道现在舰队出战的考虑并不是敌人,而是顺风顺水的问题。要是拥有无视风水的铁甲船,那真的是横行无阻了。
“准备开船了,大赵号船队的水手和杂役赶紧上船!”在补充给养以后,大赵号风帆战列舰拉起铁锚。
山地营、海军陆战旅一个营的兵力,合计两千多人来到了码头,送别楚云他们。除了这些岸上的步兵,还有胜利号、大韩号两个船队数千人。另外还有些夷洲的原住民、垦荒区的汉人也来凑热闹。他们之中很多人不久前还是海贼,但是随着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等人被活捉投降,他们恢复了平民的身份,成为移民夷洲的汉人。
“纳尔逊、刘汪、程疯子,东南海域就交给你们了,不要让我失望,两年内务必要消灭东南沿海的两个敌人,将东南海域变成我们的地盘。等我回到辽南,就会立即调遣官员过来夷洲和厦门岛进行管理。一切拜托了。”楚云向他们敬了一个礼。
“保证完成任务!”纳尔逊等人诚惶诚恐地回礼。
“好了,开船吧!”楚云丝毫不拖泥带水。
能安排的事情他都安排了,东南海域投入的人马上万,进攻的战略也商榷好。指挥船队作战不是他擅长的事情,他现在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回到辽南、辽东这两个工业基地,为前线的战士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用庞大的工业体系摧毁一切抵挡复辽军兵锋的敌人。
“扬帆!”健壮的水手拉起主桅杆上的风帆,并看准风向调整。
大赵号战列舰缓缓地驶出笨港,身边还跟着几艘护卫舰。能够保护军主返回辽南,对于大赵号船队的海军士兵来说是一种荣誉啊,他们都昂首挺胸,颇为自豪。
其实楚云也是怕自己留在东南沿海附近的海域不安全,等到夏季台风一到,说不定会被滞留在这里,还是赶紧趁着台风季节以前返回辽南好。
清除了郑芝龙的势力、大明水师后,东海海域完全处于真空区,来往的只有商船。除非是遇到海浪,否则没有任何船只能够威胁到拥有百门大炮的大赵号船队。
大赵号船队顺利地先是抵达石垣岛,然后一路北上到琉球卫的那霸港,随后转向朝东北方向行驶重新回到辽南的大连港。一路上无惊无险
在大连港的港口,大赵号船队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大连港停泊着数十艘船只,大赵号船队包括补给船还不到十艘,对于见识过舰队主力数十艘战船的大连港居民来说,看上去只是海军舰队的一次调动而已。
金州城、大连港的部分官员早早就来到大连港。他们得知了楚云要回来的消息。这些天楚云在远程指挥,虽然没有出什么大碍,不过很多东西还是要楚云亲自过手的。
“大人您终于舍得回来了!“陈挺语重心长地说。
这个最早跟随楚云的一批文官之一,当时就已经五旬,现在头上白发更多,但是更加神采奕奕。比起在当时在金州小吏,现在陈挺的地位今非昔比,有地方施展才华的他才算是意气风发。
“陈老,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财政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吧?如果我没有记错,官员培训班都举办到第三期了,而且每一期的时间更长,为我们培训了一批懂得财务、行政的官员。”楚云说道。
“本来呢一切运转得顺利,财政还有点富余。不过现在周转又有点困难了。”陈挺被楚云提起财政,立刻变得愁眉苦脸。
“哦?最近有什么额外的支出吗?”楚云惊奇道。
“还不是大人提出成立夷洲卫、厦门贸易港两个新的建设计划吗?我们要培训新的人才、物资输送到那里,这可都是需要钱的啊。”陈挺说道。
“哈。”楚云有点儿尴尬,原来自己就是造成财政危机的罪魁祸首。
第三百一十四章 北大荒计划
“陈老无须担忧,等到厦门贸易港弄好,我们就对过往船只征收关税,完全可以覆盖建设的成本。以后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收入,用来补贴财政。至于夷洲卫,我们可以出售那里的土特产,种植蔗糖。糖的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楚云赶紧打哈哈。
“这可是要多年投资的啊,一年半载无法返利。幸亏我们辽南、辽东有了底子,夷洲、厦门岛的人口加在一起也就十万人左右,拖不垮我们。”陈挺叹了一口气,自己摊上一个爱折腾的主,只能慢慢收拾烂摊子了。
“今年的粮食产量预计如何播种的时节已经过去了吧?“楚云又问道。
“我们农业局除了培育新种、指导农场种植作物以外,最近还在抢修水利,改善这里的灌溉条件。说实话,关外的土壤是肥沃的黑土,除了冬天太冻,不比关内的平原差。预计粮食产量今年在满足自己人的消耗,应该还会有富余。”陈挺说道。
“让农业局成立一个新的作物培育小组前往夷洲调查。”楚云说道,“夷洲也是一片值得开发的好地方,水热条件好,一年两熟不是问题,可以种植亚热带的经济作物。不过那里容易遭受台风,所以需要培育出抗倒伏的作物。”
“什么抗倒伏……?”饶是陈挺这样经常跟着楚云混的人都难以理解楚云口里是不是冒出的名词。
“就是不容易被大风吹倒的作物。”楚云说道。
“好,等下我就亲自前去农业局吩咐他们成立一个特别的小组,随同前去夷洲卫的官员。”陈挺说道,“夷洲卫的建设看起来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许多。“
“除了夷洲卫,其实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楚云说道。
“大人您还有什么大胆的想法?您尽管说,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陈挺的脸就像是枯萎的菊花。
“开发北、大、荒!”楚云一字一顿地说道,“辽东以北的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但是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实际上是十分值得开发的平原,就是人口稀少。但是关内的情况恰恰相反。关内的人口众多,天灾不断,养活不了关内上亿的人口,每年因为饥荒死去的人口多达数十万到上道。
“什么时候你也学会拍马屁了……”楚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千万不要被那些老油条教坏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扶持李自成
“我父亲现在如何了?”艾拉问道。
“还好吧,难得他在东南海域遇到还过得去的对手,我们也拥有足够他指挥的船队,正好给了他发挥的余地。”楚云提起纳尔逊。
“父亲以前在另一个世界就是这样,每次出征都起码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还经常冒着危险,真怕哪一天出事呢。”艾拉幽幽说道。
“在军队中当差就是要把生命系在腰带上,随时在鬼门关徘徊,和鬼差打交道。不过我临走前已经告诫纳尔逊让他不要经常让胜利号冲在前面。”楚云说道。
纳尔逊确实是一个好将领,在另一个世界,他曾经率领大不列颠海军在地中海和法兰西海军激战,并中弹身亡。即使召唤过来,这些人还是保留了以前的性情。
“以我对父亲的了解,他仍然会以身作则,将火炮数量最多的胜利号作为舰队的先锋。”艾拉仍然有点担忧。
“放心吧,在东南沿海能够对胜利号造成威胁的战船是不存在的。说起来,除了对付海贼成立的情报小组,还有蒙古情报小组、大明情报小组,他们不是正在试图扶持李自成吗?现在陕北义军在这段时间内如何了?”楚云想到了此时还在陕北艰苦奋斗的李自成等人。
“陕北农民军最近几个月声势浩大,聚集了上万人在陕北起事,攻克韩城等城池,大放粮草,引起了朝廷的轰动。现在大明朝廷派遣洪承畴为三边总督,率领官兵七千剿灭陕西、陕北乱民。”艾拉说道。
“洪承畴,也算是一号人物,陕地的农民军的日子应该不好过吧。”楚云说道。
这个家伙和孙传庭两个狠人,貌似差点剿灭了李自成?
“大人没有猜错,洪承畴率领军队入驻陕地以后,所部号‘洪军’,农民军被逐个击破,如王左桂等义军首领兵败被杀,各支义军散乱不堪,就连闯王高迎祥都差点想要流窜到山西等地避开起兵锋。”艾拉说道。
楚云拉沉着脸。亏自己还以为援助了陕北义军火器以后,他们能够牵制朝廷军队,最好攻陷京师,彻底破坏大明的制度,背上灭明的大黑锅。没想到他们还是那么不中用,洪承畴用七千人就将他们打得不要不要的,都要离开陕北跑到山西去了。那他投资义军的旧式火枪不就打水漂了吗?
“噗嗤,大人您的表情好好笑。”艾拉见楚云拉着一张臭脸,好像谁欠了他几百万一样。
“我们明明通过商人暗地里向李自成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处理了我们淘汰的一千支燧发火枪,按道理来说应该可以成为割据地方的一支强军了,没有理由失败得这么彻底啊。”
楚云仍然不相信地说道。
“我还没有说完呢。数十支大大小小的农民军被洪承畴击溃,唯有一支农民军遏制了洪承畴进攻的势头,这支军队就是我们扶持的李自成。现如今李自成一战成名,被诸多农民军称为‘闯将’,风头一时无二,人马从一千左右疯狂扩张到三千人,对于火枪和弹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他还在私底下向我们的商人询问能否搞到铜炮。”艾拉说道。
“好啊,李自成果然头脑灵活,没有让我失望!连铜炮都想到要搞了,可见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如果可能,我们就将积压在仓库里被我们淘汰的铜炮卖给他们。正巧我们步兵要装备德莱塞步枪,以前的1777式燧发枪也可以卖他们一批。”楚云说道。
“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养虎为患?这些火器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落后了,但是仍然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水平。要是李自成拥有了这些火器,说不定会给我们将来造成巨大的威胁。”艾拉说道,“不如我们直接用军队攻陷山海关,入关倾覆大明朝廷。”
“在大明,正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消灭大明军队不难,要稳定民心和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才是千难万难的,这种事情交给农民义军做就好了。”楚云说道,“况且就算拥有这些武器,李自成也不能对我们造成任何威胁啊。这些火器只有我们辽南拥有工厂和技术,弹药也是我们提供的,他们仿造也要好几年的时间。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拥有的武器比现在还要再强上起码一代。”
“既然大人已经想好了,那属下就无条件支持您的决定。”艾拉眨眨眼。
“不过即使是这样,农民义军的进展也太慢了。我们得想办法支持一下他们,让他们尽快打到京师。你且附耳过来,可这般这般……”楚云说出了进一步支持李自成他们的计划。
艾拉越听越惊奇:“还可以这样子?”
“兵不厌诈,得想办法快点送他们到京师才好。”楚云说道,“好了,陕北农民军的事情就说到这里。这次我从夷洲带来了郑芝龙,他的妻子和儿子现在在哪里?”
这次前往劫持郑芝龙安置在平户藩的妻儿的,也是情报处的人员。虽然东瀛还不是复辽军的目标,但是实际上情报处已经开始往东瀛渗透。
“她们被安置在金州城城郊的一处庭院之中,完好无损。”艾拉说道。
“嗯,你做事我放心,正好我们返回金州,就带着郑芝龙,让他们团圆吧。”楚云挥挥手,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就带着郑芝龙他们过来。
郑芝龙、郑芝虎等人随着复辽军的船队来到大连港,被这座新型的港口城市震撼到。这里停泊着比他们经营的厦门湾还要多的船只,一座座工厂、作坊星罗密布,远处的烟囱冒着黑烟,一辆辆大马车将生产的物资运送到码头,再由码头上的工人搬运到货船上。
而且更显繁荣的是,大连湾内还有船坞在同时生产几艘大船,隐约可见其龙骨。
咕噜,他们想要咽下心中的惊异。仿佛这里不应该属于这个时代。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次算你走运,妻儿落在我的手中,我这就带你去见到他们。我这个人最喜欢成人之美了。”楚云厚着脸皮说道。
第三百一十六章 赐名郑成功
金州城城郊的一处庭院,占地也算不小,门口还有几个士兵在站岗。他们见到楚云等人到来,纷纷肃然起敬。
“这里是金州守备部队的一处驻地,用于应付金州城内可能发生的动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