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固伦笑道:“我没事就不能来你府上看看?”
袁世凯打个哈哈道:“哪里,哪里,公主殿下来访,我这陋室蓬荜生辉,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呢……”
固伦出一阵银铃般地笑声:“咯咯……我看袁大人欢迎倒不见得……”
“怎么会,呵呵。下官当然欢迎……”
…………
就在固伦与袁世凯耍着太极的时候,蒂娜突然出现在门口:“袁,你怎么这么久……”
三个女人一台戏,现在还没开锣呢,各种表情就已经出现在三女脸上。混乱只持续了几秒,固伦笑道:“袁大人,看来你不仅是重情,还很多情呢……”
蒂娜听固伦言语中带有讽刺,她也不客气的用中文道:“袁,这位是你说的那个侍女?怎么这么不懂礼貌?”
蒂娜地话让袁世凯一惊。他差点没上去捂住蒂娜的嘴巴:“公主殿下见谅,这位是我在美国的朋友。总统阿瑟之女蒂娜小姐。蒂娜,这位是我国地公主殿下!”
蒂娜很大方地向固伦欠欠身道:“见过公主殿下!”
固伦依然那副高傲的表情道:“呵呵,免礼了,看来袁大人魅力不凡呢,竟然连美国公主跟着你跑到中国来……”
此时兰焰跪倒道:“奴婢给公主殿下见礼……”
蒂娜扶起兰焰道:“咳~刚才我进门的时候还以为你是公主呢,没想到啊……你这么美丽,我的处境不好啊……”
蒂娜这话明摆着说固伦不如兰焰,现在袁世凯心里这个乱,他看看面色如常的固伦道:“公主殿下,微臣还带了些礼物。不如……”
固伦挥手笑道:“袁大人刚刚回来,自然要处理家中事务。我还是先回去,改日再来讨扰,礼物嘛……就差人送去吧!”
“是!恭送公主千岁!”
“咳~总算走了……哎哟~”从地上爬起来的袁世凯刚送一口气。胳膊上立刻受了一招:“蒂娜,你怎么……”
蒂娜用英语道:“你在家藏个女人就算了,竟然还敢跟公主眉来眼去?”
袁世凯道:“蒂娜。你可冤枉我了。我跟这个公主不仅毫无关系,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关系,因为在中国满族与汉族是不能通婚,否则要被处死!”
蒂娜笑道:“呵呵,可她的话里有种酸酸的味道,想必……”
袁世凯道:“天~就凭这个?我告诉你吧,我跟她父亲政见不同,所以她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探听情况,或还有些其他企图……”
蒂娜不依不饶的道:“这是我们女人地直觉,不会错……再说,有这些阻碍又有什么关系,它们不影响她对你产生好感……”
袁世凯苦笑摇头道:“好了,好了,我投降,你说过要跟兰焰好好相处的!你先陪陪她,我还有事情要处理!”看蒂娜不信任地表情,袁世凯补充道:“这次是正事!”
蒂娜白他一眼,然后转身拉起兰焰走进内间,不一会就传出两个女人的笑声。放下心的袁世凯赶忙来到偏厅,那里文增瑞等人早就等候多时……
“老三,你可真行,现在这院里不仅出入中国公主,连美国姑娘都有了!”见到袁世凯,文增瑞就是一阵埋怨。
袁世凯看看武猛道:“武猛,你嘴真快!”
武猛挠挠头道:“呵呵,文先生他们逼我的!”
袁世凯笑道:“就凭他那小体格能逼你?”
文增瑞道:“好了,世凯,说说正事吧,你不会无缘无故把我召来的!”
袁世凯点头道:“嗯。二哥,现在我们助学基金有多少人能用?我说的是能够真正为我们所用的!”
文增瑞道:“四百多人吧,不过举人、贡生等有功名地不过百人!”
“都给他们捐了衔没有?”
听到袁世凯的问题,文增瑞一副得了便宜的表情道:“呵呵,世凯,你不知道,这几年户部捐纳局简直是疯了,光绪5一个县令是1500,现在只
0!所以按照你的要求。我捐了知县以上的候补职,有地还捐了补!”
袁世凯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记得乾隆39年,价格40担米……再说现在中法开战,又逢慈禧整寿,那官花地往外卖!”
文增瑞摇摇头苦笑道:“是啊,官越卖越多,价钱越来越便宜,读书已经没有出路了……”
大清朝自从建国以来,捐纳制度就是朝廷选择官员的途径之一。甚至还曾经超过科考,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自康熙后。大清奉行“摊丁入地”的税收政策,即取消了原来按照人口数量收取“丁银”的方式,改为按照土地数量进行征税。因为国土数量是固定的,所以大清税收的数量也固定,但是每逢战事、水灾、扩军等事件的时候,又必须有“以外之财”来填补空缺,于是捐纳就成为了税收之外,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本来捐纳是清朝一个辅助的人才选拔途径,不过随着清朝地渐渐腐化,随着慈禧的生活越来越奢华。它成为了朝廷敛财地重要手段。原来捐纳还需要出具清白册、当地官府的推荐信,到了同治年间,几乎是一个清白册加上捐银就可以买个官,而且连三品顶戴都往外卖。甚至还出现了文盲知府、流氓知府、无赖郎中!
光绪年间,随着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捐纳的官位也开始泛滥。光绪元年。甘肃一个省就出了16000国子监的监生,到光绪7,达到20万人,大清平均每个县150监生!伴随着官位“供给”的增加,各种官帽子的价格也在大幅度下降。乾隆年间一个道员价格是银,一个知府是13300,一个知县4620两,光绪七年,这格分别是4700、3800900。到光绪十年的时候,整个大清的县令职一共1314个,有候补知县职务的人员在c0人左右。这个时期,几乎家里有点钱就可以当官,而那些寒窗十年、数十年的学生,不仅要通过乡试、会试、殿试等等难关,等拿到了“文凭”还得等着候补。光绪二十年,有个六十多岁、通过殿40多年地“学生”走马上任—令!
看着文增瑞的表情,袁世凯笑道:“二哥,他们敢卖,咱就敢买!记住,今后有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五省的空缺,不管什么代价,统统给我买回来,不许漏过一个!”
文增瑞不解的道:“世凯,你这是要……”
袁世凯坚定地道:“我要闽浙和两江!”
文增瑞道:“世凯,现在是官多缺少,谁上任后不得捞足了才往上爬?而且曾国在两江任上,左宗棠在闽浙任上,我们无从下手啊……”
袁世凯笑道:“左宗棠年事已高,估计时日不多,曾国嘛……我自有办法取而代之!今后只要五省有缺,不管是什么缺,一并给我打包买了!即便没有缺,我也要让他空出来!”
“是!明天我就给户部捐纳局几个头头再送点钱!”
第二天,朝会。
“臣袁世凯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爱卿平身!”
“谢陛下~”
皇帝的声音一落,宣告过场走完。真正掌权的慈禧道:“袁大人出使夷邦,为我大清请来强援,真是劳苦功高!”
慈禧只字不提袁世凯收复基隆地战功,也就意味着她已经承认了刘铭传的奏章!袁世凯心里微微一笑,面上恭敬的道:“微臣乃大清臣子,自当为陛下与太后分忧,此乃微臣分内之事……”
慈禧道:“嗯~袁大人一心为国,实乃我大清栋梁之臣,加封为一等威毅伯,赏头品顶戴!”
“臣叩谢太后恩典……”袁世凯一边谢恩一边在心里冷笑:又来两个头衔?
计算起来,现在袁世凯身上有五个头衔:一等威毅伯、赏头品顶戴、军机上行走、总理衙门上行走、太子太保。这些头衔除了能够在外面抖抖威风外,毫无任何用处。就在袁世凯要说话之际,慈禧道:“袁大人,怎不见美国的使臣来觐见呢?”
袁世凯表情“为难”的道:“启禀太后,美国外交部的格雷先生倒是来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格雷先生这几日好像十分不快,所以微臣没有将其带到殿上!”
“哼!一个美国官员有何了不起,竟然敢拒绝太后召见!”李鸿章今天听到袁世凯回京复命,特地跑来汇报谈判进度,“顺便”参加今天的朝会!
慈禧也有些不喜道:“袁大人,远来是客,还是请上来吧!”
李鸿章帮腔道:“袁大人,是不是你与美国人私下有什么……所以不愿请他前来啊?”
“尊太后懿旨,微臣这就将格雷传来!”袁世凯心中冷笑:这可是你自己要给我机会,可别怨我了!
………………………………
第五章
1816年起,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之礼入觐”的方式,因此格雷来到大殿之上,只微微一鞠躬道:“见过尊敬的中国皇帝陛下!”
虽然礼数还算“周全”,不过格雷声调里那种轻视与不快显而易见。听了翻译的转述与解释,慈禧有些不喜道:“格雷先生,非常欢迎您到我大清来朝见。
听了随行翻译的话,格雷丝毫没有客气,他冷冷道:“对不起,太后阁下,我不是来朝见的,而是来帮助你们中国的,不过我觉得这种帮助有些多余!”
此时纵横使团的成员全部都在殿上复命,在袁世凯的建议之下,他们充当起了各位重臣的翻译。听了李经方的转述后,李鸿章喝断道:“大胆!你个夷邦使节,竟然敢在殿上放肆!我大清天朝上国,怎用得着你来相帮!”
格雷笑道:“不用我们相帮,基隆的法*队怎么消失的?”
李鸿章道:“哼!基隆法军乃我大清刘铭传将军收复的,与你们何干?”
李鸿章此刻就是要与美国使节斗气,希望让美国人不喜而断绝袁世凯的“外援”。不料格雷笑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美*队明日就开到基隆,等打下来以后就据为己有!我倒要看看那支能打败法国的中*队有多厉害!”
格雷的话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无疑是宣战!慈禧原来的打算是想看着李鸿章与格雷两个人斗法,没料到格雷上来就是“杀手锏”,逼着她不得不亲自出马:“格雷先生,你误会了,如果下面官员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我一定好好惩治!”
此时李鸿章向慈禧跪倒道:“启禀太后,从方才交谈,已看出美利坚屯兵大清,乃心术不正,还望太后提防,袁世凯引狼入室,应予严惩!”
“哈哈……尊敬的中国太后,中国自称礼仪之邦,看来也就是说说罢了,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国与国只见的友谊与礼节!”虽然格雷是笑着说完这番话地。不过他心里一直在颤抖:袁,你让我这么在皇帝面前说话,不会要我的命吧?
这个时代中国当权对洋人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这种恐惧程度不仅洋人没有充足的估计,恐怕连中国这些官员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不过这个殿上却有一个从后世来的人,他能够很清晰的看到这些人模狗样的当权心里那种畏缩,因此才为格雷设计了这么一套台词。
格雷对大清国体的“侮辱”,让大殿上一阵低声议论,李鸿章喝道:“你竟敢在殿上……”
见殿上火药味越来越浓,慈禧赶忙道:“李大人。你先退下!”
“是!”
慈禧对格雷道:“格雷先生,大清礼仪之邦。你们美利坚不远万里派兵来援,我们自然视你为朋友,也会以朋友之道相待,是否下面接待官员曾有怠慢之处?”
格雷笑问道:“尊敬的太后,我想问问中国人是怎么对待朋友的?”
慈禧好歹也是读过两年书地女人,她侃侃答道:“我们中国自古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说,因此当然是满心高兴的欢迎你们前来啊!”
格雷“恍然”道:“哦~原来你们中国对待朋友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高兴让朋友吃亏啊?”
李鸿章“忍无可忍”的喝道:“你太放肆了,竟然敢如此口气与太后说话!”
豁出去了!袁。有问题你可得救我!格雷把心一横道:“太后阁下,我想问问如今法国和美国,那个是中国的朋友,哪个是中国的敌人?”
慈禧道:“我大清与法兰西开战。自然为敌;你们美利坚相援,自然是友!”
格雷笑道:“可我怎么觉得大清对待敌人要比对待朋友好呢?”
“贵使此话怎讲?”
格雷道:“美国的军舰数量目前也并不多,大概就是十来艘。而可以调动的只有派来中国的两艘,这足以显示我们对中国的诚意。可当我们带着善意,带着与中国成为朋友地目的来到中国近海时,我们受到了什么欢迎?不仅靠不了岸,而且连一艘出来支援地中*舰都没有!当时袁大人对我说了贵国的情况,表示现在贵国战局不顺,所以无法派出军舰迎接。我们考虑到来中国的目的就是支援贵国对法作战,于是在袁大人的指挥下,以2000人、三艘船的实5000军、四艘战舰进行激烈战斗。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收复了基隆,可我们上岸后又得到了什么?贵国不仅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还完全否定了我们在基隆战斗中的功劳,难道中国就是这样交朋友的吗?难道我们那数百牺牲的美国士兵就白死了吗?”
其实基隆一役美国人阵亡不过数十人,但是由于法*队地“强大”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中国官员意识里,因此也没有人怀疑格雷报出的数字,听
的话,李鸿章哼道:“你们收复地基隆?那为什么法虏都在刘铭传大人手上?为什么……”
格雷道:“你就是只会谈判的李大人吧?法国雷诺少将地招供书现在在我手上,你要不要看看?而且就凭刘铭传手上那点士兵能打败法军?就算他能打败法军,那么法国四艘战舰又是谁击沉的?难道你要告诉我,凭着台湾那几个铁锈还没有清理干净的炮台,就能够击沉法军3000吨的富士达号?”
被一顿抢白,李鸿章没了下文,格雷接着说道:“尊敬的太后,最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在我们打败了法国人之后,大清竟然开始与法国人谈判!”
听了这话,李鸿章又有话说了:“格雷先生,我们与法国人是打是和。恐怕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吧?难道我们与法国人谈判还要请示您吗?”
慈禧道:“李大人言之有理,这是我大清自家事务,恐贵使管得有些宽了……”
格雷道:“尊敬的太后,我想先问一句,中美还算不算盟友?”
“自然算!”
格雷道:“据我所知,法国向大清索要10亿法郎赔款、。;权、铁路修建权,甚至还要走了你们属国越南的保护权!象这样地谈判你们竟然会接受?”
李鸿章冷笑道:“为何不能接受?这些又不是你们美国的!”
格雷道:“既然你们给敌人如此多的利益,那对比起来,美国这个朋友又得到了什么?或你们可以说,中国拿自己的利益去换取与法国的和平美国管不着。但中国的铁路修建权和属国矿产开采权是已经承诺给美国的,可你们却当作筹码去与法国人谈判!这不是等于拿着朋友的东西去讨好敌人吗?这样看来,中国对待敌人不是要比对待朋友要好吗?而且你们如此操作,将来谁还会与中国结盟?
来支援中国之前,美国与法国虽然不是盟友,可还能称得上友好,不过我们却选择了与中国结盟而得罪了法国人。结盟,就意味着在军事与外交上,双方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