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蒂娜的脸庞,袁世凯柔柔的问道:“蒂娜,你知道我已经结婚,所以我没有办法给你妻子的名分……”
蒂娜笑道:“我说了当你的情人啊?再说,我这个身份可是马丽承认而且接受的,而且……她还要我帮他看紧你!”
袁世凯笑问道:“哦?看得怎么个紧法?晚上睡觉要不要看着?”
听了袁世凯挑逗般的问话,蒂娜脸上腾起一朵红云道:“随时随地!”
袁世凯笑着将蒂娜抱起道:“哈哈……旅途上有事做了……”
………………………………
第二十七章 贪污
国使团的欧洲之行只有一个目的地:德国。与在美欢迎不同,中国使团登陆的时候,码头一片冷清。李经方皱眉道:“宫保大人,怎的这德意志政府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
唐绍仪帮腔道:“是啊?即便是德国人不表示,最起码也我大清使馆也要派人来迎接吧?”
听了几个年轻人的话,袁世凯对李经方笑道:“哈哈……伯行啊,恐怕是令尊大人对我有意见啊……”
李经方陪笑道:“宫保大人多虑了……”
袁世凯淡然道:“无妨,没人欢迎也是好事,我本来就不喜欢热闹……”
看着袁世凯一脸平静,胡萼卿不解的问道:“宫保大人,您就一点也不生气吗?”
“我为何要生气?”袁世凯微笑着反问。
袁世凯之所以如此冷静,是因为他对这趟出使德国的艰难早有准备。自从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并趁机向朝廷索要定远号之后,国内传来消息:李鸿章极度不爽。德国使馆是李鸿章一手建立,驻德公使李凤苞是他的死忠派,而一等参赞陈季同与他的交情也相当深厚,所以在袁世凯动身的时候,两人已经接到李鸿章的命令:务必阻挠袁世凯对德纵横,并且阻止他得到定远号!恐怕这段时间,这两个人早就已经为袁世凯纵横德国设置了重重障碍。其实袁世凯如此冷静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压根没打算跟俾斯麦达成什么协议,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接收定远号,并且保证将来能够长期使用!当然,如果再能够顺便划拉点德国的技术人才。那就更完美了。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之时,一个三十多岁,留着辨、穿着西装的中国人从远处走来施礼道:“下官驻德二等参赞徐建寅见过宫保大人……”
看看来人,袁世凯道:“免礼吧……李大人为何不来?”
徐建寅道:“回大人话,李大人与陈大人正与俾相商议……所以无法亲自来迎接大人……”
“呵呵,国事重要,你前面带路吧!”袁世凯心里冷笑:国事?见我来了赶紧擦**吧?
又经历了一天陆上颠簸,袁世凯一行来到了柏林地中国使馆。不过达到当天,陈季同与李凤苞两人依然没有露面。在使馆等了半晌,袁世凯看看天色道:“徐大人。这李大人可是准备住在俾斯麦家里了?”
徐建寅尴尬笑道:“不、不会……两位大人这段时间常常出入德国政要府上,欲为我大清……”
袁世凯挥挥手打断道:“你有《中国人自画像》这本书吗?”
徐建寅有些吃惊的问道:“大、大人怎会……书房里有一本,这就给大人取来……”
袁世凯道:“不用,我们同去……”
“是、是……”
徐建寅知道上司要与他私下沟通,于是带着袁世凯走进书房。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法文书递给袁世凯后,徐建寅说道:“这就是大人要的书……”
随手翻阅了几页,袁世凯淡淡问道:“徐大人看过这本书了?”
徐建寅恭敬的答道:“看过了。”
“如何?”
徐建寅道:“陈大人对中西文化认识深刻,而且观点独到,是一本难得好书……”
袁世凯笑道:“呵呵,如果没有多年的生活。他是写不出如此观点的。看来陈季同对欧洲的上流社会甚是熟悉与向往啊……”
徐建寅不知道这个年轻的上司要说什么,只得顺着袁世凯的话答道:“是的。此书在法兰西甚是畅销……据称已经准备重印。”
袁世凯当然知道这本书以后会畅销整个法国,甚至连欧洲以及整个美国都把它当作比较中西文化地一本著作!不过此刻袁世凯没有阅读的兴趣,他将书往桌子上一放,然后起身笑问道:“陈季同是不是喜欢出入沙龙、舞会之类的社交场所?”
袁世凯的话让徐建寅越来越感觉到不安,他答道:“偶尔而已……”
袁世凯没有理会徐建寅的谎话,他继续问道:“使馆是不是有个文案叫潘若斯?”
“是的……”
“那个蒙地翁是不是也常常来使馆?而且据说他还是陈季同的法文老师?”
“是……大人怎知?”
看着支吾的徐建寅,袁世凯突然喝道:“如今中法开战,我大清使馆乃信息汇集之地,你们怎能让法国人随便进出?!而且你们还将机密信件交由法国人处理!”
徐建寅额上渗出点点冷汗道:“大、大人,蒙地翁对我大清有过功劳。而且还获陛下赏赐的‘四品军功赏牌’,他对我大清可是毫无二心的……”
听了徐建寅地辩解,袁世凯冷笑道:“非我族类都要戒备,更何况是敌国之人?我再问你。陈季同是不是有个法国情妇,名叫赖妈懿?”
陈季同有个法国情妇的事情,不仅国内没人知道。恐怕在法国知道地人也没几个!徐建寅好容易从震惊中醒来,他赶忙说道:“没、没……下、下官、不、不知道……”
袁世凯道:“徐大人,你们白天在这里与法国人一起办事,机密信件随处可见……到了晚上嘛……陈大人枕边还睡一个法国女人,我大清一举一动,恐怕费茹里比我还知道得清楚……”
袁世凯的话让徐建寅冷汗直流,若是这番话传到太后耳朵里,等于给几个驻德官员扣上了一顶“通敌”的大帽子,最起码也是个渎职的罪过!虽然不知道袁世凯手上有没有“证据”,不过他既然连陈季同法国情妇的名字都知道,那么肯定掌握了不少“事实”。徐建寅琢磨片刻,赶忙要把自己摘干净:“大人,蒙地翁和潘若斯在使馆工作多年。对我大清还是十分忠诚的,所以……至于陈大人有无与法国女子芶且之事,下官确实不知……”
袁世凯冷笑道:“你倒是推得一干二
“不、不是的,下官确实真的不知……”
看有些慌乱地徐建寅,袁世凯冷不丁的问道:“徐大人,你一个月俸禄多少?”
“百两而已……”
袁世凯“吃惊”地问道:“啊?这么少吗?”
徐建寅赔笑道:“是、是不多,呵呵……”
袁世凯道:“我还以为你们驻德使馆的俸禄很高呢?”
徐建寅道:“大人说笑了……我们与大清普通官员俸禄一样,没有特别……”
袁世凯道:“那镇远和定远两艘铁甲舰造价多少啊?”
徐建寅心里咯噔一下,前面所有的问话本来毫无特别之处,不过加上最后这一句可就是要命啊!徐建寅颤抖着答道:“两舰一共340万两左右……不过价钱都是由李大人与德国人协商。下官只管督造……”
袁世凯没有接茬,他开始掰着手指头数道:“萨克森号造价白银……拜恩号85万……哎呀,徐大人啊,你们被德国人宰美国问过战船的价格,一样地只要90万两白银啊……”
徐建寅装傻道:“呵呵,可能美国的原料比较贵吧……”
袁世凯“不解”的说道:“不会啊……美国地钢材可都是从德国进口地……定远、镇远二舰乃德国第一次出口的战船,他们怎会开如此高价呢?而且也高得太离谱了吧……”
要是这样还听不出袁世凯话里的意思,那徐建寅就是白痴,他擦擦额上的汗珠道:“宫保大人,下、下官确实不知……”
袁世凯笑道:“徐大人。不瞒你说,我早就派人来过德国。而且伏尔铿里我也去调查过……”
徐建寅死撑道
袁世凯笑道:“六十万两对吗?”
这下徐建寅彻底傻眼了,袁世凯连数字都说得如此准确!他连忙跪倒道:“大、大人……这可不关我的事啊!都是李大人与陈大人……”
袁世凯问道:“你就没拿?”
“这……”一咬牙,徐建寅道:“下官只拿了一万多……”
“哈哈……徐大人,按照大清律,贪污一万两跟贪污十万两有何区别?”
徐建寅赶忙求饶“大人饶命、饶命……”
袁世凯坐下道:“起来吧,我可以保你一条性命……”
“谢、谢大人……”听袁世凯口气平和,徐建寅心里又有了一丝希望。
“你把详情好好说说!”
徐建寅道:“是、是的……这个主意不是李大人出的,而是陈大人……他、他在欧洲生活多年,因此生活相当西化。常常出入各种沙龙舞会,而且还私下芶且一个法国姘妇。据蒙地翁说,他曾经在法国银行贷款数十万法郎,来德国后。又举债十万马克。适逢恰逢李大人与伏尔铿船厂商议定购铁甲舰一事,于是……”
袁世凯接茬道:“于是就见钱眼开,虚报定价!”
徐建寅擦擦汗道:“是的。起初陈大人只是想还清欠款,没想到后来竟然……多次贪污下来,累积超过六十万两……”
袁世凯笑道:“你可够冤枉的,才拿了一万两!”
“下官本不愿私拿,可是他二人怕我告密,硬塞了一万两。下官想要上告朝廷,可、可他二人与李中堂……”
提到李鸿章,袁世凯心里一乐,装作不经意的问道:“哦,那说说赃款如何分配地。”
“李大人十五万两,陈大人十万两,下官一万两……”
***李鸿章,你丫竟然拿了三十四万两!心里虽然明了,不过袁世凯还是很“不解”地问道:“恩?不对吧?这才二十六万两啊?”
徐建寅这才知道自己说错话,连忙道:“不、不,是我算错了,可能他们二人另外分配了吧……”
袁世凯笑道:“看来你还是不想活啊……我要是向朝廷上书一道,你认为最后遭殃的是谁?”
袁世凯手握专折的权力,即便没有证据,要参劾几个小小的外交官也相当容易,更何况他们贪污确有其事。李凤苞塞给徐建寅银子时说过,上面有李鸿章顶着,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没人觉的情况下,徐建寅还抱着一丝希望,认为李鸿章会充当自己的保护伞。徐建寅不像李凤苞和陈季同,他不仅不是李鸿章手下的人,反而与清流健将、如今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关系密切。要不是因为其在造船上有深厚功底,而且立场中立,这个督造一职轮不到他来担任。可如今袁世凯掌握了“证据”,他要是一个奏折上去,那么李鸿章为了自保,肯定会找一个替罪羊,最合适的人选莫过徐建寅!因为徐建寅不仅跟李鸿章没什么很深的交情,而且作为督造官,战舰价格也是他上报朝廷地!此时自己受到威胁,徐建寅哪里还会想着旁的,他连忙答道:“大、大人饶命……其他银子全部上交李中堂了……”
看着再次跪地求饶的徐建寅,袁世凯笑道:“放心,我一准保你性命,不过……”
徐建寅道:“大人尽管吩咐……”
袁世凯道:“如果你能把贪污的经过详细写下来,并且向我提供一切证据,那么我可保你性命!”
“大、大人不是……”
袁世凯笑道:“我要地是你们内部的证据,比如账本什么的!”
“可是,可是得罪了李中堂,下官也……”
“我不会让这些证据不会外传,只想把它们卖个好价钱罢了……”说罢,袁世凯脸上出现一抹冷笑道:“但是要让我自己把证据拿来,呵呵……您知道后果……”
“好、好,下官听宫保大人地……”看着袁世凯脸上的笑容,徐建寅心里一寒……
………………………………
第二十八章 卷 尾
当朝阳渐渐升起的时候,罗星山上的罗星塔依然静静矗立着,它曾经见证了尹风痛击倭寇,见证了郑成功北上抗清,而今天,它是不是也要记住什么……
阳光柔和的投下,那种在皮肤上蔓延的温暖让人心身舒畅。迎着充足的阳光,年轻的军官放下望远镜,皱眉问道:“东边那两艘法舰是什么时候起锚的?”
身边的水兵答道:“回大人,天还没亮它们就起锚了!”
军官问道:“知道它们开到哪里去了吗?”
“属下不知”
“为何不查?”
“这段时间法舰来来往往的都成了习惯了,我……”
此时另一个军官走近道:“达潮,你一夜没睡?”
“恩,张大人,抚台大人怎么说?”
张成有些气闷的道:“还能怎么说?还不是那句‘不可先行开炮,违虽胜也斩’的屁话!”
詹天佑一拳打在栏杆上,喝骂道:“他***!这是我大清的军港!这是我大清的国土!我们是大清的水师!法国人的兵船都开到眼皮底下了,可兵勇们手里连一颗子弹都没有!”
张成拍拍詹天佑的肩膀道:“达潮,小点声,抚台大人还在舰上……”
不一会,一个水兵有些惊惶的跑到近前:“詹大人,那两艘法*舰开到金牌、琯头一带后,再也不动,只是来回巡视!”
“什么?!”吃惊片刻,詹天佑马上恢复了冷静,他问道:“法国的鱼雷艇动了吗?”
“昨夜就失去踪影!”
“该死!”咒骂一句。詹天佑说道:“张大人,恐怕法国人要动手了!”
张成有些不敢相信:“不可能吧?你是否有些太紧张?”
詹天佑道:“法舰港内九艘战船一直以舰对准我军,而此刻派两舰守住出海口,保障他们后路安全,另两艘鱼雷艇向我军靠近……难道这意思还不明白吗?”
“如果法国人要动手……”说道这里,张成压低声音道:“如果法国人动手,何如璋那小子肯定得知道消息啊?再说了,抚台大人不是也睡在船上吗?”
詹天佑道:“我就怕这几个家伙有意给我们封锁消息……”
张成道:“怎可能,我军兵船现在全部分散停在江心。要是打起来可就……他们不会听任福建水师这样挨打吧?”
詹天佑反问道:“你觉得他们懂海战吗?他们知道我军舰船这样停泊,遭到攻击时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吗?”
“这……”
“你别忘了,这几日我军兵勇频频上书,与几位大人积怨已深,若是法国人宣战而他们又不愿意打……你说会有什么下场?”
张成惊道:“兵变!”
“没错,所以这帮家伙肯定对我们封锁了消息!”
张成道:“那也没办法啊!我等不止一次请战,可、可他们就是不愿意打啊……”
詹天佑道:“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张大人,赶紧给各舰下令。向旗舰靠近,做好战斗的准备!”
张成很为难:“可……可我不过舰长而已。不是舰队指挥!要是这么干,会掉脑袋的!”
白了张成一眼,詹天佑道:“我再去找抚台大人,就是死柬,也要让他下达备战命令!”
张成拉住詹天佑道:“达潮,你疯了!你多次领兵上书请战,抚台大人现在对你可是恨之入骨,你要是去,恐怕会给你扣个以下犯上地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