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来到酒楼,方一坐定,倪仲及便问:“尉亭,你如今在何处高就?”
袁世凯叹道:“现在在下不过一个中书科中书,混个门面罢了……”
倪仲及吃惊的问道:“令尊大人生前故友无数,为何不去投靠?”
既然有意讨好,袁世凯当下做感激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年月象阁下这般念旧的人太少……”
两人又聊了片刻,都是些家长里短之事,不一会倪仲及话锋一转:“尉亭此番上京为何?”
袁世凯当下将买官的意愿相告:“在下来京城看看是否有合适的机会。”
倪仲及道沉吟片刻说:“根据足下情况,应当报捐实缺小京官最实惠。足下既有叔父在京供职,不妨暂时投靠,遇到好机会再谋外放,事半而功倍。”说着他将声音一顿,低压嗓门继续说:“足下如想纳捐,在下愿助一臂之力,安徽最近就有个机会,因为赈灾,要优惠供应一批官帽子,银两只需要原来的六成。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一听这话袁世凯心里立刻警惕,这想睡觉的时候给你递枕头的人都必有所图!不过袁世凯不露声色,“高兴”的问道:“真的?”
倪仲及看袁世凯面露喜色,继续说道:“正好家母舅在安徽做官,可以托他帮这个忙,唯一的遗憾是得破费手续费三百,因为赈灾捐例已于上月停止,如今欲填以前的时间,得给具体经办人打点。”
虽然心下疑惑,但毕竟只是猜测,袁世凯毫不犹豫的道:“那有什么问题!”
“若是尉亭愿意,我明日就托人去办,只是这银子……”
“明日一早我就送去!”
“好,既然尉亭有意,在下就尽力去办。”说罢倪仲及端起桌上酒杯:“来,借此杯酒给足下接风……”
两只酒杯一碰,袁世凯便开始向倪仲及“请教”吏部各个方面的问题。不料倪仲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袁世凯一听,全属官场经验之谈。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比如每年的官帽子价格几许,什么情况该捐何职为目前最佳捷径!倪仲及的表现让袁世凯心里疑惑不已:这倪仲及难道真是吏部官员?要是吏部官员,别说捐官,就是白送他几千两又如何?如若这倪仲及不是吏部里的人,那他的骗术可就够高明的!将信将疑下酒席也吃到了尽头,两人约定第二天先将手续费送去,再谈交易。
出了酒楼,袁世凯直接到袁保龄府上拜见。叔侄见面除了一番亲热,袁保龄不免又对袁世凯进行“教诲”,袁世凯只得受着,看叔叔“教诲”得差不多了便问道:“四叔,近日可听闻有安徽的空缺?”
袁保龄道:“怎的?你想到安徽去?我在朝中并无听闻。不过吏部那边的事情我也不知,若是你有兴趣,明日帮你打听。”
听了袁保龄的话,袁世凯笑笑答道:“不用,我也是听一个吏部的朋友说的,明日我再找他问问!”
“你什么时候又交了吏部的朋友?世凯啊,你要好好用功……”袁世凯没料到自己一句话不慎又招来一顿数落,当下只得再次埋头做受教状。
次日,袁世凯前往羊肉胡同,迎面果然看见倪府的招牌,投刺而入。倪仲及亲自出门相迎,领袁世凯入室就坐后说道:“尉亭,告知已经获得母舅许可,但是援皖赈照例要报捐工部营缮司主政,前后费用共需银一千五百两,必须一次付讫,明日一早便要交纳。”
袁世凯面露“难色”道:“昨日未曾听您提起要一次收讫纳银,我只带了这三百两的手续费……”
倪仲及略作犹豫,吞吞吐吐说道:“我也是托人帮忙,对方要求一次收足捐银。”
袁世凯“恳求”道:“在下这里确实也有些困难,不如三日之后我再送银子来?”
倪仲及有些为难道:“这……”
袁世凯恳求再三,倪仲及改口答应等拿到捐照后再一并缴纳。出了倪府,袁世凯向一个随从吩咐道:“盯紧他,看看他今日去何处?”那随从名叫袁杰,也是跟随袁世凯多年的心腹,办事机敏。听了主子的吩咐,袁杰当下应了声“是”便在街角一个隐蔽处藏住身形。
傍晚,袁杰才匆匆赶回袁世凯的住处报告:“少爷,那倪仲及果然是个骗子,你们一走便开始搬家。今天小的跟了他一天,现他带着一个孩子去了后门方砖胡同。倪仲及在那里呆了一下午,而后就背着那个孩子回了北池子附近的一个小院,再没出门。”
袁世凯一笑道:“可曾向周围邻居探听过消息?”
袁杰答道:“只探听到方砖胡同那个四合院里,住着个御用净身师父,号称小刀刘,六品顶戴。据说如今宫里的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李莲英公公也是他净的身。北池子那个小院的邻居说住户刚搬来不久。”
这倪仲及找个净身师父干什么?袁世凯百思不得其解,当下带了随从找到北池子那座有些破落的宅院。一进门,一股浓烈的草药味扑鼻而来,只见倪仲及正端着一碗熬好的汤药正准备进屋,不过他此时身着一件补丁落补丁的衣服,早无吏部“要员”的神采。
倪仲及一看袁世凯,一抹惊诧一闪而过:“尉亭?你、你怎会在此?”
袁世凯笑道:“倪大人搬家,在下怎么也得来庆祝乔迁之喜啊!看来大人这新居不怎么样啊?比起羊肉胡同那倪府差远了!”
倪仲及一听袁世凯的话,知道自己行骗一事已经被拆穿,当下跪倒:“尉亭!我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
第四章 间谍
对于倪仲及的求饶,袁世凯没理会,他径直走到里屋。没料到倪仲及突然象一条疯狗一样扑了过来,他挡在袁世凯面前:“你要杀要打冲我来!”
袁杰哪里能让他在主子面前逞凶,当即一个勾腿将他踢倒,然后按到地上。袁世凯打量一下屋中陈设,只见一个脸色苍白、十岁左右的孩子正躺在一张床上。虽然孩子还在昏迷,但从他脸上的表情来看,显得极为痛苦。
“我给你当牛作马,求你放过我这个可怜的孩子吧……”看袁世凯要去掀孩子身上的被子,倪仲及苦苦哀求。
“这是你的孩子?”停下动作,袁世凯望向倪仲及。
“是的!”
“这孩子怎么了?”
“这……”
看倪仲及犹豫,袁世凯将脸一沉:“说!”
看着脸色阴沉的袁世凯,倪仲及心里一颤,当下他家中情况全盘托出:“没活路了,只得把他送到宫里去做‘老公’,为了给孩子找个好点的净身师父,我才骗你的,尉亭……”。
原来倪仲及是一个剃头匠,手艺家传,在南京时他常常为袁保庆剃头,因此见过袁世凯。本来这倪仲及靠着手艺还能养活自己的三个孩子,没料到,一次意外让他的右手再也无法灵活转动。失去了为生手段之后,一家人一下陷入困窘之中,不久老婆也劳累而死。彻底没了活路的倪仲及思索再三,最终决定送这未成年的孩子入宫当太监。
本来小刀刘的“收费”不过三百两银子,可这年月,别说穷人家的孩子,就连一些家中有些收入的孩子都会自己阉了进宫。他们都期望能够在宫中谋一出路,光大门楣,例如李莲英家中便是一个小有薄产的商人。因此为了打通进宫关卡,倪仲及才把原来行骗三百两的计划改为行骗一千五百两,露出破绽!
听了倪仲及的叙述,袁世凯陷入思考。倪仲及看袁世凯犹豫,再次请求:“袁大人,求你放过小的,虽然小的右手已废,但是还有别的本事。要是大人不弃,小的愿意今后给大人为奴!”
袁世凯本想回答,没料到坐在床上的孩子突然坐了起来:“大老爷,我爹都是为了我才如此的。求你别为难爹爹,我愿意替爹爹为奴,今后伺候老爷……”
看到父子情深,袁世凯不免也心下有些感动:“你这爹爹心肠狠毒,竟然为了生活残你躯体,难道你不恨他吗?”
男孩一脸坚定:“不,净身是我自愿的……只有这样我那两个弟弟才能活下去……”
孩子的懂事打动了袁世凯:“呵呵,你会干什么?还能来替你爹爹?”
听了袁世凯的问话,男孩有些苦涩:“我爹的手艺都传给我了,我会剃头,就是现在还剃不好……”
袁世凯并不在乎那三百两银子,而是倪仲及那出色的行骗“才能引起了他的兴趣。让袁杰放开倪仲及后,袁世凯对那孩子道:“你身体还未复原,先躺下,我不会为难你爹的!”
男孩有些不敢相信:“真的?”
“真的!”说罢,袁世凯又向倪仲及道:“倪仲及,你中计,想必这不是你的真名吧?”
“小的叫刘仲及!”
袁世凯点点头:“恩,我可以放你一马,不过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听到脱困有望,刘仲及连忙道:“大人请问。”
“你从何处听来这许多官场门道?要不是我警醒,差点被你骗过。”
倪仲及站起身来,一脸自信:“不是我自吹,我的右手没废之前,剃头功夫堪称一绝,很多官老爷都是我的老主顾,其中就有吏部的老爷。除了剃头,小的还有一个本事:不仅过目不忘,而且过耳不忘。在这些老爷们身边待久了,自然学到不少!”
听到倪仲及自信的陈述,袁世凯眼中的赞许之意更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忘推销自己,而且行骗之时看他毫无异色,足见其心里素质,加上他良好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这可是个做间谍的好材料!
袁世凯笑道:“很好,今日的三百两银子我不再追究,而且我还可以给你份差事!”
倪仲及显然没料到袁世凯会给自己机会:“不知大人要小的做什么?小的右手已经……”
袁世凯看看刘仲及道:“今后你只要跟着我就可以,我会安排你合适的活计,让你能养活这几个孩子。”
听了袁世凯的话,刘仲及连忙作揖:“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别叫我大人,你就随他们叫少爷吧,你收拾收拾,过两天我们就离开京城。”
“离开京城?那小的这几个孩子怎么办?”
“这样吧,我在陈州办了个学堂,我安排他们到那里上学如何?”
按照目前刘仲及的生活状况,能养活这几个孩子就不易了,送他们读书简直是奢求。听了袁世凯的安排,刘仲及再次跪倒:“您真是我命里的贵人啊,小的多谢少爷,多谢少爷……”
袁世凯指指床上的孩子:“这是你第几个儿子?其他孩子呢?”
刘仲及答道:“这孩子叫刘达易,是我的长子,他两个弟弟都送到亲戚家里寄养了,要不是为了让我的手艺有个传人,他我也不准备带在身边,咳……”
袁世凯沉思片刻:“既然现在你有了活计,就让他们三人都到陈州去,我给他们安排上学的事情。”
不料那刘达易答道:“不,我不去。”
刘达易的话让袁世凯有些不解:“为何?难道你不愿上学吗?”
男孩脸上黯然:“既然我已经净身,那到宫里就是唯一的出路,而且爹爹曾经告诉我,在宫里办好了差将来可以广大门楣,为倪家争光。”
袁世凯摸摸刘大的头:“宫里可不像外面,里面规矩很多而且人心险恶。”
“达易不怕,当年李总管进宫的时候还没我大呢。他能当上总管,我也可以,说不定将来我的官位要比大人还高哦!”
刘仲及喝道:“你胡说什么?”
袁世凯笑道:“呵呵,无妨。孩子有志向是好事……”此时刘大的一番话让袁世凯受到启——若这刘大真有一天能在皇宫里站住脚,自己岂不是在皇城之内多了个眼线?既然自己现在不能明着培养势力,完全可以将手里的人散布到各个权臣身边,甚至皇宫之内,一个好间谍有时可以颠覆一个国家!
虽然此时袁世凯也希望刘达易进宫,不过为了收拢刘仲及的心,还是表现出了大度:“这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不过这件事情涉及到你一生的路途,还是由你父亲作主吧!”说罢袁世凯掏出一张银票:“这些钱你拿去给孩子好好治伤,也给他们买些衣物之类。要是决定让他入宫,多余的就拿去打点关系。等你安排好之后,我们就启程。”
本来刘仲及追随袁世凯是迫不得已之举,不过还没开始干活就打赏,这样的主子哪里去找?刘仲及当下决定跟着袁世凯好好干,他觉得袁世凯有一天会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
………………………………
第五章 从军
从京城出来,袁世凯没有跟文增瑞一起返回陈州,而是在官道上与众人分别。文增瑞要回乡办事,刘仲及必须到陈州安顿孩子,最终袁世凯只带着袁杰前往山东,投奔吴长庆而去。
袁保庆葬礼后,吴长庆曾经亲自护送袁世凯返回项城,自那一别两人再没有见过面。不过,对于吴长庆的承诺袁世凯一直记在心里,并利用自己的关系打听过吴长庆的消息。光绪元年,吴长庆叙功授直隶正定镇总兵;二年,圆满平定宁国府教案,后又在驻防江宁期间以军力治水,立下赫赫功勋。在去年的元月,吴长庆任浙江提督;十月,调任广东水师提督,未赴任。时法国与越南构兵,沿海戒严,清廷下令吴长庆帮办山东军务。恰逢张之洞弹劾山东四镇总兵骄悍,营规不整,清廷即令吴长庆查阅四镇,并归节制,吴长庆率所部屯驻登州。可以说,作为淮军系统中大将之一的吴长庆,此刻正处在自己仕途的上升期,并且一帆风顺。
到了登州,袁世凯随意一打听便知道了庆字营的驻扎之地。来到大营,袁世凯对营门的一个卫兵一行礼:“劳烦这位兄弟通吴大帅一声,就说袁世凯求见!”
那卫兵本在半睡半醒间,突然有人打扰了自己的“午休”不禁厌恶:“你是谁?大帅岂是你想见就见的!”
上世作为军人,袁世凯最恨执勤之时偷懒之人,不过现在毕竟要见到吴长庆才是正事,于是压下心中的火气:“我叫袁世凯,你通报一声便是。”
其实这兵丁对袁世凯已经算是客气的,庆军在外人看来是个跟百姓秋毫无犯的部队,不过它内部却是矛盾良多。庆字营乃是一支由地方部队拼凑起来的军队,而且不久前还合并了山东四镇,因此庆军内鱼龙混杂、派阀林立,加上吴长庆本身是个“儒将”,以仁爱宽厚治军,致使营务日渐废弛。要不是袁世凯衣着光鲜,一副世家子弟的派头,估计这兵丁早就下手轰了。此刻那卫兵抬了抬眼,打量他一番:“袁世凯?不认识,你要再不走我就轰你走了啊!”
袁世凯能忍,袁杰可忍不住了:“你敢!”
那卫兵此刻已经被搅得没了睡意,他斜眼看着袁杰道:“有什么不敢的,我告诉你,这里是庆军大营,不是你们家娘们的裤裆,你想进就能进。”
经历了直隶总督府中的一年生活之后,袁世凯性格已经变得更加内敛,他知道任何一个地方,除了顶头上司以外,同僚之间的关系也要处好。此刻还不知道吴长庆对自己什么态度,说不定也要自己从一个大头兵开始干起,那这卫兵很可能就是以后的“战友”,于是他再次压下心中火气,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这位兄弟,天冷了,拿了买点酒喝。这个是我的名帖,劳烦您去通报一声。”
那卫兵接过银子,在手中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