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组织此次游行的“东京读书社”全体人员遭到逮捕。
10月20日,北海道地区爆发武装暴动。数千暴徒与负责当地治安的朝鲜保安三团发生激战,造成近千人死亡。驻海参崴的中国海军陆战队接到命令后紧急登陆北海道,对暴动地区进行大规模清剿行动,打死打伤3000多暴徒。
10月21日,九州岛租借给犹太人的地区发生武装起义。大和复兴社南部分社残余力量在该地区组建起一支3000人的武装力量,宣布为日本独立流尽最后一滴血,并袭击了大量犹太人聚集区,造成无数犹太人丧生。随即,东锡安的犹太军队与该起义部队爆发惨烈战斗……
10月22日。袁世凯亲临国民议会发表演讲,随后议会通过向日本增派军队和对日本局势采取强硬措施地议案。这个强硬措施规定,军队在平定叛乱时可以使用包括毒气弹在内的所有镇压手段……
对于日本诸岛急剧恶化的局势以及中国军队越来越血腥地镇压方式。世界各国都表示了关注,但也只局限于“关注”。自从袁世凯现身记者招待会,并表示要不惜代价的进行报复后,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为一个已经灭国的民族去撩拨中国的逆鳞,否则这头震怒巨龙的怒火说不定会烧到自己。当然,对中国表示同情、对恐怖袭击表示谴责的表面工作还是要做足。除了奥匈、罗曼诺夫、奥斯曼、意大利、希腊等国联成员之外,北约各国也相继发表声明,声讨恐怖主义的罪行。同时希望中国的报复手段能够更加“文明”
23日晚,南京,美国驻华使馆。
“柯林斯,你过来!”已经年逾花甲地美国公使克劳森一脸疲态的走进使馆,眉毛拧成了麻花。
“大使先生,见到濮洋了?”副使柯林斯跟着上司走进办公室,有些焦急的问道。
“见到了……”克劳森点燃一支雪茄,吐出一口浓烟道:“但是他的态度相当不明确,你那里有没有消息?”
柯林斯摇摇头道:“最近中国境内风声太紧,我手下大部分人都已经进入蛰伏或者休克状态……”
在等待双十事件调查结果的这些天里。每天都有人被捕,每天都有关于该事件的最新消息被公诸于世。中国政府仿佛根本不在乎这种严密警戒带来的经济损失,只是下令情报机构以最雷霆的手段和最大的范围搜捕一切“可疑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潜伏在中国的间谍网络几乎陷于瘫痪状态,任何消息都难以获得,即便获得也难以传输。
两人沉默片刻,柯林斯说出了自己地猜测:“或者中国人是真的要调查元凶?而且现在的国际局势之下,谁又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不会这么简单!”劳伦森眼睛里闪过一抹狡黠的目光,“虽然这个事件表面上不会对任何国家带来好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次事件肯定是有人背后操纵,否则凭借几个日本人怎么能通过中国特工部门严密的监控,做出这样的惊天的事情?”
柯林斯依然满心疑惑:“但是,动机是什么?在中国引爆几颗炸弹、炸死几百平民能带来什么利益?”
“我们没有想到。并不代表这种利益不存在,否则这个事件就不会出现!”劳伦森回答得很肯定,他神情突然一滞道:“如果这个事件本身就是中国人策划的呢?”
“他们自己炸自己?!”
劳伦森突然醒悟,脱口问道:“中国最近有什么大规模军事调动?!”
柯林斯似乎也捕捉到了什么,冷汗从他脑门上渗出:“1月6日,中国近卫舰队大部分主力战舰以演习的名义开出军港,至今未归。据称在双十事变之后,演习舰队被调往北部执行封锁日本诸岛地任务……”
劳伦森咒骂道:“该死。封锁一个没有海军的弹丸小岛需要中国最精锐的舰队?难道用那些航母舰载机去巡逻海面吗?!”
柯林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立刻起身道:“大使先生,我们必须立刻给国内发电报!”
“啪…………”办公室大门应声而开。喜欢一惊一乍的施米茨出现在门口。“刚刚获得地消息,中国军队开始频繁调动!”
“什么?!”柯林斯几乎是跳了起来,“怎么回事?”
施米茨道:“两个小时前,中国驻孟加拉和伊朗的四个集团军已经对印度做战略展开,南俄的中国驻军也已经进入对北俄和乌克兰地区全线防御状态。海军方面,驻亚丁的阿拉伯第一舰队封锁了红海南出海口;驻科威特的阿拉伯第二舰队已经集结完毕,正驶往印度西部沿海;驻科伦坡的北印度洋舰队正在集结,据称要封锁印度东部沿海;同时,中国在马达加斯加的西印度洋舰队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印度洋舰队都在集结。另外,部署在加勒比海地区和南大西洋沿岸地中国三军也在动员,不过采取地都是防御态势……”
………………………………
第12卷 第18章 战争决心
一战之后,由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在全球的势力范围也基本划定。(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在犬牙交错的地盘之间,存在着几个非常特殊而又敏感的地区。
第一个敏感区是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东欧地区。在一战中,东欧的大片土地沦为各强国的傀儡:由英美支持、由克伦斯基出任领导人的北俄政府控制着莫斯科以北地区;德国经营的“柏林大粮仓”乌克兰面对着着俄国西部;剩下的土地是由中国支持和控制的罗曼诺夫帝国。这些地区位于亚欧交界处,也是中国与欧洲列强直接面对的地方。十年来,中国与欧洲强国仿佛达成某种默契,即把东欧变成缓冲区,仅仅通过傀儡政权进行瓜分和控制。
虽然该地区一直相安无事,但这种南北分治、东西防备的局面,让俄罗斯内部也形成一种意识上的对立。南俄指责北俄政府是英美的走狗,北俄指责南俄是中国的鹰犬。群众的眼睛永远不可能雪亮,在当权者的导演和宣传机器的运作下,南北俄民众之间的对立成了两大阵营对立的直接表现。加上该地区民族众多,而各民族之间宿怨颇深,东欧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每年几乎都要爆发几次大规模的种族冲突……
第二个敏感区是加勒比海及其沿岸地区。这里本来是美国人的后院,但现在却是中国航母战斗群地常住地;这里的巴拿马运河本来是沟通美国东西海岸的捷径。但现在却是中国向美国商船收取“过路费”地摇钱树;这里连通着北大西洋,也可以直达美国东海岸,中国舰队随时可能突进北约海军防御的腹地。对北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发起攻击。加勒比海的中国舰队,就如同一把抵在美国咽喉上的匕首、一支顶着北约各国脑门的手枪,让战后几任美国总统、国防部长、三军作战部长头疼不已。为了维护本土安全,美国在1927年出台了《加勒比旋风作战计划》,系统的阐述了在未来与中国的战争中如何夺取加勒比地控制权,但该计划连续修改了17次依然无法最终定型……
第三个敏感区是印度。这是英国的粮仓,也是亚洲最后一块由欧洲人控制、中国无法为所欲为的土地,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威胁英国的筹码。一战后的十年。英国陆海空三军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的考虑如何在未来战争中守住印度,各种方案层出不穷,却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第四个敏感区是地中海。目前地中海东部沿海国家已经悉数加入国联,这自然让地中海西部沿海的法国、西班牙等北约国家寝食难安。自从北约成立之后,各成员国海军也在地中海成立了北约联合舰队,以对付国联地中海联合舰队的威胁……
除上述地区之外,陷入国联包围的英国殖民地埃及、南北大西洋地结合部、非洲各国殖民地的边境,都是有可能一触即发的敏感区。然而,在双十事件爆发后不到半个月,中国连续在这些敏感地区大规模调动军队。浓浓的火药味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弥漫。
10月24日清晨,距离中国军队大规模调动不足12个小时,中国国家安全局对外公布了一份调查结果和一部分证据。尽管证据指向模糊,但还是隐隐约约的把英国推到了“元凶”的位置上。再联系到中国军事行动的特点…………对英国领土和目标全部采取进攻型战略展开,其他地区则采取守势…………于是全世界的人都判断,新日不落帝国将对已经迟暮的上一任日不落帝国采取“某种行动”。
10月24日下午,英国驻华大使齐格勒风风火火的赶到中国外交部,求见中国外交部长濮洋,结果被晾在会客厅一个多小时后才得到召见。两人地会面持续了不到半小时,就有“某些人”看到齐格勒臭着脸走出外交部大楼。而且这位有名的英国绅士上车之前还毫无教养的高声咒骂。在齐格勒离开不久,中国外交部下达了驱逐令:由于英国驻华使馆高级顾问埃尔伯涉嫌在从事间谍活动,限其在2小时内离开中国,否则将对其采取“严厉措施”!
就在驱逐艾尔伯前后不到一小时。中国驻北约成员国、特别是美、德、法三国大使同时出动,与这些国家政要频频接触。中国外交官们除了重申中国的“反恐立场”以及表示对“支持恐怖活动国家”地强烈谴责之外,还或婉转或直接的传达了这样一个要求:希望各国在未来的“中英冲突”中保持中立!
一时间,中国在外交上的活动使得中国即将对英国开战的猜测更加可信。在目前的世界局势下,这种猜测立刻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几乎全球都为之牵动。10月25日,北约总部立刻召开紧急全体会议,讨论中英之间的问题。最后北约作出决定:一方面。由美法德三国在中英之间斡旋,尽量避免事态扩大;一方面在相应区域调集军队。做战略防御准备,同时,由各成员国军方代表组成顾问团,继续商讨“全球性战争中的区域防御协同问题”。为了回应北约这次会议,中国外交部一边与各国积极联系,一边在国联总部也发起了全体会议,商讨“全球反恐”与“全球性战争地战略协同”问题。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整整十年之后,全球再次被战争乌云所笼罩。各国民众,特别是在一战中受到重创地欧洲民众惶恐不已。在中国国内,民众们对战争并没有太大的反感,因为上一次战争给国家带来地好处,加上恐怖袭击带来的仇恨以及鸦片战争留在中国人记忆里的“宿怨”,很多思想激进的年轻人甚至希望中国对英国开战。26日,南京数所大学学生组织游行,要求政府“严惩恐怖主义黑手”。
谁也没有料到,双十事件短短半个月发展到如此地步,一时间中国的战争决心似乎决定了该事件的发展方向……
………………………………
第12卷 第19章 星条旗上空的乌云(上)
10月31日清晨,华盛顿。
当朝阳探出半个身子的时候,整个哥伦比亚特区还沉睡在周末的轻松中,白宫的总统花园显得格外宁静。“哒、哒、哒”总统卧房的大门被人礼貌而清脆的叩响……
“米歇尔,什么事?”五十五岁的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胡佛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很抱歉,总统先生,国防部战略服务局的克里纳局长带来了s级电报!”从总统助理的声音里听得出歉意,因为他知道上司昨天工作到深夜,而且今天又是周末。
“好的,我这就来!”
“亲爱的,今天可是周末……”第一夫人露?亨利有失眠的毛病,丈夫起身的动作打断了她难得的睡眠。
胡佛一边整理着睡衣一边答道:“没办法,现在局势很微妙,而且我才刚刚接任……”
一战之后,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共和党刚刚经历了一次最大的信任危机。从“最糟糕的总统”哈定到信仰“无为而治”的总统柯立芝,八年时间里,美国虽然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国内经济也在稳步增长,但那都是美国深厚的工业基础与经济积累造就的成果。两任共和党总统的无所作为让胡佛一下子要为前八年的政策真空买单,这使得他没有一天敢怠慢。
“亲爱的,我去处理一下。”整理好衣物,胡佛在妻子额上轻轻吻了一口。“或者只要半个小时。”
“恩,记得你答应过今天跟孩子们一起吃午餐……”露是胡佛的大学同学,两人结婚三十年依然感情甚笃。
“好地!”胡佛答应了一声,推开了卧房的大门。
一旁静候的米歇尔上前道:“总统先生,很抱歉……”
胡佛打断道:“克里纳在哪
“在您的办公室……”
与此同时,美国旧金山以西海域。
正在渐渐淡去的晨雾中,一艘挂着星条旗的巨型战舰忽隐忽现…………它是美国目前最大的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
一战中。中国地航母与海军新式作战理念大发神威。让全世界无法再忽视航母地作用。战后,除了固执的英国人还保留了对战列舰的部分热情之外,世界各国的海军几乎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航母和飞机的发展之上。
美国人十年间除了制造6艘“兰利级”实验性、改进型航母,还开发了“列克星敦级”(满载50000吨,飞行甲板长264米。航速34节,舰载机90架)。“胡蜂级”满载19116吨,长229米,航速30节,舰载机84架)两种航母,共计制造19艘。同时。最新型地“约克城级”航母(满载25500吨,长247米,航速33节,舰载机90架)已经完成设计,旧金山海军造船厂正在赶制该级首舰“约克城号”。在舰载机方面,由于军队的需求,促使美国一战后地飞机制造业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美国海军已经装备了以“布鲁斯特”1型为主的系列舰载机共计2000架多架。同时还有数百架各种型号战机装备部队。(布鲁克斯1型战斗机。翼展10。67m,长7。8m。高3。58m,配备12。7mm、7。62mm机枪各一挺,空重……g,最大起飞重量2275kg,升限9420m,最大速度490km/h爬升率838
由于美国东西两岸均在中国航母的威胁之内,因此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各自建立一个独立的司令部。其中太平洋司令部属下有三个航母分舰队,共计12艘航母,而这艘“萨拉托加号”是“列克星敦级”中最新式的改进型,也是第二分舰队(旧金山)地旗舰。
“这帮该死的文官!我可是正在度假!”在司令舱内,长得五大三粗、脸庞黝黑舰队司令哈尔西正在抱怨,加上那件邋遢的少将军服敞着扣子,他活脱脱像个从煤堆里爬出来的矿工。哈尔西出生在海军世家,22岁就以尉官的身份登上战列舰服役;一战开始,刚刚28岁的他便已经成为巡洋舰的副舰长,参加过多次海战;战后,美国开始培养海军飞行指挥人才,哈尔西成为美军中第一批航母指挥官。随着美国对航母的发展越来越快,航母指挥官地身价和军衔就像坐火箭一样飙升,41岁地哈尔西已经成为少将!
“中国人已经摆开了阵势,恐怕战争很难避免,海军部也是没有办法!”舰队参谋长斯普鲁恩斯是正统的军校出身,斯文儒雅。他比哈尔西小4岁,27岁便当上上尉舰长,由于没有背景,此后一直默默无闻,甚至一度被调到海军作战部担任文官。幸好哈尔西慧眼识英,在太平洋第二分舰队组建时把他调来担任自己地上校参谋长。
“斯普鲁恩斯,你怎么跟情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