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第285章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85章

小说: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尔姆,卡马河西岸。

    一百二十辆“猛虎”一周前发动突袭,抢占了它们身后的一座桥梁。然而,随后的几天里,坦克炮对俄军阵地瞄了又瞄,但士兵们得到的命令只有两个字:等待。

    第1集团军先锋营1连长兰克坚望着对面的阵地咒骂道:“真该死,只要给我一个冲锋命令,我半个小时就能突破!”

    通讯兵将话筒递过道:“连长!团部电话!”

    兰克坚拿起电话调侃道:“喂!团长吗?再不进攻我们的坦克就该长草了!”

    “你小子沉不住气了?告诉你,立刻给我做好战斗准备,半小时后发动进攻。如果拿不下第一道防线,你直接跳河吧!”

    “是!”兰克坚刚刚放下话筒喝道:“命令各车准备,半小时后发动进攻!”

    就在兰克坚下达命令的同时,数百架轰炸机铺天盖地的从空中飞过,后方炮兵射来的炮弹也开始呼啸。不到三分钟,爆炸形成的浓烟已经将俄军阵地笼罩其中……

    日本,东京。

    天皇的寝宫里一片淫靡之声,42岁的大正天皇正与他那两个出身青楼的宠妃玩着一龙戏二凤的“游戏”。在首相兼皇师织田有信的影响下,嘉仁从16岁起就对出身青楼的女子格外有兴趣,几个贵族出身的妃子都因为功夫不好而被他被他冷落一旁。而且为了不让天皇有与贵族女子“交配”的机会,武田雄夫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会进献几个“功夫”了得的青楼女子。到最后,四个出身青楼的妃子为大正生下两男两女,不过这些孩子是谁的种很难考证了……

    “陛下!”正在关键时刻,门外突然传来了令官的声音:“首相大人求见!”

    嘉仁本想发怒,听到首相二字怒气顿时烟消云散:“让他等等……”

    嘉仁身下的女人感觉到他“软化”,不仅用脚夹住他的腰还浪叫道:“嗯下,人家还要嘛……”

    “首相大人朕不得不见……”嘉仁挣脱浪货的脚,囫囵的穿着衣服道:“爱妃等等,朕速去速回……”

    另一个妃子从背后抱住天皇,用一只手抓住那物并在他耳边挑逗的说道:“陛下,那臣妾们就不穿衣服了,等您回来……”

    “好、好,朕马上回来……”

    嘉仁胯下撑着小帐篷出到门外,首相织田有信立刻递上一份文件道:“启禀陛下,这是臣几日来与各国谈判的情况。臣觉得英美等国这些条件尚可接受,而且有了他们的帮助复国的希望又增大了几分,不过臣担心他们只是想利用我国内乱中国而不是真心助我们复国……”

    登基以来,首相和大将军一直大权在握,但最近频频二人频频要天皇出席各种“外交谈判”。嘉仁从未这么忙碌过,脑膜炎后遗症加上纵欲过度让他精力不济,何况他还急于回去享受,于是赶忙道:“首相大人,您与大将军决定便可,朕没什么意见……”

    织田有信赶紧道:“陛下,这些条件您还是先看看。另外为了让各国体现出诚意,也为了避免今后他们赖账,臣要求三日后正式签约时英美派高层官员出席。届时陛下最好能亲自出,这样也能显示我国的诚意……”

    嘉仁有些不耐烦的道:“一切由首相大人安排,朕到时出席便是,还有事吗?”

    “那臣就告退……”

    话音未落,嘉仁已经转身进屋……
………………………………

第12卷 第10章 变招

    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实质就是,以有效的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接着,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包括坦克、摩托化步兵等,投入交战,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以最快的速度达成预定目的。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为了实施突破,要求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各集团军纵深配置,建立强有力的冲击梯队、扩张战果梯队、预备队,以及航空兵和空降兵等。冲击梯队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敌人防御,当打开一个突破口后,必须将快速兵团迅速投入突破口,以摧毁敌人在整个战役纵深内的抵抗,并协同其他兵种全歼敌人……

    卡马河西岸,俄军阵地。

    在这条宽不足5公里的防线上,中国空军和炮兵已经倾斜了数千枚炮弹和数百吨航空炸弹,然而在硝烟散去之后,总会有幸存的苏俄士兵坚强的从战壕中爬起来,向正在冲锋的中队射击。尽管他们的步枪无法对坦克造成任何伤害,但这些军人宁死不退……

    突击尖刀部队由第一集团军先锋营一连担任,数十辆坦克一字排开,隆隆前进。一号车里,兰克坚一边透过潜望镜观察敌军阵地一边校射:“向右010,距离700,放!”

    “轰…………”坦克炮的咆哮让战车一阵抖动,炮弹以直射的方式打中了一个机枪掩体,几个俄军士兵和他们的武器全都变成了碎片。然而,一个失去了下半身的俄军士兵没有死去。他在一辆坦克靠近地时候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

    “1号,我是6号,我车受损。请求退出战斗!”

    “我是1号,请求同意!”看到了敌军阵地上惨烈的一幕,这让经历过生死考验地兰克坚都感觉头皮发麻。“这帮疯子!通知后方。我要求步兵跟紧,掩护各车两翼!”

    在卡马河西岸的一个山岗上,年轻的俄国将军正凝视着远方地炮火。败了,这是他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然而他却败得得如此不服气。如果他手中也有那些坦克、飞机,哪怕多出一些火炮,他也有信心再坚守一段时间。可惜。没有这些如果,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的钢铁洪流向腹地推进……

    “司令员同志!总部来电询问情况!”传令兵的报告打断了图哈切夫斯基的思绪,他想起了军事委员会上的那次争吵。在会上,他极力主张放弃南部和东北部大片土地,拉开中队地补给纵深。然后在运用骑兵实施游击突袭,可惜一帮不懂军事的大佬们却以不允许失去一寸“苏维埃的土地”为由,拒绝了他的提议。最终,还是在列宁的坚持下,军事委员会才同意放弃控制薄弱地南部地区……

    “司令员同志,如何回答总部?”见上司不答,传令兵再次询问。

    图哈切夫斯基苦涩的一笑道:“告诉他们,卡马河防线被突破,我建议利用小股部队层层阻击。在下诺夫哥德罗组织大的反攻……另外,通知部队撤退!”

    1921年6月,隆隆的爆炸声在整个卡马河岸响个不停。中华帝国第1集团军身后的1000门大口径火炮向比尔姆以西的俄军倾斜了近10万发炮弹,同时,两个空军师和两个直属轰炸机联队出动数百架次。对300公里的战略纵深实施不间断空中打击。俄军的补给线基本瘫痪。

    15日,第1集团军的三个坦克营展开品字阵形。在近20公里地战术地幅上实施突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尽管苏俄军队有着最强的战斗意志,但是这场席卷整个俄国的大饥荒已经波及到军队,很多士兵甚至饿得连枪都端不起来。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中队,面对空中地面的狂轰滥炸,这样一支缺枪少粮地军队即便有超人地意志也无法改变战斗的结局。两个小时,冲击梯队撕开了一个20多公里地突破口。日落时分,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开始横行展开,扩大突破口,而第二军担任的第二冲击梯队开始向纵深前进,他们的目标是800公里之外的莫斯科!

    6月下旬,南京。

    四大火炉名不虚传,由于江苏境内工业的急速发展,环境的改变越来越明显。今年入夏之后,气温攀升到历史最高位,这从某一种程度上刺激了空调产业的发展,但同时又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环。尽管帝国已经成立了环保总署,开始将环保提上日程,不过人类发展的代价就是破环……

    皇宫的密室里,袁世凯和文增瑞、唐绍仪、潘义三位重臣正在“欣赏”一段清晰度极高的“电影”画面。虽然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播放时间里,幕布上只有一个室内场景,而且“演员”几乎无一更换,但在座的众人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陛下,这就是哥林,美国国务卿休斯的特别助理……”潘义指着画面中出现的一个白人介绍道:“001以担忧各国不愿真心帮助日本为由,让英美等国派出高层进行会面以体现出诚意,因此他作为美方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另外这个人名叫康纳利,是英国外交大臣的特使,爵士封号;还有这个,东锡安的外交部长,就是他在其中穿针引线。据臣所知,犹太人和英美等国达成协议,各国帮助他们返回耶路撒冷,犹太人给各国战后所需的重建贷款和提供情报……”

    袁世凯击掌笑道:“精彩啊……真是精彩,没想到用小小一个日本做饵,竟然引来这么多大鱼……德国的代表呢?”

    “德国人派出的代表正在东京与嘉仁签约,据说此人来头更大……”潘义把一份文件递上道:“这是协约国与日本的秘密盟约……”

    在织田有信的安排下,各国代表与天皇签订密约的地点选择在东京郊外一个“绝对安全”的场所…………黑龙会秘密总部。在那里,武田雄夫安排了一间会客厅,各国代表可以放心的与天皇恰他和签约。殊不知这间会客厅到处都是机关,各国代表的签约仪式被全程拍摄,还有大量不同角度的照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停下吧!”随着袁世凯的命令,机器停转、灯光大亮。在那份《东京密约》中,袁世凯看到了各国向日本许下的各种承诺,例如帮助日本秘密训练军官、士兵,秘密提供复国所需的军火、资金,一旦起事各国还将派遣军队直接干预等等。

    合上这份密约,袁世凯问道:“诸位,有什么想法直说!”

    唐绍仪进言道:“陛下,如果我们公布这些证据,那么英美等国的国际形象将大受打击,而且在国内的压力下,他们妄图利用克伦斯基进入苏俄的计划就会破产……”

    泛亚欧联盟向苏俄宣战,并提前警告各国向苏俄提供援助便是敌对,这一举措无疑在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国家不要插手。但是,一旦罗曼诺夫王朝再次掌控苏俄全境,意味着圣彼得堡也将落入中国的势力范围之内,那么中国便可以在波罗的海直接部署海军舰队。如果说失去地中海东部的控制权只是让英法难受的话,那么波罗的海有一支敌对舰队就是直接威胁到他们的本土安全,就连德国人都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为了应对中国咄咄逼人的西进步伐,各国将流亡美国的克伦斯基抬了出来。在中队对苏俄发动进攻的第二天,这位夸夸其谈的“牛皮家”在华盛顿发出呼吁,希望各国能够帮助他重回俄国,并建立一个文明的民主国家。随即,英美法德四国表示支持。这一招与中国利用尼古拉二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更像是一种警告般的试探……

    “不!”袁世凯毫不犹豫的否定了唐绍仪的方案:“如此精彩的东西,发挥的作用可不止这么一点点。传达三条命令:第一,让001和002在东京制造一起暴乱,范围不要太小,但必须在控制范围之内,不允许伤及中国人,多牺牲一些韩国派到东京的治安军;第二,暴乱发生后,外交部立刻与协约国联系,提出在俄国划地而治的方案,即分为北俄和南俄;第三,谈判期间,加勒比海舰队、地中海联合舰队、波斯湾舰队、西印度洋舰队同时进行军事演习,封锁一切航道,要让英国人明白他们的命脉撰在我们手里。另外,各国不是一直不愿意归还从圆明园抢走的国宝吗?这次就要回来!”

    唐绍仪有些不解:“陛下,您这是……”

    袁世凯笑道:“我们今天退一步,是为了明天进一大步!这些东西公布的那一天,将成为帝国搬开所有麻烦的时刻……”

    关于最近更新:年关就一个字:忙!个人方面,没完没了的长辈、领导要“看望”;公务方面,没完没了的上级单位要“看望”。裸奔已经尽最大努力在更新,质量上、频率上都有所下降,望大家见谅。
………………………………

第12卷 第11章 两大阵营

    从6月15日突破卡马河防线之后,北路军一直向西挺进,沿途除了有小股俄军骚扰外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7月初,第一集团军向俄纵深推进了数百公里,抵达下诺夫哥罗德。图哈切夫斯基在这里集结了近20万俄军和30万民兵,准备用巷战拖住中队。

    与此同时,进攻俄国南部的东、南两路大军已经完全控制了罗斯托克南部地区,并掉头北上,萨拉托夫、沃罗涅日相继被占领,兵锋直指莫斯科南部400公里的黎佩茨克。面对首都危局,负责守卫南部的叶戈罗夫将军陷入巧妇无米的尴尬,俄国政府紧急动员了50万民兵赤卫队,然而这些人除了从家里带来的木棍、锄头之外一无所有,就连一颗手榴弹都是奢望。

    就在中队节节胜利的时候,在日本爆发了一场大规模骚乱。7月7日,东京、北海道、九州岛等日本境内的十几个地区突然冒出大量武装暴徒。这些人开始仅仅是冲击各地由亲华日本人组成的“政府部门”,随即发展到攻击一切由中国人、朝鲜人、犹太人等外来移民开设的工厂、商店、酒馆、货栈等产业,还与岛上的治安军和警察发生激烈枪战。由于大量日本平民伤亡,因此这一天也被日本人称作“七七流血日”。

    在日本岛上,维持治安的主要力量是由朝鲜人、越南人和亲华日本人组成的近10万治安军,另外3万犹太自治军负责保卫东锡安,中国正规军数量仅有4万,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东京湾附近。因此当这场暴乱发生时,中国移民最多的东京地区局势很快被控制,但是其他地区的流血事件却不断升级。在暴乱发生一周后,一个名为“大和复兴社”的秘密组织宣称对此次事件负责,并号召日本人起来反抗,恐怖主义组织开始在日本兴起……

    在中华帝国从东北军区调集兵力赴日“平乱”的时候,帝国外交部突然对俄国局势发出了积极的信号:愿意就俄国问题展开“讨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随即。英法德美中五国代表汇聚伦敦展开谈判。在伦敦会议上。唐绍仪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南北俄分治”的方案,即在苏俄现有的国土上从莫斯科至喀山画一条东西向的直线(北纬55度)。北部为克伦斯基担任总理地“俄罗斯共和国”领土,南部为罗曼诺夫帝国领土。不过,中国要求各国必须在半年内消灭苏俄。否则中队就会毫不客气地继续向北挺进。

    这个方案等于中国放弃了向波罗的海进发地计划,得到了英、法、美三国的同意,但是却遭到了德国人的反对,因为他们陆上地威胁依然没有解除。就在谈判相持不下的时候,中国海军开始了夏季大规模军演。地中海、波斯湾、红海、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相继成为演习区,而且演习区除了中国与泛亚欧联盟的船只一律不得通过。顿时英国人慌了,美国人头疼了,因为这些航道无法通航让他们很难受。很快,英国率先表示单方面接受中国的提议,同时答应归还八国联军从圆明园抢劫的中国文物。随即美国和法国也与英国人一样私下与中国达成协议。这几个国家一离开,孤掌难鸣的德国人放弃了抗争,因为中国现在根本不用理会德国。

    伦敦会议的结束,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