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意的语调道:“若是我国单方面与德国人议和。恐怕贵国在亚洲和美洲的战事就不会这么轻松了吧……”
麦克马洪话里已经有了些威胁的意味:你不跟我议和,我就跟德国先议和。然后掉头来打你!听到这话,袁世凯仰天长笑:“哈哈……。有点意思……”
见袁世凯毫不在乎的态度,麦克马洪刚刚在表面上建立起来那点自信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袁世凯斜眼打量一下眼前这个英国人,然后冷笑道:“无耻的英国佬,你们还有跟我谈条件地资格吗?”
麦克马洪脸涨得通红:“陛下,我提醒您,这是正式的外交场合!请您注意您地言辞……”
“我只要一声令下,用不了一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百万中华雄兵就可以进入法兰西。在百万援兵和你们虚假地和谈之间,你说威廉二世会怎么选择?欧洲战场之所以胜负未分,那是因为我拒绝了德国人让我国入欧参战的请求!同样的。如果我想要结束这场战争,只要打一个电话,取消给德国人的物资援助…………也只要一周,德军就会陷入补给不足的困境……,所以说。我可以让你们英国人和谈不成,也可以让德国人老老实实和谈……想要停战,首先放下你们英国贵族的臭架子!”说到这里,袁世凯面色一寒道:“即便不用德国人帮忙,我中华帝国的无敌舰队也能打进英伦三岛。到时候我会亲自下令轰炸机向乔治五世的寝宫投弹!”
自从去年瓜分了俄国之后。乌拉尔战区的70万中国军队一直没有调动一兵一卒,而其中有2万是机械化部队。麦克马洪越听越心惊:这支部队一直没有离去。原来是中国人在犹豫要不要进入欧洲作战!如果有70万中国军队要进入欧洲,威廉二世是绝不会同意和谈的,因为没有人会在能够取得胜利地情况下去跟对手谈判。想通了种种关节,麦克马洪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现在协约国和美国的航路眼见就要被中国舰队掐断,这场战争如果持续下去,英国必输无疑,目前投降,似乎还能让战后有翻身的机会。但英国人却无法接受这个结局,麦克马洪更不可能答应这个条件,因为到时候被国内骂声淹没的就是他……
“陛下,您的雄才伟略让在下敬佩万分……,但这个条件确实超过了我国地底限……”同样是拒绝,这一次麦克马洪的口吻柔和了很多。
见把英国人的锐气磨得差不多了,袁世凯开始抛出自己的真实条件:“麦克马洪先生,我知道你的难处在哪里。让贵国认输不太可能……这么说吧,即便贵国在实质上输掉这场战争,但名义上也不能冠以投降二字,是不是这个道理?”
麦克马洪做感激状道:“多谢陛下理解……”
“虚名而已,何必执着……”袁世凯笑道:“贵国想要这个虚名也不是不可以……”
麦克马洪道:“请陛下明示!”
“英属尼日利亚、法属马达加斯加、美国地阿拉斯加!”袁世凯边说边竖起右手地三根手指:“有了这三个地方,我就给贵国需要的虚名,同时促成协约国和同盟国地和谈,并保证印度的安全……”
袁世凯想阿拉斯加的理由很好理解,不仅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石油、黄金等资源,还可以削弱美国的实力,而尼日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的价值在这个时期却还没有得到发掘。不过对于袁世凯而言,这两处可都是宝地:看中尼日利亚,除了可以在大西洋东岸为中国舰队提供一个据点之外,还因为这个国家有270亿桶未曾被人发现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九位);马达加斯加是世界第四大岛,除了面积可观之外没什么特别的资源,不过它扼守着从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航线…………一旦得到这个岛屿,就意味着中国控制了印度洋南部进出口。而且马达加斯加还有一个好处…………人口稀少、民智未开,很好统治。法国于1830年侵入该岛、1896年控制该岛全境,常年驻守的法军人数在5000人到10000人,可直到1947年岛上的人们才想起独立,而闹到1960年才真正独立成功……
听了袁世凯的要求之后,麦克马洪思考了一会才说道:“陛下,这不仅关系到我国,还有其他两国,所以在下不敢马上答应,另外……”
见麦克马洪欲言又止,袁世凯道:“麦克马洪先生有话直说……”
“恐怕陛下的条件中,美国人最难点头……”
“没关系,当我国飞机把白宫夷为平地的时候,美国人就会冷静下来好好考虑……你先回去将我的条件转告贵国陛下。为表示我们双方的诚意,我建议中英两国休战半个月,双方都不要对对方的领地、军队发动进攻,不知麦克马洪先生意下如何?“
“在下对陛下的意见非常赞同,那我这就向国内转达陛下的和平条件……”
看着匆匆离去的麦克马洪,一旁的张自忠问道:“陛下,您真打算停止对印度的进攻?”
袁世凯点点头笑道:“不错,荩忱可知我这么做是为何?”
“臣只是隐隐猜到一些,不敢妄自评论……”
“年轻人,有话就直说!”
“是!”张自忠拱手道:“臣以为,陛下此举是为了维持欧洲局势之平衡。”
袁世凯饶有兴趣的鼓励道:“不错,继续说!”
“现在我国在各个战区进展顺利,捷报连连,恐怕不久欧洲战场就会分出胜负。既然帝国与同盟国属同一阵营,自然不希望德国战败,不过一旦德国大胜,吞并了英法的殖民地,那么欧洲将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这种情况对我国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陛下不取印度,是为了让英国在战后有与德国抗衡之实力。”
“其次,英国本土无资源,其工业原料全靠海外领地供给。经此一战,英国海外领地泰半被我国攻占,今后印度无疑将成为英国人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命根子。现在印度陷入帝国的包围之中,战后英国人对印度资源的依赖程度越大,我国对它的制衡力就越大。当英国人离开印度无法生存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唯我国马首是瞻……,这就好比英国人把粮仓建在中国的后院里,不管他们什么时候来取粮食都得看中国人的眼色……”
“哈哈……,荩忱这个比喻甚是恰当,道出了我心中所想。印度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亦太过稠密,统治起来相当不易,不如留给英国人。”袁世凯收住笑声道:“既然人家把粮食放在咱们家的后院,咱们不仅要给他看好,还要在印度阿三闹独立、闹起义的时候帮着镇压一下……”
………………………………
第11卷 第96章 轰炸美国
英国人寻求停战的对象并不仅限于中国。在麦克马洪与中国高层直接会晤的几天里,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寇松多次修书德国外交大臣库勒曼,希望双方能够停战并进行和谈,但这个请求被威廉二世非常直接的、毫不犹豫的拒绝。其实现在的巴黎会战或者说巴黎混战依然没有分出胜负,不过德国人却已经有了拒绝和谈的底气,因为他们有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的盟国…………中华帝国。
在5月底,中华帝国东太平洋海军的三个特混舰队已经全部进入发起“鹰计划”的位置。在美国西海岸,第1特混舰队在洛杉矶以西游弋,第2特混舰队在旧金山以西游弋;在东海岸,第3特混舰队活跃在诺福克至纽约之间的海域,并派出潜艇、舰载机击沉了大量协约国运输船。另外,为了加大对美国本土的打击,帝国统帅部决定从亚洲战区抽调兵力远赴大西洋。由“炎黄号”航母、“青龙号”、“白虎号”护航航母、两艘“冲锋级”巡洋舰、4艘“蓝盾级”驱逐舰以及20艘补给舰组成的“大西洋远征舰队”,已经从印度洋绕过了好望角,正全速赶往美国东海岸。中国海军对美国沿岸的封锁,让欧洲的协约国军队已经有一周没有得到美国的补给,口粮和军火都开始出现紧张。为了突破海上封锁,美国海军作战部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有一次派出了20多艘潜艇,企图趁夜偷袭第三特混舰队。不过美国人忽视了一点…………中国海军是靠潜艇起家的。即便是美国拥有与中国一样先进的潜艇,他们也没有袁世凯一手调教出来的潜艇官兵和潜艇战术。在舰载机、驱逐舰的双重打击下,美国派来的潜艇全部有来无回。
现在不仅美国本土与欧洲的航路基本被掐断,就连美国本土的安全都受到威胁,而德国却能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安全快捷的得到中国提供的补给。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尽管德国国内地情况也很糟糕,但是德国军界普遍认为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中国人的海上封锁就能让协约国崩溃。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威廉二世自然底气十足的拒绝了英国人的和谈请求。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了,有了中国地支持。德国人不可能立刻答应和谈;但是相反的,中国也可以凭借着德国对其的依赖“说服”威廉二世坐到谈判桌前。正如袁世凯所说的,中国才是决定和谈是否能够成行的关键所在。不过当各国看到麦克马洪发回的电报时,英法美三国爆发了巨大的争执:英法两国同意用尼日利亚和马达加斯加换取中国的“和平支持”,而美国却极力反对。
英法两国的心态很好理解。首先。英国虽然损失了亚洲大部分殖民地,不过印度以及非洲地殖民地都还在,足以支撑英国战后经济的复苏,而法国在这场战中只失去了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其他领地丝毫未损;其次,现在和谈,两国即便要被迫割让一些殖民地以换取和平,但他们还有讨价还价地余地,如果战败投降。那他们的海外殖民地将被同盟国任意宰割;第三,马达加斯加虽然有一定的战略作用,但现在大半个印度洋已经被中国占领。法国人自问是守不住的,而英属尼日利亚的石油资源还未被人们发现,因此它对英国来说只是非洲的一个平常属国罢了。用这样两个地方换取中国的退出,甚至可以让中国出面劝和,应该说是一个相当划算的买卖。
美国人拒绝用土地换和平的方案,并不是因为阿拉斯加有多么重要,相反的,阿拉斯加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一块偏远而不易管理地飞地。在1867年3月,美国用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中买下了阿拉斯加的主权(陆地面积148万,海洋23万这是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而且平均单价每英亩才二分钱。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一笔划算到家的买卖,但是在当时甚至在二战之前,很多美国人对政府花费巨资购买这么一片冰天雪地、并且“毫不值钱“地土地颇多质疑。由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威廉?西华德极力主张购买阿拉斯加,并且亲自负责了这个购地案。因此这次土地交易被美国民众揶揄成“西华德的蠢事”,而阿拉斯加则被称作“西华德的冰箱”。一直到1912年,阿拉斯加才真正享有美国领土的地位,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后,阿拉斯加地战略地位才被美国人重视。尽管阿拉斯加在美国被忽视。但毕竟那是一块171万平方公里。而且名义是那个算作美国本土。最关键地,阿拉斯加是在威尔逊的坚持下才得到了美国领土地“待遇”。如果此刻割让出去。威尔逊岂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脸?要想得到阿拉斯加,首先必须让美国换个总统……
1919年6月6日,美国拒绝了割让阿拉斯加的要求,同一天,袁世凯以帝国最高统帅的名义签署了代号“鹰”的作战计划。
7日清晨,美国东海岸。云层很厚、很低,海面上还是一片阴沉,只有云海的间隙中透射出几缕阳光。而在云层上方,光线却非常充沛,上百架战机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林绝顶感觉自己很幸运,他刚刚被提拔为“燧人号”航母战斗群的飞行指挥官,马上就得到了一项他梦寐以求的任务:轰炸美国!眯眼看着身边庞大的机群,他嘴角扬起一个满足的弧度。
为了这次进攻,所有的航母都减少了鱼雷攻击机的装载量,腾出的空间全部换装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以第三特混舰队为例,两艘正规航母舰载机数量为176架、四艘护航航母舰载机为126架、两艘飞机运输舰有40架备用机,而这342架舰载机中,战斗机占了104架、俯冲轰炸机则有200架。“鹰计划”中的第一个目标是纽约,而第一波轰炸出动战斗机72架、轰炸机120架,指挥官就是有着“蛇吻”之称的林绝顶……
“上校,领航机看到海岸了!”
顺着机枪手的指引,林绝顶看到领航战斗机正在有规律的摇摆机翼。由于正在进行无线电静默,因此飞行员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消息。
“取消无线电静默,打开所有通讯设备!”
“天狼报告,目标方位003,距离20公里!”
“攻击机群注意,降低高度至4000米!”
当飞机窜出云层,远方的海岸线上出现了一个城市的轮廓,它就是美国最大的港口和最大的城市…………纽约。一栋栋高耸入云、错落有致的建筑轮廓勾勒出这个城市的身姿,这里是美国经济的心脏,是美国财富最聚集的地区……看到目标,林绝顶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战斗机编队越过市区,并在4000米高度护航,攻击编队按照原定目标发起进攻!”
在起飞之前,萨镇冰已经向林绝顶通报了美国空军的布防情况:一共120架“竞速者”被部署在纽约郊区,还有部分高射炮也进入了纽约,不过数量不多造不成什么麻烦。一路上,护航战斗机群已经解决力量两拨在空中警戒侦查的美国战斗机,恐怕美国空军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行踪。按照林绝顶制定的攻击方案,战斗机群将越过纽约上空,在敌机可能的来路上进行截击,而轰炸机群将从下纽约湾、上纽约湾进入市区,然后分成两队:一队沿着哈德逊河继续深入市区,轰炸左岸地区;另一队沿着东河深入市区,主要目标就是轰炸曼哈顿区……
作为人口最早破百万的城市,纽约的繁华一直是美国人的骄傲。尽管得知了中国战舰靠近东海岸的消息,但还是有很多人眷恋这座大都会的纸醉金迷不愿离去。加上美国政府为了稳定民心,向国民表示空军和海军会尽一切努力保护沿岸的安全,因此纽约的早晨依然一片繁忙景象。此刻正是上班高峰期,很多纽约市民如往常一样走出家门,赶往他们将忙碌一天的工作场所。“嗡嗡……”轰鸣响起,地面上数十万人同时惊愕的抬头张望,密密麻麻的机群遮盖了天空……
在战斗机群从市区上空飞过的时候,着轰炸机群进入了上纽约湾。与曼哈顿岛隔水相望的自由岛上,举世瞩目的自由女神像依然静静矗立,无奈的看着一架架战机从她头顶飞过。“嗤弹从领航的“暴龙”机翼下射出,带着一道道白烟冲向了神像的底座。“轰、轰、轰……”随着巨大的爆炸声,这座高达4米钢铁雕像轰然倒塌,变成了一堆废铁……
………………………………
第11卷 第97章 鹰日
若说纽约是世界之都,那么曼哈顿就是世界之都的心脏。在这个面积不足6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云集了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这个时期最大的高等学府纽约大学、剧院文化中心百老汇、西半球最大的大都会博物馆等等举世瞩目的建筑与机构。另外,由于美国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超过300家将总部设在这里,因此曼哈顿也是全世界就业密度最大、商业精英最集中的地方……
“各分队注意!梯次深入,到达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