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伦斯基道:“米留可夫部长,您的分析有道理,但是并不全面。现在英法美三国联军能在西线压制住德军。全靠我国在东线的牵制。若是我国退出战争或者抽兵东调,恐怕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米留可夫道:“对,我国目前的作用主要显现在欧洲战场。一旦我国减少东线兵力。德国人就可全力在西线作战,这也是英法要倚重我国的地方。不过英国人是否会来帮助我国,就要看他们如何权衡了。如果认为我国地作用值得他们冒失去印度的风险,那么他们就会来帮助我国,反之……”
克伦斯基道:“总理先生,我有一个办法……”
“哦?请讲!”
克伦斯基露出一丝得意道:“协约国内惧中国者,英国一家而已,美、法等国对中国并无忌惮。若能联络这两国,并让他们出面,英国即便反对也无用……”
勃鲁希洛夫皱眉道:“即便各国愿意对中国宣战,他们除了口头上地帮助,又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手段?难道他们的军队能够在远东登陆或者攻击中国本土?”
克伦斯基道:“那勃鲁希洛夫元帅的意见是同意将一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交给中国?”
“这是肯定不行的!”李沃夫叹道:“不管如何,我们必须拒绝中国这个过分的要求。勃鲁希洛夫元帅,您立刻让远东的军队做好一切准备;米留可夫部长,您尽快与各国联系,争取国际社会最大程度的实质性帮助,同时再与中国大使接洽,若是能够和平解决最好……”
俄国人的讨论正在进行地时候,中国战车已经开始疯狂的运转起来。尽管只启动了最底级别的战时动员,但是中国对外公布的扩军计划人数已经让人咂舌——9万!按照奔雷计划地第一步,中国国内现役陆军和一级陆军预备役部队将被编成13个集团军,并在半个月署。第1、2团军以及由西北军区和预备役部队编成的34、5集团军,共计80万人,将在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集结;近卫装甲师、近卫骑兵师将北上蒙古,与蒙古军区地
预备役部队一起编成第7、8、9三个集团军。共计蒙俄边境呈品字形排开;东北军区和预备役部队编成的第1011集团军,共计24万人,分别部署在满洲里边境以及面向海参崴、克方向;由西南军区以及南方预备役部队编成地第12、13团军,共计2万人,分别部署在中缅边境以及缅甸与老挝的边境地区,摆出随时可以对缅甸发动进攻的态势……
由于中国第一次向俄国提交“领土要求”时恰逢革命,尼古拉还不知情就被迫下台,更别说通知他的盟友。中国这第二次“领土要求”不仅被俄国临时政府重视,而且米留可夫还在国际社会大肆宣扬。搞得协约国成员“受惊”无比。中国要对俄国开战已经板上定钉,但如何处理对中国的态度协约国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分歧。
现在欧洲战争进入关键性、决定性的一年,英、法、美联军刚刚在西线建立起一定的优势,三国自然都不愿意让俄国退出或者削弱东线兵力。美国和法国几乎是第一时间跳了出来,一边指责中国的“强盗”行径,一边表示坚决支持俄国,但英国人却陷入两难境地。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本就是老猫地枕下咸鱼,开战意味着中国将可以不再有任何顾忌的进攻这些地区,那会要了英国人的命。因此英国首相乔治对中国宣战表示了谨慎的反对,他的理由是不愿意在让协约国竖立一个强敌。希望俄国与中国本着“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不过英国人没有如愿。
在中国最后通牒的三天时限里。米留可夫对美、法驻俄大使展开了积极的接触。这位秃头老汉几乎是声泪俱下说着:“看在盟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让两国公使都不忍拒绝,纷纷答应。其实米留可夫即便不如此的请求,美、法两国也会要求英国对中国宣战。这些年由于英国地殖民地受到中国要挟,让大量中国货物得以正常的流入德国,成为德国能够支持至今地主要原因。两国早就希望英国能够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掐断中德的海上贸易,而此刻正是机会。因为协约国的盟约中规定,一旦某个国家遭受入侵,其他成员国要对入侵者宣战。在米留可夫的积极活动下。协约国内部召开会议,以绝对的优势通过议案:一旦中国入侵俄国,那么协约国所有成员对中国宣战。而且为了表示对俄国人的支持,英法美三国还承诺了一个对俄国有实质性帮助的措施。如果中国对俄国动手,美、法、英三国海军将会会组成远征联合舰队,对中国沿海发动进攻!
22日下午240。在三天限期届满之前20分钟,秃老头出现在中华帝国驻俄国大使馆。这个时间充分证明为了答复中国,俄国临时政府争分夺秒的做了多少准备工作。虽然协约国的帮助并不能改变俄国的处境,但是米留可夫知道现在只能拒绝,否则临时政府立刻就会下台!
“刘先生,贵国地要求我国只能接受一部分……将沙皇租借的平方公里土地和不冻港归还贵国,但是……”米留可夫口吻可怜兮兮,并不时推着鼻梁上的眼镜,以遮盖因为缺乏睡眠出现的黑眼圈。“但是,我国认为贵国地全部要求是毫无道理的,而且贵国已经开始在边界上进行军事动员,因此我国认为贵国正打算对我国进行武力入侵……”
看着老朋友的状态,刘传芳尽管有些过意不去,但他还是按照指示说出了该说地话:“很遗憾,那在下只好在此正式向贵国提出中断一切外交关系!”
“你们这样的要求是无耻的!”一直忍耐的米留可夫有些失控:“全世界都将诅咒你们!”
“英国在中国销售了上万吨的鸦片,算不算无耻?你们割走了一片片本来属于中国的土地,算不算无耻?”刘传芳反问道:“中国在你们的强权下受到过多少屈辱?你们受到了诅咒吗?”
米留可夫道:“天,这是二十世纪,不是骑士时代!现在是文明的时代!”
刘传芳笑道:“不管是哪个时代,世界的规则没有改变,依然是弱肉强食。老朋友,相信我们还有见面的时刻,到时候希望我们依然是朋友!再见吧……”
在米留可夫一脸的惊愕中,中国使馆工作人员已经迅速按照先期准备的预案,降下使馆的中国国旗,并将早已经打包好的行李搬上汽车。不到一个小时,使馆已经关闭,全体外交人员走得干干净净,登上了停泊在港口的一艘中国游轮,无疑,这艘在港口停泊了三天的游轮也是事先准备好的。
三天后,中国正式向俄国政府提交了宣战书,随后英、法、美等国也宣布与中国进入战争状态。战火蔓延到全世界。这场战争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
第11卷 第57章 龙抬头
今天下班太晚了,码到现在只有3000。
从25日宣战后,整整一个月中国都在调兵遣将,并没实际的军事行动。在这个期间,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中国商船陆续撤回,因为英国已经取消了中国的自由通商特权,而且国内马上就要动员三百万大军,物资完全“自产自用”。
德国人着急了。协约国为了在中国动手前击败德国,在西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而失去了中国的物资让德军补给捉襟见肘。好在东线的俄国军队不断调往亚洲战线,德国总参谋部可以将部分东线兵力调往西线,勉强守住了塞纳河东岸的防线。克林德一次次的催促中国实际参战,但袁世凯和中国政要都放假回家,安逸的度过了中国新年。
见中国按兵不动,英国人心思活络起来。朱尔典在宣战后没有马上离开南京,他大年初三这一天拜访了袁世凯,并希望签订一份秘密协议:如果中国不攻打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那么英国做到“只宣不战”。袁世凯笑眯眯的回答了他:“哪有半半拉拉开战的?”英国人只好怏怏的离去……
中国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清晨,晴空万里,安谧宁静。尽管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但是中俄边境依然被积雪覆盖着,苍茫一片。
在恰克图以40公里处有一个名为普拉沃克的地方,是。+边境地一个村落。俄军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哨所。为的是在补给不畅的时候,哨所里的士兵可以从村民家里得到食物。
一个俄军士兵钻出低矮的营房,走到院墙外解开裤腰带,开始释放积蓄了一夜的水分。“嗡嗡……”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一架中国侦察机从哨所上空掠过……
“你们可起得真早……”一个月来天天都有飞机在他们头上往返,那士兵已经见怪不怪,反而嘟囓着对着空中的飞机招了招手。方便完毕,士兵提起水桶。准备到远处装些干净地积雪回去烧水。他边走边习惯性的朝边境方向瞟了一眼,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观察”。以前除了雪白再也没有见过其他颜色,而这一次,旷野尽头有一条黑线在蠕动……
“啪——”铁桶掉落在雪地里,士兵转身就跑:“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
“在哪?!”二十多个俄军士兵跑出了营房,年纪最大的已经四十。最小的也有二十七、八。他们手中的步枪更是五花八门,有中国89式,有俄国地莫辛纳甘式,有法国的91式。唯一一个望远镜,这个“装备”还是前两天送来的……
黑线在望远镜里变粗了,一面双龙大旗迎风招展,绵长的骑兵行进号在远方响起,悠远得就像来自天际。俄军士兵全部沉默不语。在寒风中,他们能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
“怎、怎么办?”远处密密麻麻的中国骑兵让一个俄国兵双腿不听使唤的摇摆。
“快给扬科维奇将军报告!”五十岁地少尉咒骂道:“该死的官僚,让我们在这里送死……报告完就撤……”
不到五分钟。这个哨所人去楼空……
第一批跨过边境的中国军队,是隶属于帝国第八集团军第四骑兵师地先锋营,共计1200人。马蹄踩在雪地里沙沙作响,扬起阵阵碎雪。士兵们的表情沉着坚定,旗手单臂举着三米的钢头旗杆矛。他身后的战友披着纯白色的斗篷,身上挂着军刀、手枪、来复枪或者冲锋枪。道路两旁刚刚起早忙碌地村妇抬头张望,在家里的村民则从窗子后窥视。他们压低嗓门道:“枪骑兵!”这个名称来源于剽悍的鞑靼骑手,让人不禁想起当年蒙古人入侵欧洲时地情形……
作为进攻的前卫,第四骑兵师的任务是侦察俄军的阵地,同时掩护步兵的侧翼安全。在俄军撤走后不久,中国士兵进入了村庄。先锋营的营长勒住坐骑,面带笑容,有礼的向出迎的村长递上一份铅印的俄文宣言书,声称这片土地已经归属中国,这里的百姓三天后也将变成中华帝国的子民。与此同时,那个哨所里俄军来不及收拾的三色旗已经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双龙大旗。这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预示着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中国从俄罗斯人手里收回了第一片土地……
与此同时,在这个村庄南部5里的道
冯相华(冯子才次子)中将麾下的第八集团军正在缓路左侧行进的是步兵队列,各团的番号用红色油漆漆在钢盔上显得鲜艳夺目,新皮靴走起路来嘎嘎作响。每个士兵的携行具负重三十公斤:步枪、弹药、背包、水壶、备用皮靴、挖壕沟工具、小刀以及各种个人装备。在战斗背心的右侧口袋里放着他本人的“应急口粮”——两听肉、两听蔬菜、两包压缩饼干和一小瓶老白干。这瓶酒只有在得到上级批准后才能饮用,而且每天检查一次,看这瓶酒的所有人是否老实。左侧口袋里装有针线、急救包,还有一个小口袋装有打火机、巧克力、干辣椒和香烟。军官们的颈脖子上都挂着望远镜和标明该团行军路线的皮面地图。这些地图不仅标明本部队的战斗区域,而且还有友军的行军路线,不至于战斗发生在两幅地图交接处时出现扯皮现象。
在道路右侧行进的是卡车车队,这些车辆拖拽着野战炮并运载这大量的弹药与给养。不时有骑摩托车的传令兵在车队中穿梭,传递着重要的信息,通讯兵则在路旁的田庄和旷野里忙碌,他们将电话线一直向前延伸。
一辆辆载着参谋部官员的野战吉普车穿越人群,不断地揿着喇叭。勤务兵坐在前头,握枪在手,车尾捆扎着一些皮箱。每一个团配备有野战炊事车,行军时炊事兵站在车上,在熊熊的炉火上不断搅拌炖锅。士兵们在食物的香味中高唱《精忠报国》和《中华雄立宇宙间》,歌声在数公里外都能清晰可闻。中国军队的配备如此尽善尽美,进军步伐又如此整齐划一,让沿途的俄国百姓以为他们是在阅兵而不是行军……
龙抬头是奔雷计划的第一步,上百万中国军队分成四个方面军,按照预定目标跨过边境并夺取重要的城市和目标。
蒙古方面军由陆军上将王凡指挥,包括部署在蒙古的第7、8集团军以及两个直属空军师。吴佩中将麾下第7集团军,下辖近卫装甲师、近卫骑兵师,以及1个骑兵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摩托化重炮旅,共计10。5人,他们从蒙古西部重镇科布多西进,绕过西萨彦岭南麓,直取新西伯利亚;冯相华中将麾下的第8团军,下辖两个骑兵师、6步兵师、两个炮兵旅,共计万人,从恰克图北上攻击乌兰乌德和伊尔库茨克,随后将挥兵西进,夺取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茨克之间的地区;袁杰中将麾下的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一个炮兵旅,共计10万人,将从恰克图东进,夺取赤塔与乌兰乌德之沙、希洛克等城镇,随后作为第8团军的预备队,接收所有蒙俄边境的地区。
东北方面军由陆军上将刘成良(刘永福长子)指挥,包括第10集团军以及一个空军师。薛庆晓中将麾下的第10集团军包括步兵师、1个炮兵旅,共计14万~击,夺取伯尔甲以及交通枢纽赤塔;古大力陆军中将麾下第11集团军辖个步兵师,共计10万人,他们分散部署在东北的边境地区按》。
西北方面军司令是刚刚从国防部长职位上调任的陆军元帅武猛,其麾下包括帝国集团军以及四个空军师,共计83人。从古丝绸之路突进哈萨克斯坦境内,然后分成两路快速挺进。一路从北部绕过巴尔喀什湖,向西北方向攻击,目标是阿斯塔纳;一路从南部绕过巴尔喀什湖,向正西方向挺进,目标是阿套克地区。
西南方面军由陆军上将刘正南指挥,包括第12、13个集团军以及一个空军师。丁槐中将麾下的第12集团军共计14万人,从高棉、老挝境向泰国境内攻击;而冯相荣的13集团军部署在云南边境,7|军拿下泰国全境后一起攻击缅甸……
中国军队开始行动的第一天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各路大军的先锋部队基本都是在接受一些边境城镇。虽然环顾四周找不出什么强大的敌人,但是统帅部丝毫不敢大意,因为后勤补给将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或者说它决定着这场战争能有多大的战果……
………………………………
第11卷 第58章 争权
按照这个时期的陆战理论,凡是在几个方向上同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或者战争,总有主攻和佯攻、助攻之分。对于这一点,人们记忆最深刻的莫过1915年。当年德国将战略重心调整至东线,使其在俄国获得了重要的胜利,可谓正面战例;英法在同年的战略混乱,使得协约国军队同时在西线与达达尼尔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