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第242章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42章

小说: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通过一些走私渠道卖给同盟国,它们地大部分资金都变成了库存。此刻我们扶持的不少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停产观望,只有国有企业还在坚持,所以臣也建议让他们先停工观望……”

    袁世凯放下手里两份名录道:“德国还有35艘潜艇没有时候能够起运?”

    “回陛下,下个月即可起运……”外贸部长郑观应有些担忧的道:“陛下,如今英国对我国商船的盘查越来越紧。虽然还未出现扣押货物的情况,但目前潜艇已成英国心腹之患,这批货物的运输恐怕不会顺利……”

    “你可按我吩咐通知英国方面?”

    “臣昨日已就这批潜艇运往欧洲之事与英国使馆磋商。他们表面上答应保证运输畅通,但态度却极为隐晦。恐怕这批商船凶多吉少……”

    袁家奇在亭外拱手道:“陛下,英国大使朱尔典与俄国大使库达摄夫求见。”

    “此事缓议。你们都退下吧!”挥退众人后,袁世凯对袁家奇道:“让两位贵客到这里来。”

    不一会,一脸儒雅的朱尔典和一脸黑须的库达摄夫走进凉亭行礼道:“参见陛下!”

    “坐下吧!”袁世凯做了个请坐的手势道:“二位知我的性格,有什么事直说。”

    “谢陛下。”朱尔典坐下道:“在下这几日得闻一个消息,说贵国不少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袁世凯用一种调侃地口吻道:“怎么?二位有意帮忙吗?”

    库达摄夫道:“回陛下,我国愿意向贵国订购物资,以缓贵国困难……”

    此刻明明是俄国人被逼上绝路,协约国不得不向中国低头。库达摄夫厚颜无耻的摆出一副“我为你好”地表情,让袁世凯心中大怒。不过他一脸平静的打断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二位有什么条

    袁世凯脸上没有显示出什么,不过朱尔典已经隐隐感觉到他的怒气,于是用试探的口吻道:“不知贵国可否断绝与德国的贸易往来?”

    袁世凯冷笑道:“朱尔典先生。唐部长在伦敦时传回一份电文,说贵国的格雷先生曾跟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贵国是具有高尚贵族品质的国家。这让我深受触动,于是下定决心让我国也具有贵国那种‘贵族品质’。按照我的理解。这贵族品质首先就是要守信,所以我国不能违背与德国签订的商业合同……”

    格雷揶揄唐绍仪地那句话已经在欧洲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调侃这位英国“贵族”的笑柄。库达摄夫在心里暗骂格雷一句白痴后说道:“陛下,在下保证我国订购的物资要远远超过德国人的订购量。这对您和您地国家来说不仅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会得到很大的利益……”

    “诶~库达摄夫先生,您也是贵族,应要守信。既然我已经打定主意要让中国成为一个‘贵族国家’,那么宁可自己吃亏也要信守承诺……”说到这里,袁世凯颇有深意地看着朱尔典道:“您说呢,朱尔典先生?”

    “那是、那是……”朱尔典讪笑着应了两句后一脸正气的说道:“不过陛下,这场战争是德国人破坏中立,妄图称霸欧洲所引起的。他们践踏正义、破坏和平,一个贵族国家应当对这种邪恶的行为奋起反抗,而不是帮助……”

    库达摄夫附和道:“不错,陛下,您若是能够断绝与德国人的合作,即证明了贵国有正直而且正义的品质,同时还能缓解目前的困难……”

    由于协约国通讯、宣传技术优良,而且它们的情况更易证明是正当的、是出于防卫,使得人们很快忘记英国人在海上的专横,而牢牢记住了德国人对比利时的入侵和用潜艇攻击中立国商船的“罪行”。不过,这些东西忽悠美国那些自诩“正义、自由”的白痴还行,在袁世凯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哈哈……二位先生,秦始皇没用你们的脸皮做城墙真是个错误。说起困难,恐怕贵国困难大我国百倍不止……不知贵国有没有粮食度过今年的寒冬?”

    这番揶揄让两个大使脸上白一阵红一阵,朱尔典尴尬的道:“陛下,此举实乃是双赢的局面,所以……”

    袁世凯大手一挥道:“此举看似双赢,实则损害了我国利益!”

    “此话怎讲?”

    “既然要我把话挑明,那就恕我直言。由于物资匮乏,俄国即协约国的东线已经濒于崩溃,而我国是打破同盟国封锁的唯一希望。因此即便我不答应你们任何条件,你们也不得不向我国订购物资,否则俄国的数百万士兵将饿着肚子过冬。其次,贵国商船频频遭到德国潜艇袭击损失惨重,甚至美国商船也受到袭击,若是我国断绝与德国人的商贸往来,无疑我国的商船也将受到袭击。难道这不是损害我国利益吗?”说道这里,袁世凯冷然道:“若是两位觉得我说得不对,那就请回。我国的困难可以自行解决,不过我希望英国能够完全遵守《南京新约》的规定,不要在出现阻拦我国商船的行为……”

    见袁世凯真有些怒气,两人刚才那高高在上的气势立刻矮了半截,因为俄国若是再得不到所需的物资崩溃是迟早的事情。朱尔典一咬牙道:“那请陛下开出条件!”

    “这才象有求于人的态度!”袁世凯一脸微笑的道:“我可以向俄国出售物资,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今后贵国海军依然可以检查我国的商船,但不得再无故阻拦我国商船开往德国,而我国也会按照《南京新约》的规定销售货物;第二,购买物资的付款方式与德国一样——30纸币加70%黄金,若用我国的贷款和债券付款则按面值的70%折价抵充。”

    朱尔典听了直皱眉,这条件简直比奸商还奸商。乱世黄金,盛世古薰,现在黄金价格直线上升,用来付款无异于用高出市价的价格购买商品。而那70%债券折价等于借给中国的贷款不仅不要还利息,还要给倒贴30%的本金。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

第11卷 第42章 第二战场(上)

    这次并不愉快的会面最后,袁世凯向朱尔典提出了两一,中国可以向俄国销售战时物资,但同时保持与德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并要求英国改变对中国商船的“野蛮”态度;第二,中国可以断绝与德国的一切商贸往来,但协约国所需的全部进口战争物资由中国生产,即协约国断绝一切与美国人的“商贸往来”。

    很明显,若是采用第一套方案同盟国对俄国的封锁不攻自破,不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松动了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尽管英国人依然可以通过各种借口刁难中国商船,但是这种刁难实施起来则要比以前困难得多。至于第二套方案,若单纯从军事上考虑对协约国相当有利,因为这宣告德国将失去此时最大的物资供应商中国,而协约国只不过把供应商从美国人换成中国人。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英国人对于第二套方案却难以接受。

    英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至1914累计向美国贷款超过60英(约折合310美元)。一旦战争陷入泥沼,英国人必定要收回这些贷款用于战争,因此它不可能失去美国这个物资供应商。其次,英国对中国的“官方贷款”额度非常有限,中国又开出了用黄金结算的条件,这意味着与中国做生意不仅需要现金,而且还需要大量黄金。虽然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中心和交易中心,但现在各国货币都依靠黄金维持稳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轻易动用黄金交易。另外一点,由于罗氏一直是英国最大的战争资助人,因此袁世凯与罗氏家族的恩恩怨怨自然也阻挡了英国人接受第二方案。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英国人决定接受袁世凯地第一方案,并同时计划用新的手段“刁难”中国商船进入德国。在回复中国之前,英国海军部先发布了两条“警示”:第一,从即日起,泰晤士河口湾到比利时海岸为水雷区,“中立国”来往该水域的商船必须先停靠英国港口进行违禁品控制检查,然后才能得到通过雷区的“航行手册”。第二,整个北海以及冰岛至挪威海岸之间的水域为交战地带,同时英国海军规定了唯一一条“安全航道”巡洋舰分舰队在这条水道上进行“违禁品”控制。而在这条航道之外行驶的商船。英国海军可以把其当作“中立国旗帜掩护下的敌国商船”击毁。这两条警示虽然不完全是针对中国,但英国人可以凭借第一条的“靠岸检查”让中国商船在英国港口接受缓慢“调度”,而第二条则阻断了中国向德国走私的各种渠道。这些反应听而不闻。即便如此,英国政府也没有完全答应中国地第一条方案,因为此时德国海军发动的潜艇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战争打到1915年,德国已经认识到争,而英国人的封锁又在其国内引起各种物资的紧张。鉴于实力上的差距,德国海军不能正面与英国海军开战。于是德国海军参谋部开始考虑用潜艇来破坏英国的贸易,对英国人也来个“海下封锁”。|潜艇在英国的东海岸沿海和南北爱尔兰的西部海面上进行了首次袭击,当月平均每天击沉2。9艘船只(史实数据是1。9),近15总登记吨位(史实数据8。99万)。5月7日,英国籍的非武装邮船“卢西塔尼亚”号因装载着大量弹药而引起德国海军部地注意,并派潜艇将其击沉。由于当时船上还有大量游客,这一事件造成1000人死亡,其中有一百多名名美国公民。美国向德国提出了强烈抗议,并要求保证美国人在海上的安全,保证旅客班船不受袭击。德国人驳回了这一抗议照会,声称“卢西塔尼亚”号上载有战争物资。因此对其袭击是理所当然地。美国人虽然火气很大,但正如德国人所预见的那样,美国还不准备参战。美国人的退缩让德国潜艇更加猖獗,该月德国潜艇部队日均击沉商船数量突破5+33,英国每4艘出海的船里就会有一艘被击沉。

    如历史上很多英、美著名的海军专家所总结的一样,丘吉尔在德国发动战

    之后说道:“如果德国多几艘潜艇。他们便能赢得争。”历史上这个如果没有出现,但是如今中国那只蝴蝶给德国送去了15艘潜艇,而还有35艘潜艇正准备起运怕的显示,英国在给中国的答复中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要求中国取消或者延期向德国交付剩余35艘战前订购的潜艇。袁世凯地反应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竟然赞成了,不过他有一个前提:德国人若是“上门提货”,中国会按照“贵族品质”照单履约——也就是说德国人可以从中国直接开走潜艇而中国不再将潜艇运至欧洲。

    虽然英国人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是中国不运送潜艇的承诺依然可以接受,于是中国地军火、食品开始大批大批的由铁路向北运输,然后转送至俄国前线。中国成为俄国的战争物资供应商,让德国人对俄国地封锁顿时功亏一篑,特别是无法交付潜艇让德国海军泄气不已,因为此刻潜艇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了海上作战的唯一有效武器,而且部参谋部正计划着用即将到来的35艘潜艇对英国海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

    南京,皇宫御书房。

    中国开始向俄国供应物资的第二天,袁世凯召见了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与正在南通逗留的德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施佩,亲自出面向他们“道歉”和解释……

    “参见陛下……”克林德卷发中分,唇上留着浓浓的胡须,消瘦的脸庞和深陷的眼窝显得有些文弱。他指指身边一个德国军官道:“这位是我国太平洋分舰队司令格拉夫…冯…施佩将军。”

    “幸会、幸会……施佩将军威名早有耳闻,今日才有缘得见啊……”袁世凯因为今天是要“道歉”,因此说话极为客气。

    “见过陛下!”施佩是个身材高大的德国人,如同他名字里那个代表着贵族身份“von”(冯)的字一样,一脸傲慢。“在前不久的战斗中在下的舰队有几艘战舰受损严重,交由南通船厂维修,此番是来验收的……”

    德国的太平洋舰队驻守在加罗琳群岛的波纳佩岛,一共有6艘巡洋舰和两艘商船快袭舰,其中旗舰是1。万吨的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在1411月,施佩带领舰队前往南美,并在克罗内尔角海域(智利沿岸附近)与英国南':l行的一场激烈的海战,击沉两艘英国巡洋舰而自己没有损失。这场战斗是开战以来德国海军取得的唯一一次水面战斗胜利,施佩在德国军界的声望也提升不少,他此番话语仿佛在说:我是来验收战舰的,没有专程来见你的意思。

    克林德早就知道施佩是个脾气倔强,而且对中国非常没有好感的军官。听到这番话,大使连忙岔开话题道:“陛下,贵国是否已经向俄国供应物资?”

    “我此番召见阁下正是为了此事……”

    克林德道:“陛下,虽然没有正式协约,但我国一直视贵国如盟友。此刻我国在欧洲战事中刚刚取得一些优势,而切断俄国与其盟友的交通线是其中关键。若贵国如此,岂不是陷我国于险地吗?还请陛下念在我们两国的友谊,取消此事……”

    “咳……”先是长叹一声,然后袁世凯一脸无奈的道:“中德情意我心深知,但我国也有我国的难处啊……”

    克林德问道:“陛下有何难言之隐?”

    袁世凯正要回答,“哼”的一声传来——施佩用鼻子表示了不满。这个德国海军中将虽然打仗有一套,但是个直来直去的性格,加上对中国人的极度厌恶,于是冷哼着道:“贵国此举财源广进,有很难处?”

    “陛下,施佩将军乃玩笑之言,还请陛下见谅……”克林德此刻非常后悔带着这个瘟神来觐见,他连连向施佩使眼色。

    “无妨、无妨……”袁世凯一脸微笑,但心中已经涌起怒气。对英国人的要求他或许还需要重视,毕竟人家掌握着航路的控制权,可对有求于自己的德国人,袁世凯根本不想顾忌什么所谓“情分”,加上施佩这番话,让他决定给这场战争添上一把火……
………………………………

第11卷 第43章 第二战场(下)

    袁世凯微笑不语,施佩本想再说几句,克林德怕他再于是赶紧抢先道:“陛下,不知方才的请求可否考虑?”

    “若是按我本意,当拒绝英俄之请,全力支持贵国,但是……咳……”袁世凯再次叹道:“英国人控制着航路,我国能跟贵国保持正常的贸易往来已属不易,若拒绝,恐怕再也无法向贵国运送物资,这实在也是为贵国好……”

    “陛下,您不能眼睁睁见我国腹背受敌而不顾啊……还望陛下给我国指一明路!”

    中国卖物资给俄国人为的就是牟利,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但现在德国人不仅无法对中国施压,还有求于中国,所以克林德也毫无办法。他说出这番语气恳切的请求,无非是想让袁世凯为断绝中俄贸易开出一个条件。袁世凯一脸为难:“克林德先生,不是我不帮忙,实在是我国没办法,不过……”

    克林德以为袁世凯要狮子大开口,于是赶忙表明决心:“陛下有什么办法请明示,我国当尽力而为的协助。”

    袁世凯笑道:“阁下话说反了。我的办法是贵国当自救,而我国尽力而为的协助……”

    “陛下此话何意?”

    袁世凯没有立刻回答克林德的问题,而是对施佩问道:“施佩将军,对阁下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战绩我早有耳闻,不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