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第183章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83章

小说: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捷列金,我对你刮目相看啊……”

    “诶~他是没有尝过女人的滋味,所以

    就在几人起哄的时候,扎伊采夫突然问道:“沙沙呢?他去哪里了?”

    由于这段时间常常出现俄军失踪地情况,巡逻这个班已经丢了五名士兵。此时听到扎伊采夫的惊叫,几个人顿时如惊弓之鸟,同时一拉枪栓,把m1891步枪(见相关)^。在了手里!就在几人神经紧绷的时候,他们身后地路旁发出脚步踩在枯叶上的悉索声。扎伊采夫壮着胆子喝道:“谁、谁在哪儿?出、出来……”

    “是我,沙沙……”随着一声俄文响起,一个俄国士兵从路旁的一个坑里站起身,一边系皮带一边道:“我在拉屎!”

    见到同伴,几人同时松了一口气,纷纷把手里的步枪背回背上。扎伊采夫道:“你不要吓人好不好,在这里离队可是很危险的!”

    沙沙道:“我憋得实在受不了了,而且让你们等我你们竟然没听见!”

    就在五人刚刚放松警戒的空挡,几团“枯叶”竟然从地面上蹦了起来,闪电般扑向这些俄国士兵。电光火石间,五把匕首几乎同时架在了五个俄军士兵的脖子上,随即有人把他们拖到路旁……

    “别动,否则要你们的命!谁是你们的长官?”生涩的俄文传来,加上武器被人拿下,几个俄军史宾顿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看着这些脸上涂着油彩,身上“背着”各种枯叶的人,扎伊采夫紧张的道:“我、我是……”

    刘达贵对翻译毫无表情的道:“问问他们,前面有多少俄军,是哪个部队!”

    听完翻译的话,扎伊采夫道:“我、我不知道……”

    刘达贵冷冷道:“真不知道?”

    “我、我真不知道……”扎伊采夫话音未落,一个俄国士兵已经捂着脖子痛苦的倒在地上。随着他的抽搐,鲜血顺着指缝不断涌出,将地上无数的黄叶染成了红色……

    刘达贵道:“现在知道了吗?”

    看着同伴还在抖动的双腿,扎伊采夫的声音已经变得颤抖:“我、我知道……”

    刘达贵笑道:“很好,不要让我问第三遍!”

    “前面是第一师二旅一团……”

    “有炮兵吗?”

    “有,一个炮兵营……”

    “多少门火炮?什么口径?!”

    “十、十八门六、六磅炮……”

    “把炮兵的位置告诉我?!”

    “大、大概在右翼战壕后面两公里……”

    听到扎伊采夫的话,刘达贵身边的通讯员道:“营长,天快亮了,我们得加快速度!”

    “恩,把他们处理掉,一排侦查敌军前沿,二排迅速找到敌军炮兵阵地,把位置第一时间传回指挥部!”

    “是!”

    在距离俄军阵地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韭菜园的村落。此时这里已经看不到一个百姓,无数一身黑色军装的士兵正在忙碌着……

    卫一师的指挥部里,几部电话不时响起,传来各个部队的消息。一个传令兵跑到韩兴华跟前敬礼道:“报告师长,侦查一连已经摸清敌人炮兵阵地的位置,现在正在等待命令!”

    韩兴华看看表道:“把电话接到重炮旅,五分钟后校射。另外让一团做好总攻准备,等待命令!”

    “是!”

    下达命令后,韩兴华走出了指挥部,他点起一根烟,目光却久久的停留在村外的一个大土包上。这里本来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小村落,由于俄远东一师没能按计划占领海城,在他们的归途中,把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到了这里的百姓身上。当党卫军的士兵们赶到这里时,村里剩下的只有数百具尸体和正在燃烧的房屋——而这个大土包里,就埋葬着村民们的冤魂!此时朝阳渐渐升起,在土包前面,门巨炮静静矗立,那些令人生畏的炮管直指苍穹,仿佛一座钢铁森林……
………………………………

第10卷 第20章 辽东之战(下)

    间房村,俄军阵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在几个持枪士兵的看押下,一队抬着大桶的中国百姓来到俄军阵地,并分散到各个战壕里。到达阵地上的临时伙房,随行的俄军伙夫把那些中国人推开,并揭开大桶上的桶盖,顿时一股股清香在阵地上飘散。闻到早餐的味道,俄军士兵们纷纷走进各条战壕的伙房,等待着享受难得的早餐……

    一个勤务兵走到奥尔洛夫少将身后道:“将军阁下,今天的早饭不错,您是在这里吃还是回指挥部用餐?”

    虽然部下是一群暴徒,但奥尔洛夫却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他常常有跟士兵们一起用餐的习惯,不过自从当上远东一师的师长,这个习惯就越来越少。此刻看着士兵们的吃相,他有些厌恶的皱眉道:“我回去吃,看着他们的样子我就没有食欲!”

    其实也怪不得士兵们吃相太差,由于直隶南下的道路被阻断,北方又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乱,直隶和整个辽宁地区的粮食已经越来越少,清廷能够给日俄联军的补给也所剩无几,而且常常断炊。听到奥尔洛夫的命令,勤务兵道:“那好,我通知师部的伙房为您单独做一份早餐……”

    “恩,你去吧!”说罢,奥尔洛夫对身边的一个团长道:“洛特尼克夫上校,那两个巡逻队该什么时候返回?”

    洛特尼克夫道:“报告将军阁下,按照平常的时间,应该一个半小时之前返回!”

    奥尔洛夫道:“会不会是遇到了什么情况?”

    洛特尼克夫道:“将军阁下,这段时间土匪很猖獗,我想他们可能被那些匪徒拿去换钱了……”

    奥尔洛夫道:“不太可能……虽然第一巡逻队只有五人。不过第二队却是一个完整的小队。土匪就算能够杀掉他们,也不会连续袭击两个小队而一点动静都没有!你派一个排出去查看一下!”

    “是!”洛特尼克夫应了一声,然后又犹豫着说道:“是不是让士兵们吃过早饭再去?他们都饿了两顿了……”

    对于这群乌合之众一师,奥尔洛夫只能感到深深的无奈。他叹口气,然后一边往指挥部走一边命令道:“早饭后立刻出士兵查看,千万不能耽误!”

    “是!”

    就在奥尔洛夫离开不久,距离俄军阵地一公里的洼地里升起一座潜望式测距仪。通讯员蹲在刘达贵身边道:“营长,二排已经找到俄军炮兵阵地,正准备为加农炮团校射,师长让我们三十秒后同步校射!”

    听到通讯员地汇报。刘达贵死死的盯住了腕表。漫长的三十秒后,他把眼睛凑到测距仪上,一边观测一边拿起话筒低声道:“榴弹炮团射击敌前沿阵地,各炮位装填榴散弹,标尺337,横006,一号炮一发……放!”

    随着刘易达的命令,天空中一声刺耳的呼啸由远及近。“轰——”俄军第一道战壕前的大量泥土被爆炸掀上半空。虽然第一发炮弹没有直接命中,不过十几个战壕外的俄国士兵同时被气流掀翻!与此同时,另一发炮弹落在了俄军前沿阵地之后两公里处——加农炮团也开始了校射……

    见射击有偏差。刘达贵赶紧下达了第二次校射命令:“标尺加5,向左002

    在俄军反应过来前,又一发炮弹准确的落到了阵地中央。(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在大地的震动中,七十多个聚在一起俄兵被撕得粉碎,一段战壕也被泥土完全掩埋。此时俄国人才开始慌忙的往战壕涌去,不过由于大多数俄军正聚在一起边吃饭扯淡,惊慌失措下,无数人挤作一团,那来之不易地粮食也洒了一地……

    刘达贵怎么可能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他立刻下令道:“固定诸元,全团三发齐射。放!”

    命令一下,空中“呜呜”的呼啸声不绝于耳,一颗颗炮弹准确的落向俄军阵地,爆炸、浓烟、泥土、弹片交织在一起。犹如绽开的死亡之花。由于榴弹炮团装填的是榴散弹,爆炸形成的弹片如雨点一样在俄军阵地上四处横飞,许多俄国人还未来得及躲避。就被雨点般的弹片击中,他们的尸体仿佛一堆堆烂肉……

    俄军阵地遭到炮击的时候,奥尼洛夫正在返回指挥部地路上,而且刚

    沿阵地没多远!当大地传来地一下震动,勤务兵下意倒在地!奥尼洛夫趴在地上,扭头往阵地方向看去,只见那里现在已经完全被浓烟所笼罩,他吃惊地道:“这、这是中国军队的炮击?为什么我们的士兵从未找到过中国人的炮兵阵地?!”

    勤务兵一边扶起奥尼洛夫一边道:“将军阁下,恐怕今天失踪的巡逻队就是因为……”

    “我早该料到、早该料到的……”自责了两句,奥尼洛夫抓住一个传令兵的胸口道:“快,命令侦察兵迅速找到敌人阵地,组织炮兵反击,四团准备增援第一道防线!”

    奥尼洛夫说话的同时,无数炮弹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随即不远处的炮兵阵地也传来“轰轰”的爆炸声。数轮炮击后,一团巨大地火球随着爆炸腾空而起,就连脚下的大地都突然抖动了一下……

    奥尼洛夫松开传令兵颓然道:“完了……那是炮兵的军火库……你快去通知前面的部队,让他们退守第二道防线……”

    没等奥尼洛夫说完,勤务兵指着前沿阵地地方向惊呼道:“将军,您看……”

    其实根本不用勤务兵的指引,因为从阵地上往回跑的俄军士兵已经是黑压压一片。就在此时,炮击突然停止,中国军队地喊杀声响彻云霄。几个卫兵见状,扶着奥尼洛夫就往第二道防线跑去,似乎身后那些俄国逃兵是洪水猛兽……

    追在俄军身后的是卫一师一团一营,一千把半自动步枪不停的开火,密集的枪声仿佛没有停歇的时候。一些俄军士兵妄图转身迎战,可惜他们手里的步枪根本够不着党卫军士兵,反而会成为静止的靶子……

    “砰——”随着手中的步枪响起,数百米外一个俄军士兵扑倒在地,孙有朋问道:“小林,第几个了?”

    正做跪姿瞄准的警卫员佩服的道:“营长,第十一个了!”

    “还差得远,我这次的目标是……”话音未落,孙有朋再次扣动了扳机。一个刚刚转身,企图朝追兵射击的俄兵被击中鼻梁,一团血雾从他脑后喷出……

    孙有朋根本没看目标的死状,他将一排子弹押进弹舱道:“这次不杀够一百个长毛,就不算为韭菜园的百姓报仇……”

    “可惜我没有营长这样的枪法,不然我也要杀他一百个俄国人……”此时小林也瞄上了一个俄国兵,可惜第一枪落空。随即他又连续扣动了两下扳机,“砰、砰”两发子弹同时打在那倒霉鬼身上。打死了目标,小林指着远处一个人道:“营长,那是个军官吧?

    “在哪儿?”

    “诺,他的军装比别的人都鲜艳!”

    孙有朋将背上的狙击步枪取下,通过瞄准镜他看到了一个正在逃跑的俄军上校,而他身边则是几个各种军衔的军官!一拉枪栓,孙有朋笑道:“呵呵,校官可是值一千两银子,打完仗我请你吃饭……”

    洛特尼克夫原来是西伯利亚铁路东段护卫队的队长,当铁路修道伊尔库茨克后,他们也就被改编成了远东第一师的一个团级单位。虽然洛特尼克夫曾经经历过几次战斗,不过他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更别说经历党卫军如此猛烈的炮火。在第一轮炮击中,洛特尼克夫差点大小便失禁,此刻逃亡,他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看着后面的士兵不断的倒地,一个与洛特尼克夫并肩逃跑的大尉道:“团长,敌人追得太紧,我们组织一些人阻击吧?!”

    洛特尼克夫道:“好,我命令你带领一个营断后!”

    “我?!”

    “对,就是你!我会向师部表彰你的英勇行为的!”

    “可是……”就在那大尉直呼倒霉时,一颗子弹“嗖”的一声从他头顶划过,准确的钻进了洛特尼克夫的太阳穴……

    “团长?!”洛特尼克夫身边几个军官正要蹲下身子检查,犹如幽灵般的子弹再次飞来,五颗狙击步枪弹将五个军衔最大的军官全部射杀……
………………………………

第10卷 第21章 全线出击

    贝加尔湖西南岸有一座小城——伊尔库茨克。由于汇于此,而且在十九世纪末期发现了金矿,于是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俄罗斯重要的考察基地、流放地和淘金城。1894年,当西伯利亚铁。修到这座小城后,伊尔库茨克顿时成为进入远东的咽喉,并被俄政府建设成军事要塞、贸易中心、货物转运点以及俄远东军的后勤补给基地!尼古拉二世更是将伊尔库茨克称做“西伯利亚的心脏”,“西伯利亚的明珠”。

    虽然俄国国内的物资和人员可以很容易的到达伊尔库茨克,可是从这里进入中国直隶地区却要费很大一番周折!第一条进入中国的路线:从贝加尔湖南岸绕到湖东小镇“上乌金斯克”(现在的乌兰乌德),然后一直沿河东进,到达中俄边境的军事要塞海兰泡,再从海兰泡进入中国东北。这条路虽然绕了个大弯子,但是途中大部分在俄国境内,而且俄国远东军一直沿着这条道路进行补给,沿途建有无数的驿站和补给点,所以相对安全。另外,从上乌金斯克到海兰泡有相连的水道,物资运送的相当快捷和便利。

    第二条路,从上乌金斯克南下,在蒙俄边境的“买卖城”(清末也称图恰克,现在的苏赫巴托尔)进入蒙古境内,然后经库伦(今乌兰把托)抵达长城以北。这条路有两个入关的地点,一个是经“绥归”(呼和浩特)、从大同入关;另一个是穿越蒙古境内的锡林郭勒盟、擦哈尔,再从万全都(今张家口地区)入关。第二条路虽然比第一条路近了一千公里,但直线距离依然超过两千公里!加上一路上没有补给点,而且处于中国境内。即便当年精锐的蒙古骑兵都要走将近一个月!鉴于两条道路的优劣,俄远东司令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条路作为补给线——为中国境内的十五万俄军供给弹药!

    虽然俄军的弹药、补给可以安全送到中俄边境,可在中国境内的运输安全却需要远东军自己负责。为了能够让战斗力不强的远东1、住退路以及补给线,苏鲍齐奇煞费苦心的构筑了辽西防线!俄军这条防线以盛京(沈阳)、险渎县(台安)、新民厅(盘锦)、营口四个城市为据点,在城市之间派出小股部队进行巡视和驻守,这样就可以抵御住中国军队西进。四城中,盛京(沈阳)乃奉天北部重镇,也是从远东送来补给以及俄军北归的必经之路,因此驻扎了俄远东第二师的主力,共计两万人;险渎是两个师的防线结合部。所以驻扎了远东一师的两个旅一万多人,并在城外修筑了三条防线;营口是四个城市中最接近海城地,它仅仅起到一个警戒和犄角的作用;新民则作为营口和险渎的预备队驻扎地,对两地俄军起到支援的作用。

    在苏鲍齐奇的战略规划中,由于营口位于远整条防线的突出部,按道理中国军队会最先攻击这里,而这个城市仅仅是一个警戒的作用,因此丢掉一点也不可惜,还可以提前洞悉中国军队的动向。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军队弃营口而不顾。直接攻击“固若金汤”的险渎。那等到险渎攻防战陷入“胶着”,营口的部队可以北上。或进袭海城切断中国军队退路,或从身后包围攻击险渎地中国部队!

    可惜,中华帝国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