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一轮打击中幸免的霍夫曼猫着腰,一边躲避着各处射来的子弹,一边朝波也里跑去。不过当他看到波也里的惨状,把刚刚吃进肚子里的牛肉汤全都吐了出来。勤务兵扶住霍夫曼道:“上校,波也里将军死了,现在您得代替他指挥!”
霍夫曼定了定神,然后大喊道:“镇定!给我镇定!各单位立刻就地建立防线,开火还击!”
听到命令,士兵们向各自的长官靠拢,手上有武器的开始朝着周围的密林里开火。虽然霍夫曼的命令起到了作用,不过同时也让隐藏在远处的狙击手找到了目标……
在茂密的树丛中,一直趴在地上观察战况的104侦查连连长林剑虎放下望远镜,然后对身旁的狙击手道:“看见那个指挥官了吗?!盯死他!干掉他!”
“是!”狙击手一拉枪栓,一颗弹壳跳出弹仓,同时一发新子弹被顶进枪膛……
“砰——”枪声一响,一颗子弹化作一道流萤洞穿了霍夫曼的脖子,鲜血从他的喉管里喷涌而出……
………………………………
第10卷 第15章 征兵
州伏击战中,法国远东第二、三旅伤亡的士兵超过五千,法国远东军副总司令波也里、参谋长霍夫曼死于战中。(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虽然最终还是有一千多法军逃回了老挝境内,但203和1041团的近三万士兵在这些逃兵身后紧追不舍,而且一路追到琅勃拉邦。由于中国军队速度太快,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最高驻扎官卜洛希还未来得及求救,便与将老境内剩余的三千多法军和近五千黑人士兵一同被包围在琅勃拉城。随后,包围宣光的1042、3以及越南治安军在重炮的掩护下,不到一天便攻克了宣光,法远东第一旅7000人一格里尔被俘的时候,哭得像个娘儿们。此时,法国军队已经失去了对亚洲的殖民的控制权,而琅勃拉城也开始遭到中国军队的炮击……
中华帝国军队的又一次胜利,再次引起了轰动。如果说击败还不被世界承认的“强国”日本,不足以让那些列强收起轻视之心,那击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部队,则完全让美、俄两国警醒,并开始权衡对中国的军事打击还要不要继续。此时,俄国政府内部已经开始讨论虑向中国东北增兵的计划,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则退出了夏威夷三百海里的范围。
除了军事策略上的转变,各国对中华帝国的外交策略也开始转变。一直叫嚣着要对中国进行军事打击的英国公使格纳,突然收到国内的电报,让他暂停与中国的一切谈判,静待局势明朗。俄罗斯帝国派出了第二个代表,准备再次与中国谈判。美国公使田贝也改变了那种咄咄逼人的态度。开始拿出所谓地“诚意”,希望象购买阿拉斯加一样将夏威夷“赎回”。在所有的代表中,法国公使施阿兰无疑是最没面子的——唐绍仪竟然拒绝接见他!不过施阿兰却不敢再嚣张,因为此时法国政局再次陷入当年中法战争时期的局面,法国现任总理里博的位置岌岌可危。
其实法国政府陷入窘境,完全是对中国轻视加上自大酿成的苦果。在法国数万远征军被俘后,里博一直要求对中华帝国采取强硬的外交态度。他以为中国人没有那个胆量长期扣押法国士兵,袁世凯的强硬态度只不过是为了争得国内民众的拥护,或者得到一些额外利益罢了。然而在俘虏问题还未解决的时候,袁世凯宣布越南为中国地领地。这让法国各界施加给里博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民众的压力下,里博不得不调集远东的部队进入越南,在里博心里,他还以为调兵入越南是个妙计,一来缓解民众压力,二来可以通过炫耀武力迫使中国释放战俘,顺利解除自己的政治危机。可惜,里博的一切假设,都是建立在中国不敢与法国开战的基础上。此时中国军队用子弹告诉里博:你错了!如今法国政府要是向中国宣战,那不仅被扣押的数万法国官兵将沦为战俘。六艘派到中国的先进战舰将也成为中国人的战利品,到时候国内舆论就会用“无能”、“软弱”等形容词把他淹没。但里博如果不宣战,又如何对国民进行交代,他一样可能步上费茹里地后尘……
就在法国政府还在犹豫的时候,有两则“好消息”让那些列强们松了一口气。第一则,驻扎在台湾和中国直隶地日本军队拒绝向中华帝国投降,而且还从清政府那里要来了补给,宣誓与中华帝国血战到底;第二则,俄国准备往远东再派遣五个师的兵力,企图永久性占领中国东北!此时,中华帝国的部队基本都已经开到各个战场。国内几乎无可用之兵。就在人们以为中华帝国会在这种情况下向各国进行外交妥协的时候,帝国统帅部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征兵五十万!在这次安州战斗胜利的激励下,中国境内掀起了一场从军热潮……
河南郑州。
大洪水已经退去,在街道上依然可以看到洪水肆虐留下的痕迹。到处是被大水浸泡过的房屋。到处是从民房里漂出来的杂物,到处是刚刚被清理到路旁的污泥,河道总督府(清廷设立地治水机构)倒塌留下的残断壁。仿佛在讽刺着这个机构数十年来的毫无作为……
虽然1895年的洪水已经超过了河南:~,虽然中原大地有将近一半的县府受灾,不过今年却是河南百姓渡过的最踏实地一个灾年——因为他们此刻是中华帝国的百姓!为了减少洪水的损失,帝国四师一团的五千官兵一直在豫北抗洪,救灾粮也从江苏源源不断的被运来。此刻洪水刚刚退去,农业部部长何刚德(袁氏幕府一章有介绍)便组织起一支“抗洪救灾队”,带着大量的农具、种子以及农业技术人员奔赴灾区。由于河南是这个时期中国最大的烟叶种植区,因此农业部不仅给灾民们送来了生产资料,同时还送来了烟草收购合同——中华帝国卷烟厂明年将收购河南种植的所有烟叶,而且给烟农免税!这个举措,让整个河南的百姓欢欣鼓舞,他们已经太久没有享受到了灾后免税的政策了……
虽然各地的灾后重建工作异常繁忙,但此时几乎整个郑州城的青年都集中到原来的知府衙门——现在这里叫做“中华帝国郑州军管会”!人群中,两个年纪在十七八的青年碰面,其中一人有些诧异的道:“小三儿?你怎么来了?”
被唤作小三的年轻人扭头看看朋友,然后道:“大龙
、你怎么在这儿?”
大龙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道:“你也来参军?偷跑出来的吧?”
小三一挺胸脯道:“大龙哥,这回你可错了,这次是俺爹让俺来的!”
大龙一脸不信的道:“你们老于家三代单传,你爹会让你来?”
小三笑道:“俺爹说了,帝国地部队都是百姓的……那个咋说来着?”
“百姓的子弟兵!”
“对。子弟兵!要不是几个当兵的冒死相救,而且还给俺家分粮食,俺一家就算没淹死,现在也都饿死了。所以俺爹说了,这帝国的部队是俺们百姓的部队,要俺来报名参军!”
大龙拍拍小三的肩膀道:“恩,身上还有二两肉,应该问题不大!”
小三问道:“大龙哥,我记得你从奉天打完仗回来的时候说过,绝不再当兵。怎么这会儿又来报名?”
大龙笑道:“当年我当兵。为的是保家卫国,为的是让倭寇少祸害些中国地百姓。可惜啊……清朝那帮当官的都是窝囊废!不仅仗打得窝囊,而且从不把我们当兵的当人看!现在帝国的部队不仅灭了倭人,而且连西洋鬼子都敢打!还尽打胜仗,我当然要参军!”
小三憨憨的笑道:“呵呵,俺爹也说,在长胜军里能活得长久些,他当年打长毛的时候,就是在左大帅手下,所以才保住了性命……”
就在二人说话间。军管会的大门左右打开,早已经等候多时的百姓们开始蜂拥而入。一身帝国军装的史令走出大门喊道:“大家伙别乱!都到这边排队……一个个来……”
十几分钟后。招兵处才建立起排队的秩序。史令擦擦头上地汗对刚刚赶来的袁韬道:“虎子,这军管会地差事可真不好干!”
袁韬笑道:“统帅部把你派来这里,十有八九是准备让你当河南新军的军长!你不吃点苦,怎么能挑到好兵!”
史令笑道:“我听说党卫军要组建一支近卫师,你可是师长的热门人选……呵呵,近卫军啊……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袁韬道:“这都还是猜测……不过我倒是对帝国的征召令有些担心,听说这次一共征招五十万人。短时间内组建这么庞大的部队,不仅需要很大的军备和补给,而且还无法形成战斗力……”
史令笑道:“不用担心,我收到统帅部的命令。这些人先以预备役的方式训练。而且再过两个月就要入冬了,我想他们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上战场的,主要是为将来扩军打下基础!”
袁韬道:“恩,你这个推测还符合逻辑。现在是农闲。而且很多地区地百姓们都错过了今年的春耕。”
在这次统帅部的征召令中,要求河南、山东两省征召的人数在四十万!现在帝国面临三线作战,根本无法无力扩军。加上国内刚刚经历内战。大多数百姓都要恢复生产,即使没有被战火波及地省份也马上要进入秋收的季节,因此如此规模的扩军确实有些不符合常理,然而豫、鲁两省却是例外!山东从去年初开始,先是日军入侵,然后又沦为内战主战场,无数地土地荒废,百姓们几乎颗粒无收;河南由于今年的洪水,大量农田被淹没,因此也没有太多的农作物供百姓收获。为了稳固自己的占领,帝国必须让两省的百姓能够安然过冬,这就要耗费大量的粮食进行救助。与其让百姓们吃着帝国的粮食闲在家里,不如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军事化训练,为将来的扩军做好准备。同时,也可以为军校挑选一些有才华的军官苗子……
就在二人说话时,宋占魁走到他们身后,躬身道:“袁将军,史将军!”
袁韬笑道:“捷臣兄,跟你的兄弟们商量好了吗?还是留下来吧,说实话,你很对我的脾气,咱两今后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自从被俘后,宋占魁和魁字营的俘虏都被转移到了郑州看押,此后郑州遭受洪水,袁韬下令将他们释放。不过当宋占魁看到猛虎团的士兵们豁出命去抗洪,并且豁出命去救援百姓的时候,他和他的部属都自觉的留了下来,并与猛虎团一起在洪灾第一线并肩作战。此时大水退去,袁韬向统帅部报告了宋占魁的表现,希望能够将其留用或者释放。今天,是宋占魁考虑的第三天。听到袁韬的话,宋占魁道:“袁将军,我和手下商量了,他们都表示愿意留下,只是有个要求。”
袁韬道:“说吧!”
宋占魁道:“我们都希望能跟着你,而且不愿分开……”
袁韬笑道:“你们可考虑清楚了,我不过是一个团长,在帝国仅仅属于中级军官,你们跟着我位置可高不了。”
宋占魁道:“袁将军,说句实话,我和我的兄弟愿意留下,都是冲着你,因为你们是真心为百姓!”
袁韬和史令对视一眼然后笑道:“捷臣兄!猛虎团只是帝国很普通的一支部队,所有帝国军人都要时刻铭记一句话:做百姓的子弟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史令道:“捷臣兄,你看看此时门外排队参军的那些百姓,不单单是郑州,整个山东也是如此情况。”
袁韬笑道:“无妨,捷臣兄,你先跟着我,今后如果有好的机会,我再向统帅部推荐你。如果你自己要走的话,我也会给你推荐如何?”
宋占魁拱手道:“多谢袁将军……”
………………………………
第10卷 第16章 哭穷
都,皇宫。
当两个犹太人走进会客厅的时候,他们的座位旁已经摆了两份文件。罗斯柴尔德面前的文件名为《中华帝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而赫茨尔面前的则是《九州、四国岛租借合同》。
袁世凯一脸笑容的道:“二位,今天通知你们来,为的就是兑现给你们的承诺!桌子上有两份文件,你们可以先看看。如果有什么疑问,我们再慢慢沟通!”
“呵呵……多谢陛下……”看着袁世凯一脸的笑意,罗斯柴尔德干笑两声,同时心里打了个冷战,因为袁世凯敲诈“英弗来息白号”时就是这种表情。
不一会,先看完文件的罗斯柴尔德道:“陛下,这个‘保证金制度’有没有必要?我们罗氏在各国开办银行,可从未遇到过这样的规定……”
《中华帝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想要进入中国开办银行的外国人,必须在帝国银行存4000万两白|前五年,只允许罗氏一家银行进入,因此说白了这规定目前只为罗氏而定!听到罗斯柴尔德的问题,袁世凯笑道:“诶~罗斯柴尔德先生,这个保证金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保护中华帝国的金融业,同时对罗氏家族在中国的利益也是一种保障!”
听袁世凯这样说,罗斯柴尔德心下更是不安,他用试探的口吻问道:“陛下,我看不出这对罗氏家族有什么好处……”
袁世凯道:“中华帝国刚刚成立,金融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当然要对进入的外资银行建立一定的壁垒,这样有利于保护国内的金融体系。对于你们罗氏家族嘛……我给你们五年独家外资银行地权力。所以罗氏银行可以算作壁垒内的金融机构。即便五年后帝国对外开放,这个壁垒对你们一样有保护作用啊!”
罗斯柴尔德道:“可这保证金也太高了点……四千万两白银可是两亿马克,而且还必须在中华帝国银行存储二十年……”
袁世凯笑道:“罗斯柴尔德先生,这是对其他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规定。你们罗氏银行是我的老朋友,当然会给你们最优惠的条件!”
罗斯柴尔德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他问道:“那请问陛下,中华帝国给罗氏的优惠条件是什么?”
袁世凯一脸“诚恳”的道:“保证金减半,储蓄期五年……呵呵,只要你们在帝国银行存入一亿马克,那么罗氏银行就能在中国开张。五年后我就会全部归还!那个时候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将向世界开放,有这笔钱也可以让罗氏银行在竞争中更有优势,如何?”
就在罗斯柴尔德郁闷的时候,赫茨尔也放下了手中地文件笑道:“陛下,我觉得您的经济头脑比犹太人还要厉害?”
袁世凯笑道:“谢谢赫茨尔先生的夸奖!怎样,对这份合同可还满意?我可是免费将两个岛交给你们犹太人使用啊!”
听到“免费”二字,罗斯柴尔德觉得难以置信,他从赫茨尔手中要过《租借合同》详细阅读。在这份合同中,有三条主要内容,而最后一条内容简直让罗斯柴尔德苦笑不得:第一。中华帝国将九州、四国两岛(不包括九州的鹿儿岛)免费租借给希伯来协会,租期二十年。不过目前两岛上的一切工厂、产业统统归中华帝国;第二,希伯来协会有两岛的管理权,使用权以及驻军权,不过驻军数量不得超过五万,军舰不得超过10艘,万吨级的军舰不得超过三艘(在帝国受到外敌入队有义务协助中华帝国的军队抵御外敌);第三,为了保证岛上的犹太人不进行危害中华帝国的活动,希伯来协会必须向中华帝国交纳一亿马克地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