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金会的总裁由袁世凯亲自担任,制定基金的经营战略;马丽任副总裁兼投资部部长。负责基金日常统筹管理和金融投资事务;蒂娜任商贸部部长,负责基金的商务贸易;沈月琴任经济信息部长,负责管理经济情报系统和“黑货”交易系统;袁世凯地三哥袁世廉任资金管理部的部长,负责管理基金会的日常资金管理。
由于袁世凯许下诺言。皇室绝不动用国家财政一分钱,所以洪宪基金是一个完全独立运作的机构。在外人看来,这个机构无疑是帮助袁世凯“管家”地一个部门。类似于清廷的内务府,只不过资金独立罢了。再加上里面的成员基本都是袁世凯地老婆、兄弟,于是百姓们纷纷猜测这是袁世凯给安顿皇室成员的一个手段。不过了解内幕的人知道,这个基金所蕴藏的经济潜力巨大无比,而它的第一部分资产,就是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厂矿、铁路的凯丽集团!
当中国内战开始时,凯丽集团由于以在中国的投资为主营业务,因此股价大跌。加上梅尔森为了打压袁世凯,从六大财阀手中购买部分股票,并大肆抛售,几乎引起凯丽集团的
溃。按照梅尔森的计划,他先拒绝接管袁世凯的帝江工商银行),然后不给袁世凯事先承诺的战争贷款,这样就会造成袁世凯的资金短缺。梅尔森认为一旦中国战局陷入僵持,袁世凯不得不用手中的资金去稳定占领区的经济次序,而无暇顾忌凯丽集团的股票,他就可以趁股价最低的时候购回,这样就能操控凯丽集团。不料袁世凯没有理会占领区的局势,而是分出资金大举抢购凯丽集团股票,从而拥有了60%的绝对控制股权。看着袁世凯购买股票,梅尔森并没有做出反应,因为袁世凯不管拥有多少凯丽集团的股票,只要将来英国军队将他赶下台,这些股票都会以“抵债”的形式变成罗氏的。
就在梅尔森等待着英军和袁世凯的军队展开“鏖战”地时候,一个个让他大跌眼镜的消息不断传来:袁世凯的军队不仅连战连捷。而且通过徐世昌将英德法三国军队一网成擒。这些消息一下子让整个两江军民的信心大涨,不仅解除了帝国银行挤兑以及两江股市崩盘的危局,同时也完全打破了梅尔森的如意算盘!其后,由于夏威夷争端,中美两国关系出现紧张,袁世凯并没有急于与美国修好,而是通过希伯来协会将这种紧张局势的时间拖长。在这段时间内,凯丽集团的股票不断下挫,当股价不足原来10%的时候,袁世凯则趁机将所有股票购回。这些年凯丽集团的总投资额已经超过6亿。但袁世凯只花了6000万美金就得到了凯丽集团地所有权,从而名正言顺的拥有了凯丽集团在中国、墨西哥建设的铁路、厂矿等等产业!
当得知上了袁世凯的当时,梅尔森迅速活动,希望通过美国政府冻结凯丽集团的资金账户,并企图私自用武力扣压马丽。不过此时已经于事无补,因为这些年凯丽集团的大部分资金,都已经投入到中国的矿产和墨西哥的石油开采中。就在美国国会正准备通过对凯丽集团的封杀议案时,凯丽集团的总裁马丽出现在夏威夷岛上,并宣布将集团总部转移到夏威夷!此时美国政府除了凯丽集团账户中那几十万美金,什么也没得到。其实袁世凯也可以强行占有凯丽集团在中国地产业。但是如果这么做,无疑宣布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随时可能不保。今后哪个外资企业还敢来中国投资?于是为了“名正言顺”,袁世凯花了6000美金!
将凯丽集团控制手中后,等于控制了目前中国已经开发和建设地大部分铁路、厂矿,加上袁世凯这些年在中国的私人投资以及刚刚开战时回购的国内企业股票,洪宪基金基本可以完成国内工业的垄断。而此时已经被袁世凯“私人卫队”占领的日本,其出口的纺织品占亚洲纺织品的70%,洪宪基金也可以顺势将整个日本纺织工业接收过来——先进的纺织技术,加上中国充足的原料供应,垄断整个亚洲的纺织业也指日可待。刚刚完成扩建地中华卷烟厂如果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销售,那么不久的将来。最赚钱的卷烟行业也将被洪宪基金会垄断!
袁世凯下如此功夫进行行业垄断,第一个目的当然是为了钱。
1890年后,清廷每年地财政收入总::)在80009000万两之间,其中田赋和厘金关税各40%左右。而盐课和其他杂项各占10%左。旦控制了全国,不可能采取清廷那样的苛政,因此正常税赋肯定要减少;其次。清廷的关税中,九成以上是鸦片进口税,而且为了发展工商业,各地厘卡肯定要取消——这禁烟加上取消厘卡,等于每年3000万两白银地厘金关税收入将不复存在。加上今年内战,中国各方面生产都要受到影响,袁世凯掌权的第一年,将是中华帝国最为困难的一年。如何赚钱、如何弥补禁烟和取消厘金后留下的财政收入空缺,成了摆在袁世凯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袁世凯采取的第一个举措是截流。在晚清,因官员贪污而流失的地方收入和中央拨款,占中央财政的三成以上(2000两左右),是财政收入损失最大的部分。袁世凯要求地方行政官员采取账目、政务公开制,并要求廉政总署严查——只要把漏洞尽量堵住,就可以弥补很大一部分财政空缺。第二,在中日准备签订的《马关新约》中,袁世凯要求日本政府向中华帝国赔款三亿两白银,分二十年还清,因此帝国每年能有1500万两白银的赔款进账——这也是。的原因,目的就是让日本政府去向别国贷款用以还债!除了这两个政府手段外,洪宪基金通过垄断获取的高额利润,也可以对财政空缺进行弥补!例如原来日本纺织业每年为日本政府创造的财政收入大概在10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强行霸占日本;:
行业垄断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在经济上提防犹太略和破坏。
袁世凯与罗氏、赫茨尔家族达成地两笔交易,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为中国带来急需的发展资金。但同样存在这相当大的隐患。首先,犹太人经营能力的可怕,就连二战时期强悍的德国,都不得不通过屠杀来消除犹太人对其经济的影响;其次犹太人漂泊千年不散,可见其民族的团结,要想同化、融合这个民族几乎是不可能;最后,犹太人的政治领袖赫茨尔家族、经济领袖罗氏家族都在中国扎下了根,在这两个家族的号召下,天知道富有的犹太人会对刚刚起步地中华帝国经济体系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现在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袁世凯既需要用犹太人的财富来带动中国的发展。又不能让犹太人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不能让犹太人控制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所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先形成一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形成一定的行业进入障碍,然后有效地组织中国的民间资本进行各种工业投资,以一国之力来预防犹太人地经济投资变成经济占领。(当然预防犹太人不止这一个手段,后面会陆续展开。)
第三个目的,是为了在中国进行技术革命奠定基础。
技术革命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另外必须有高度集中的生产资源用以新技术的开发与创造。这些年,袁世凯在上海和夏威夷建设了民用和军用两个技术中心,而且此时夏威夷研究中心的大量人才和关键设备正在陆续回国——技术基础已经具备。需要的就是更加集中的生产资源!
第四个目的,防止垄断形成地弊病在中国滋生。同时可以对民间资本进行必要引导和保护。
垄断滋生的第一个弊端就是“食利者”增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垄断程度到了极致,因此民间出现了大批拥有资金却不需要工作的富人。这些人靠进行放贷回收利息为生,西方世界称这种人为“食利者”(中国俗称高利贷)。14年法国的“食利者”超过人,占其总人口数地12%,因此这个时期的法国也被人们称为“高利贷帝国”。食利者掌握了大量的金钱,却并不运用于国家地发展中,而是从急需资金用于生产的人那里分配利润,这大大影响了民间的投资积极性。如果由皇室基金来进行资金掌控。那么可以免息向需要资金者进行借贷,鼓励他们从事工业投资。
垄断滋生的第二个弊端是容易形成行业障碍,阻止新来资本进入。当一个行业的生产资源完全由某个集团控制,新来的资本因为无法得到必须的生产资源。也就无法进入这个行业进行生产。虽然这种行业障碍这不利于该行业发展的,不过对于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现阶段,却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由于中国的小农经济已经持续数千年。民间资本家(说白了就是土财主)购买土地的热情远远要比投资工厂的热情大得多,而外国资本却早就看上了中国各种丰富的生产资源!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各个行业实行中外资本无差别开放,那么在中国民间资本开始投资工业之前,这些资源就会被外国资本所瓜分!洪宪基金目前占据中国生产资源的目的,就是防止外国资本对中国资源的过分占有,而为中国资本进行工业投资留下需要的生产资源。
为了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工业投资,中华帝国的《土地法案》和《工业法案》正在起草。在《中华帝国工业法案》中,对进行工业投资的民族资本家提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例如减、免营业税,国家出口补贴,国家技术扶持,自然资源优惠开采等等,以此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工业投资。
在《中华帝国土地法案》中,规定了每个国民拥有的土地上限不得超过30亩。如果超过这个上限,那么国家将对超出部分征收相当于地价200%的土地“超占税”。而且如果某个人拥有的土地已经超过他依然进行土地购买,国家将对这样的土地交易征收相当于地价“超额土地交易税”。如此严苛的土地占有限制政策,等于强制性的要求那些地主、财主将过多的土地卖掉,变成手里的“闲钱”,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可用资金。另外可以预计,当这个规定出台后,将掀起一股土地出售狂潮,地价也肯定会大幅下降。对于一些渴望着土地的穷人而言,这将是重新分配土地的好机会!甚至袁世凯已经准备动用国家资金,将这些土地回购后分配给那些穷苦百姓!
两部法案一个让有钱人攥着闲钱,一个鼓励他们进行工业投资,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
第10卷 大国崛起第8章 以毒攻毒
南,隶属帝国科工部军事研究中心的三十七号秘密研37区。
这个研究所有一栋两层的地表建筑,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大户人家。可如果你能够走对入口,那么你就会发现这里还有有一个五层的地底“科幻世界”。此时37区的一个实验室里,身穿白大褂、带着白色口罩的研究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加上他们手中和实验桌上那些白色粉末,整个实验室如同刚刚下过大雪一般……
“陛下驾到——”听到号令,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静静侯在一旁。
“各位继续工作吧!”戴上护卫递过来的白手套,袁世凯走进实验室,并拿起一包白色粉末端详片刻:“程春,东西看起来是不错,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科工部部长程春对37区负责人招手道:“迟丹鹤,你来
迟丹鹤是一个骨瘦如柴的高个子,宽大的白色长袍恍若被一根棍子支起,他走到袁世凯跟前道:“陛下、程部长,我们正准备进行最后一阶段的试验,很快就能大批量生产……”
程春道:“先不急,陛下想看看‘白龙珠’的效果怎么样,你领我们去参观一下吧!”
迟丹鹤笑道:“没问题,陛下请随我来,我们在隔壁有几个试验对象……”
来到隔壁的一个房间,迟丹鹤连续用不同的钥匙开了三道铁门,众人才得以进入。当最后一道铁门被打开的时候,撕心裂肺的喊声从黑暗中传来,让人不禁毛骨悚然。
“实验室一共有60个不同的试验对象。这里是最近接受试验地五个。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多方位的药性试验,发现‘白龙珠’的比鸦片更容易成瘾,戒除更加困难,当然对人体的毒性也就更大。”
在迟丹鹤的介绍声中,房间内的灯突然被点亮。昏暗的灯光下,五个用铁栏杆封闭的“囚室”:|身裸体倒在地上的囚犯,感觉到灯光亮起,五个人如同疯了一般开始嚎叫,并不停抽搐,其中一个囚犯胯下之物甚至还勃。
看到恶心的一幕。程春皱眉问道:“怎么会这样?”
迟丹鹤答道:“白龙珠地戒断症状非常多,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易激动、流泪、周身酸痛、肌肉痉挛、失水等等。这个人戒断时间过长,受到灯光刺激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
这时一个犯人突然扑到铁栅栏上,身体与铁栏杆相撞发出“咣——”一声巨响,吓得袁家奇赶紧将袁世凯挡在身后。就在袁家奇戒备的眼神中,那个囚犯将手伸向迟丹鹤,用歇斯底里而又十分生硬的中文道:“求你,求你在给我一点,求你……”
迟丹鹤道:“陛下别担心,这个牢房十分坚固。不会有危险……”
听到迟丹鹤的话,袁家奇警惕的退到一边。此时袁世凯看清了眼前这个囚犯个。他已经不能称为人,瘦骨嶙峋加上眼窝深陷,更像一只地府来的厉鬼……
见袁世凯等人一脸厌恶,迟丹鹤连忙道:“陛下,程部长,这边请。我们在隔壁还有一个实验室。”
随着迟丹鹤来到另一个格局相同的实验室,这里的气氛就“祥和”得多。五间囚室里,同样有五个囚犯。这些囚犯虽然也瘦弱不堪、面无血色,不过他们显得十分安静,有的目光呆直地望着前方。有的则不时打着哈欠……
袁世凯见状问道:“这些是吸食鸦片地?”
迟丹鹤点头答道:“是的,他们与刚才的五个人开始吸毒的时间相同,不过反应却相差很大。我们对白龙珠和鸦片做了详细的对比试验,发现普通人刚刚开始吸食两种药物时。都会有头晕目眩、恶心、头痛的感觉,随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欣快感,对身边的一切会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过白龙珠带给吸食者这种快感比鸦片强烈数倍。从刚才那个射精的实验者就可以看出来。在生理满足感上,白龙珠也明显要强于鸦片:一个鸦片烟瘾不大地吸烟者每天吸十至二十次,而烟鬼每天可以呆吸百余次;吸食白龙珠者,如果毒瘾不大每天只要吸食两至三次即可。在毒性上,白龙珠也大大超过鸦片。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染上鸦片烟瘾,可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能够保持职业和智力活动,而且这个时间有可能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而白龙珠成瘾者,一旦毒瘾过深,下场就是吸食过量而死,不像鸦片可以达到每天百次吸食的程度。”
袁世凯皱眉问道:“成瘾性和戒断性怎么样?”
“不管是鸦片还是白龙珠,其成
理都差不多。一旦开始吸食,有毒物质会迅速传到对大脑进行刺激从而产生快感和各种幻想。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药物地作用也逐渐减弱,吸食者只能以更大剂量连续不断地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生理渴求,从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形成毒瘾。在我们的研究者中发现,鸦片成瘾时间比较长,有的人吸食数个月后依然能够戒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