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瓜峦犊看笄澹馔跷蛔匀蛔晃龋衷谥沼谧叩奖涞牡夭健E├咴露罡N勾结部分官员与士兵发起叛乱,占领皇宫。越南王阮福明在一帮近臣的保护下逃出顺化。在镇南关前为萃军所救。当得到阮福明逃到广西地消息时,徐世昌将其秘密“保护”在军营,并第一时间通知了袁世凯!
两江总督府。
看刘永福把情报放下,袁世凯问道:“看完了?”
刘永福点头道:“看完了!”
“说说你的想法!”
“我认为这是我们把势力伸进越南地好机会!”
袁世凯点点头道:“我叫你来就是这个意思。我记得越南王封过你‘雄威大将军兼三宣副提督’,你属下军官可有受封者?”
刘永福有些尴尬道:“有倒是有,当时我们都是草寇。不过是希望从越南王那里捞点兵饷粮草罢了,这些封号没什么用处的……”
袁世凯笑道:“哈哈……原来没用,现在用处就大了!我已经让徐世昌上书朝廷,要求派兵入越平乱。另外,我想从你手下征调几个对越南熟悉的军官做副将!毕竟他们有些根基,在那边行事也比较方便!”
刘永福道:“这个没问题,四师一团长黄守忠、三团二营长吴凤典、特务连连长杨著恩都是在越南根基深厚之辈,也受过越南王的封号,可以派他们过去!”
袁世凯道:“好,就让他们过去。”
刘永福有些担心道:“可朝廷会同意吗?”
袁世凯笑道:“这个你放心,如果是徐世昌上书,相信把他们调去当副将应该没有问题——他现在可是翁门的高徒啊!”
一旁的文增瑞问道:“那元首打算选谁当主将?”
“刘正南!”
刘正南是护国演武堂一期学生,曾经到德国陆军学院深造,后来调入夏威夷党卫军任职。刘正南擅长的是丛林作战,他的战术素养连有不少实战经验的刘永福都赞不绝口。在广西编练新军之前,徐世昌让袁世凯从两江抽调军事人才帮助练兵。虽然袁世凯手下人才不少,但是基本都在朝廷挂了号,他只能从夏威夷抽调人才到广西帮助练兵。尽管广西的新军名义上地统领是冯子才的长子总兵冯相荣,但是实际参与练兵的是副将衔的刘正南和他带去地数十个演武堂毕业生。袁世凯的计划很简单,让现任广西新军副将刘正南带兵入越,平叛后以稳定局势为名驻扎越南。这样广西新军分驻两地,徐世昌就可以再次要求朝廷在广西增练新军。同时,让黑旗军的旧部入越,利用他们地在越南的根基,帮助越南王训练“越南兵团”。由于这些人受过越南王的册封,而且在越南与法军打过仗,容易取得越南民众的信任。
袁世凯把自己地扩军计划一说,王浩晨下意识的问道:“元首。越南军团打算用什么装备?”
袁世凯笑着打断道:“王工不要着急,这次我找你来就是商量换装计划!在我们原来的安排中,在这两年内准
江南兵团进行换装,不过现在恐怕要加上广西的一个
王浩晨道:“元首是不是打算把广西那个师的装备淘汰下来,用以装备越南兵团?”
袁世凯点点头道:“不仅如此,福建兵团一个正规师也要列入换装计划内!”
王浩晨道:“元首,我们现在只有金陵第一武备厂能够生产武器,第二、第三武备厂还在建设中。上次江南兵团扩编已经打乱了我们的计划,现在再次扩大换装范围,恐怕我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即便有足够的兵工厂生产武器。但是凭着江南机器局和金陵火药局的生产能力,弹药也无法保证战时供给!”
袁世凯道:“不用伤脑筋,从今年底开始,在南京再增加六个兵工厂的建设计划,其中两个枪械厂、一个火炮厂,三个弹药厂。另外,我已经致电刘铭传和徐世昌,他们也会在治所建造一到两个配套兵工厂。这样三年后,我们地生产能力就能满足需求!”
听了袁世凯疯狂的扩建计划,文增瑞开始啰嗦道:“元首。这、这恐怕资金会跟不上。今年我们上马的主要项目有第二、三兵工厂,南通鱼雷厂。南京发动机、汽车厂,0104号工程的初级配套工厂,还有通、上海两个船厂要扩建,南京长江大桥也要开始动工,为了这些新项目,我们还要增加数个发电站、炼油厂、特钢厂……”
文增瑞一条条的提出这些项目,目的是让袁世凯知道现在很多事要花钱,而他账上已经挤不出多余的资金。没料到袁世凯不以为然的打断道:“是不是没有一分富余的资金?”
文增瑞道:“所有资金都计划得满满当当,没有富余……要不我们把夏威夷01号建造工程停下?那个项目太费钱了……”
袁世凯斩钉截铁地道:“不行,这些项目一个也不能停!”
“可是资金差得太多!”
“还有多大缺口?”
“按照第二、三武备厂的首期建设资金计算。六个兵工厂今年开工地话,需要增加投入900两以上。”
就在文增瑞犯难的时候,袁世凯掏出一把钥匙交给他道:“这是太平天国留下的1100万两白银,你把它们》::
………………………………
第九卷 改天换日第十章 校园
南京月牙湖以东的数十里范围内,坐落着很多大大小其中军事院校有南京陆军学院、海军学院、炮兵学院、工程兵学院、战地医护学院;高等学府有南京师范学院、南京高等技术学院、南京高等专科学院、南京文史学院、南京医学院。除此之外,广受百姓欢迎的南京技工学院,从事义务教育的数个初、中级学堂,还有被天下老夫子视为“异数”的南京女子也坐落其中,它们都是近五年来成立的新式学堂,也是袁世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在这些学校中,除了军事院校外,其他学校都没有围墙。一栋栋校舍、教室与一排排绿树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学院区,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师生已经达到数千人。学院区由总督府教育厅统一管理,不仅有统一的行政制度,还有专门的刊物《两江校园报》、《青年文摘》以及完善的贫困生助学系统、优秀生奖学金系统。在教育厅的组织下,这里会定期举办各种辩论、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这一天,在学院区中心的广场上人头涌动,不仅学院区的很多学生到场,还有不少外面的读书人赶来旁听,因为这一场讲座的由袁世凯主讲。中国近代的各种社会变革,或多或少都与知识分子有关,甚至有的是从知识分子开始发起的,因此袁世凯对这些学生们的思想教育相当重视,而每个月到学院区开一次讲座,也成了他五年来从未改变的日程安排,这次他讲座的题目是《知识就是力量》。
“……可以预见的是,机器以及其他技术投入实用的产物终有一天会取代人力。成为社会生产活动地主力。人的工作,将进步为依靠其脑力,创造更新的技术、观念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在那个时候,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看的就是这个国家技术的领先,生产方式的先进,还有观念的超前……我们泱泱中华有五千年文明,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些东西深入我们每个人的骨髓,让我们中华百姓有着世界上最高尚地情操与精神。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想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除了高尚的精神,还要有先进的武器,发达的工业以及一批有着先进思维的人才。因此,在我们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技术创新、技术兴国势在必行!在座的各位,有学习中学的、有学习西学地,有学技术的、有学文史地。但是任何一种学科,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们的身体与思想从自然界解放出来。开创一种全新的征服自然界的方式与精神!希望在座学子能够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袁世凯激情澎湃、口沫横飞的演讲终于结束,下面掌声雷动的同时,也有些保守派的学生不以为然,或者不屑一顾。
此时,教育厅总管唐国安(清华第一任校长)起身正要讲话,端着茶杯喝水地袁世凯指指眼前的麦克风,示意他对着麦克风说。早在年,扬声器就由一位德国科学家发明出来,只是它扩声能力很小。所以看似没什么作用,一直没有受到各国的重视。袁世凯这些年一直在划拉各国那些不得志的科学家,于是这个德国人就成了上海研究所地一名研究员,专门从事声音有线、无线传输的项目研究。当特斯拉发明无线电信号传播后。为了让接收方能够更加清楚的收到电波,又开发了信号放大器,于是两种东西相结合。就成了一种现代人常见地产品——喇叭。由于这扬声器是上海留声机厂新开发出来的新玩意儿,刚刚在校园区安装,所以唐国安一时还未适应。他清清嗓子道,小心翼翼的对着麦克风道:“各位学子,中堂大人为了跟学子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决定从今天开始,每次讲座后都回答学生们的一些问题。现在,各位学子可以对中堂大人讲座涉及的内容进行提问,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大清朝那些当官的,个个是出行清道、回家闭门,平日里百姓就是想见一面都困难,所以唐国安的一番话让下面想起了“嗡嗡”的议论声。不是学生们没有问题,而是在中国人的思维里,“祸从口出”已经是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谁知道哪句话说得不到位,得罪了中堂大人可就不好办了!看着下面的阵势,袁世凯拿过麦克风道:“现在诸位不要把我当成中堂大人,而是一个与你们交流的学长,我们只是进行学问上的交流如何?”
袁世凯的话当即起了作用,在前排军事学员方阵里,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起立敬礼道:“校长,学生可否提一个问题!”
袁世凯投去一个赞许的眼光道:“稍息,有任何问题可以当面提出来!”
那学生道:“虽然学生入军校不久,但是当我第一天穿上军装的时候,教官就已经告诉我,我是一名军人,所以我是以一名军人的眼光来理解校长方才的演讲!我记得在校长写的《尉亭演武手册》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管未来的战争如何演变,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依然是人的因素。在校长的书中,处处强调左右战场局势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这是否与校长方才所强调的技术优先的理论有所相悖?”
在众人议论中,袁世凯微笑着道:“问题很尖锐,但是却提得很好。我给你出一个题,你带领一百名士兵防卫一个区域,进攻的敌人数量相当,而且兵员素质与你相似,但是你的武器是大刀长矛,敌人用的是71式毛瑟枪,我想问问你如何打这一仗?”
那学生道:“获胜的唯一希望就是采取伏击或者夜袭,趁敌人不备接近敌人,然后近身肉搏!”
袁世凯点点头道:“不错!这个回答不仅说明你有过硬的战术素养,同时也说明武器技术对与战术的限制与制约!同等武器下。你可以采取更多地种类的战术安排,哪怕就是正面作战,也能守住。然而武器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你的发挥,就连最常见的伏击也要强调近身肉搏!所以,武器的先进,可以给你的战术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相反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战术素养,你地士兵拿着步枪,对方拿着大刀。你却下令冲上去拼刺刀,那么这时人的因素阻碍了武
的发挥!因此,军人素质与武器技术应该是相辅相成约的。作为一名军人,你无法改变国家的技术水平,但是你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战术合格的军人!在座的各位军人要记住,武器,永远是军人的工具,只有信念才是一个军人的魂魄!”
“听口令,全体都有,起立!敬礼!”听到命令。数百名军事学员集体起立,齐刷刷的向袁世凯敬礼!
“稍息!”随着袁世凯地命令。一场政治秀宣告圆满结束。还礼后,袁世凯对着刚才那个提问的学生道:“看你地军装,应该是陆军学院的学生,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那学生起立道:“南京陆军学院,陆军指挥专业第四期学生吴佩!”
吴佩孚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刚好梦见郑成功,觉得这个孩子将来定有很大的出息,于是给他起名佩孚,字子玉(郑成功字佩玉)。吴佩孚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很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以及远大的抱负。吴佩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虽然不富裕,但是也还过得去。15岁那年,父亲突然病故,让吴佩孚一家顿时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是按照历史轨迹。吴佩应该动了前往登州水师营当学兵的念头,因为那里每个月有2饷银,可让他补贴家用。但是登州水师营只招收18以上地学兵。而且出来之后都是一般水兵;两江陆军学院招生的年龄限制在1岁,培养的是军官,并且其助学、奖学体系更能吸引为生计奔波的吴佩!
虽然不知道吴佩孚如何来到两江,但听到他自报家门地时候,袁世凯还是非常开心:“好,从今天起,你调入陆军学院特训班!毕业后直接到总督府参谋处任职!”
吴佩孚压住心中激动道:“是!学生多谢校长栽培!”
特训班是陆军学院学生们心中的一个圣地,那里的学员除了一些深造地在职的军官,就是袁世凯看好的军事人才——一旦进入特训班,可谓前途无量!总督府参谋处对外是两江总督的军事幕僚的办公处,实际上,这是袁世凯将来的全国军队的总参谋部!进入总督府也就意味着成为袁世凯身边的人,那可是天大的机会!袁世凯对吴佩孚的青睐,让下面的学生顿时炸了锅,他们纷纷举手要求提问,希望能够在中堂大人面前露露脸。
就在学生们纷纷提问的时候,人群中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对身边的同伴道:“彦复,这袁世凯能亲自与学子们交流,倒也是难得,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吧?”
看着台上的袁世凯,那同伴冷然道:“叔雅兄,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袁世凯最擅长的就是演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此举无外乎收买人心罢了,有一天我要揭露他的本来面目!”
被唤作彦复的青年就是吴长庆的儿子,清末四公子之一吴保初。袁世凯刚刚进入庆字营的时候,曾经与他一起随张“学习”,两人算是有同门之谊。1884年吴长庆从朝鲜调防金州,袁世凯却带三营兵马留了朝鲜。在外人看来,袁世凯是夺走了吴长庆三营兵马,但是正是这三营人马的留守,让《中日天津条约》(注1)没有按照历史的轨迹在年签订。不过袁世凯能解释什么?难道说:我知道我们走了闵妃会政变吗?所以有了仇怨的袁、吴二人自朝鲜一别之后就再无来往,而被夺了三营人马的吴长庆对袁世凯不免心下怨恨,有时甚至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吴保初自幼跟在吴长庆身边长大,父亲晚年对袁世凯的态度让他印象深刻,而袁世凯忘恩负义的小人形象也就在他脑中根深蒂固。加上吴长庆去世之时,袁世凯正在美国出访,没有机会登门“谢罪”,因此吴保初的怨恨越积越深。
被唤作叔雅的青年名也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名叫丁惠康,是原福建巡抚丁日昌的儿子。吴长庆死后,朝廷为感吴长庆功绩,让其后人吴保初“服丧期满入都,分兵部学习供职”,也是父亲去世后得朝廷恩典,赴京读书,到户部学习。相似的背景,让两人一见如故,引为至交!不久前,朝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