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尴尬地对视一眼,然后一同望向坐在对面的文增瑞。看着众人的表情。袁世凯笑道:“哈哈……文大人不算,他是我派去的!”
樊増祥起立拱手道:“下官有一言想向中堂大人请教!”
“讲!”
樊増祥道:“不知中堂大人派文道台去凤来楼所为何事?是否也是为了钓鱼而去?”
文增瑞通过捐纳,买了江苏候补道。四品官员*,按照大清律那最轻也是个革职地处分。听了樊増祥的话,袁世凯淡然道:“是地!”
樊増祥失望地冷笑道:“中堂大人,您第一天赴任就开始下饵,比那曾大人还要适合当钓鱼行的老板啊!”
袁世凯轻笑道:“难道他钓得我就钓不得吗?”
感受到袁世凯口气中那种无所谓,邓华熙一脸愤怒的起立道:“启禀中堂大人,因为文大人犯我大清律条,所以下官要将文大人带回衙门盘问!”
袁世凯一拍桌案道:“我看你们谁敢?”
邓华熙毫不让步。直视着袁世凯道:“下官身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只要苏、两省有官员违法,都有权进行审判,所以请中堂大人不要为难下官!”
邓华熙敢于这么直接跟袁世凯对着干。除了监察御史的权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靠山恭亲王!邓华熙1851年恩科中举。1860年任京师巡防处办事员,英法联军进逼北京,他条陈抗敌方数千言,受到当时军机处领班大臣恭亲王的赏识,提拔为刑部郎中、江南道监察御史,成为恭亲王制约两江官员的一个重要手段!光绪七年到江南赴任后,邓华熙看到两果现在浑浊的两江官场中,竟然还有樊増祥这么一个难得地耿直清官。虽然年纪相差二十岁,可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其后的两年间,邓华熙利用自己地权力与靠山,而樊増祥利用自己对江南的熟悉,两人多次合作弹劾、查处贪官大量贪官,被两江官员称为“黑白双煞”,不过自从这个凤来楼开张以后,两江官员有了互通消息、暗中交易的渠道,樊、邓二人以前那种各个击破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效果!
看看一脸愤怒的邓华熙,然后又看看樊増祥脸上的嘲讽,袁世凯突然大笑道:“哈哈……好啊!看来两江还是有几个好官的!”
袁世凯突然由怒转喜让两人摸不着头脑,樊増祥问道:“中堂大人此言何意?”
袁世凯将几份拜帖交给两人道:“看看吧!我都有些不敢相信啊……两江吏治竟然混乱到如此地步!”
邓华熙看看拜帖笑道:“难道中堂大人派文道台去凤来楼是为了……”
袁世凯道:“自然是为了钓鱼之事,不过我是为了禁绝钓鱼!”
两人激动的对视一眼,不过随即又露出些不敢相信的表情。樊増祥道:“既然中堂大人是此目的,那为何不言明?”
袁世凯淡淡笑
我们初次见面。我视二位,就如二位视我一般。不知二位心意?今后我们还有很长地时间要相处,到时候你们就会知道我地用心!”
两人再次一同跪倒道:“下官方才出言不逊,还望中堂大人恕罪!”
袁世凯这次亲自双手将两人扶起道:“如果没有这么一出,我们又如何能够坦诚相对?二位,我欲在两江大展拳脚,重新恢复大清钱库、粮仓之富饶,但是再好的施政想法也要人去做。可你们看看,这两江还能有我可以指望的官员吗?今日我到民间一走。所见所闻让人心寒。此番请二位前来,就是想问问二位对这两江吏治可有何办法?”
樊増祥道:“中堂大人,这还有何好说地?对于那些贪污纳贿之徒,找到证据,一并抓了便是!”
邓华熙附和道:“对啊,以前曾国在的时候,与那些贪官们同流合污,甚至还百般为他们掩饰、开脱,如今中堂大人有如此雄心,我们行事就更加方便。到时候定会震慑两江,还我三省清廉吏治!”
袁世凯摇摇头道:“你们想想看。自从二位上任以来,弹劾、查处的官员不少,但这两江吏治不仅不见好转,权钱交易反倒愈演愈烈。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凤来楼就是他们地对策,今天可能是凤来楼,明天说不定又出个什么楼。弹劾查处一批官员,只能暂时起到一定的作用,等他们的接任来了,依然是外甥点灯——照旧!所以这是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袁世凯地话让两人陷入沉思。片刻后,邓华熙问道:“若按照中堂大人的说法,什么才是两江吏治混乱的根本?”
袁世凯道:“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贪得无限’!”
樊増祥问道:“贪得无限……下官愚钝。请中堂大人明示!”
“哈哈……樊大人过谦了。”笑罢,袁世凯接着道:“按道理说,两江富饶是国家之幸。可又是不幸。”
邓华熙不解的问道:“中堂大人,这不幸何解?”
袁世凯喃喃说到:“是人就有贪欲,无非大小而已,所以你现在没有受到诱惑,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更大的诱惑!我大清土贡、田赋、税捐三项乃国家主要收入,两江这三项虽丰,但那也是国家钱粮,因此两江官员本该与其他各省没有区别。可坏就坏在两江太过富饶,富饶得让这些官员经不起诱惑,为了敛财,两江之内厘金种种、关卡重重;为了装满私囊,人人走关系、花重金要来两江某个差事,这些人来了,那三省的吏治如何能好?即便是清廉之人到两江上任,看到天天从眼前过的钱粮锦帛,再看看同僚们一个个穿金戴银,他们又怎能把持得住?这种情况把两江变成了一个官员们生财之地,人人觉得这里的财富可‘贪得’,而正因为人人以为‘贪得’,所以两江官场也变成了一个大染缸,形成了贪污纳贿毫无约束与限制的局面,这‘贪得’变成了‘贪得无限’!”
樊増祥道:“既然贪得无限,那我们就给加大约束,让他们……”
袁世凯道:“与其变‘无限’变有限,不如让‘贪得’变成‘贪不得’,这才是根本!”
邓华熙问道:“如何能让人们知道‘贪不得’呢?”
袁世凯低声如此这般一解释,二人立刻拍手叫好,樊増祥道:“若是中堂大人此法能够实现,两江还有何处可藏污纳垢?”
邓华熙拱手道:“方才下官出言顶撞,还请中堂大人见谅!”
袁世凯道:“邓大人也是心系国家,为我两江着急。我能寻觅到二位这样的良才,高兴还来不及啊”
邓华熙赶紧客气道:“中堂大人过誉了,若是中堂大人真能整顿两江吏治,下官就是多受些气,多吃些苦也乐意!”
袁世凯道:“二位也别高兴得太早,现在虽然办法有了,不过为了两江地吏治能够尽快好起来,还是要有一批清廉的官员来此任职,所以还希望二位能够多推荐一些人才!”
樊増祥道:“中堂大人,您、您说让我们推荐人才?”
袁世凯笑道:“怎么?不乐意?”
两江任上那么界总督,没有一个不是想方设法把自己地亲信安插到各个位置上的。现在袁世凯不仅不安插自己的心腹,反倒是让二人推荐人才,这让“黑白双煞”感动万分,顿时为袁世凯推荐无数人才,这些人才后来成为袁世凯幕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人商议半晌后方才散去,看着两人的背影,袁世凯道:“二哥,跟几个知府约好的时间到了,还得麻烦你一趟……”
文增瑞道:“中堂大人,现在我回去他们会不会起疑心?”
袁世凯笑道:“不会的,方才那么一闹,只会让这帮人更放心。他们会以为我想去,不过被樊、邓二人给搅和了,所以才派你去……”
文增瑞答道:“好,我这就去!”
见文增瑞出门,马格里道:“中堂大人,我们那些计划……”
袁世凯看看天空中的细雨道:“从现在起,每一天我都要跟历史赛跑,所以那些计划刻不容缓!立刻召集我要的人来南京!”
………………………………
第十四章 经营两江(3)之督府夜宴
来楼。(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在最豪华的包间内,文增瑞作为袁世凯的代表端坐席,在他身前的桌案上是一摞厚厚的礼单,七八个官员侍立一旁。文增瑞一边翻看礼单,一边皱着眉头,那些官员们看着他的表情,心中都在打鼓:是不是礼送轻了?
一个戴着四品顶戴的官员拱手道:“不知道台大人对这些孝敬还满意否?”
说话的人是松江知府时乃风,一个通过关系和捐纳走进“公仆”行列的官员。文增瑞放下手中那份礼单说道:“时府台啊,你们可知道袁中堂家产几何?”
这个问题可不好答,说少了等于说袁世凯穷酸,说多了又怕有“污蔑”中堂大人贪污纳贿之意。时乃风陪笑道:“呵呵,中堂大人家产我等怎敢妄加猜测?”
文增瑞笑道:“你倒是会做人,我告诉你们吧!我家中堂大人十五岁就开始办洋务、做生意,为官之前就可以轻易拿出百万两白银,现如今……呵呵,你们算算吧!”
时乃风赔笑道:“那是,那是,中堂大人自然是富可敌国……”
文增瑞道:“不说旁的,上次在殿上,太后责怪我家中堂大人丢失定远巨舰,结果中堂大人二话不说,赔偿朝廷一百四十万两白银,所以……你觉得这些东西中堂大人会看得上吗?”
其实几个官员送的礼物其实不算轻了,知府一级的官员礼单上多则上万两、少则数千两,而几个知县也都有千两之数。听了文增瑞的话,这帮家伙个个在心里捏了一把冷汗:“乖乖,一出手就是一百四十万两。那得多重的礼物才能让袁世凯满意啊?”袁世凯有钱大家都知道,可没想到有钱到这个地步!时乃风看送钱效果可能不大,只得另辟蹊径:“文大人,其实我等还为中堂大人准备了其他礼物,只是他没有亲自来……”
文增瑞打断道:“怎的?我来不行吗?”
时乃风拱手道:“呵呵,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中堂大人威名远播,我等仰慕已久,很想一睹抗法英雄地风采……”
文增瑞道:“今天下午中堂大人都到了门口,派本道职先进门看看,没料到那个邓华熙竟然派兵把这给围了。连我差点都脱不了身……所以中堂大人只得打道回府。”
时乃风咬牙道:“这个邓华熙可真是会搅和!道台大人,您可得留神着点,他象个疯狗似的,得谁咬谁……”
文增瑞道:“你不是说还有个特殊的礼物吗?”
“呵呵,您稍等……”言罢,时乃风击掌三声,随即包间一侧的小门被打开,一个身穿罗裙、云鬓高束的女子婀娜而至。这女子二十出头,长一张清秀瓜子脸,柳叶弯眉、樱桃口。双眸透亮清澈,目光流转间摄人魂魄!
“民女沈月琴给各位大人见礼。”女子盈盈拜倒。恍如一阵香风荡起阵阵遐想……
看着正在出神的文增瑞,时乃风暧昧的问道:“文道台,月琴姑娘是清倌,一直卖艺不卖身……在她心里,也只有中堂大人这样的英雄才能般配……呵呵,您看这礼物如何?”
文增瑞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哈哈……各位大人果然是用心良苦啊,不过现在中堂大人刚刚到任,只怕还不便接受这样的礼物。”
时乃风失望的道:“这、这如何是好?道台大人,我等可是对中堂大人孝心一片啊……还望大人指点!”
几个官员一同施礼道:“请道台大人指点!”
文增瑞笑道:“现在中堂大人刚刚上任。自然不好出入凤来楼,不过嘛……”
时乃风赶紧从袖口里掏出一张银票塞给文增瑞道:“一切还得仰仗道台大人……”
文增瑞接过银票看都没看就往怀里一揣:“我会传达诸位地心意,相信有一天,中堂大人会‘亲自’来领诸位之情的……呵呵。特别是会来领月琴姑娘之情……”
时乃风把心放下来道:“那就好,那就好,今后道台大人还得多多关照啊!”
文增瑞道:“这个自然。不过临来的时候中堂大人说了,本月三十下午六时,在总督府花厅宴请三省七品以上官员。到时候还要对三省各地的官员进行调整,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每个总督上任,人事调整避免不了,这就意味着将有大量的肥缺会出现!想要担任这些肥缺,先看与总督的关系,其次看这“孝敬”有多少。几个官员经历不少次的人事变动,这些技巧当然熟门熟路。时乃风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还麻烦您回去跟中堂大人美言几句,今后下官自然还有孝敬……”
在袁世凯入主两江总督府的第二天,他便以总督的身份向三省各地送去了请柬——邀请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前来赴宴。与这个请柬一起传出的,还有一个传言,那就是关于袁世凯家产地猜测。袁世凯有钱是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过具体有多少钱外界知道地人就很少。袁世凯绝大多数资金,现在已经成为了凯丽国际投资集团的股份,这些资金是他将来为两江引进|船务公司的盈利、夏威夷今后的产出,还有罗氏未兑现的支持,流动资金总数不会超过200两白银,大多数还都已经有了预定用途。不过流言有个特点,那就是传播的人越多,那么夸张程度就越大。在时乃风以及助学会出身的官员散播下,袁世凯敢于私人赔偿定员号的事情广为认知,他地家产从200两起步,经过无数人的传播后变成了2000万、万……对于袁世凯家产的猜测越多,这些官员们就越郁闷,因为讨好一个穷上司好办,可自己现在这个上司竟然这么有钱。而且据说人家的钱还都是自己赚地——那得多少银子才能进得了袁世凯地法眼啊?各地
了给袁世凯送好礼,开始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脂民膏,地怨声四起……
送完了请柬,总督府宾客不断,除了那些下面来“探听虚实”地官员,还有无数前来恭贺的各路人马。袁世凯这段时间啥事情也没干,就光顾着接待客人了。就在宴会当天,袁世凯望眼欲穿的新任江苏巡抚郭嵩终于到任,不过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左宗棠竟然跟他随行!
煦园、鸳鸯亭。
袁世凯对着老战神一施礼道:“见过堂部大人!”
左宗棠身体虽然日渐衰老。不过他眼中那抹倔强依然。左宗棠赶忙扶起袁世凯道:“尉亭,我可担不起这一拜!现如今你已经贵为文渊殿大学士了,哈哈……”
袁世凯恭敬的道:“在二位眼中,尉亭不过是个小辈罢了!”
郭嵩焘笑道:“真是后生可畏啊~想不你的手下了,哈哈……不服老不行了!”
左宗棠笑道:“如今你相信我的话了吧?尉亭现在已经是我大清栋梁了!”
郭嵩焘道:“尉亭,你可不知道,当得知你跟法国人议和的时候,季高气得病倒了。当时我担心他身体撑不住,马上从北京赶到福建。没料到,我到他府上地时候。这家伙竟然在跟人喝酒!后来我一问啊,原来他听了你大败法军的消息,不仅马上痊愈,而且还从床上蹦了起来!”
左宗棠笑道:“哈哈……我大清多少年没有这么痛快的胜仗了啊!我能不高兴吗?”
袁世凯笑道:“没料到我这议和的幌子连二位都给骗了!”
郭嵩焘道:“恩,我还听说当时季高还把你骂得……呵呵,不说了,不然一会要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