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侠骨神医 >

第42章

穿越之侠骨神医-第42章

小说: 穿越之侠骨神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老佛爷,皇上的病情似乎真的越来越差。多日来腹泻不止,近日甚至几乎下不了床,见到皇上真的替他担心。”端君王佯装出一番好意。

    “难道太医院的御医没有为皇上诊治吗?”慈禧太后疑惑道。

    “太医院也为皇上开过汤药,不过皇上吃什么就泄什么,恐怕药石无灵。”端君王依然添油加醋。

    “岂有此理,太医院的人怎么办事的?”慈禧太后怒道,然后用力拍着桌子,把茶水都弄洒了。光绪帝怎么说也是她亲妹妹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她也是万分焦急。

    “启禀太后,恕载漪过虑,皇上的病情每况愈下,早已引起朝野诸多猜测,谣言四起,甚至乎外国公使也曾经多次派员,向载漪询问皇上的病情。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我们让这件事再拖下去,只怕会让乱党有机可乘,到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端君王振振有词。

    “难道真的让哀家非要做决定不可吗?”慈禧说完,心中担忧,一时竟咳嗽起来。

    崔玉贵见状,急忙给慈禧太后披上披风,怕她受凉,便说道:“老佛爷,注意着凉。”

    慈禧太后见到披风那一刻,仿佛若有所思,她用手慢慢的抚摸着这件披风,想起了和皇上在一起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件披风是光绪送给她的。

    她回忆,就在那天,京城天气变化多端,于是光绪帝便让人给慈禧做了这件披风。光绪帝当日如此关心她,那日对她说:“近日京城天气反复无常,朕也听说宫中已有多人感染风寒,所以朕特意命江南织造连日赶工,做了这件披风送给皇阿爸。”

    “皇帝有心。”慈禧太后凤颜大悦,她用手摸着披风,赞道:“这件披风用料上乘,穿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赘,不错。”

    “朕与江南织造商商讨了好几日,才决定这个款式,如今皇阿爸如此喜欢,总算值得。”光绪帝见到慈禧如此欣慰,心内自然欢喜。

    “为了一件披风要皇帝废寝忘食,哀家真是受宠若惊。”慈禧含着泪花,紧紧握住光绪的手。

    “一直以来,皇阿爸视朕犹如亲生孩儿,爱护有加。皇阿爸対朕的养育之恩与教导之恩,朕此生都不会忘记。”光绪帝动情说道。

    这一幕幕的回忆,让慈禧内心泛起波澜,她便嘱咐端君王喊太医院的人来仁寿殿见驾。

    端君王见慈禧太后不为所动,只好遵旨宣太医院的御医见驾。

    仁寿殿内,慈禧太后凤颜大怒,指着院使大人等三人骂道:“你们三个奴才,皇上龙体染病多时,到了今天你们依然束手无策,可知有罪?”

    “请太后息怒……”太医院众人急忙叩头。

    “哀家问你们,你们究竟懂不懂医治皇上,或者根本就不想治好皇上?”慈禧太后依然怒道。

    “太后明察,给我们天大的胆子,臣等万万不敢怠慢,更不敢玩忽职守,故意耽误皇上的病情。”院使大人急忙解释。

    “那你们就是承认自己的医术不精了?那太医院还留你们三个奴才干什么?”慈禧太后冷眼怒道。

    平常不怎么说话的刘御医突然说道:“臣等只是想更加准确地对症下药,所以需要多一些时间去诊断,臣等已经初步了解了皇上发病的原因。”

    “那皇上到底是什么病?”慈禧太后迫不及待地追问。

    “皇上先天肾水不足,加上为国忧心,精神及五脏六腑皆受影响,可能因此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腹泻不止,臣等已经尽力用药,稳住皇上的病情。”刘御医无能,只能胡编乱造,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废话!事实摆在眼前,皇上的病一天比一天差,这样也叫稳住病情?”慈禧太后岂能容他人忽悠。

    “禀太后,臣等已责成御医叶秋白全力治好皇上。”张院判突然冒出一句,这是明显的推卸责任。

    院使大人和刘御医看了一下张院判,心想还是你牛叉,推卸责任不打草稿,掌嘴就来,着实让他们吃惊不小。

    “皇上的病,何时变成由叶秋白负责?”慈禧被这三个懵逼的御医搞得晕头转向。

    “回太后,叶秋白医术高明,之前能医治好太后的怪病,相信定能令皇上妙手回春。臣等商议之后,决定派叶秋白为皇上治病。”张院判果然伶牙俐齿,这也是逃避责任的最好方法。

    慈禧太后闻言觉得有道理,叶秋白的确医术高超,那就让他来医治吧,便说道:“但愿如你所言,你去告诉叶秋白,叫他好自为之!哀家等着听他的好消息。”

    这一招简直就是借刀杀人之计,叶秋白能把皇上的病治好吗?
………………………………

第六十三章 你知道朕所患何病?

    太医院这三个庸医从仁寿殿出来,如蒙大赦。幸得张大人巧舌如簧。

    张大人,你为何在太后面前,说我们指派了叶秋白为皇上治病呢?”刘御医不解的问道。

    “就是啊,叶秋白做事离经叛道,奇奇怪怪,指派他专责医治皇上,万一皇上有什么三长两短,我怕我们人头不保。”院使大人比较担心。

    “院使大人,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皇上已经病入膏肓,只怕随时都会……”张院判说道。

    “你知道就好,你还……”院使大人责怪道。

    “院使大人,你也看见了,太后对皇上的病情如此重视,如果皇上有什么三长两短,到时候我们只怕难以置身事外!”张院判急躁说道。

    “你的意思是,将医治皇上的病交给叶秋白,同时把所有的罪责也推给他?”院使大人推敲的没错。

    “这正是一石二鸟之策!”张院判一番得意。

    院使大人一脸的无奈,心想这样冤枉叶秋白会不会遭报应。

    “张大人,你真是想的理想,万一叶秋白真的把皇上医治好了,岂不是所有的功劳都归与他?”刘御医不想让叶秋白居功,便忧虑道。

    “如果叶秋白真的治好皇上,到时候我们自然变成举荐有功。用人之道,换言之,无论如何,我们只会立于不败之地。”张院判信誓旦旦地说道。

    “这么说,叶秋白不是变成了我们的救星。”院使大人说道。

    刘御医和张院判点点头,满怀欣喜,没想到这么快就保住了项上人头

    叶秋白很快就接到了懿旨,传他进瀛台为皇上治病。叶秋白心里早已知道是那忙太医院的人使得坏,但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这人是皇上呢?

    叶秋白喊了曾御医一同前往瀛台为皇上诊治。

    “把桥放下来!”曾御医命令看桥的太监。

    太监早已被告知叶御医来诊治皇上的病,所以不敢怠慢,迅速放下了吊桥,这吊桥便是通往瀛台的唯一通道。

    “当今皇上乃堂堂一国之君,难得有宏图大志,力图改革国家,最终落得被软禁于瀛台,失去自由。”叶秋白路上叹息道。

    “不要乱说话,小心隔墙有耳,万一传到太后哪里,后果不堪设想。”曾御医赶忙劝道。

    “当日皇上推行变法的时候,要不是操之过急,误信小人的话,今天可能有另一番的景象。”叶秋白非常可怜这个皇帝。

    “是否有一番新景象,还是要看皇上能否过了这一劫才知道,即使有宏图大志,也要有能力执行才行。其实皇上的龙体一向都孱弱,自从变法失败之后,不但被太后软禁在这里,还要与他心爱的人天隔一方,结果就久郁成疾,有多少宏图大志也没有用。”曾御医直接说出了皇上的心结。

    瀛台暖阁内,叶秋白为皇上把脉诊治,过了少卿,叶秋白谈谈说道:“皇上的脉象似有似无,舌苔灰白,手脚冰冷,神疲乏力,不思饮食,情况相当不妙。”

    曾御医在一旁拿着本子快速的记录着叶秋白说的话。此时皇上在床上还不停的说着胡话,神志不清,双眼紧闭。

    “我之前听两位公公所说,皇上这两天仍然腹泻不止,已经到了只泄水的地步。”曾御医边记录边解释。

    “既然这样,我们唯有帮皇上处方。”叶秋白说道。

    “你们走……”光绪帝突然在床上说道,他似乎听见了叶秋白说话,“朕不会服你们开的药。”

    “请恕微臣听不清皇上所说的话,请皇上再说一次。”叶秋白故意问道。

    “我让你们走……你们太医院这些庸医,不学无术,你们处方的药,朕只会越喝越泄,朕不会再服你们的药,你们走!”光绪帝紧闭双眼,但是这次好像用力把这些字说清楚。

    “皇上,叶御医并非一般的医师,他医术高明,之前太后的怪病亦……”曾御医想让皇上信任叶秋白。

    “不要再说了!”皇上打断了曾御医的话。

    “小林子,小蔡子!赶他们出去。”皇上不耐烦说道。

    “喳……”两位小太监应诺。

    叶秋白二人相视哭笑一声,只好先离开瀛台再做打算。

    再回来的路上,曾御医自语道:“皇上的病这么厉害,却偏偏不肯吃我们的处方的药。现在我们这样走,回去不知道怎么向院使大人交代?”

    “皇上的腹泻,恐怕我们开任何汤药,结果都一样。”叶秋白回头看看曾御医说道,其实他内心早已有了诊治方法。

    “之前升平格格无法服药,不是试过药气令她由鼻孔吸收吗?此方法可否用于皇上?”曾御医兴奋地说道。

    “可惜我们暂时无法确诊皇上的病因,又岂能开处方药呢?”叶秋白表现出一副无奈得样子。

    “皇上已经泄到脱水的现象,若再想不到医治方法,我只怕……只怕皇上熬不过这几天。”曾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他眼光看着叶秋白,希望他有什么好的方法妙计。

    “在确定皇上的病因之前,我们尽量令皇上补充水分,以保住皇上的性命。”叶秋白说道。

    “皇上如今了喝水也会泄出来,只怕让皇上喝水也未必有作用。”曾御医依然担心。

    “以皇上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他不但缺乏水分,还要重缺乏盐分,我认识一个西洋医生,他有一个方法,可以令人的身体快速增加盐分和水分。”叶秋白此时想到了阿瑟神父。

    叶秋白原先曾独自一人便去教堂找过阿瑟神父,探讨过一些制造生理盐水的方法,他依稀记得,阿瑟神父所说,如果手上没有足够的器材,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制造出口服的生理盐水来应急。

    “关于生理盐水,盐和水的比例及处理方法,曾御医你都几下来了吧”叶秋白叮嘱道。

    曾御医举着本子,高兴的说道:“全部记下来啦!”

    “知道生理盐水的任务就交给曾御医了。叶某先行告退。”叶秋白微笑着走了。

    曾御医看着叶秋白的身影,一时竟忘了打招呼,他佩服叶秋白的医术,这生理盐水,他可是头一回听说。他又哪里知道,他是齐鲁医科大学的高材生,生理盐水再不会弄,这学校白上了。

    “喂!叶御医,你到哪里去?”曾御医不舍叶秋白离开。

    “叶某要找一个人,没有她,恐怕曾御医做的都白费心思!”叶秋白大声回答。

    曾御医纳闷,这叶秋白到底搞什么鬼?

    原来叶秋白搞的这个鬼,就是找到珍妃娘娘帮忙。在北三所,叶秋白见到了娘娘,便把这些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珍妃娘娘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便追问道:“叶御医,请你一定要设法救回皇上!本宫已经失去孩儿,若是连皇上也遭逢不测,试问本宫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

    “珍妃娘娘,请勿激动。微臣来求见娘娘正是为了此事,由于皇上长期卧床,他不再信任任何人,而且拒绝服药。”叶秋白慢慢道来。

    珍妃听完此话,心中感觉疼痛难忍,喃喃自语道:“皇上为什么那么傻?”她失声哭泣起来,失魂般坐到椅子上,伤心说道:“难道皇上已经忘记与本宫的约定?无论再怎么艰难,也必须坚持到重逢之日。”

    “请娘娘体谅皇上的感受,由于皇上长期被软禁于瀛台,不知道何时与娘娘相聚,而且身患沉疴,身心具惫,一时想不开也在所难免。”叶秋白开导娘娘不要伤心。

    “只可惜本宫不可以离开北三所,根本不能忙皇上做任何事。”珍妃娘娘埋怨自己道。

    “那倒未必,当今世上,能够令皇上重新振作的,就只有珍妃娘娘。”叶秋白十分肯定的答道。

    珍妃娘娘寻思着叶秋白所言,真能帮上皇上岂不是极好的事情。

    叶秋白微笑着说道:“珍妃娘娘只需给皇上写一封信即可,剩下的由微臣来办理。”

    此时珍妃娘娘一扫愁容,大喜道:“此法秒极!速拿文房四宝来。”

    珍妃娘娘写完书信,再三叮嘱叶秋白一定要把信件亲自递到皇上手中。叶秋白点头应诺,保证万无一失。

    几经波折,这封信终于来到了瀛台。

    暖阁内的皇上听说是珍妃有书信来,竟然强打着精神做了起来,他抖着双手,展开那封书信,只见上面写道:“闻得皇上身患恶疾,久医未愈,实令臣妾心痛难眠,臣妾未能到瀛台伺候皇上,仅能凭借一纸书函,以表寸心。叶御医仁心仁术,对臣妾更有治病之恩,望皇上信任叶御医如同信任臣妾,早占勿药,鹣鲽情深,冀盼重逢之时,恳请皇上珍重龙体。珍妃泣拜。”

    光绪帝看完珍妃这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激动说道:“朕认得……朕认得珍妃的字迹。”他把这封信贴在胸前,竟落起泪来,“这封信是珍妃所写,叶御医,珍妃她身体好吗?”

    叶秋白看到光绪帝的神态,他此时也无比动容,内心一阵酸楚,便说道:“珍妃娘娘一切安好。珍妃娘娘说,虽然独居北三所,难免感觉孤独,但是能够远离是非之地,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唯一令珍妃娘娘感到难过的,就是未能够与皇上相见。”

    光绪帝听闻,泪眼模糊,泣声道:“朕又何尝不是……对珍妃魂牵梦萦。”

    “皇上既然希望能够与珍妃娘娘,有相见之日,就应该听珍妃娘娘所言,让微臣为皇上诊治。”叶秋白见到时机,不会忘记看病这一环。

    “莫非叶御医你……知道朕所患何病?”光绪帝疑惑抬头问道,目光中似乎见到一丝曙光。
………………………………

第六十四章 谁派你来毁灭证据的?

    叶秋白见到皇上有兴致医治,便说道:“皇上,微臣不是神仙,只有让微臣诊断之后方能处方。”

    光绪帝摇摇头说道:“哎,朕吃了这多药依然腹泻不止,恐怕……还没有吃完你们开的汤药,就一命呜呼了。”

    “皇上请放心,近日来皇上腹泻导致身体虚弱,严重缺少水份和盐分,请皇上喝了这碗生理盐水吧。”叶秋白看着皇上孱弱的身体极力劝道。

    皇上摇摇手,对这碗生理盐水表示没有什么兴趣,叹息一声坐在床上,目光呆滞,不知道想些什么。

    “皇上,你看这是什么?”叶秋白拿出藏在背后的一簇粉色牡丹花。

    “牡丹花!粉色的,我知道珍妃喜欢粉色的牡丹花,难道是……”皇上又惊又喜。

    “是的皇上,这些花的确是珍妃娘娘让微臣带给皇上的,希望皇上见花如见人,身体早日康复。他日皇上和珍妃娘娘相见,娘娘也不希望见到皇上憔悴的样子。”叶秋白趁机说道。

    “叶御医你说的对,朕不能这样,朕要把病治好了才对。”光绪帝此时来了精神。叶秋白便让曾御医把生理盐水递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