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三国-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昂在马上一边看着周围的景色,一边似乎无意的说道:“奉孝常说你是柔中带钢,我一直不相信,因为你总爱笑,像是一个永远不知道忧愁的人,更是一个不与人争斗的人,可今天我才发现,你愤怒起来的样子,真是让人恐惧,我觉得那一刻你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曹昂不正面看我,似乎心中还是有芥蒂的,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原则,我做事的一个原则就是公私分明。于私来说,我喜欢宽厚待人,遇到知己朋友,我可以把酒言欢、笑谈人生。遇到蛮横无理的人,我可以一笑置之,求同存异。遇到渊博方正的人,我可以虚心求教,推心置腹。遇到奸诈阴险的人,我可以小心谨慎,退避三舍。吃点亏没什么,只要不涉及生死尊严,我都无所谓。但涉及公事那我就会寸步不让,兵者,国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也。领兵者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伤亡!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没有什么差别,要是因为我的一时徇私退却,而造成将来他们不必要的伤亡,我心中不安!你会心安理得吗?”
曹昂道:“我当然也不会!”
我应道:“正是如此!只要你珍惜手下将士的生命,便不会心安理得。一时的妥协与放纵看似在关心将士,实际上却是将他们之置于死地。而公私不分没有原则便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一个人若没有原则,就如同在河流中没有人掌控的小舟,一生只能随波逐流。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原则,有了原则就如同小船上有了掌控的人,并按上了双桨,从而可以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用力的划动,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
曹昂点了点头道:“说的有理。可是你的行为也太过激了,现在全军上下所有的将官基本都被你得罪了,他们恐怕不会像我一样考虑你做的是否正确。恐怕他们现在都恨死你了,犯众怒向来是军中大忌,这可如何是好?”
我笑道:“你可曾考虑过,为何新官上任不敢得罪军中将官,生怕触犯众怒?”
曹昂想了一下道:“若随意得罪军中将官,那以后谁还为你办事呢?即使他们不明着违抗你的命令,也可以阳奉阴违,消极处理,那你的命令便毫无作用了。而且将官大都在军中有一定威望,随意处罚,让将士们人人自危,谁还肯为你卖命打仗呢?先秦时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最后只剩了莒城和即墨二城孤守。守将田单使用反间计,燕王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的兵权。骑劫暴虐急躁,随意撤换处罚军中将官,惹起军中众怒。后来田单使出火牛阵,燕军大败,兵无战心,骑劫也在乱军中被杀。70余城全部被夺回。这就是犯了众怒最好的例子!”
我道:“不错!新任命的统领也往往是有这样的顾虑,所以不敢有明显的动作。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这火再烧,也只是针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真正涉及军中将官,或者关系军中将官利益的事,那是不敢烧的,就是因为怕犯了众怒,自己以后的官路不稳当。而这也就造成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军中的陈旧积弊没有人敢触碰,只能去慢慢适应,久而久之,这些错误的陈旧积弊反而堂而皇之的成了军中所谓的规矩!谁要想去改变,谁就是错!实在可笑!”
曹昂沉默不语。
我继续道:“他们之所以惧怕,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缺乏去改变的本钱!我却不怕,因为我手中有兵,所以不惧怕他们聚众闹事!因为我懂得军中军务,也能领兵打仗,不必依靠几个校尉来作战,所以我不惧怕他们阳奉阴违,谁要敢这么做,我可以立刻换了他,渴望升职的人那是排成了长队!我也不怕军中士兵不服,我现在要的不是他们对我的信服,而是惧怕,只有强者才会让他们惧怕,才会让他们不敢违背我的命令!我也不怕他们将来在丞相面前告状,影响仕途,因为我从来没有把高官厚禄作为自己的理想。人生若能做一二件惊心动魄的大事,足矣!”
曹昂有些感叹道:“子羽,你说的这些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发觉自己以前太软弱了,也太迁就别人了,你觉得呢?”
我呵呵一笑道:“宽厚待人是应该的,但是该强硬的时候,绝不能有所顾及!前怕狼后惧虎,很难有所作为!”
曹昂也笑道:“你这是在批评我吗?”
我笑道:“曹大哥你多心了,我现在想的是如何让士兵了解我的心意,所以我想今晚休息的时候在士兵之中多走走,和他们多谈谈,你跟我一起来吗?”
曹昂点头道:“那是自然,我支持你!”他顿了顿又道:“我觉得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原则,你说这该怎么练出来呢?”
我呵呵笑道:“顶住压力,再坚持一会儿!直到自己顶不住了,转身就跑!”
曹昂被我这个玩笑说的一乐,但转念又想,觉得似乎很有道理。
为了弥补我在军中的形象,每晚我都要和曹昂去士兵群中转几圈,至少也要博得一个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好印象才行,而曹昂对我支持,也非常重要,最为曹丞相的长子,有他的支持,曹休、孔秀他们虽然不满,但还是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天,终于到了目的地------鲁山城。
鲁山是县城,城墙并不是特别高大,但是它的地利位置却很重要,它三面环山,一面依水,一条蜿蜒的育水河从县城西方的山脉中发源。
我们领兵进驻城内,县令和县尉对我们进行慰问,我也同时接过了鲁山城的军事指挥权。
鲁山古称鲁阳,春秋时楚国鲁阳公曾于此而战,据史称其挥戈令日西退.虽然夸张,但是也可看出这里的历史悠久。城池东西一里,南北一里半,城墙四丈,但大都是踏土而成。
这里是先秦名家墨子先生的故里,城中设有墨子庙供人祭拜。城西的昭平湖畔尧山之下,曾经住着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刘家的始祖人物----刘累。刘累生活在夏代孔甲年间,因出生时手上显现“刘累”纹样,家人以为吉祥,遂以刘累为名。孔甲帝得到雌雄二龙,听说刘累曾学养龙于“豢龙氏”,就命刘累养龙,因刘累养龙有功,孔甲赐他“御龙氏”,后来一龙死,刘累惧怕受到惩罚,便将其制成肉羹献给孔甲帝,孔甲因之味美,命令刘累再献,刘累因惧怕龙死之事暴露;于是迁居到此,在此垦荒渔猎,最后卒葬于此,刘累子孙后来便以刘为姓。本朝武帝年间曾经来此认祖归宗,并设立庙宇供奉。如今也已经有数百年了。
我询问原本负责这里治安的县尉刘唐道:“刘县尉,本县人口多少?”
刘县尉拱手道:“城里人口三万,精壮也有五六千。若算上周围村庄的人口,应该有十多万吧!”
我奇道:“十多万?那人口可真不少。要知道山外有的地方可是千里无人烟啊!”
刘县尉笑道:“小县三面环山,一面靠水,也算是属于山区,而且这里没什么有用的矿产,也没有贼人想要占领这里,所以黄巾造反时,我们这里倒是没有受到什么灾祸。”
我点了点头,难怪,因为无用,所以没人争抢。但是这里三面环山易守难攻,一面靠水,粮食容易通过水路运出。作为一个储存粮草的地方还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道:“这里大都是山地,县民如何过活?”
县尉道:“其实山中也是有不少平整土地的,只是地块较小罢了。如今我县有田地二十万亩,多以粟谷麦为主。我们西边有一昭平湖,那里盛产鱼虾,也可养活万人,再往西就是连绵大山,森林茂密,飞禽走兽也有不少,将军如果喜欢,改天我们去打打猎,让将军尝尝我们这里野味的美味!”
我呵呵笑道:“真是盛情难却啊,有机会一定去转转。多有什么野兽?”
县尉一见我来了兴趣,也来了精神,眯着笑眼道:“有斑斓虎、金钱豹、飞天金雕、大麋鹿、山羚羊、野猪、狐狸很多很多,最妙的还有一种娃娃鱼,鸣叫如婴儿,入口鲜美,如果将军不嫌弃,中午请到我家,让将军品尝品尝!”
我笑道:“多谢刘县尉了,那山中可有什么好的树木?”
刘县尉道:“树木那还是随处可见,大都是几人合抱粗细,千年树木那都很平常。”
我心中一动,道:“明日刘县尉若有空闲,我们一起进山去看看如何?”
刘县尉喜道:“好说,我还有数条好犬,我们一起进山!”
………………………………
第九十四章:进山打猎
在到达鲁山的第二天,军队驻扎和安顿好之后,我决定去城西面的大山里看看。
清晨,按照约定好的,刘县尉早早的就带着三个衙役牵着六条大狗到军营前找我。
我让徐悠和白青老哥带着五个追风营的士兵装备好弓箭腰刀随我一起进山。龙飞向来做事稳重,我让他留下来掌控追风营,省的有什么麻烦事情发生。
曹昂听说我要进山,也带着五个士兵一起跟来了。
到了军营门口,看到刘县尉一身青色劲装,背着弓箭,腰间还挎着一把刀。看来是做好准备了啊。
他身后有三个衙役,没有带弓箭,但是腰里都别着短刀。背上还背着一个个包袱。每人身边还跟着两条四尺高的大狗。那些狗大都是黄黄的皮毛,微白的脚爪,宽大的嘴吧,看上去倒也威风凛凛。其中更是有一条高有五尺,脖子上有着厚厚的鬃毛,状如雄狮,看到我们不禁呲牙吼了一声,声如闷雷,我也不禁一惊。我身后的士兵更是噌的一下抽出了刀来。
刘县尉见状急忙喝止那大狗,向我和曹昂行礼道:“大公子和风将军不要见怪,这狗见了生人就是如此,熟悉就好了!”
见到那大狗在六条狗中傲然挺立,如同鹤立鸡群般,我不禁奇道:“刘县尉,这狗为何与众不同,如此雄壮?”
刘县尉面露喜色,自豪道:“其他五只是本地的黄犬,而这只则是我从西域商人手中买来的一头獒犬!名曰:黄狮!”
曹昂也来了兴趣,道:“獒犬?”他看了看黄狮的鬃毛,“江东孙策年前曾经给天子进献三头雄狮,此犬果然有些狮子的形状。”
刘县尉更喜道:“下官平时无他爱好,唯好养犬。这种獒犬生长在羌人聚集的高原之上,体型巨大,生性勇猛,不惧虎豹,更可贵的是忠心耿耿。我当年可是费了好大的心思才把它收服的。”
我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便扬手道:“咱们出发吧,边走边说如何?”
众人同意,在路上,刘县尉见我们对獒犬都比较感兴趣,接着道:“獒犬在羌人中又被称为神犬,又叫苍猊,乃是神兽狻倪的后代。每当有新犬降生,则用箩筐装起,放在屋内最隐蔽处,十日不给它吃喝,若有小犬可以熬过十日不死,则拿出来给母犬喂养。经过如此严厉挑选出来的獒犬,长大之后必然非常强壮,在高原之上羌人小孩将他们当成马骑,还可以放养羊群。”
我呵呵笑道:“这犬有牛犊般大小,拿来骑也算是方便。想不到天下还有如此高大的犬类。”
刘县尉见我们众人的目光都带着羡慕般的看那只獒犬,便有意卖弄学识道:“我中原猛犬多已经灭绝,驯养的家犬往往体型较小。但是西域草原上还有一种白犬,体型巨大,嘴巴较长似狼而非狼,被当地部族称为祖先。在北方匈奴的铁勒部靠近极寒之地,还有一种灰色的大犬,体型巨大如熊,能够与熊搏斗而不落下风。当地部落的人常常用他们当坐骑。我五年前曾经在颍川王家见过一次。”
……竒@ 書#網¥q Ι & &δ u& # ω ā Ν g &。 ℃ ǒ M……
说完,他有些遗憾道:“可惜,如今乌桓、鲜卑部落不听从王命,随意打仗,商路断绝。这种大犬想买也是买不到了。”
我笑道:“你已经有了这样的猛犬,心中还不满足吗?”
刘县尉也笑道:“有好东西,谁还会嫌多呢?我只是有些遗憾罢了。让将军见笑了。”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一个时辰后,终于到了昭平湖畔,大湖一眼望不到边际也不知道有多宽多大,平静的湖水上飞鸟悠然的盘旋。湖边是一片水草之地,其中也偶尔夹杂着一些荷叶。顺着湖畔我们走了几里地看到了湖边的一个小村庄,村民有的正在编织渔网,有的正在修补小船,有的正在湖边简易的小码头上从船上卸下一筐筐的鱼。大家都在忙碌而有序的工作着,见到我们到来,立刻几个正在玩耍的小孩扭头就向村里跑,一边跑一边喊:“村长,来客了!村长,来客了!”
不久,一个老头走出了村外,几个精壮的汉子跟在身后,看到我们急忙快步迎上来,到刘县尉跟前躬身施礼道:“老汉拜见刘大人!您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迎接!”
刘县尉清清了嗓子道:“老刘头,你太客气了。本官这次是陪着几位大人到山里去打打猎。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不要搞得这么紧张嘛!两位大人向来爱民如子,更不喜欢扰民,你就不要大张旗鼓了,让身后的人都散了吧!”
老刘头急忙唯唯称是,让身后的年轻人退后几步,但却没有要退去的意思。自己还是恭敬的在我们面前弓着腰,似乎在等待什么指示。
我和曹昂对望了一眼,我笑着对老刘头道:“老哥哥怎么称呼?”
那老刘头见我发问,又见到刘县尉对我恭恭敬敬的态度,不敢怠慢,恭敬道:“老汉姓刘,名虎,排行老大,今年五十有七,是这个刘家村的村长,也是这里刘姓一族的族长。”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接道:“我家里有个婆娘,我还有三个儿子。我还有三个兄弟……。”
这老汉还真有意思,我还没有多说什么,刘县尉已喝道:“老刘头,将军是问你叫什么,你啰嗦那么多干吗?”
我摆手阻止了刘县尉道;“这没什么,老人家说这么多,足见心底坦诚嘛!”
老刘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是,是!”
我转身对曹昂道:“咱们去村里转转吧?”
曹昂对这种湖边的小村庄也似乎很感兴趣,道:“好啊!”
我们一行人,一边在村里转着。那些村民见到我们都好奇的看着,小孩子们跟在我们身后一蹦一跳的。
我一边向身边的老刘头询问道:“村里人口有多少?”
老刘头道:“一百二三口,还有五家寡妇。”
我哦了一声,接道:“这围着大湖还有其他村庄吗?”
老刘头道:“有的,再往西南十里地还有一个溪口村,人也不少。”
我点了点头,看到正在修船的几个村民,问道:“会造船的人多吗?”
老刘头见我说话一直客客气气,也不再像一开始那么紧张了,脸上也有了点笑容,道:“我们村里平时就是下湖大鱼,上山打猎,所以这船只要是年轻人都会造一点,山上木头多的是!”
我满意的点了点头。
转了一圈后,我大致看了一下这个村子的结构,南面是湖,北面是山,他们村子坐落的位置还算是宽敞。采光很好,冬天也可用大山来挡避寒风。村子里除了那个清理出来的湖边码头,便是没有规则建造的木质房屋,道路也因此而显得歪歪扭扭。
大致看了一下,我们就决定要继续上山了,我们走出了村外,那老刘头还跟在后面。
我拱手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