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三国-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称号,授田400亩。可申请转业回乡或担任郡府官职。”
“斩首甲士250人,可获少卿称号,授田800亩;斩首甲士500人,可获中卿称号,授田1500亩;斩首甲士1000人,可获上卿称号,授田3000亩。”
“士、大夫、卿便是“士族”的三个阶段。”
听到风翼的话,众将都蠢蠢欲动,心中暗暗琢磨着自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大哥,那第一等的贵族又是什么?”徐悠好奇的问道。
众将也都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军功累计到斩首甲士2500人以上的,分封族地!”
风翼说这些有些僭越了,分封族地这是皇帝才有的权力。但屋内众将全都呼吸急促起来,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多少人奋斗一生的目标。
“如果是大军作战,军功如何换算?”
“大战结束之后,个人享受自己单独击杀的军功。没有参战的后勤部门平均分配全部军功的一成。百人长以上的军官们可享受自己麾下部队的一成指挥军功。”
“举例来说,霍州城外一战,斩首一万三千多级,如果全部换算成甲士,是3000级甲士。后勤部门可以平均分配300军功。我作为全军主将,可以获得一成的指挥军功,也就是三百级的军功。”
“青龙营斩首一千级,阿四和徐悠作为将领,都可以获得一成的指挥军功,也就是每人一百级的军功。而阿四直接杀敌十个,徐悠直接杀敌五十个,那么阿四的全部军功就是一百一十,而徐悠是一百五十。”
“以此类推,青龙营下属的百人长以上的军官们,为了鼓励他们站在后方指挥,尽量少冲锋在前,所以除了他们自己斩杀的敌人外,还可以额外获得一成的指挥军功。这样也有助于让负责指挥的军官们不至于因为负责指挥而缺少收获。”
“百人长和其以下的队长和什长属于基础指挥员,在战斗的时候需要他们带领士兵冲锋在前,所以就没有了额外的指挥军功,只能靠自己的勇猛作战获取敌人首级。”
众将换算了一下自己的军功,军功获取其实是很难的,这么算下来的话,即便经历了霍州城外的数万人大战,像周泰、徐悠、魏延这样的猛将获得的甲士首级也没有超过200级,只能获得上大夫的称号。
但这样的大战机会,怎么可能随时都有呢,也许一年都捞不到几次。看来想要提升级别,得想办法多打仗了。
他们忽然想到北方太原郡的三万多匈奴人,如果换算成甲士,也有七千多级了。众将眼睛中不自觉出现了野望。
………………………………
第一百一十九章:飞白书院
风翼决定,军功从今年三月份进入河东郡以来开始计算。
众将纷纷换算了一遍自己的军功,结果发现军功最多的反而是军师徐庶,有军功319级。
因为按照风翼的换算原则,徐庶直接参与谋划了解良之战和霍州之战。风翼是不需要军功的,所以两战下来,全军的军功十分之一让徐庶直接成为了军中第一个获得“少卿”称号的人。
“军功若只计算首级,会不会太过弑杀?”徐庶提出自己的担忧道。
“俘虏等同于首级。俘虏一名甲士,也算一级军功。我们现在需要大量劳动力,能俘虏的尽量收获俘虏。”
“土地如何封赏?”
风翼说道:“我军进入河东郡以来大小数战,如果换算成甲士,最多不过五千级,加上将领们的分配,再加一倍,也才一万级。按照我指定的分地标准,平均下来,其实1颗甲士首级,不过才能兑换不到4亩地。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要拿出4万亩土地就足够封赏有功将士。河东郡内耕地潜力约有700万亩,现在开发的程度不过才五百万亩。河东境内还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开发,区区4万亩,根本不在话下!”
“700万亩?”众将肃然,他们并不怀疑风翼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既然是将军说的,一定有其道理。他们只是被这个庞大的数字震住了。
风翼说出这个数字,其实也不是靠凭空猜测,因为这是参考了21世纪时,运城市和临汾市的耕地面积计算出来的。运城市有耕地55万公顷,临汾市有耕地54万公顷,加在一起基本就是现在河东郡的版图了。一公顷约等于15亩,那就是1500万亩。
但潜力毕竟只是潜力,21世纪时的机械条件和灌溉方式,可以让很多山坡、沟底、滩涂等难以开垦的地方变成良田,但汉朝时代想要开垦成这样显然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就算打个对折,取700万亩这个数据,河东郡境内如今开发的耕地最多不过500万亩,还有200多万亩的潜力可以挖掘。
以前这样的荒地没有被开发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政策不允许。大汉土地私有,看似荒芜的山头,河道,滩涂,其实都是某些世家大族所有,不允许平民私自开垦;
二是人口不允许。大汉末期,土地集中日益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农。豪强庄园势力日益强大。佃农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能力去开垦荒地。而豪强不愿花费代价去开垦;
三是生产力不允许,大汉发展四百年,容易开垦的土地基本都已经被占,剩下的基本都是单靠个人能力无法开垦的,这就需要政府组织人力去开发。而这些荒地又往往被豪强名义上占据。
所以,仔细算下来,若是想将荒地封赏下去,必然与当地豪强产生激烈冲突。
风翼说道:“一旦我们将五等人制度和军功封赏制度公布出去,平民百姓固然欣喜。但地方豪强定然不愿,他们家中奴仆契约会自动失效,他们麾下大量佃农也会纷纷出走参军,甚至他们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会被越来越多建立军功的人超越,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诸位在执行政策时,军队却要严格控制,随时防备豪强作乱,准备平叛!”
“诺!”众将应道。
“阿三、阿四现在主管民政,民间百姓的等级划分、确定、奖赏由你们负责。豪强庄园内的汉人奴仆必须得到解放。荒地开垦的权利也必须从他们手中夺取。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是!”阿三和阿四躬身领命。
“诸将主管军中将士的军功确定,奖赏发放。相对较易。但要严格统计,不允许出现冒领军功,杀良冒功的情况出现。相关惩罚制度,你们自拟,报我审批。”
“诺!”魏延、徐悠等将抱拳领命。
“我曾说过,汉人永不为奴。解良之战和河津之战中俘虏的汉人全部释放,愿意继续留在厂房做工的,采用雇佣模式,给予薪酬。此事由徐庶军师负责。”
“为了协调民间、军队、厂房多处普查情况,我决定成立一个总理负责的部门,名称就叫:军事统计局,简称:军统。第一任局长由军师徐庶担任。”
“诺!”徐庶点头应道,心中暗思“军统么?似乎不简单的样子。”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众人各自去忙碌,风翼走出府衙,想起蔡琰姑娘定居运城已经有段时间,应该前去拜访一下了。
在侍从的带领下,穿过几个巷子,在府衙东侧五百米一处宅院,风翼敲了敲门。
“吱呀”一声,大门打开,从中走出一个老者,看到风翼顿时大喜道:“竟然是风将军!你来看望我家主人啦!”
“你是?”风翼思索了一下。
“蔡家庄的老村长便是我,两月前在庄前我们见过。”老者兴奋道。
“哦,原来是老村长。”
“如今蔡家庄已经没啦,我在这里服侍小姐,做了管家。快请进,快请进!小姐知道你来一定高兴坏了。”
“呵呵”风翼摸了摸鼻子,不知该如何搭话,跟随老管家进入宅院,到了内宅之后,侍女娟儿看到风翼到来,眼睛一瞪,扭头就向内屋跑去。
“啊?”风翼摸了摸脸,我有这么吓人么?莫非最近杀人太多,戾气还没有消散?
风翼使劲双手揉了揉脸,又搓了几下,扭头向老管家道:“老丈,我的面色还行吧?”
“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啊!”老管家翘起大拇指赞扬道。
风翼此次前来内穿银铠,外罩素色锦袍,紧身腰带,薄底快靴,背上炎阳长刀斜跨,粗犷的发辫用蓝色丝绦简单的捆绑,面容如刀削般坚毅,因为风吹日晒有些古铜色,虽然算不上英俊,但也别有一番气概。
“额,您老人家文采不错呢”风翼暗思,蔡家庄连个老丈都能说出一口文邹邹的话,真是不可小视呢!
正在这时,一道惊鸿艳影翩翩而来,只见蔡琰穿着一身白底云纹锦衣,蛾眉蹙带,眼中含着欣喜从屋内迎了出来,款身施礼道:“欢迎风公子到来,真是蓬荜生辉!”
“蔡姑娘不用客气,你在运城住的还可以吧?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风翼一边还礼,一边说道。
“唤我文姬便可。”
“文姬小姐!”
“风公子!”
看到两人在门口互相客气个没完,侍女娟儿扯了扯蔡琰的衣角,蔡琰这才脸色微红的伸手一引,将风翼让入屋内。
分宾主落座,风翼环视了一下屋内的摆设和装饰,充满了书香与文雅气息,笑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文姬小姐到了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文坛福地。”
蔡琰抬袖遮嘴一笑道:“风公子又说笑了。其实在这乱世中,百无一用是书生,若非我是女儿身,真想投笔从戎,跟随风公子保家卫国呢。”
“我的一位前辈曾经告诉我说,脚用来走路,手用来拿东西,脑袋用来思考,各司其职才能和谐。就如同有些人擅长舞刀弄剑,有些人擅长笔墨青山一样,互相配合才能长远。”
“可舞文弄墨终究不如风公子这样爽快直接,文姬最佩服风公子的便是此处。山川广阔,有了一身本领能够放眼看看天下,遇到难事也能一力承担,顺应本心爽快解决。风公子能够从荆襄如过江猛龙一般扎根河东,经历一定非常精彩,看过的风景一定也很别致吧”蔡琰一边说着,一边露出羡慕的神色。
“这有何难,你想四处看看,将来我陪你去!”风翼脱口而出道。
“额”蔡琰闻言就是一愣,脸色羞红的偏向一侧,轻声道:“那自然是极好的。”
风翼见蔡琰一副羞涩的模样,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搭话,自己又说错什么了吗?为了打破尴尬,风翼寻找话题道:“文姬小姐在这里生活还习惯吧?”
“尚可,这里官府主事对我们非常照顾,蔡家庄百姓都安置到各村镇,我便留在了城中。”蔡琰轻声道。
“哼,风公子,小姐爱清净,若不是为了等你来,我们也早就搬到乡间去了。可你都回到河东快两个月了才来看我们,是不是把我们小姐忘了?”侍女娟儿撇着嘴抱怨道。
“娟儿不可无礼!”
“本来就是嘛!大家本来约好在霍州城见面的。结果我们一到霍州,那里的守将就把我们送到运城来了,说公子打完匈奴就回来。可你回来又是修桥,又是铺路,让我家小姐苦等两月,一点都不守信用。”
“这个嘛,这是因为,总之就是,呵呵”风翼无奈的笑道。
“风公子别听娟儿这丫头瞎说,我知道公子身为河东郡太守,需要为整个河东百姓安危着想,平时事务繁多。关于你在灵石城和霍州城击败十万匈奴人的故事我都听说了,你能平安归来,文姬便心满意足了。”
“十万?没那么夸张啦,哈哈哈”在美女面前,男人都好面子,谦虚两句便是,风翼可不会告诉她们匈奴人满打满算也不过五万人的事实。
“我们家小姐听说你打了胜仗之后激动的几日没睡好,还为你写了一篇《得胜赋》呢”娟儿出口邀功道。
“哦,竟有此事?那风某一定要好好欣赏一番文姬小姐的文笔!”
“就你多事!”蔡琰嗔怪了娟儿一声,却满脸喜色的去取了一册竹简。
风翼小心翼翼的接过,缓缓打开,迎面而来的是秀气隽永的小字,一篇《得胜赋》从风翼在灵石大义凛然救助百姓开始,将其描述的善良、勇敢、仁义、聪慧,多次识破匈奴人的奸计,多次击败敌人保护子民,最后以霍州城外“流血漂橹,英烈长存”的战斗作为结尾。
“真是精彩啊!”
如果内容描述的主人公不是自己的话,真是一篇曲折离奇,催人上进的传奇故事啊。但一想到里面讲的人是自己,风翼就觉得怪怪的。
我有这么完美,这么聪慧,这么无私么?
蔡琰并没有经历灵石之战及后续的战斗,所以很多内容是她道听途说和凭空想象的情节,不过,真是个好故事!
风翼摸了摸下巴,开始琢磨怎么利用这个故事来为自己树立更良好的形象了。
人果然还是要靠包装才行啊!连我自己都觉得故事里的自己这么棒,别人一定也是这么认为吧!
蔡琰看到风翼很喜欢她写的这篇赋,也很开心的笑了起来。
“文姬小姐文采无双,这篇赋我很喜欢。不知可否允许我抄录一遍。”风翼道。
“自然可以,公子请便!娟儿,准备文房四宝。”
娟儿手脚麻利的在桌案上铺上空白的竹简,狼毫毛笔,石墨和砚台。
“请让文姬为公子研磨。”蔡琰在砚台上点了几滴水,轻提皓腕,将袖口上了一寸,拿起石墨轻轻的研磨起来。
“这怎么好意思!”风翼看到蔡琰袖口露出的手腕洁白如玉,心头猛地一跳,真细腻啊!回过神来时,连忙客气道。
“没关系,当年父亲在世时,我就常常替他研磨,想一想,那已经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呢。”
看到蔡琰回忆起了蔡邕先生,风翼也不再多言,只是安慰道:“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子女能够生活的幸福快乐。如果伯喈先生看到文姬小姐如今能安逸的生活,应该也会欣慰的吧。”
“嗯”蔡琰红着脸轻声应了一下。
风翼拿起毛笔,蘸饱浓墨,提笔却皱了皱眉头。
写毛笔字他自然不怵,虽然这个时代他一直忙着征战很少书写,但天朝时代他可是学过书法的。让他皱眉的是竹简,在这竹条上写字,可显示不出自己的本领来啊。
“去!”风翼右手提笔,空着的左右一挥,桌面上的竹简便消失不见了。
“咦!”蔡琰和娟儿都惊奇的看着竹简消失的桌面,虽然早有传言风公子是神仙下凡,但她们还是第一次现场见到这种手段。
“来!”风翼左手又一挥,桌面上出现了一张光洁如玉的宣纸。
“啊!”蔡琰和娟儿伸手摸了摸那白纸,质地绵韧,手感非常舒服。
“这是何物?”蔡琰问道。
“白纸,一种新的承载物,会是比蔡伦所造草纸更高级的存在。将来会取代竹简而成为大家最常用的工具。”风翼淡淡的说完,下笔书写,《得胜赋》三个大字跃然纸上。
“好纸,好字!”蔡琰赞道。
只见宣纸上的字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风翼的写的是楷书,字句工整之间,带有一股军旅的铿锵之气。
洋洋洒洒数百字写完,风翼收笔,看向蔡琰。蔡琰一直提腕研磨,鼻尖上也冒出了一点香汗。
两人相视一笑。
难怪古人都喜欢红袖添香,真是享受啊。
娟儿将笔墨纸砚收拾好之后,在桌面上又摆上清酒。
“风公子,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