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三国-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转向风翼道:“兄台,你觉得我该叫什么呢?”
风翼望着那少年一本正经而又期待的眼神,笑道:“兄台的武艺想来是非常高超的,不如等今夜过后,看百姓如何称呼吧!”
那少年喜道:“不错,兄台的话我爱听,正合我意。你我真是投缘啊,一会儿一定要好好看我表现!”
那个被叫做福伯的老家人道:“公子你这样干等,你不累,马也要累的,还是先去吃点东西吧,这样人也好,马也好,才更加威风。”
那少年沉思了下道:“更加威风?是这样吗?”
福伯赶紧道:“是啊,是啊,估计得把他们吓的落马而逃呢!”
少年喜道:“好主意!我就去稍休息一下。”接着转向风翼道:“在下并州丁家家主丁侯,敢问兄台怎么称呼?”
风翼道:“风羽!”
丁侯看风翼对他报出的并州丁家没有反应,又试探性的小声道:“我说我是并州丁家的家主!”
风翼觉得自己没有听错,于是肯定道:“我听清了。”
丁侯有些失望的笑了笑跟着福伯而去,过了好远还听到丁侯询问福伯的声音:“你不是总说我们丁家在并州很有名气吗?你难道在骗我……”
丁侯他们走了之后,风翼有些好奇,向村民问道:“村内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敲锣的村民道:“还不是北边来的匈奴人,他们说封了什么单于的命令,来带走我们家大小姐。如若不然,就派大兵来屠村。幸好今天这位丁公子和家人路过此地,将匈奴使者斩杀。于是这位丁公子又自告奋勇的说让我们不用担心,他可以帮我们解决,可是……。他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我们全村人的命都压在他身上,总是有些不放心!”
风翼笑了笑道:“这位丁公子虽然年轻又轻浮急躁,但是心底却像孩子一样赤城,遇到麻烦绝不会躲,就凭这一点,他就应该是个好汉!”
“话是这么说,可他们就两个人,若是有阁下这么多好汉在,我们还放点心!”那村民嘀嘀咕咕道。
“那还不让我们进村,好酒好肉奉上个,更待何时!”周泰见村民迟迟不放自己众人进村,有些恼怒道。
“好的,好的,快快让各位好汉进村!”
“这么多骑兵,装备精良,一定很厉害的,大小姐有救了。”
“就是,就是,可比那什么红头发的丁公子强多了。”
在村民的议论中,风翼带领百骑进村安住下来,说道:“叨扰贵地于心不安,不知可否引荐此处主人,以表达谢意!”
“这位大人哪里话来,请跟我来,大小姐见了你一定很高兴。”
“哦,是位大小姐吗?”风翼心中暗自思量。
由村民带着到了村落中间一处五重青砖瓦房院落中,由门口的仆人带领进入大厅,只见烛火通明的大厅中一位端庄秀丽的姑娘正坐主位,一个红毛小子正给他吹嘘着什么。
那女孩容貌俊美,神情恬静,满身的书卷气息,素手端起茶壶,给吹嘘的红毛小子丁侯倒了一杯茶。红毛小子丁侯欣喜的眉毛都恨不得飞起来。
“大小姐,风公子来了”,一旁的侍女提醒道。
“风公子临门,请恕文姬招待不周,快请上坐。”那声音婉转悠扬,似水如歌,清澈动听,如空谷幽兰。即便风翼自认为定力过人,也不禁有些失神。
“咳咳,风某乃不速之客,夜宿贵庄,特来感谢。”风翼干咳两声,掩饰自己的失态道。
“呀,兄台,你也来了啊。我跟你说。。。。。”
看到这红毛小子丁侯又要长篇大论,风翼顿感头疼,忙出言打断道:“丁兄也在,真巧。风某来此,一为感谢庄主收留,二为主动请缨,不知庄主有何难事,风某或许可以帮上一点小忙!”
果然,这话引起了那姑娘的注意力,她轻叹道:“不瞒公子,文姬确实遇到一些难事,正犹豫不决。先有丁侯小兄弟仗义出手,后遇风公子帮忙,文姬幸甚!”
“蔡姐姐,你别这么说,这点小忙是应该的,我身为并州丁家的家主,抗击匈奴本就是我的职责!”丁侯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
“哦,庄主姓蔡么,不知怎么称呼?”风翼好奇道。
“小女蔡琰,小字文姬。”
哦,叫蔡文姬啊。嗯,不对,她是蔡文姬?!风翼瞬间睁大了双眼。
“风兄,看你的样子,你好像听说过蔡姐姐啊?”丁侯不禁有些吃味道。
风翼盯着蔡琰道:“姑娘难道就是蔡邕大师的独女,闻名天下的才女蔡文姬么?”
“正是小女。”
“怎么可能?我记得蔡邕大师的老家是河南开封才对,这里可是山西太原!”风翼脱口而出道。
“家父老家乃是陈留郡圉县,但那却不是文姬的家乡。这里是家父获封的领地,文姬也是自小在这里长大。”
风翼对蔡文姬这位千古才女有所耳闻,但所知不多,只知道她曾被匈奴人掳走,然后嫁给了匈奴左贤王。知道曹操平定北方打败匈奴人,才将其救了回来。
红颜多薄命,她的一生可谓凄惨。少年时期丧母,青年时期刚嫁过去就丧夫,接着又丧父,又流落草原十几年,回汉的时候不得不又与孩子们分别。但就是在这样的苦难中,蔡文姬依然没有消沉,创作了胡笳十八拍等传唱千古的作品,又默写出了四百余卷文学著作,为古代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
又很多人对蔡文姬被匈奴人掳走的经历不解,书中记载,蔡文姬是在父亲死后归家居住。如果归的是蔡邕的老家陈留郡圉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市,那正是曹操统治的地盘,匈奴人怎么可能从河南开封将蔡文姬掳走呢?
东汉末年,匈奴最多也就是在并州和河东郡一代活动过,而蔡邕当年的封地恰好在灵石县北,这么一算,还真就对上了。
难道掳走她的,就是此次入侵太原的休屠各单于?
史书上不是说她嫁给的是匈奴左贤王么?
………………………………
第九十章:不入虎穴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乱世本是男儿无能造成,却让汉家女子遭受战乱之苦,这不得不说是汉家男儿的耻辱。
如果没有自己的介入,蔡文姬被匈奴掳走的命运,应该就发生在今夜了。
但既然被自己碰上,那就绝不能置之不理。
什么狗屁不敢改变历史轨迹!
自己自从穿越来的第一天,就已经改变了历史!
自己身边也有很多人改变了他们原本的命运轨迹。
徐庶原本应该还在江湖流落,如今却到了自己帐下做军师。
魏延、甘宁原本应该投靠荆州刘表,还在基层当小校挣扎。
周泰应该和同乡蒋钦一起投靠孙策,变成二世祖孙权的贴身保镖。
但他们如今都成了自己身边独领一军的将领。
林童、李默、龙飞、阿三、阿四、徐悠这些人原本应该埋没在乱世中,不知死在哪个不知名的角落,如今都成了自己的亲信战将,即将闻名天下。
可见,这狗屁的命运,绝对是可以改变的!
打定主意,风翼向蔡琰拱手道:“某风羽,荆州襄阳郡人士,素来对蔡邕先生敬佩万分,对文姬小姐仰慕已久,此次带家将百人来太原郡做生意,既然遇到文姬小姐遇难,岂有袖手旁观之理,这个忙我帮定了。”
蔡琰微微一俯身,谢道:“阁下好意文姬领谢,只是。。。。。”
风翼挥手打断道:“文姬小姐不必多言!我相信任何心怀正义的汉家男儿都不会置之不理。”说完还向一旁的丁侯点了点头。
丁侯立刻狂点头道:“就是,就是,我们都是心怀正义的汉家男儿,一定保护蔡姐姐不受侵扰!”
风翼接道:“我手下有装备精良的家将百人,但此处距离太原只有百里,据说匈奴在太原城内有五万大军,硬拼实属不智。风某斗胆,请文姬小姐尽快收拾行囊,和庄内百姓一起向南迁徙。此处非久留之地!”
丁侯对风翼道:“风兄,我也劝过蔡姐姐,可她就是不同意离开。”
“哦,这是为何?文姬小姐,你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风翼不禁奇道。
“哎,不满两位说,此处庄园乃是我父亲受封之地。文姬自幼在此长大。父亲被罢官后也在此居住,他著书立说两百余部,另有传家的经史子集有四千余册。父亲大人一生不爱财,不贪权,唯好文。文姬实在不忍将父亲大人多年的心血弃之不顾。”
“那就把这些书籍全部装车运走!”风翼果断道。
“呃,这谈何容易啊。”蔡琰摇头苦笑道。
“这有何难!”风翼不解道:“四千本书罢了。”
丁侯瞪大眼睛,看着风翼道:“风兄,你这有点吹牛皮了,四千册,还罢了?”
“怎么了?”风翼有点无奈,四千本书很多吗?不过就是一卡车的数量而已。
“风大人请跟文姬前来一观。”蔡琰也没有和风翼争辩,而是微笑着起身,带领风翼和丁侯一起向蔡邕先生藏书之处而去。
到了藏书的屋子一看,风翼知道自己错的厉害。
汉朝的藏书还是以竹简为主,一本书也可能需要很多卷才能叙述完。所以四千册书,差不多有近万卷竹简。而一卷竹简差不多就有四五斤重。
如果单按照重量来算,就是四五万斤重。
如果按照体积来算,四千册书整整排了六间大屋子。
如果按照运输量来算,一量牛车载重是三千斤,需要16辆牛车。
牛车在古代可是贵重的运输工具,就蔡琰这个农庄来看,有三辆牛车就算顶天了。
怪不得她如此发愁。
风翼看着眼前六间大屋排列整整齐齐的书柜,上面一册册保养良好的书籍。心中一股使命感悠然而生。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之所以能在五千年后依然保持文化传承,书籍的作用至关重要。多少古人的智慧在书中时隔千年找到自己的传人。
这些书一定要运走!
这些书一定要平安的运到河东郡去!
风翼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小金库,钱还足够!
于是对蔡琰道:“文姬小姐不必忧虑。风某此来太原郡本是想来做生意,所以随行带了十五辆牛车。我看用来装书,应该足够吧!”
“什么?真的吗?”蔡琰大喜。
丁侯摸了摸脑袋道:“你们来的时候不就只有一百骑兵吗,哪来的牛车啊,还十五辆,我怎么没见?”
风翼打了个哈哈道:“那是因为他们走的慢,如今还在庄外,我估计应该也快到了。”
风翼之后便带着二十多骑兵,到庄外转了一圈,花了一万多贯,从系统商城买了十五头黄牛,十五辆大车,让士兵驾着回到庄内。
既然有了牛车运输,蔡琰也同意举家搬迁的建议,全庄连夜动员起来,村民都开始收拾自己家的财产。他们名义上都是蔡家封地上的佃户,自然都要跟随主家行动。
正在蔡家庄内忙着搬迁时,周泰来报,北边十里处,斥候发现有匈奴骑兵的踪迹。
“有多少人?”
“五百余骑。”
“嗯!幼平你带领五十骑躲在庄外树林中,待看到庄内起火,立刻出兵堵住庄子出口。”
“领命!”
周泰毫不拖泥带水,点齐五个十人队,上马出庄而去。
风翼找到蔡琰道:“文姬小姐,我家将发现北方十里外出现匈奴五百骑,如果所料不差,目标应该就是贵庄了。”
“这可如何是好?我们书还没装齐。。。。。”蔡琰即便是闻名天下的才女,面对野蛮的匈奴人,也露出了小女孩该有的慌张。
毕竟她如今也不过才十九岁而已。
“蔡姐姐别怕,还有我呢,我帮你把这些家伙都杀了!”这是中二少年丁侯。
风翼沉稳道:“文姬小姐别慌。越是事急越应冷静。风某心中已有计较,匈奴人来再多,也不过入我翁中!”
风翼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还真把蔡琰骗住了,稳定了一下心神,向风翼躬身施礼道:“请风公子安排!”
风翼点头道:“有三件事需要文姬小姐帮忙。”
“风公子请讲!”
“第一,请文姬小姐出面,将村内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集合到祠堂处,我有话交代。”
“好,我立刻安排。”
“第二,请文姬小姐安排府内张灯结彩,在大厅内置办酒宴。”
“这,好,我让管家去安排。”
“第三,请文姬小姐在匈奴到来时亲自去门口将他们迎接到府内大堂来。”
蔡琰犹豫了一下,手中握着的手帕紧了紧,如果按照她的年龄放到二十一世纪,不过才上大学一两年的学生而已啊,心中有恐惧也很正常。
“文姬小姐莫怕,风某会改变装扮,呆在小姐身边护卫的。”风翼为了给她壮胆,出言道。
“真的么?”蔡琰心中一安,虽然不知道风公子武艺如何,但看他全副武装,镇定自若的模样,一定是个厉害的人,有他在身边,顿时感觉安全不少。
“我呢,我呢?风兄,别忘了我呀”丁侯急忙出声道。
风翼哈哈一笑道:“怎么会呢?丁兄武艺高强,可是此战的关键人物呢。”
“哦,关键人物吗?嗯,我果然还是最厉害的那一个!”丁侯呵呵笑道。
呃,我好像没提“最厉害”这三个字吧。
商议好之后,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就算是走夜路,不过就是半个时辰的事。所以时间一定要抓紧。
风翼首先要安排的就是自己剩下的五十亲卫。他们才是此战的主要战力。风翼将他们安排在了蔡府内大厅两侧的厢房内待命。
然后带着丁侯来到了庄内祠堂处。
庄内的祠堂外面积不小,四周燃烧着火把,密密麻麻的集合了村内三百青壮年,正嗡嗡嗡的私下交谈。
风翼和丁侯径直走上前台,高声喝止道:“安静!”
一声沉喝,加上风翼尸山血海中练就的气势,一下将众人震慑住,场面为之一静。
“在场的诸位都是庄内的老庄客,我知道你们早就有对抗匈奴人入侵的准备,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他们已经来了,就在十里之外!”风翼先声夺人。
这些村民虽然早就知道匈奴人今夜会来,但匈奴人真的来了,他们还是会怕,毕竟他们只是拿着锄头的农民啊。
为了保护在庄内的亲人,他们不能退缩。很多年轻人握紧了手中的锄头,草叉。
“匈奴人可怕吗?不可怕,因为数百年内他们都是我们大汉手中的一条狗!在边关,我们大汉儿郎武装起来,一个能杀五个匈奴人。那你们正在怕什么?你们怕没有英雄好汉领头而出,你们怕没有刀枪剑戟赶走这些噬主的恶狗!所以我来了!”
庄内村民听闻,都伸长脖子看着前台上的风翼和丁侯。
风翼和丁侯全都身材高大,一身铠甲,武器精良,一看就是很有战斗力的样子。
丁侯努力的挺胸腆肚,作出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他身后的福伯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
福伯看着掌握局势的风翼,心中暗暗揣测,这是何人?一身气势不凡,而且很善于煽动百姓,绝不是一个无名之辈才对。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