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三国-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色放亮的时候,邓城的局势已经被完全控制住了。正在这时,几个军兵带着一个黑脸的书生走了过来,向我行礼道:“将军,我们在城门口抓获一人,他自称是将军的老朋友。要求和将军相见!”
我哦了一声,看了看面前这个黑脸的书生,脸上的黑色应该是用锅底黑一类的东西涂抹的吧,我仔细的辨认。那书生急忙用不清不楚的口音道:“风将军,是我啊,贾诩贾文和!”说完仰着脸向我靠过来,但是被军兵一把按住。
听他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点像,我急忙下马,让人将他松开,吩咐道:“找水来!”
不一会儿士兵从水井打来一盆水,让他洗了洗脸,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我笑道:“贾先生为何如此狼狈?难道我有这么可怕,让你只能逃走不成?”
贾诩用袖子擦了擦脸,还是用有点怪异的口音道:“惭愧啊,惭愧。”
我奇道:“贾先生的声音怎么这样奇怪呢?”
贾诩苦笑一下,张开嘴巴,指了指道:“我逃到城门口时被士兵拦阻,看到他们向我冲过来,我心中一着急,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把舌头给咬了。真是太不小心了。”
“我曾经听说过,江湖上有一招叫‘忍辱偷生’,就是指在紧要关头,咬破自己的嘴唇和舌尖,让它出血,然后非常夸张的喷出来,倒在地上装死。”我呵呵笑着,指了指贾诩胸前的一些血迹道:“先生不会也用的是这一招才把舌头咬破的吧?”
贾诩脸色尴尬道:“这个……倒也有些相似,只不过我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咬破了舌尖,后来被几位士兵扶起来,便来到这里了,嘿嘿。”
我摇头叹息道:“我与张绣争斗是国家大事,所以杀他毫不犹豫。但是他的那些属下和幕僚只要归降我绝不伤害。先生为何还要急着逃走呢?难道觉得我不可信吗?”
贾诩干咳了两下道:“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愧对风将军,无颜与你相见而已!”
我笑道:“那为何现在又急着让军兵带着来见我呢?”
贾诩惭愧道:“形势所迫啊!”
是啊,如果当时他不说认识我,估计就会被当作逃亡者直接给杀了。既然他都已经这么说了,我也没有必要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何况我对他的印象一向不错,他为了张绣可以放弃曹丞相给他的高官厚禄,对于张家应该是有一定忠心的,但未必就到了誓死以报的地步。相反,我觉得他是个很实际的人,为了报答张济的知遇之恩,他可以为张家出谋划策,放弃许多荣华富贵。直到张绣败亡他也没有背弃张绣。但是张绣一死,贾诩想到的不是报仇,却是保命逃走。很值得玩味。
于是转移话题道:“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找地方叙谈吧,很久不见,我也有些事情想要请教先生!”
贾诩急忙答应。
我们在府衙找了一处还算干净,没有太多血污的地方坐下,我道:“先生此后有何打算?张绣已死,你可曾想过找我报仇!”
贾诩摇头道:“人命自有定数。张绣不听人言,刚愎自用,这才有今日之祸,怪不得他人。我为报张济将军恩情,辅佐他们叔侄两代直到最后,应该也算是报恩了吧。我已经问心无愧,犯不着再为死人守节!”
我点头道:“你为他们做的确实已经够多了。那今后有何打算呢?”
贾诩叹道:“我本贫寒士子,出生于关外武威郡,空有才学却施展无门。后来董卓镇守西凉,他的女婿牛辅招揽文士,我才借这个机会做了一个小文书主簿。但是出身贫寒,没有人举荐孝廉,一直升不了官。后来董卓进京祸乱一方,牛辅也跟着进了京城,我也有幸随行。到了京师之后,遇到了天下文士,这才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乃关外西凉人,出身又不好,那些文士都看不起我。记得当时我曾去拜访名士旬攸结果被人家拒之门外。当时曾让我懊恼了数月啊。”
贾诩摇了摇头道:“后来我也想开了,别人看不起我没关系,我要看得起自己才行。我的才华或许不如他们这些名士,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命运总是待我不公。正当我准备安闲的在京师打响名气时。吕布杀了董卓,牛辅慌张出逃。后来我献计牛辅让他联合董卓以前旧将一起杀回长安,击退吕布,这样才能保命。牛辅采纳了我的建议,吕布也被赶走了。我原本以为这样自己的身家性命算是安全了。谁料牛辅却因为骄傲自大,被李傕郭汜他们所杀。为了生计,我只好投靠李傕。还献计帮助他击败了西凉马腾。结果李傕、郭汜二人也被权力冲昏了头脑,自相残杀,祸国殃民。后来我投靠汉帝,想要帮他消除灾难,重振朝纲,振兴汉室江山。于是我设计让李傕、郭汜二人互相怀疑而争斗,帮助汉帝逃回洛阳。我本想就此施展自己的才华,建立一番功业。但是结果又让我失望了。汉帝身边有太多资格老旧的重臣,他们尸位素餐,凭借着自己高贵的出身,占据着高位,却没有一点作为。像我这样想施展才华的人却因为出身低贱而不被重视!风将军立了大功却也只得一个五品杂号将军的封赏。你的朋友林童却因为与天子是同窗,又出身名门而轻松位列三公!这个世道何其不公啊!”
我点了点头,天子的封赏太过随意了,林童的封赏也确实太过了,这样反而让许多真正有功劳,和有才华的人觉得天子是个只注重出身,而不注重能力的人。当时我果断的离开,一方面确实有归隐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天子不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我想贾诩与我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吧。
贾诩继续道:“你离开之后,我也觉得不受重视,所以辞官归隐,后来被张济将军重新请出山。张济将军为人谦和,做事很有分寸,也极懂得忍耐。李傕、郭汜二人虽然强势,甚至杀了樊稠,却一直没有借口找张济将军的麻烦就是如此。我自从跟随张济将军之后,他便将军中大小事务都交给我来管理,这种被信任,被重视的感觉才是我最想要的啊!我原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主公,却不料张济将军英年早逝。”
说到这里,贾诩停顿了好久,惆怅不已。良久之后才道:“或许这就是我的命吧!世上怀才不遇的人无数,像我一样倒霉的应该也有很多吧!”
我道:“我听说曹丞相对你很重视,在宛城的时候就想对你招揽,为什么不去投靠丞相呢?他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一位明主吧!”
贾诩摇头道:“若是在多年前,他正处在创业之时,我投靠他还会受到重视。但是现在丞相基业已成。身边谋士如雨,猛将如云。我出身贫寒,又曾经与丞相有过节,即使现在投靠,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我不同意道:“丞相此人雄才大略,求贤若渴,对于有本事的人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像我这样的出身,不也一样受重视吗?”
贾诩道:“武将与文人又有所不同。武将以武力打天下,并且丞相开创基业的几大功臣里面夏侯敦、夏侯渊兄弟都是出身江湖的游侠,所以军中对出身并不太看重。可文士不一样啊。旬家子弟,程家子弟,毛家文士,哪个不是出身名门?去年丞相新招的谋士郭嘉也是颖川郭家的旁系子弟。但正因为他出身旁系而非直系,所以身份低微,虽然被曹操重视,却只能用明哲保身的方法隐藏自己的才干,以免被人嫉妒。有才干却不能完全施展,我想他也很痛苦吧!这就是我们寒门子弟的苦恼。以我的身份,即使投靠丞相,也只能效仿郭嘉一样才能保命长久。”
听他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些道理。难怪郭嘉总是喜欢在风月场所饮酒作乐,人太聪明了,却无法施展,就成了一种负担,需要用其他方式来发泄。
我叹道:“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准备去哪里呢?”
贾诩道:“我想回长安,那里还有我的妻儿家小。我还是继续归隐吧。世上怀才不遇的人又不只我一个,何必那么执着呢?能够平平安安过一生也是一种福气啊!”
我笑道:“你倒也想得开!”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我抬头一看,竟然是程武,难怪军兵没有拦住他向我通报。
我站起身来,看着程武哭丧的脸,和破碎的战袍,奇道:“你为何在这里?难道宛城出了什么大事吗?”
程武噗通一声跪倒,呜咽道:“风将军,我对不起你!宛城丢了!”
虽然看见程武的样貌就让我有了一丝预感,但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我愣了片刻,这才醒悟过来,急忙将程武搀扶起来,焦急道:“怎么回事?昨天斥候还向我回报说宛城外围只有陈到六千兵马,城池完好无损。怎么过了一夜,宛城就丢了呢?”
程武呜咽道:“自从陈到领兵攻打宛城以来,我又在城内临时征发了三千民兵,八千民兵守城原本是没有问题的。陈到连续强攻了十几次,都被我们击退。后来我们接到了你派回来的斥候传送书信,说你的大军已经从邓城撤回,要在夜间袭击城外的陈到大军,让我们里应外合,前后夹击。果然,半夜城外陈到的大营出现了混乱和火光,还有震天的喊杀声,我以为是你的大军回来了,于是按照计划出城夹击,结果中了陈到的埋伏,出城的五千民兵全军覆没,宛城也被他们趁虚而入攻占,我和几个亲兵拼死冲出重围,到了这里才听说您昨夜拿下了邓城。我被陈到骗了!呜呜”
这个消息让我占领邓城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我占领邓城的同一夜,陈到竟然占领了宛城,这个交换真是太不值得了!
程武打仗的经验还是太浅了,难怪会被陈到这个老手所骗。也是我太大意了,这个事情也不能全怪程武,是我太贪功了,总想着一鼓作气消灭一个敌人,然后再腾出所有的力量对付另一个,却小瞧了陈到的本事。轻视对手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张绣轻视了我,所以兵败身亡。我轻视了陈到,失去了宛城。
我安慰了程武两句,接着便召集将领准备开会,好好研究一下之后的对策。
正当我思索着现在的利益得失的时候,南方的斥候也回报说,樊城的蒯越正在积极的调动兵马,估计明天就会出兵,后天就会到达这里。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再冷静。自以为一帆风顺的时候,却不知不觉落入了敌人的陷阱之中。如今南有蒯越五万大军,北方有占据宛城的陈到六七千兵马,我被夹在中间,局势太被动了。而且陈到和蒯越行动的时机配合的太好了,就好像商量好的一般。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张绣这块肉,说不定就是他们预先设计好的诱饵啊,我还傻乎乎的咬了上去。
………………………………
第一百四十二章:积极应对
在我准备去召集人商议对策时,在一旁的贾诩出声道:“风将军可是为眼前的困境担忧?”
程武看了看我,指着贾诩道:“这位是?”
“是我的一个朋友。”我回答完程武之后,向贾诩道:“正是如此?我腹背受敌,情况危急,你若想走,就趁早吧,我让士兵送你出城!”
贾诩拱手一拜道:“将军不计前嫌,恩情让我铭记在心!我有一计,可让蒯越大军瞬间土崩瓦解,可让陈到乖乖退出宛城。不知将军愿意采纳否?”
我大喜,急忙过去搀扶道:“先生有何妙策?请教我!”
贾诩看了看程武,没有言语。我见状道:“他是宛城太守,是我信任的朋友,但讲无妨!”
程武有些激动的看了看我。
贾诩笑道:“蒯越号称智谋之士,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对他多少也有些了解,此人心思细密,计谋深远,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自满轻敌。可以用遇强则强,遇弱则弱来形容这个人。如今,风将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蒯越想来对你会有一些轻视之心。将军可以立刻下令在邓城这里大张旗鼓的修缮城池,准备滚木礌石等守城之物。”
我不解道:“邓城乃是死地,粮草匮乏不说,百姓数量又少,根本无法持久。留在这里只能被动挨打罢了。”
贾诩道:“我们正是要给蒯越造成这样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在慌乱中变的愚蠢了。接着,我们还可以做出更愚蠢的举动。将军分出一半兵马,大张旗鼓的去攻打东方的新野县。”
我奇道:“如今我可战之兵不过一万多人,即使都集中在一块也不足以抵抗蒯越五万兵马,再分兵岂非兵力更加分散?况且新野应该也有陈到留守的部队,哪里是这么容易就攻破的,若不能顺利拿下新野,大兵困顿在城墙之下,敌兵的援兵再回来,岂非糟糕!就算是我可以拿下新野城,但我占据两个县城,每个县城五千兵马,岂非如同进了囚牢,等待蒯越和陈到的兵马将我分割包围消灭?”
贾诩笑道:“这正是我们要给他们造成的错觉,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真实意图。若将军真的发兵袭取新野,你认为陈到和蒯越会有何行动?”
我仔细想了想道:“陈到刚刚得到宛城,他恐怕不会为了新野而离城回援!他若回援,兵力少了不够用;兵力多了宛城就保不住了!而蒯越恐怕也不会为了新野分兵!陈到攻克宛城已经抢了蒯越的功劳,若我可以攻破新野,蒯越反而会高兴才对。因为这样一方面打压了陈到,一方面又让我军分兵,更容易分割消灭。若我在邓城的话,他一定会集中全力攻破邓城,将我擒拿,这才能扳回被陈到抢走宛城的功劳!”
贾诩道:“分析的不错!我们若不攻打新野,宛城的陈到反而会蠢蠢欲动从背后对我们下手。若我们大张旗鼓的去攻打新野,反而会让陈到觉得有阴谋,而小心谨慎的缩在宛城不出来。这样也让我们少了后顾之忧!但是进攻新野的部队并不需要真的进攻,只是做做样子罢了。他们另有他用。”
我点头道:“若能让我在对阵蒯越大军的时候,保持陈到的安静,分兵新野倒也可行!”
在一旁的程武插话道:“风大哥,听你的口气想要正面对抗蒯越大军!是不是太勉强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趁蒯越大军到来之前,退回去呢?”
我摇头轻笑道:“退?向哪里退?我们的退路在宛城,可宛城已经被陈到攻占了。我们还能退回哪里去?”
程武道:“南阳郡周围还有内乡、镇平、安乐、安众等县,我们可以退到那里,然后辗转回到许都啊!”
我叹道:“想要回去哪有这么容易!我们一万五千精兵出战,此时能战的士兵一万多人,伤兵近四千,还有两千左右的俘虏。速度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军粮可以一路筹措,但是这些伤兵总不能不管吧?想要退回去难度太大了。陈到占领宛城,把守着我们退兵的必经之路,向后退必定会有一番厮杀,而背后又有敌兵追赶,到那个时候,军队如何约束?一不小心士兵就会崩溃四散而逃。进攻的时候士兵可以舍生忘死,但是一旦撤退,士兵低落,那就无可奈何了!所以,我不会退,只有坚持住,不断的进攻,才能保持住士兵的高昂士气。只要士气还在,就有胜利的可能!”
贾诩道:“将军说的对,只要还有士气在,再困难的情况也会出现转机。况且击败蒯越并不困难!”
我道:“请先生继续说明我留在邓城之后应该如何?”
贾诩道:“邓城不过是一个诱饵,但是为了完成这个诱饵,我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