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冰岛崛起 >

第93章

冰岛崛起-第93章

小说: 冰岛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拉夫虽然还没研制出来蜂窝煤,但是他心中却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成难题。

    奥拉夫的记忆告诉他,蜂窝煤使用一种铁质的工具把和好的煤泥压制出来的。

    重点不是压煤球,因为奥拉夫和几个铁匠一合计,这几个工匠就划出了一张草图,奥拉夫一看就是压制蜂窝煤用的工具,然后几个铁匠就去用铜锭制作工具去了。

    而和制煤泥更难不倒奥拉夫,他虽然不知道几百年后的蜂窝煤都是掺了什么,但是无非就是泥土、锯末等等,奥拉夫他和其余工匠讨论后就让人先利用剃刀山上的风力设备把煤块砸成煤粉,然后找来一些泥土,加水变成泥浆,将沉底的石子过滤掉然后把泥浆加入煤粉中,活成黑乎乎的泥堆,再搓成一些煤球就放在太阳下晾干。

    等到第二天中午奥拉夫再去工厂看就发现煤球表面已经差不多干了,这个时候铁匠们已经打造好了四把模具器,奥拉夫继续带着工人们和泥,然后用工具压制煤球,经过试验四个模具器只有一把能灵活使用,然后在看了一会奥拉夫亲自压制煤球后,几个铁匠就拿着失败的工具去修改了。

    等到第三天中午,完全好用的压煤球器已经制作成功,并且投产使用。

    这个时候第一天用手搓出来的煤球也干了,奥拉夫当场试验,让人取来煤块和煤球同时点燃,最终实验结果是煤球确实比煤块易燃,但是耐燃程度差一些,同时烟尘也比煤块燃烧时小一些。

    实验的成功让奥拉夫很高兴,他又等了一天就把煤球、煤块和蜂窝煤进行对比燃烧试验,工厂的所有工匠以及学徒都来围观,最终的结果是蜂窝煤从易燃到耐燃,再到燃烧过程中双方的烟尘,都是最完美的产品。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奥拉夫宣布奥拉夫工厂蜂窝煤厂正式成立,然后挑了几个工匠和众多学徒担任碎煤、制煤等工序的工人,同时许诺了不低于酒厂和糖厂的报酬。

    被选为蜂窝煤厂工人的工匠以及学徒都还算高兴,虽然制煤场脏一些,但是收入比在工厂车间造其他东西高一些。

    在连续工作一周后,上万块蜂窝煤被制作出来,然后奥拉夫就给赫鲁特城所有家庭送了十块,并宣布销售价格为一个铜币两块。

    目前赫鲁特城内虽然基本上没有商业活动,即便有一些也是哈达尔家垄断经营,除了维京人和部分契约白奴能够使用铜币、银币甚至金币交易,大多数人还是处在以物易物的层次。

    不过任何物品都有价格,一磅土豆或红薯价格1铜币,一条鲜鳕鱼或者鳕鱼干在赫鲁特城的价格是40铜币,一张海狸皮价值25铜币,一张驯鹿皮价值25铜……

    因为赫鲁特城人的商业活动以实际需求为主,所以自然形成的商品价格与欧洲市场很多地方不符,甚至严重相悖,不过文兰人已经适应并接受了。

    一个成年维京人或契约白奴在私下捕猎或打渔中,创造的赫鲁特城市场价值平均为十几二十铜币,所以依靠偶尔的捕猎打渔,没有一个家庭能烧的起煤,那可是不是烧煤,是烧的口粮,他们觉得还是用自己砍的木柴最好。

    但是文兰最有钱的是参加了维京军团、民兵军团、白狼兵等军人家庭,他们平时打仗能抢劫,这是一笔干一次富裕三年的买卖。

    还有就是每月哈达尔会通过维京雷当给维京兵、民兵、白狼兵的家庭发放的粮食,即便是最少的奴隶民兵,每月也能领取30磅土豆或红薯,如果是维京兵,收入是奴隶兵的十倍。

    拥有巨额收入的维京兵、白狼兵和民兵头目对于购买蜂窝煤还是并没有压力,因此在奥拉夫的眼中,这些人身后的七八百个家庭才是日后蜂窝煤的客户群体。

    大部分家庭在领了蜂窝煤回去后就在做饭或者取暖的时候用了一两块,然后蜂窝煤就成了文兰人心中冬季的取暖神器,因为它没有木柴烟气中,只要有管道,蜂窝煤的毒气就能跑出去大半,剩余一些也对人没什么危害了。

    更为重要的是蜂窝煤远比木柴耐燃,几块蜂窝煤就能够烧一夜,一般夜里添一次枚就好。

    但是烧木柴想要不灭火,夜里要添柴七八次甚至次。

    虽然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文兰的气温也越来越低。

    进入12月的赫鲁特城已经异常的寒冷,哈达尔在体会了蜂窝煤的好处后就让人给哈达尔城、巴肯斯城、巴斯克城各送去了一千块,同时重点嘱咐他们使用的重点,一定要把抽气烟囱制作完善,不能不排气甚至回气,必须保证烟气通畅排出,这才是使用蜂窝煤的第一要点。

 第157章 噩耗

    1630年的圣诞节来临前夕,文兰迎来了一场大雪,大雪来临前的寒风呼啸时奥拉夫工厂已经停摆,养殖公司也早就提前进行了圈舍加固保暖。

    虽然外面寒风凛冽,冰雪覆盖,任何动物包括人类也极少露面,但是今年哈达尔堡内比往年更加温暖一些,卡特琳觉得是因为今年的火炉里燃烧的除了木柴还有更耐燃的煤球。

    那个奥拉夫前几天发明的新型燃料,煤球,不管是做饭还是取暖都明显的比木柴好得多。

    哈达尔一家人从哈达尔得胜回来后就一直心情愉悦的待在城堡里,大家都已经计划好了在圣诞节的时候好好庆祝一下。

    卡特琳听人说弗尼吉亚和普利茅斯都还过着什么感恩节,说是感谢帮助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卡特琳心想在没有乐趣的原始社会,是要多找些乐子,于是在和丈夫、儿子沟通过以后,也准备在冬季最寒冷无趣的时间里过一过感恩节。

    只不过维京人的感恩节自然是不可能感激印第安土著,在哈达尔一家的想法里,他们的感恩节是感激六七百年前北欧维京时期的先祖们,是他们的勇敢、自由、坚韧才让冰岛、格陵兰、文兰有了冰岛人的足迹,现在在哈达尔家族的带领下,冰岛人重新统治了文兰、格陵兰,甚至踏足了北美大陆,这个光荣的时刻完全能够追忆先祖,进行感恩。

    于是卡特琳就通过维京家庭宣布在圣诞节和元旦后第三个星期,也就是最冷的时候,所有维京人在当时的星期天进行感恩节庆祝。

    庆祝节日的活动有助于文兰人对维京文化的归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哈达尔全力支持,在卡特琳宣布后也以维京雷当将军的名义要求赫鲁特城全体都要过感恩节,并且计划明年加大宣传,要让所有殖民地区的人都顺从感恩节,顺次节日背后的维京文化。

    温暖的城堡内,几乎每天都是哈达尔、海格等人在喝酒说话,玩纸牌,斗兽棋等。

    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其实枯燥而乏味,但是受限于环境的恶劣,以及冻病了受罪甚至等死的危险,没什么大事一般也没有人外出。

    奥拉夫原以为自己也是和往年一样,在城堡内待一个多月,只有到明年1月底才能外出。

    可是在过了圣诞节后的第三天,临近了年底的一个初夜时候,一个身穿海豹皮衣的大汉拍开了哈达尔堡的大门。

    为了方便照顾亚瑟,海格一家今年冬天在哈达尔堡过冬,所以开门的罗琳,她并不熟悉门外的人,正要询问,那个男人用冰岛语说道:“哈达尔将军在家吗?我是哈达尔城约特城主的卫兵比奇。”

    正在客厅喝酒的海格、哈达尔已经听到了比奇响亮的嗓音,然后哈哈说道:“比奇快进来暖和!你小子怎么不跟着你叔叔,跑回来了?”

    比奇是白榛树林赫鲁特村的村民,同时也是约特的亲侄子,去年刚和索尔拉克的大女儿结婚,证婚人还是霍斯库尔德,哈达尔和海格对这个年轻人有印象,所以颇为惊奇。

    比奇走进温暖的厅堂,一把将帽子摘下,然后两眼发红的单膝跪地,沉声道:“哈达尔将军!海格统帅!我叔叔死了!”

    “什么!”

    正在兴高采烈的喝着酒的哈达尔和海格闻言突然跳起来,哈达尔更是瞪大了眼睛,伸手抓起比奇,厉声质问道:“怎么回事!你说清楚!”

    “叔叔他10月就感染了风寒,当时喝了几天热葡萄酒后好了一些,但是上个月他突然腰背长出毒疮,除了触碰剧痛也没什么危害,叔叔就没有当一回事,结果十天前就不断咳嗽,身体发热,天气太冷也没法回来,就只能由我照顾,但是叔叔的病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呼吸困难,无法进食,前天下午就去世了……”

    “啊!”

    听清楚的约特病死的经过,哈达尔大喊一声就将松开了比奇,踉跄着坐回沙发,眼睛空洞的看着地板。

    因为客厅的动静太大,此时不管是罗琳,还是在厨房忙碌的卡特琳,又或者在房间休息的盖尔尼、哈尔夫、奥拉夫都闻询赶过来,也听到了约特病死的噩耗。

    奥拉夫想起了那个沉默寡言的约特叔叔,也想起了还在赫鲁特城家中等待着明年春天父亲回来的红发托姆,心中哀叹一句:托姆会多伤心啊!约特可是个好人!

    “约特可是个好人啊!”卡特琳流着泪走到哈达尔身边抱住丈夫,感慨的说道。

    海格闷声说道:“约特的灵柩运回来了吗?”

    比奇擦了把眼泪鼻涕,然后说道:“霍斯库尔德先生跟我父亲、叔叔他们几个乘船把约特叔叔的尸体送回来了,现在正从码头往这赶路,我先骑马来报信了!”

    “快带我们去!”哈达尔说着话穿上外套衣物,最后又套上卡特琳递上的北极熊皮大氅。

    此时海格也穿好了外衣,三人出门骑马就直奔赫鲁特城外。

    过了一个多小时,卡特琳派几个奴隶出去看望,终于回报说是哈达尔等人带着一辆拉着棺材的马车回了内城,现在正朝着约特他家去。

    此时卡特琳和奥拉夫都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嘱咐罗琳在家看管好孩子,然后母子二人就带着两个仆人从城堡出来,由仆人举着火把一路踩着冰雪朝着不远处的约特家的长屋走去。

    到了约特家的时候屋里屋外已经站满了维京人,屋内的都是冰岛的邻居亲人,不少人都围在院子摆放的棺材默默流泪。

    借着院中的火盆能看出已经长出了胡须的少年利克斯托姆一脸的悲痛,他身后是与霍斯库尔德、哈达尔、海格、海涅等人说着话的母亲。

    卡特琳快步过去抱住了约特的妻子,然后柔声安慰起来。

    奥拉夫站到托姆身边,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托姆的肩膀,轻声说道:“抱歉伙计,我刚知道这个消息。约特叔叔……”

    托姆红色的发丝被寒风吹动,抬头看着奥拉夫,挤出一个僵硬的干笑,说道:“没关系,谁也无法预知厄运何时降临。”

    奥拉夫长叹一声,听到身后踩雪的脚步声,转头看去发现尼兰胡、索尔拉克、瓦力图等人,他们的身后是妻子和儿子。

    没一会托姆和奥拉夫身边就站满了十几个少年青年,不过跟托姆关系最好的还是哈力克、易路基、哈里、瓦尔、埃里克松、小索尔拉克,他们都和托姆深深拥抱,然后就默默地站在好友的身边。

    此时已经是深夜,哈达尔等人也和约特的妻子说了许久的话,最终定好了明日为约特举行追悼会并下葬的流程,同时还有哈达尔为约特一家失去顶梁柱的补偿,大致是土地五百英亩,奴仆一百,麻布五十英尺,金银各十磅等。

    还有就是关于托姆的工作安排,不过这个事情还要慢慢研究。

    事情说好了,哈达尔就留胡迪克给约特家帮衬着,他自己则带着家人和海涅、霍斯库尔德、卡尔姆、卡尔虎一起回了哈达尔堡。

    奥拉夫在路上又发现自己的父亲、叔叔和舅舅、表哥脸色都十分的难看,等到进入客厅后,哈达尔让人取来烈酒,痛饮一杯后才从喉咙里发出嘶吼声:“约特!我的好兄弟!霍斯库尔德,既然约特有那个要求,咱们明年就放下一切事情,集合文兰的全部力量打下冰岛!让约特的遗体回到赫鲁特村安息!”

    “什么?!”

    奥拉夫听的吓了一跳,因为父亲叔叔他们以前对于回冰岛的意见是再等两年,等到文兰拥有足够和丹麦叫板的实力后再出手,可是怎么去约特家一趟就改变了想法,明年就要反攻冰岛了?

    哈达尔说完话就和海格、霍斯库尔德、海涅等人默默喝酒,似乎大家的意见都是统一的,已经确定了明年进攻冰岛的决定。

    奥拉夫看气氛不对,就走到卡特琳身边,问道:“妈妈,爸爸怎么突然要回冰岛了?”

    卡特琳点头说道:“是该回去了!”

    说完才低声给奥拉夫解释道:“你约特叔叔死前的愿望就是希望能葬在白榛树林赫鲁特村的土地上,你父亲得知后在约特家就定下了明年回冰岛的决定,说是让胡迪克先想着怎么回去的计划,等到春天就组织大军打下冰岛!”

    卡特琳说着还崇拜的看着哈达尔,脸上的表情是我的男人就是霸气!

    奥拉夫一阵无语,心中暗道:决定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军国大事能意气用事吗?

    可是看着客厅的气场和哈达尔等人脸上的悲痛,奥拉夫又觉得父亲的决定十分的正确和温暖,这让奥拉夫心想:大丈夫就要敢爱敢恨,勇往直前,作为老伙计好兄弟,父亲想让约特的遗愿达成不止是个人感情的诉求,还有助于维京雷当将军的人设圆满,有助于提升文兰全体人的忠心。

 第158章 打回冰岛

    等了一会奥拉夫把“打回冰岛”的命令消化后,就坐在一旁,问道:“爸爸,叔叔,你们已经决定打回冰岛了?这是势在必行了吗?”

    “当然了。只有死鱼才会随波逐流,我们要披荆斩浪,加倍夺回在冰岛失去的一切了!”

    海格摸了把胡子,沉声说道:“我和哥哥早就忍不住想回冰岛报仇了,现在咱们手里有四五千大军,三十八艘远洋大船,其中三十五艘是武装商船,战士们也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就算是放到欧洲大陆上也是一支能够左右天主教联盟和新教联盟战事的力量,打下冰岛,捏死西格福斯和冰岛总督考尔斯文,那有什么难度?”

    霍斯库尔德也附和起来,最后还看向海涅,问道:“你最聪明,想想咱们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海涅放下手中的酒杯,打着哈欠说道:“以咱们现在的实力,打下冰岛十分简单,而是怎么能守住就是要在意的事情了。”

    “冰岛还用守吗?”卡特琳此时加入了讨论,说道,“丹麦不是被哈布斯堡的军队打的惨败了吗?奥拉夫你跟海格不是还说今年丹王克里斯蒂安四世找英王查理借贷款都没借到吗?由此可见丹麦已经被几年的大战拖垮了财政,他们的士兵军队也被杀了许多,现在根本没有实力支撑向冰岛远征!所以我说你们都不用担心!”

    霍斯库尔德对姐姐的话无比的推崇,他起身说道:“没错!丹麦方面败给了天主教联盟,连丹王两位亲外甥都战死了,据说日德兰半岛更是被雇佣兵打砸抢烧,成了一片炼狱,我想没有个十年八年丹麦不用想恢复实力,咱们明年动手正是好机会!”

    霍斯库尔德的话引起了众人的认同,就连奥拉夫也觉得明年是个好机会,可是英国距离冰岛也很近,如果丹王要求英国帮助的话,父亲他们占领了冰岛就会处在虽是会被强大的英国海军围攻,封锁的局面,这是事情发生的概率虽然不大,但是也不能不考虑。

    同时就是丹麦的海军并不弱,据说有着七八十艘战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