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崛起-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的税金。
对比能把人逼死的冰岛总督、爱尔兰总督、英国查理一世陛下等,哈达尔将军其实就像个大慈大悲的白莲花,奥拉夫很多时候都认为这是个比烂的时代。
“所以我只要做一个不那么烂的领袖,总得被同行衬托的伟大圣洁吧!”奥拉夫如是的想道。
过了没两天,去长岭山采矿厂送木炭的白奴和奴隶回来告诉了奥拉夫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铜矿厂的水力破碎机、高炉已经建造完毕,并且亨特厂长和两名炼铁工人已经尝试着炼制了一炉铜锭和一马克的金子,闭关且让他们带回了赫鲁特城。
奥拉夫和海涅看着满满两箱子的铜块,拿起两块敲打一下发出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奥拉夫哈哈大笑,知道自己的工厂里的铁匠师傅们以后要忙碌起来了。
虽然北长岭山的铁矿还处于探索阶段,没能开采出矿石,但是铜矿已经能够制作金属器具,甚至于应用于船上的部件比起铁质的还要耐腐蚀。
而且奥拉夫很清楚目前各国都是用的除了铁质的大炮、火枪还有铜铁合金的火炮,尤其是早些年炼铁技术低下的时候铜炮铜枪更是多一些,可见铜也可以制作枪炮,这就可以让文兰走上自主研发制作枪炮的道路了。
现在欧洲的知识分子一半是神学院培养的教职人员和各国大学的高材生,对于火枪火炮的制作有许多知识分子、神职人员都懂得。
奥拉夫马上询问海涅,毕竟他也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毕业,海涅轻轻摇头,说道:“燧发滑膛枪和火绳枪制作原理不复杂,怎么做我也大致知道,但是没有试验过,而且我也不懂工匠的手艺,倒是火炮怎么做我也不怎么了解,估计要研究一番才行。”
“德古拉和杜卡奥那两位教士是不是懂得火炮制造?”
奥拉夫想起了同时期在大明朝传教的天主教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郭居静等洋人,他们表现的可是多才多艺,想不起来是哪一位了,即便声明不会造火炮,天朝皇帝一声令下,最终还是给造出了西洋火炮。
能出国的传教士一般都是知识渊博的神学者,他们也要懂一些数学音乐等,更要对个各种工具有所了解,他们两个老教士也许知道如何造火炮火枪。
奥拉夫确定的点点头,他心里知道传教士是西方势力向其他文明国度渗透的急先锋,发现对方软弱可欺就用长枪大炮,舰船巨舰征服殖民,发现对方强大无法武力征服,就会用“奇淫巧技”和西方的先进文化进行输出交流,大多数传教士应该对工业方面都有所了解。
奥拉夫是个实干派,他想到了就急忙派人去请两位教士。
不一会德古拉和杜卡奥两位老先生就在吉尔森的带领下走进来。
“尊敬的奥拉夫少爷,您找我们来有什么事情吗?”
德古拉很客气的在胸口划着十字问道。
此时已经是下午,奥拉夫知道教会学校今天下午不上课,所以也不需要致歉,笑着请两人坐下,然后示意吉尔森去泡咖啡。
不一会吉尔森端来四个精致的白瓷杯,黑乎乎的咖啡冒出白烟和焦香味,还有枫糖浆的甜香,算是当前时代不可多得的上等饮品了。
奥拉夫喝了一口,轻赞一声,道:“如果再加一些奶味道会更独特,不过议事厅这里可没有鲜奶,两位牧师就迁就着喝吧。”
“很不错。咖啡是近年最流行的饮品了。只不过咖啡豆价格比较昂贵,我们也很少品尝。”德古拉呵呵一笑说道。
奥拉夫在等待咖啡的期间一直询问关心两位老教士的生活,了解他们在赫鲁特城的教学生活生否习惯,两个老教士心中的紧张感也渐渐淡化了。
发现两人爱喝咖啡,奥拉夫马上笑着说道:“我还不知道两位牧师喜欢和咖啡,吉尔森,快去给两位受人尊敬的牧师装几磅咖啡豆,请两位带回去自用。”
德古拉和杜卡奥两人虽然一直受到维京人的礼遇,但是在凯迪尔、海格、哈达尔几人面前就不太受重视,加上他们年纪大,又亲眼见到了维京人的残酷可怕,在赫鲁特城一直深居简出,每天除了在教会学校教导维京少年就是逢礼拜布道唱经了,而且两人编写的教材还是哈达尔、奥拉夫审查过,并且删减了内容的版本。
也幸好两位老教士只想安安稳稳传教生活,也不敢有任何想法,不然换成任何一个有理想的年轻教士都无法容忍维京人对牧师的任何限制。
现在奥拉夫对两人和颜悦色,还要送给他俩昂贵的咖啡豆,两个老教士感觉到如沐春风,急忙表示感谢。
奥拉夫也不直接询问两人是否了解造枪造炮,而是询问他们的履历,并称赞其两人的教学水平等,海涅也时不时出言附和,让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教士感觉云里雾里,又飘忽忽的不知所云。
过了一会奥拉夫就套出了两人确实了解一些加农炮、臼炮、火绳枪、燧发枪的制作知识,因为教会对教士的培养就是一手圣经一手枪炮,只有拥有惩治异端的手段,才能有树立威信的神庭。
奥拉夫心中有数后才向两人郑重提出请求,希望两人能抽出时间帮助自己建立一所军火工厂,利用长岭山铜矿厂炼制的铜锭制作铜制的火炮和火枪。
奥拉夫今年从伦敦虽然只带回来足够建造两个高精度高炉的配件,但是水力设备却买了好几套,经过专业人士的改造完全能应用于军火生产中,而且赫鲁特城现在铁匠有十几个,铁匠学徒也有二三十位,只要海涅和德古拉、杜卡奥三位把脑中的技术知识拿出来培养铁匠,要不了一年军工厂就能拥有火枪火炮生产的能力了。
德古拉和杜卡奥受到了奥拉夫的极高礼遇,本来有没有拒绝的意思,在奥拉夫承诺给予两人每天一个先令的薪水报酬后,两人就很爽快的答应了。
第150章 打败易洛魁
两个老教士同意后,奥拉夫就高高兴兴的把建造军工厂的事情交给了海涅和两人去负责,并承诺需要任何的物资人力都无条件支持。
等到海涅风风火火的带着两人去城外麝牛河附近寻找合适的建造工厂的场地后,奥拉夫则喜滋滋的拿起那一枚长岭山铜矿厂送来的金疙瘩,爱不释手的自言自语道:“长岭山的金矿应该存量不大,因为后世没有什么名气,不过能有个十吨二十吨的储备量就够我用的了!”
奥拉夫最关心的就是长岭山的三处采矿场的情况,因为煤矿和金属矿石都代表了金钱,同时还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奥拉夫想要真的把文兰发展成可以堪比国家的势力,除了增加人口,还必须得有自己的工业基础。
现在让奥拉夫日思夜想的铜矿达产了,虽然产量只有几百磅,但是总是一个好的开端。
而且长岭山铜矿还有伴生的金矿,以后只要持之以恒的开采下去,文兰的金、铜等贵金属会不断增加,欧洲现在还是以金币、银币铜币为货币,远东的天朝朝贡圈货币也是这三样,所以说文兰只要能开采出金和铜,这些从本质上就是钱,就是让文兰走向富裕的战略资源。
挂念起心头肉的长岭山铜矿金矿,奥拉夫就想着过几天跟随最新的送碳船去长岭山看一看,顺便了解长岭山三大矿场的真实情况,还能顺道去巴肯斯城看一看,了解一下黑石总督管理巴肯斯城的情况。
……
在奥拉夫在赫鲁特城内忙着筹办军火厂的时候,哈达尔和胡迪克、海格已经在两天前按照计划在圣劳伦斯河的南岸登陆。
登陆后胡迪克和海格兵分两路扫荡了整个南部平原的易洛魁联盟的武士,哈达尔则带领近百名维京兵和水手驾驶十六艘武装商船封锁了魁北克东西十英里的圣劳伦斯河面,防止在北方的易洛魁大部队渡河南逃。
因为这次出征的战略目的是消灭易洛魁联盟,所以胡迪克和海格带兵遇到了易洛魁人就直接开枪下了死手,并且绝不要俘虏,四天时间就把整个南方四十多英里方圆清扫干净,大约打死了易洛魁武士近千人,打伤一千多人。
两个兵团有半数是火枪手,剩余的也都是长矛手,三千民兵都穿戴板甲,易洛魁人的弓箭伤不了民兵,结队猛扑进攻不等近了身就被几百杆燧发火枪的排击打散阵型,死伤惨重。
四天奔突交战的时间还是让两个军团折损了三四十人,这些人有几个是患病,上吐下泻,严重脱水死掉了,更多的是误踩易洛魁人的陷阱跌断手脚难以治愈而死。
这次西征与征服文兰的战斗有着很大的变化,不仅是易洛魁人比贝奥图克人难缠的问题,更多的是其他原因。
例如文兰民兵军团并不了解圣劳伦斯河南部平原的地形地貌,导致行军不够快捷方便,同时遭遇易洛魁人小股部队的几次偷袭侵扰,死了十几个人。
还有是文兰民兵军团的战士们都穿着厚重的板甲,在和易洛魁人交战的时候虽然很轻松就能将易洛魁人击溃击败,但是易洛魁人受伤逃走时,除了海格还跟派手下的骑兵追杀一波,其他的文兰士兵根本追不上,也不敢追。
文兰岛上的战争是直接打上贝奥图克人的部落营地,为了保卫家园亲人,土著人只能背靠部落城池和维京人死磕,结果当然是被征服。
但是易洛魁人是在远离家园的圣劳伦斯河南岸平原、森林与文兰民兵厮杀,他们更了解地理情况,也善于逃窜、偷袭。
如果易洛魁人的对手不是人人穿戴板甲,同时手握燧发火枪的文兰民兵,很可能会被化整为零的众多小股武士的侵扰偷袭缠住腿脚,甚至不断出现无谓的损失,导致士气下降,不战而败。
幸好文兰民兵不惧易洛魁人的弓箭和侵扰,文兰火枪兵手中的燧发火枪比易洛魁人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每一次交火总是易洛魁人死伤惨重。
即便文兰民兵不追赶受了枪伤的易洛魁人,伤兵也只能退回部落养伤,甚至由于卫生医疗条件差,体内子弹难以取出,中枪的易洛魁武士大多只能经历伤口发炎,发烧,然后死亡的痛苦历程。
所以胡迪克很乐于任由易洛魁武士带着伤兵逃离,这样会极大的打击易洛魁人的斗志,同时还能让伤兵拖累易洛魁人的资源人力,成为易洛魁人的负担。
四天后等到南岸基本上没有易洛魁人的身影后,胡迪克和海格知道南岸的残兵已经被收拾差不多了,剩余一些也不敢露头了。
下一步就是集中精力去对付被船队封锁在北岸的易洛魁主力了。
哈达尔在封锁的期间见到了划着独木小船想从南岸去北岸给易洛魁主力报信的易洛魁武士,也见到过从北岸划船向南岸去的船队。
因为易洛魁人是用简易的独木舟或皮筏子,一两个人还能趁着黄昏夜晚悄悄过河,但是人一多目标和动静就大了。
哈达尔手下的战船发现了三次,结果大炮连续轰击几次就把河面上的小船打碎击沉。
大量易洛魁人或者被炮弹撕碎,或者淹死在河里,最终都葬身河底了。
哈达尔知道肯定有遗漏的个别野人武士过河了,但是他封锁圣劳伦斯河的目的是不许北方的易洛魁武士主力,有上万人的精锐武士南渡而逃,因此也不太在意。
等到胡迪克和海格相继回到南岸,哈达尔就知道向北岸的易洛魁人发动总攻的时候到了,于是先派人去给安蒂科斯蒂岛北方的鸡嘴河河口安营扎寨的乌拉夫打招呼,然后乌拉夫带领六百名精锐军队从拉布拉多半岛东部往西部进发,阻拦易洛魁人可能往东逃窜的可能。
在信使派出去后,哈达尔就下令登陆。
十艘武装商船载着三千余人横渡,在北岸魁北克城西十几英里的位置寻找合适的地点登陆,然后16艘武装商船在河面上抛锚收帆依旧封锁着江面。
三千一百人登陆上岸后依旧是只带着五天的干粮补给以及足够支持放50多枪的弹药,然后两个军团从魁北克城西侧遥远的山坡北上,深入腹地后一南一北向东摸索行进。
因为两个军团的士兵都穿着板甲上阵,每天行进的速度不快,但是这样也能保证把周边环境探索九成以上,保证不会有易洛魁人遗漏逃走。
在赶路的同时,海格把手下骑兵散出去作为斥候探查前面的地形以及寻觅易洛魁人。
走了没有两个小时就发现了一队上千人的易洛魁武士,海格先率领骑兵斩杀十几名易洛魁人,然后引着追杀出来的大部队朝后慢慢的跑。
很快海格手下骑兵通知到了后方的胡迪克、哈达尔。
胡迪克和哈达尔从西往东推过去,没多久就看到海格与四十余名骑兵带着一千多大呼小叫追赶着的易洛魁人。
这些易洛魁武士一边追还一边弯弓射箭,不过因为海格等骑士马快都躲过了羽箭。
哈达尔站在坡上哈哈一笑,大手一挥,道:“长矛兵在两侧,长枪兵在中间,突进射击!”
随着哈达尔的指令层层下达,一千五百名民兵军团结成方阵快步从山坡走下去,此时易洛魁人已经被海格等人引到了山坡前两百步远。
维京军官一声令下,七百二十五名火枪兵进行三段射击,手中的燧发火枪次第发射出威力巨大的子弹,把勇敢的易洛魁武士一片一片的击倒。
虽然易洛魁人也勇敢的举起手中的长弓弩箭朝着民兵军团不断射击,但是平时可以轻易射死休伦人的箭只撞在民兵军团的铁甲上却只是擦出火星和叮当声响,根本射不透那坚固的板甲。
三段射击很快结束了,硝烟散去,火枪兵站在原地进行装填弹药,长矛兵按照之前训练的那样从两侧合围挡在火枪兵的前方。
一千余名易洛魁武士连续遭遇三排枪击,被当场打死打伤了四百多人。
可怕的火枪杀了英勇无敌的战士,易洛魁人根本想不到除了魁北克城的白人,北美洲竟然还有其他人拥有如此多的火枪,看数量和杀伤力简直比法国人还要可怕十倍。
瞬间被文兰民兵的火枪夺去了将近一半武士的生命,幸存的易洛魁武士们看着前方一百多步远的那密密麻麻的铁矛,心中都在发颤,四肢也在发软发麻,心脏砰砰的就要蹦出胸口。
这轮伏击把易洛魁武士打蒙了,同时也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
因为几百年养成的战斗习惯都是最武勇的首领们冲在前方,带领手下武士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所以面对火枪,前排的领导者也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可以说三段枪击后还站立的易洛魁人中一个大首领也没有了。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转身逃走,好像泄洪的大坝,幸存的所有易洛魁人都抱起受伤未死的战友转身逃走了。
有的往北方的丘陵跑去,有的往东方的山头逃去,看他们身形飞快的消失,哈达尔知道即便文兰民兵不穿板甲也绝对追不上。
第151章 维京人战无不胜
溃逃的易洛魁人很快就要消失在哈达尔的视野中,突然北方响起噼里啪啦的密集枪声,东方也隐约传来了骑兵奔跑的马蹄声和喊杀声。
“是胡迪克和海格!”哈达尔嘿嘿一笑,大手一挥就命令军团分成两路朝北方和东方追赶。
按照哈达尔和胡迪克、海格制定的作战计划,海格带领骑兵探索地形,同时利用易洛魁人对马匹的恐惧感、仇视感引诱他们进入哈达尔或胡迪克的伏击圈。
再然后就是哈达尔和胡迪克进行合围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