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冰岛崛起 >

第75章

冰岛崛起-第75章

小说: 冰岛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带来,中午咱们吃。咱们也有一个多月没有在一起热闹热闹了!”

    托姆等人哈哈一笑就挥手让身后的奴隶加入进平整土地的队伍中了。

    白榛树林赫鲁特城基本上属于举村搬迁,除了个别老人,九成以上的人口都来了文兰。

    当年来的时候奥拉夫这一帮小伙伴里就属奥拉夫年纪最小,只有十岁,其他的小伙伴都在十四岁以上,现在过了三年时光,早熟的冰岛小伙伴们看着都和成年人差不多了,最年长的易路基、瓦尔今年正好十八岁。

    只不过奥拉夫的智商情商以及身份甚至身高都一指压制着小伙伴们,所以即便长大成人,少年们对于奥拉夫还是亲近尊重,视他为主心骨。

    在这个以奥拉夫八人为核心,十几个冰岛少年成员的团队再往外还有几十个白奴出身的维京人少年小弟,奥拉夫一直用心维护着自己的这个未来的班底,有着前两年的基础,这些少年都对三国演义等故事倒背如流,也热衷于练习维京战技武艺。

    众多少年站在一起说着话,奥拉夫虽然只有13岁,但是身高已经是少年团队中的第二名,有着180以上的身高,仅次于目前六英尺两英寸(188)身高的哈力克。

    现在十七岁的少年哈力克身高体型已经进入了文兰最高队列,基本上和哈达尔、尼兰胡、乌拉夫、凯迪尔差不多了。

    如果营养跟得上,在等一年半载还有可能超越父辈,去和海格这位第一高人竞争。

    奥拉夫知道冰岛人体质早熟,从十岁左右就开始发育丈高,一般情况下十五六岁就结束了,最迟不超过十七八岁就会发育完成了,所以奥拉夫觉得自己未来的身高应该不会不必哥哥父亲矮,起码还有八九公分的生长空间。

    前世不是大高个的奥拉夫这一世对自己的身体十分满意,所以经常性的享受俯视他人说话的感觉。

    众人说着话,精通建筑技术的七八个白奴也赶到了,赫鲁特城的契约白奴都是属于哈达尔家族的奴隶,因此奥拉夫想要调动几个人很轻松,出门时安排奴隶去叫就行了。

    在建筑工匠到来后,奥拉夫从怀里取出一张图纸,这是他这几天睡前加工思考,最终画出的关于养殖厂的建设图。

    奥拉夫并不是工程师,也不是设计师,他只是根据西坡地形进行了简单的规划,然后指着图纸的位置告诉未来要负责施工的白奴工匠们应该如何带领奴隶们建造养殖厂。

    在奥拉夫的计划中,占地面积四五英亩的土坡首先应该把杂草灌木和石块清理干净,然后在最高的位置建造圈舍,北侧背风的地方建造职工居住生活的房屋,以及进出的大门。

    然后在南侧低洼处挖出一个储粪池,从储粪池到圈舍、坡上的半开放性质的活动地点都要挖出沟渠,利用斜度收集雨水、污水,统一进入储粪池法效。

    这个西坡距离西侧的河沟也不算太远,再出动工人挖一个引水渠靠近,未来养殖厂使用河水也会更方便。

    除了北坡办公屋舍,坡上圈舍以及南侧的活动场地、储粪池,在东侧还要建造一个一半地下,一半地上的饲料储存仓库。

    奥拉夫说完就把图纸交给了工匠,这个时候凡希尔也带着家中的几个私奴赶到了,虽然她不懂建造厂舍,但是已经是养殖厂的厂长和养殖公司的襄理,自然要表明态度,所以就饶有兴趣的参与进来,咨询和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当起了监工。

    看了一会感觉没什么意思的维京妇女们把私奴们交给凡希尔管理,然后就都告辞离开了,其中二百多个黄维京人家庭的妇女,几十个白人女性和百十个贝奥图克女性唯唯诺诺的找到凡希尔,首先推出两个代表向她道歉。

    凡希尔知道黄维京人其实还是有些自卑,甚至不愿和白维京人搅在一起,她宽慰几句,然后就让她们离开了。

    奥拉夫等人看了一会,就暂时让自己的私奴辅佐凡希尔表姐监督管理工人、奴隶们,然后就带着少年们回哈达尔堡去煮鲸鱼肉了。

    到了中午,奥拉夫等人赶着马车拉着十几桶煮好的红薯、土豆和一桶鲸鱼肉炖土豆来到西坡工地。

    几百个奴隶收工吃红薯、土豆,奥拉夫等人和白奴工匠以及凡希尔则用木盘木叉吃着带有番茄和香菜味道的鲸鱼肉。

    等到吃完了饭,凡希尔又命人又半桶肉汤兑水冲了三大桶汤水给奴隶们喝。

    等到吃饱饭后,白奴工匠继续带领奴隶们施工,因为上午把场地清理了出来,下午开始就把坡下堆积的石料、木料搬运上去,同时进行改造,先用石料打地基,然后用木头做屋顶和上半截墙壁。

    白奴工匠们加工木料,有些技术的土著奴隶加工石料,其余人就搬运材料,同时挖掘房屋、围墙的地基、储粪池、沟渠等。

    西坡的空气中渐渐开始弥漫泥沙的味道,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公司的地基挖出了大半。

    沙赫利姆尼尔养殖公司从3月4日开始施工,到月中就渐渐有了雏形,五百六十多人每天施工,这让建设进度变得很快,甚至因为有了之前建设赫鲁特城积累的经验让这次建设比起以往效率更高。

    因为养殖公司主要建筑就是北坡的五间房屋和坡上的一些棚舍,其余就是挖坑挖沟和建造木栅栏围墙等,可以说建造难度不大,因此到进入4月的时候已经基本建成了。

    近一个月的监工凡希尔被晒得黑了一些,也清瘦了一些,可是她眼看着养殖公司一点点的建成,心中很是满足,反而越来越有干劲。

    因为养殖公司基本结构已经完成,剩余的都是内里的圈舍扩建等,所以说已经可以投入使用,所以凡希尔从三月底就开始督促奥拉夫往圈舍内调集牲畜了。

 第123章 产能不足

    在4月2日后奥拉夫走进基本完成的养殖公司检查了一圈,出来后就让凡希尔通知所有参股人员把“股金”送进来。

    于是从2日的下午,维京人们络绎不绝的带着羊、鸡鸭鹅和猪牛马等牲畜来到西坡公司,在奥拉夫和凡希尔两人检查对照后由女工带入相应的圈舍。

    沙赫利姆尼尔养殖公司的厂房有十五个圈舍,其中牛棚、马厩各占三个,猪圈、羊圈各占四个,还有一个圈舍则是混养鸡鸭鹅等禽类。

    养殖公司里除了这些常规牲畜家禽,还有五只哈士奇犬,这时候的二哈还属于猎犬,优秀的逗比基因没能崭露头角。这五只狗全是爱基斯摩人养的好品种,冬季捕捉海豹的时候猎狗是最好的帮手,所以基本每一个因纽特人部落都回泗阳一窝爱基斯摩犬。

    去年哈达尔也要了一窝,养到现在生了一次,导致哈达尔堡外长期有七八只,看到哈达尔、奥拉夫等主人回来都摇着尾巴往上凑。

    只不过奥拉夫本人不喜欢养宠物,所以对猫猫狗狗关注很少,平日也不和这些一股腥臭味道的狗狗玩,这次为了看管保护养殖厂,就让奴隶从家里牵来了五只最肥壮的准备养在厂里看家护院。

    到第二天上午还有维京妇人带着奴隶牵着羊、猪过来,一直到4月3日傍晚奥拉夫和凡希尔清查一边后才确定所有入股的动物和弩弓都已经到位。

    “目前圈内都快满了,有牛14头,挽马11匹,绵羊115只,猪23头,鸡鸭鹅等有322只,27名维京女工人今天也都到位了!还有我妈妈让人送来的一匹有一些阿拉伯马血统的混血马,这匹马是公马,要好好喂养,以后改良挽马品种,为咱们维京雷当增加一支骑兵就靠它了!”

    凡希尔笑着冲奥拉夫说道:“今天下午我让这些女工熟悉情况,也把饲料仓库的酒糟、薯渣取出来喂了一次。”

    “凡希尔表姐你做得很好。”奥拉夫点点头,然后问道,“晚上养殖厂的安全问题你准备怎么安排?”

    “我家的两个私奴以后就住在养殖厂了,平时还能替我跑个腿,交给他们应该没事。”凡希尔对自家的奴隶似乎很自信。

    奥拉夫却有些不放心,说道:“我准备留两个契约白奴在公司里住下,也算员工,晚上还能增加些安保力量,你看呢?”

    “很好。”凡希尔一耸肩,说道,“就这么办吧。”

    奥拉夫和凡希尔留下了两黄两白四个奴隶就离开了。

    骑着自己的那匹杂交马,奥拉夫心想现在文兰的马有四五十匹,但是大多都是挽马、驽马,能当做骑乘的战马的只有七匹,其中哈达尔堡的马厩里有三匹,凯迪尔舅舅家有两匹,海格叔叔有一匹、胡迪克家一匹。

    哈达尔堡的三匹马有一匹长期为父亲哈达尔的座驾,一匹自己骑着,还有一匹被哥哥乌拉夫带去巴肯斯城了。

    凯迪尔也带去普利茅斯一匹,现在最优质的可以当做战马训练骑兵的只有四匹马,凯迪尔家里那一批还送养殖厂来了。

    未来还得加大采购,繁殖,非得让文兰的优质马种越来越多,未来想要向北美大陆扩张,在大片广袤的土地上必须有一支来去如风的强大骑兵,不然不仅灭不了反抗的土著人,统治成本也会太高。

    在养殖公司正式运营后,每天造糖作坊和造酒厂生产饴糖、蒸馏酒后产出的数百磅重的残渣就都由女工、奴隶赶着牛车拉回养殖公司的仓库。

    大多时间牛、马、羊、猪和鸡鸭鹅等动物每天都能吃完头一天的饲料,不过女工们每天只是进行简单的饲养和照看,大多数时间还是四名契约白奴和奴隶守在厂里,这二十七名维京妇女的作用只不过是快速的通过身体力行教会四个奴隶如何照料牲畜动物,简单的疾病如何处理,接生、挤奶等。

    除了饲养,维京女工每天还要给母牛挤奶,绵羊剪毛等,有时间就赶着牛车、马车外出去割草,吃不完的饲料鲜草进行晾晒风干储存,还得清理粪便。

    可以说养殖公司每天都很忙碌,工人们有着许多事情要做。

    奥拉夫一开始还在养殖厂守候观察,后来发现人人用心,尤其凡希尔表姐天天一早到,晚上回,这让奥拉夫对养殖公司就放心了。

    先是把自己写的一本饲料制作指南交给凡希尔表姐,之后就逐渐降低了去养殖厂的次数,对工厂和骨瓷车间、饴糖作坊、造酒作坊依次关注照看。

    奥拉夫不知不觉中在文兰已经开办了一家手工制品厂、一家造糖厂、一家造酒厂和一家烧瓷厂,算是支撑起了文兰出口产品的半壁江山。

    进入四月份,哈达尔满世界撒出去的人都完成了任务,文兰岛上数以千计的大枫树和更多的中小型枫树被取汁熬糖,为文兰造糖业提供了堆积如山的枫糖浆,同时仓库内的皮货、肉干、鱼干等货物也再不断增加。

    由于饴糖作坊从年前就不断生产,三个月的时间共计已经产出了六千多磅的饴糖,用陶罐储存放入仓库内整齐码放。

    造酒厂从春季开工,造酒和蒸馏同时进行,年前制作的数万加仑的原浆被蒸馏加工为“生命之水”,然后用木桶封闭储存,目前也有一万多加仑的储存量了,共计装了一千多桶。

    地窖内百万磅的红薯土豆如今也被消耗了三十多万磅,这个数量如果是给人吃,那足够养活赫鲁特城满城的一万多人半个月了。

    根据消耗和产出比例,奥拉夫估算后得出结论,基本上消耗八磅红薯或土豆能产出一磅饴糖,消耗二十七磅能产出一加仑蒸馏酒。

    奥拉夫记得天朝在改革开放前农村造酒用红薯,就是三斤出一斤,这么算算也差不多,只不过生命之水的品质度数不如后世的烧酒高,但是也可能是现在红薯土豆的品种原始,没有后世改良的高产优质品种的淀粉含量高的缘故。

    奥拉夫觉得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生产下去,平均一个月消耗十多万磅红薯、土豆,效率太低,一年也只能消耗一百多万磅,连地窖里的八分之一也用不完。

    现在地窖里的存粮是去年两千三百多英亩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中的一半多一点。

    今年因为耕地增加并且土豆红薯的种植量翻倍,不出意外的话收获会是去年的两到三倍,那么从今年开始造酒厂和造糖厂都要进行扩建和增加设备了,必须多开设几条生产线扩大规模,唯有如此才能把粮食尽快的尽可能多的转化为饴糖、淀粉、高度烈酒等高价值同时又能长期储存的商品。

 第124章 春耕结束

    奥拉夫在入睡前用羽毛笔沾着墨汁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上了今年要做的头等大事,第一件就是扩充酒厂、糖厂生产线,这需要在欧洲购置更多的设备、工具以及风车水车设备等等。

    既然写今年的计划,奥拉夫就索性多写了一些。

    “第二,尽可能多的再采购棉花种子和其他植物种子,今年要争取在魁北克南方平原建立一个棉花种植基地。

    第三,购买纺织机,为棉布纺织做好准备……

    四,寻找招募阿拉伯医生和大明中医,同时再次求购大明和欧洲的科技书籍……”

    ……

    奥拉夫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写了大致六条,最后又看了一遍才收起本子睡觉。

    时间在忙碌的文兰人心中总是不够用,席卷赫鲁特城、哈达尔城、巴肯斯城的春耕在四月七八日左右就相继结束了。

    文兰真正的粮食基地赫鲁特城周边的五千英亩耕地和再往北侧靠近阿瓦隆森林的新开垦的以前英亩土地全部种好了种子,并通过开荒时开辟的河沟进行着第一次浇灌。

    六千英亩的土地中有四千六百多英亩种了红薯、土豆和玉米,剩余种的黑麦等,新开垦的一千英亩土地完全属于哈达尔,虽然也是以土豆、红薯为主,但是所有粮食蔬菜都有分布种植。

    文兰的气候本就偏寒冷,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影响,这让文兰只能种植耐寒且半年周期生长的作物,如果不是几万年未经开发的原始土地肥沃,加上奥拉夫选对了高产作物的同时又推广的制肥技术提升地力,维京人们不要说发展经济,到现在连果腹都是一项头等大事。

    北美殖民地在正常发展中,英国、法国、荷兰的殖民地之所以发展缓慢,甚至屡屡有殖民地灭亡的事情发生,首当其冲的第一大困难就是吃饭问题难以解决。

    因为北美殖民者开始是为了皮毛和鳕鱼前来,对于开垦耕地种植粮食并不重视也不擅长,补给完全依赖与本地土著的交易,直到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三国的殖民地才逐渐发展种植业勉强果腹。

    制约他们的第二大问题就是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低下和防控意识落后。

    在十几年前,新英格兰甚至出现一个殖民据点因为爆发天花而团灭的情况,几十个人两年内近乎死绝,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因为吃不好穿不好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而且不懂得疫病防控,以至于近些年每年新英格兰增加上千人都会在短短一两年内死掉七八成之多。

    第三个原因就是殖民地与人口众多性情彪悍的印第安土著的爆发战争的问题,土著人的领地意识很强,殖民地想要发展就会扩张土地,自然就无可避免的和土著人发生矛盾,而且傲慢的欧洲殖民者压根瞧不起原始落后的土著人,相处时更容易爆发矛盾,于是基本上除了法国现在有一两个部落盟友,新英格兰也是在多次吃亏后才尝试拉拢土著人,并开始在支持易洛魁联盟。

    至于说新尼德兰,这个殖民地不愧是商人之国建立的,从开始就通过商业行为买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