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王者皮肤 >

第71章

三国:王者皮肤-第71章

小说: 三国:王者皮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飞写完最后一个字,拿起竹简,仔细研读,惊叹不已。
  “王爷这首诗,亦为绝诗也。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是王爷两步之内就作出来了。王爷之文学造诣,怕是足以比得上当世大儒了。”
  整首诗他最喜欢的就是最后一句。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从这句诗中,能看得出玄菟王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赞赏之意。
  虽然自己不一定能配得上隐者的称呼,但他心中依旧十分的高兴。
  刘烽摇头一笑:“本王这点墨水,哪能与大儒相提并论,先生莫要太过抬举本王了。”
  “王爷谦虚了。”
  荀飞小心将竹简收好,“此诗,当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
  见他如此,刘烽只能一笑。
  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古怪的念头,若是传到唐朝,白居易当着荀飞后人的面做出这首诗后,荀飞后人拿出这个传家之宝给白居易看,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收好竹简,荀飞看向刘烽,陷入了沉思。
  玄菟王送了自己如此大礼,自己也该有所回馈才是。
  只是,自己的才学不如玄菟王,就不再他面前献丑了。
  可除了这个,自己又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做礼物送给玄菟王的?
  忽然,他灵机一动,道:“玄菟王此番前来,可曾想过挑选英才?玄菟王婚后将去玄菟郡接管,飞听闻那里受到异族的威胁比武威县更甚。
  更有玄菟郡郡守,恐怕也不会甘心让出玄菟郡的军政大权。
  王爷去后,必定是内忧外患不断。若有能力出众的英才相随,对王爷掌控玄菟郡会有极大的帮助。”
  刘烽眼睛一亮,随后又摇摇头:“本王自然想过,不过令尊曾言颍川学院的学子必须要出师之后才能入仕。
  如今在学院中的学子,俱都还未出师,无法招揽。”
  荀飞笑道:“父亲说的没错,这是颍川学院的一直以来的规则。不过,有两人,虽没有出师,但也早已不算是颍川学院学子。”
  “嗯?”
  刘烽愣了一下。
  没有出师,也不算是学院学子?
  啥意思?
  难不成是中途辍学了?
  荀飞解释道:“有两人,才学能力,在颍川学院中都是佼佼者,但太过不拘一格,加上日日饮酒,败坏学院风气,被父亲逐出了颍川学院。”
  听到此言,刘烽总觉得很熟悉,片刻后,他眼睛一亮,不会说的就是郭嘉和戏志才吧。
  在他的记忆中,郭嘉和戏志才好像的确被逐出了学院,只是没想到这么早。
  说实话,他来颍川学院除了拜访荀飞之后,也想试着招揽一下郭嘉和戏志才,甚至荀彧。
  只是听荀焘说了颍川学院的规则之后,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他虽为大汉玄菟王,但也不能在颍川学院乱来。
  惹怒了颍川学院,就相当于成为了天下文士和谋士的公敌。
  任何势力都不敢冒此风险。
  “不知这二人现在何处,本王倒是好奇,他们是如何的不拘一格。”刘烽没有点破二人的身份,笑着问道。
  荀飞摇头道:“飞也不知他们住在何处,不过飞之弟荀彧与两人是至交好友,飞让人将荀彧叫来,给王爷带路吧。”


第161章 固执的荀彧,再赠诗
  “荀彧?”
  刘烽点点头,此人乃王佐之才,与郭嘉和戏志才确实是至交好友。
  荀飞立即招来一个书童,前往学院将正在学习的荀彧招来。
  荀彧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穿着颍川学院的学子服,拿着一个竹简,低着头,看的入迷。
  连走路,都是靠书童的引路。
  “文若,小心掉到水里。”见到这幅模样,荀飞不禁摇头笑道。
  听到声音,荀彧这才抬起头来,向荀飞一礼:“见过四哥,不知四哥寻彧有何事?这位是?”
  说完,他才看到旁边的刘烽,以及他身后一左一右站立的黄忠和典韦。
  那两名武将,一看就非普通武将。
  能让如此两名武将守护的人,身份定然不低。
  荀飞介绍到:“文若,这是大汉玄菟王,你日夜研读的那些诗词,便是出自王爷之手。”
  大汉玄菟王?
  荀彧一惊,连忙躬身一礼:“小生荀彧,见过王爷。不知王爷当面,有失礼数,还请王爷恕罪。”
  刘烽笑了笑,道:“先生不必多礼,走路都能看得如此痴迷,先生对文学的研究态度,让本王佩服。”
  荀彧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王爷过奖,只是王爷所作之诗,实在是太完美了,让彧不知不觉便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没错,他之前所看的,就是刘烽的诗词。
  当然,并非蔡邕所著之书。
  而是他自己从荀飞手中的书中抄录下来,日日研读,收获颇丰。
  他完全想象不到,这几首诗都是玄菟王在特定的场合之中,数步之间便做出来了。
  这需要何等深厚的文学功底,才能做到?
  他之前对刘烽躬身一礼,并不仅仅是因为刘烽是大汉玄菟王,更是因为敬佩他堪称冠绝古今的文学造诣。
  此时见到真人,他心中不禁更加敬佩。
  玄菟王看上去也就十八岁左右,比自己还年轻。
  可文学上的造诣,胜过自己数百倍。
  如此天赋,亘古未见。
  刘烽赞赏地点点头,难怪荀彧能成为王佐之才,除了自身天分之外,跟他自己的努力也脱不开干系。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
  嗯,他除外。
  荀飞让荀彧坐下,开口道:“此番让文若前来,是想要让文若代为引荐戏郭二人与王爷,王爷天纵之才,求贤若渴,此二人跟着王爷绝不会埋没了他们的才能。”
  听到此言,荀彧沉默了片刻,道:“为王爷推举贤才,本是理所应当。只是此二人生性古怪,恐王爷不喜。而且,此二人曾说过,现在还没到他们出仕之时,不想任何人去打扰他们。”
  这样么?
  刘烽有些失望,两个超级谋士要隐藏起来,谁也找不到。
  荀飞却拿出了藏在怀里的竹简,递给荀彧道:“文若不妨先看看这个。”
  荀彧接过来,疑惑地打开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
  许久,看完之后,惊叹道:“此乃绝诗也,四哥从何处得来?莫非是四哥所作?”
  荀飞摇头道:“非也,我哪有这能力。此乃王爷适才随意所作,赠送与我。你可别给我弄坏了,我是要当做传家之宝代代相传的。”
  玄菟王所赠?
  荀彧仔细研读,满脸羡慕。
  特意赠送的诗词,跟之前那些诗词有着不一样分量。
  见到这一幕,刘烽心思一动:“本王日后将去玄菟郡赴任,急需大才辅佐,方能在内忧外患的玄菟郡站稳脚跟。
  还劳文若引荐,为表感谢,本王可再做一首,送与文若。”
  荀彧抬起头,惊讶地道:“王爷适才已作出一首绝诗,现在还能再做一首?”
  “可以一试。”刘烽笑了笑,道。
  荀彧眼中闪过一丝意动,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王爷之诗,乃无价之宝,若能得之,乃彧心中所愿。若是其他事,彧也就答应了。
  可彧已经答应过此二人,绝不将他们的住所透露给任何人。彧不可言而无信,还请王爷见谅。”
  “文若,你……”
  荀飞有些着急,一是怕荀彧激怒了玄菟王,二是为荀彧错过一首绝诗而惋惜。
  当今天下,能得玄菟王亲自赠诗之人,绝无仅有。
  机会难得,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四哥不必再劝。”
  荀彧却态度坚决,绝不退让。
  见状,荀飞也只作罢。
  他很清楚荀彧的性格,说一不二,谁劝都没用。
  无奈地叹了口气,对刘烽躬身一礼,道:“让王爷失望了,抱歉。”
  荀彧也深深一礼:“请王爷恕罪,若要责罚,彧愿承担。”
  典韦对他怒目而视,主公都这般相求,竟然还敢如此直截了当的拒绝,完全不给主公一点面子,简直岂有此理。
  黄忠倒是很欣赏荀彧的为人,有些担忧地看了看刘烽。
  以他的实力,如此近的距离,一怒之下动手,足以秒杀荀彧。
  “你们这是作甚?”
  刘烽笑了笑,道:“人才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更何况文若一诺千金,本王甚是喜欢,怎会怪罪?
  只是可惜,与大才失之交臂也。”
  说实话,他心里确实有些失望,但也不至于就因为这个而生气,怪罪于荀彧。
  如果他真的轻易就把郭嘉和戏志才给卖了,反倒会让他低看一眼。
  荀彧为人正直,信守承诺,人品,才气都是上上之选,实在难得。
  “王爷大度,令人钦佩。”荀飞和荀彧两兄弟由衷地赞道。
  堂堂大汉王爷,被人驳了面子,还能如此坦然,心胸之宽广,常人所不能及。
  刘烽笑道:“虽说没能见到你们口中的两位大才,但能见到荀文若,本王此行不虚。之前说过的话,本王依旧作数,请文若静心听之。”
  “王爷。你……”
  荀彧大为惊愕,难道玄菟王依旧要为自己作一首诗?
  荀飞也瞪大眼睛,期待不已。
  刘烽微微一笑,盯着荀彧看了一眼,沉思片刻后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一首来自清朝龚自珍的诗词,全诗共分三个层次,意境深远。


第162章 终见郭嘉
  第一层意境:万马齐喑,大汉天下死气沉沉,让人沉闷。
  第二层意境:发誓要改变这种沉闷的现象,就必须要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第三层意境:刘烽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
  荀彧和荀飞都是文学造诣颇深之人,整首诗一听便明白了其中的意境,不禁心中骇然。
  同一首诗,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在当时,这首诗是在批判昏暗腐朽的朝廷。
  但从刘烽口中说出,却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意境。
  大汉天下刚经历了黄巾之乱,凉州之乱,正是局势动荡之时。
  而玄菟王刘烽,平定黄巾,镇压凉州叛乱,功劳赫赫。
  这首诗便体现出了他对如今大汉天下的担忧,他想要改变这动乱的局势,渴望得到人才相助。
  求贤若渴的急切,求贤不得的失望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看似在祈求上天,更是在点醒荀彧。
  如今局势混乱,当不拘一格举荐人才,不要固守成规。
  荀彧仔细念了几遍,眼神变换,许久后他起身躬身一礼,道:“玄菟王心胸和志向都令人敬佩,彧远远不及。请玄菟王稍作,彧前去戏郭二人住所一趟,见与不见彧也不敢保证,但尽力而为。”
  刘烽抱拳道:“如此,就劳烦了。”
  荀彧再次一礼,然后起身离去。
  路上,还在不断地念着那首诗。
  刘烽心中感叹,应付这些文人,还是诗词管用啊。
  黄忠眼中满是惊叹,玄菟王武艺超凡,位列武将顶尖行列。
  想不到这文学上的造诣,也如此高深莫测。
  他虽然听不太懂其中所有的寓意,但能让颍川学院的学生,老师,甚至院长都自叹不如,想来文学造诣也足以位列文人顶尖行列。
  这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当今天下莫可与之匹敌者。
  荀彧这一去,便是足足两个时辰。
  刘烽与荀飞谈天说地,气氛倒也轻松愉快。
  随着深入的交谈,荀飞对玄菟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许多他闻所未闻的新鲜词,时不时地玄菟王口中蹦出,他都要仔细琢磨好一会儿才明白其中深意。
  而玄菟王更是经常出口成章,让他叹服。
  两个时辰后,荀彧返回,对刘烽躬身一礼,道:“王爷,彧幸不辱命。只是志才早已离开游历天下,只有奉孝在家。”
  “奉孝志才文若皆乃当世大才,得见其一已是不易,常人哪能见其二。本王得见文若,再见奉孝,此乃万幸也,还请文若带路。”
  刘烽有些惊喜,没想到荀彧竟然真的说服了郭嘉。
  郭嘉荀彧和戏志才,绝对是三国时代最顶尖的谋士之三。
  荀彧谦逊地一笑:“王爷谬赞,彧之才能不及奉孝和志才十之一二。”
  刘烽笑道:“文若太谦虚了,文若有王佐之才,若非文若没有出师,本王说什么也得试一试。”
  这是他的心里话,荀彧乃是顶尖的内政型谋士,在内政上除了诸葛亮无人能与之匹敌。
  更可贵的是,其军事谋略也同样可列入超级之境。
  如此人才,无愧于王佐的称号。
  荀彧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在玄菟王心中竟有如此高的评价,当即躬身一礼道:“彧当不得王爷如此称赞,彧才疏学浅,还需一番深造。尤其是王爷所作之诗,让彧心有所感,欲在学院之中仔细研读几年。”
  呃!
  刘烽有些讶异,难不成因为自己,这荀彧还要比历史上晚几年才出师?
  “王爷,请随我来。”荀彧起身说道。
  刘烽点点头,向荀飞告辞之后,带着黄忠和典韦,跟随荀彧离开了学院。
  在门卫处,黄忠和典韦拿上各自的兵器,带着天魔卫一同离去。
  郭嘉的住所并不在襄城,而在襄城外一处偏僻的山谷之中。
  山谷被三人用法阵覆盖,若无他们引路,没有人能发现这里,更无法走进山谷。
  天魔卫和马车留在山谷之外,刘烽带着典韦和黄忠,跟随荀彧进了山谷。
  “好一个世外桃源。”见到山谷,看着山谷里绝美的景色,刘烽不禁称赞道。
  盛开的百花之中,两座简陋的小茅屋矗立,形成了一幅难忘的世外桃源景象。
  “王爷,彧还有事,便先行离开了,祝王爷心想事成。”
  进了山谷,荀彧告辞离去。
  刘烽道了谢,带着黄忠和典韦往小茅屋而去。
  两座小茅屋并排而立,显然是戏志才和郭嘉的住所。
  只是,两座小茅屋都关着门,并不知哪一座是郭嘉的。
  走到近前,隐约中有鼾声传来。
  刘烽上前推开门,一股酒香扑鼻而来,众人顿时精神一震。
  可当看到木床上躺着的一名大概十五岁的年轻人,典韦顿时大怒:“这个郭奉孝好不知礼数,明知主公要来,竟然还在屋里睡觉,简直岂有此理。”
  说着,他便要冲上前去,将那个年轻揪起来,狠狠地教训一顿。
  在他心里,主公乃是大汉玄菟王,来拜访一个毫无名气的文士,至少也得像荀彧荀飞兄弟那样,对他以礼相待。
  这个郭嘉可好,竟然不出门迎接,还在屋里呼呼大睡,这是对主公的大不敬。
  俗话说,主辱臣死,典韦岂能不怒。
  就连黄忠,都皱起了眉头,对郭嘉的作为非常不满。
  刘烽摆摆手,阻止了典韦,看了看左侧小木桌上摆放的一小瓶美酒,走上前去打开一闻,正是自己送给荀飞的低级男人酒。
  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对典韦和黄忠道:“恶来,汉升,此乃男人酒,浓烈辛辣,乃真男人喝的酒。本王此次出来的匆忙,忘了带上一坛,早已嘴馋的很。想不到这里还能发现一瓶,正好你我三人分饮。”
  “男人酒?”
  典韦眼睛一亮,冲了过来,满脸期盼地道:“主公,快给俺倒一点。”
  就在这时,一个人影从床上一跃而去,向刘烽扑了过去:“喝人美酒,如夺人娇妻。玄菟王,快还我美酒。”


第163章 直接绑走
  郭嘉一介谋士,在这一刻却爆发出武将般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黄忠和典韦的缝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