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皮肤-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领,如今我军已有数十万之中,何不集结所有兵力,一举覆灭武威县。”
叛军营地,左将军李文侯提议。
“左将军所言有理,刘烽不死,始终是个威胁。”右将军北宫伯玉附和道。
边章本是汉人,跟刘烽并无仇隙。
自然不会因为异族与刘烽的私仇,而乱了分寸。
只见他摇摇头,道:“武威县周围多沙漠,更时常会出现流沙群,一不小心就会被沙漠吞噬。再加上武威县刚刚以数百兵力击败并俘虏了近七万大军,若他驱使南匈奴俘虏与我军作战,我军即便能胜,也会损失惨重。
到那时,又如何面对朝廷的镇压?
我军佣兵数十万,岂能将时间浪费在武威县这个小小的偏僻县城之中。
当务之急,应当集结兵力,攻入司隶,杀入长安。
只要斩下狗皇帝的人头,坐上皇帝之位,整个天下都是我们的。那时,区区一个刘烽,灭之不过翻手间。”
在大局观上,边章显然比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两个异族人看得更远。
韩遂也点头赞同:“首领所言正是,当务之急当立即攻入司隶,杀大汉一个措手不及。否则,等他们反应过来,再想攻入司隶就难了。”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他们造反,最初想的只是掌控凉州之地。
推举边章和韩遂为首领,只是因为他们是汉人,以后好掌控凉州。
没想到,这两个家伙野心竟然比自己还大。
不过,他们也被边章的计划打动了。
杀了皇帝,掌控天下,可比蜗在凉州强得多。
想到这,两人齐齐抱拳,道:“首领想的深远,我等不及,但凭首领吩咐。”
“好!”
边章大笑一声,道:“左将军北宫伯玉,右将军李文侯,着你二人各领十万大军,攻入司隶,先行打下右扶风,以此为跳板,展望京兆尹。”
“诺!”
两人领命,各自带着十万大军,攻入司隶。
所过之处,每战必捷。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据了大半个右扶风。
并且一路高歌猛进,攻打京兆尹,逼近长安。
叛军忽然改变了策略,震惊整个天下。
这一次,声势虽然不及黄巾之乱好大。
但攻势,却远比黄巾凶猛。
黄巾说到底只是一群普通平民作乱,战斗力并不强。
但凉州叛军,大部分都是大汉正规军和异族正规军,战斗力岂是黄巾可比。
“长安危机,请陛下下令,命冠军侯带兵镇压叛乱。”
朝堂之上,卢植,朱俊,以及王允,纷纷请向刘宏请命。
王允是豫州刺史,与刘烽等人一同离开洛阳。
不过,在卢植和朱俊返回洛阳之前,他就已经再次返回洛阳,向刘宏汇报豫州形势。
如今豫州的黄巾余孽已经清缴得差不多了,他平时也没有太多的事要忙。
原本他是不需要自己亲自返回洛阳汇报的,只是因为刘烽和凉州之事,他想要亲自回来,看看能不能尽一点微薄之力。
刘宏看了他们一样,淡淡地道:“南匈奴虎视眈眈,冠军侯不可轻动。”
“陛下!”
卢植等人大为着急。
何进越众而出,朗声道:“陛下所言极是,冠军侯担负着镇守边疆,防备南匈奴之责,岂能轻易离开武威县。
臣提议,让董卓前往长安镇压叛军。
董卓能征善战,定可平定叛乱,解除长安之危。
他之前只是用人不察,才让叛军钻了空子。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还请陛下给他一个机会,戴罪立功。”
“大将军所言极是。”
张让出言附和,这两大派系的首脑人物,再一次联手了。
卢植等人对这两人怒目而视,宦官国戚误国啊。
“偌大的大汉无人呼?”
刘宏也没有立即答应,沉声道:“传令,任命冀州刺史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即刻前往长安布防,不得有误。”
如今叛军已经逼近长安,局势之危险他又岂会不知。
所以,这一次他直接皇甫嵩派遣过去,希望能借助这位名将镇压叛军。
“陛下圣明。”
这一次,卢植等人到没有再拒绝,毕竟他们对皇甫嵩的能力还是非常信任的。
第122章 创建酿酒园,准备酿造蒸馏酒
在他们三人之中,皇甫嵩的统兵作战能力是最高的。
有他在,想必可以解长安之危。
卢植和朱俊如此想到。
随着圣旨传达天下,百姓总算是松了口气。
想来有皇甫将军亲自前往,定能一举剿灭叛军,还天下太平。
武威县,县府。
贾诩喝了口茶,问道:“主公,皇甫将军亲自去了长安,这下怕是没我们什么事了。”
他对皇甫嵩的统兵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
典韦,周仓,王县尉和李县丞俱都点点头,深表赞同。
这可是大汉名将,与卢植和朱俊齐名。
在很多武将心中,皇甫嵩甚至可以列为大汉三大名将之首。
有他在,叛军何惧之有。
刘烽放下酒杯,笑了笑:“说不清楚,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没有绝对把握能熄灭如今的凉州叛军之火。”
贾诩愣了一下,好奇地问道:“听主公的意思,皇甫嵩会败?”
典韦等人也瞪大眼睛,应该不至于吧。
若连皇甫将军都败了,这大汉天下还有谁能镇压叛军?
嗯,主公倒是可以。
但陛下不让主公离开武威县啊。
刘烽摇头一笑:“以皇甫将军之能,镇压叛军自无问题。问题是,如今奸臣当道,让人防不胜防啊。叛军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后之人捅刀子。”
贾诩点点头,表示明了。
典韦等人却依旧满脸茫然,完全不明白。
刘烽笑了笑,并未解释,有些事还是要靠自己领悟。
再次喝了口茶,眉头微微一皱,嘟哝道:“此酒实在是有些难以下咽。”
他想了想,道:“老李,将武威县内所有擅长酿酒之人全部给我找出来,本官 要传授他们酿酒之法。”
“酿酒?”
众人愕然,主公还会这一手?
“愣着干啥呢,还不快去。”刘烽催促道。
“是!”
李县丞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来人,上笔墨。”
一声令下,自有仆人将笔墨呈上。
刘烽拿起笔,在一张粗糙泛黄的纸张上,绘画着一个个器具。
这些,就是用来蒸馏的东西。
没错,刘烽就是要酿造蒸馏酒。
没有这些东西,是无法得到浓度很高的蒸馏酒的。
画完之后,交给王县尉:“你将这个拿去交给最好的铁匠,让他们按照图纸上所画尽快打造出来。”
“诺!”
王县尉点点头,拿着图纸迅速离去。
刘烽看向贾诩,道:“文和,你去县府仓库取出一些粮食来,以作酿酒之用。”
“诺!”
贾诩也起身离去。
“典韦,周仓,你们城墙上戒备,别让叛军给偷袭了。”
虽说现在叛军在攻打长安,但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突然改变计划。
毕竟自己可是凉州异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诺!”
典韦和周仓领命,迅速离去。
听说县令要酿酒,武威县内所有会酿酒的百姓,一呼百应,全都自愿跟随李县丞来了县府。
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由此可见刘烽在武威县的威望有多高。
整个武威县,有二十名擅长酿酒的百姓,全都汇聚在县府大厅。
刘烽看着众人,笑道:“本官找你们来所为何事,想必也不用本官多说了。不过,本官让你们酿造的并非以往那种常规酒,而是一种非常辛辣浓烈,远超当前任何一种酒的绝世美酒。”
绝世美酒?
众人心中对这四个字其实并未太过在意。
其中一人越众而出,朗声道:“刘县令,草民牧野,我家四代都以酿酒为生,酿造出来的酒,绝不会让县令失望。”
“我们也会尽力而为,绝不让县令失望。”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刘烽点点头:“士气高昂,可堪大用。不过,本官要酿造的酒,可能你们并未听说过,能否酿造还犹未可知。”
那个号称四代以酿酒为生的牧野有些不服气,大声道:“县令尽管说,草民想听听这到底是何种美酒。”
他家四代以酿酒为生,虽然不一定每种酒都会酿,但绝对听说过。
县令说要酿造一种他们从未听过的美酒,他认为这句话有些过了。
刘烽微微一笑,道:“本官要酿造的,乃是蒸馏酒。”
此言一出,众人俱都茫然。
这种酒,还真没听过。
牧野尴尬地挠了挠头,疑惑地问道:“刘县令,这蒸馏酒是何种酒?”
刘烽解释道:“所谓蒸馏酒,就是借助蒸馏器具,将酒的浓度大幅度提高。蒸馏器具本官已命人赶至,现在本官先给你们说一下酿造蒸馏酒的方法。”
当即,他将记忆中,关于蒸馏酒的酿造之法,详细地给众人讲述了一遍。
李县丞听得有些晕头转向,心中充满了敬佩。
刘县令当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啊。
他真的很想问一句,刘县令,你会不会生孩子。
似乎除了这件事,没有什么是刘烽不会的。
那些擅长酿酒之人听得津津有味,有些东西只有他们能听懂。
讲解完之后,刘烽总结了一句:“如果用度数来代表酒的浓烈程度的话,如今世界上最浓烈的酒绝不会超过30度,普遍来说都只有十几度,二十度左右。
而蒸馏酒,哪怕是最劣质的蒸馏酒,也超过了30度,最高甚至能达到七八十度。”
“这!”
众人瞪大了眼睛,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不太懂这些度数的问题,但通过数值的比较,还是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按照刘县令所说,哪怕是最劣质的蒸馏酒,也比现在最浓烈的酒都要更浓烈?
如果能酿造出这种蒸馏酒,绝对能风靡天下。
而他们,也将在酿酒界彻底扬名。
想到这,众人都变得兴奋起来。
牧野更是迫不及待地道:“刘县令,那蒸馏器具何时能打造好,我们何时开始酿造?”
刘烽想了想,道:“蒸馏器具的打造,应该不会超过三天,到时候本官会派人通知你们。这段时间,你们好好熟悉一下本官传授的酿酒之法,到时候也好上手。
另外,本官准备成立酿酒园,就由牧野担任酿酒园的统领,其余人皆并入酿酒园,成为酿酒师。
本官会每月给你们发放百钱,以作酬劳。”
第123章 卫家少主见李儒
“多谢县令。”
众人更加兴奋。
每月百钱,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以往他们每个月能挣十钱都算好的了,大部分时间连一钱都没有。
“但有一点本官要提醒你们,蒸馏酒的酿酒之法乃不可外传,哪怕是你们最亲近之人也不行。
若有人敢违背,别怪本官翻脸无情。”
说到最后,刘烽身上杀气一闪,吓得牧野等人大汗淋漓,差点跪倒在地。
“请刘县令放心,我等绝对守口如瓶,绝不外传。”牧野等人连忙郑重其事地说道。
刘烽点点头,道:“行了,下去准备吧。”
他还要用蒸馏酒赚钱,自然不能将方法外传。
当然,即便方法传出去,没有蒸馏器具别人也无法酿造出来。
蒸馏器具的打造是分开进行的,每个铁匠负责一部分,他自己来组装。
这样一来,蒸馏器具的打造之法便不会泄露。
“草民告退。”
牧野等人纷纷见礼,而后转身离去。
在武威县热火朝天地忙着酿造蒸馏酒时,皇甫嵩已经成功抵达长安。
他上任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成功挡住了叛军的攻势。
让叛军想要以迅雷之势攻破长安的计划彻底泡汤。
叛军数十万,兵力太过庞大,皇甫嵩也没有带兵出城追击。
现在大汉已经被叛军弄得风雨飘零,不能再败了。
所以,他必须慎之又慎,没有绝对把握,绝不轻易出城。
在这样的计策之下,叛军几次想要攻下长安的计划都付诸东流。
不过,皇甫嵩死守长安不出,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口中,就成了碌碌无为,毫无建树。
几次贿赂张让和何进,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一个月后,李儒再次抓住机会,先是贿赂了一些其他的宦官,诬陷皇甫嵩承担着朝廷的重任,到了长安却安于享受,毫无作为。
更下了大本钱,再次贿赂张让和何进,让他们出面,请刘宏调董卓前去镇压叛乱。
刘宏听信谗言,一怒之下罢免了皇甫嵩,让其返回洛阳待命。
随后,又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代替皇甫嵩。
并听从张让的建议,任命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同在张温帐下效力。
这一次,董卓和李儒总算是得偿所愿。
圣旨只让董卓一人前往,所以李儒和西凉军只能留在河东。
不过李儒并不担心,只要镇压了叛军,董卓就能东山再起。
在董卓离开后不久,李儒府上来了一个文士。
“你是何人?”大厅之中,李儒询问道。
文士左手压右手,并藏于袖子里,举手贴在额头,九十度鞠躬。
随后起身,手再次放在与眉毛齐平之处,随后才缓缓放下。
李儒眼睛眯了起来,如此正规之礼,绝对是出自世家之人。
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小世家。
“在下卫觊,字伯觎,见过李先生。”
文士语气很温和,却透露出一股非凡的气息。
“卫觊?”
李儒目光一闪,也以同样的姿态见了一礼,道:“原来是卫家少主,儒失礼了。”
卫觊年少成名,才气传遍大江南北,他自然是听说过的。
而且,作为河东卫家家主长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卫家将来的继承人。
见到这一幕,卫觊满意地点点头。
礼节,是文士之间相互尊重的首要环节。
如果被人给你见了礼,你一笑而过,那么你就等着被人记恨,甚至报复吧。
“不知卫家少主此番前来所为何事?”李儒将卫觊邀请入座,让人看茶,随意地问道。
他心中有所猜测,但并未点名。
这些世家子弟,最重面皮。
人家还未说明来意,自己就将其点出来,也太不给面了。
得罪世家,还是河东的世家,这种事他自然不会去做。
虽说现在表面上河东被董卓掌控,但李儒很清楚,以卫家在河东的地位,对董卓动手也轻而易举。
这也是李儒一直想要让董卓前往凉州的原因之一。
凉州没有顶级世家,只有一些小世家,对董卓的威胁最小。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卫家也不会与董卓作对,那对他们也毫无好处。
卫觊喝了口茶,笑道:“李先生既然猜到了,何必多此一问?”
李儒悠闲地喝着茶,没有反驳,也没有说话,等待着下文。
卫觊继续道:“虽然之前你我从未见过面,但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那便是冠军侯刘烽。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李先生,你说是吗?”
李儒笑道:“卫家少主所言甚是,只是不知卫家少主代表的是个人,还是卫家?”
卫觊放下茶杯:“家父顾及与蔡大儒的关系,不适合出面。但觊所作所为,皆是家父默许。”
李儒点点头,道:“既如此,不知卫家有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