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名动河山 >

第11章

名动河山-第11章

小说: 名动河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琬“哦”了一声说道:“我是听见这阵钟声忍不住走了过来。”

    左边那小沙弥忍不住笑道:“这就是了这阵钟声就是道琼祖师说法的钟声招集合寺僧众在广场集合钟声一完说法就正式开始既然你是因钟声而来那么就说明你与佛法有缘道琼祖师闭关二十年刚刚开关第一次说法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机缘啊不可错过四野乡民都早已聚集我们也正要进去恭聆祖师宏法可巧你就来了大概今天就是你是最后一个恰好赶来的未如也进去听听对你很有好处的。”

    右面那小沙弥也不由得微笑道:“正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别人都是因为知道道琼祖师传法而赶来为有求而公子却是因为无心被钟声招来为有缘快快请进马上就要开始了。”

    蒋琬道:“两位师父真是好口才。不过我反正无事进去听听也好两位请。”

    二人乃将蒋琬迎至莲台之下这时已经黑压压的坐了近千人但钟声袅袅不绝人们一言不场面庄严肃穆隆重恢严。蒋琬自找了最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盘膝坐下那两沙弥自动归队回到两侧寺僧队中。

    他刚刚坐好钟声“铛”的一声正好断绝余音袅袅不绝一群五六人的大红袈裟和尚护着一位仅穿灰布衣衲的老和尚走到莲台之上正中坐下只听一个老和尚走到台前朗声道:“道琼法师闭关二十载终至功德圆满今日开坛说法为众生解大般若部无上经卷《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时那灰衣和尚打了个揖方向缓缓闭起双目口中吐出一串清音念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柁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

第十章 莲花妙法

    蒋琬静静坐在那里忽然心内就有一股触动只听得那灰衣和尚继续说道:“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犹言智慧;波罗蜜多到彼岸也。此岸乃红尘火宅相生相杀受苦无边之地;彼岸乃越三界不生不灭常乐我净之地也。

    出火宅有二种一者横出三界一者竖出三界。横出三界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佛力接引即生极乐世界永不退转也;竖出三界者见自本性遍周法界无去无来界不能囿也。总名到彼岸。

    到彼岸有六法智慧能统摄五波罗蜜故独举智慧言。

    一曰布施到彼岸去悭也……二曰持戒到彼岸去贪也……三曰忍辱到彼岸去嗔也……四曰精进到彼岸去怠也……五曰禅定到彼岸止散乱也……六曰智慧到彼岸去痴也……”

    这一场讲经总共讲了近两个时辰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听只有蒋琬一个人神思恍惚只觉自己的灵魂忽然之间就脱窍而出直向着那无边天地之间悠悠遨游而去在空中俯视着自己坐在众人身后的那具肉身。

    这时那老和尚抬起头来望向台下近千善男善女一一掠过直到最后面停顿在蒋琬面上因为此刻的蒋琬闭目而坐神色平静仿佛根本没有听见一个字的经文。

    但老和尚脸上却破天荒的微露出一丝仿佛迦叶拈花之时佛祖脸上的那抹圣洁光照的微笑。

    直到众人散去蒋琬还似沉迷于那一时的心境之中安然兀坐对四周一切尽皆未知未闻。一个小沙弥想起身向他走去道琼微微摇了摇头竟然也不起身就这样陪着他相对静坐而四周那些早已站得又酸又累的小沙弥见他不动也都不敢妄动只得继续勉力站着只是脸上都露出了愤恨之色齐齐向蒋琬望去如果人的眼睛能杀人的话蒋琬只怕早已千疮百孔无一完肤了。

    渐渐地那几个穿着大红袈裟的和尚也挺受不住鼻上渗出黄豆大小的汗珠对视一眼忽然相视微微一笑齐齐盘膝坐下竟然就地坐起禅来。

    那些小沙弥早就摇摇欲堕见状松了一口大气全部盘膝坐下眼观鼻鼻观心闭目打坐整个广场就形成这样一个罕世奇观当中莲花坐中正闭目坐着一个灰衣老和尚而两侧各是三位大红袈裟的寺中高僧老和尚对面却坐着一个白衣秀士面目庄严竟然隐隐与这宝相庄严的大圆觉满寺融为一体相辉相映。而广场两侧则各坐有两排的灰衣小和尚。

    这种奇怪的场面一直持续了近一个时辰蒋琬缓缓睁开眼来这时那老和尚仿佛心有感应似的竟然也恰在这一刻睁开眼睛微笑说道:“居士你听见了几成?”

    蒋琬摇了摇头说道:“我一句也没听清。”

    众僧大惊那几个红衣和尚脸上更是已经有了怒色只有道琼还是一脸微笑仿佛早已料知又续继问道:“那感觉如何?”

    蒋琬道:“心内前所未有的平静安乐仿佛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遨游大空俯视自己肉身如蝼蚁眼睛却仿佛‘看’见了天地!”

    道琼哈哈一笑合掌站起:“阿弥陀佛居士法缘深厚慧根独具请跟我来!”说罢也不待蒋琬答应便转身向着后峰一座孤立绝顶的草庐走去。脚步之间竟然仿佛有着一层云霓滋生远远看去仿佛踏云而上众僧只觉见到了神迹一般无不惊讶得大张著口。

    蒋琬并不问为什么起身跟着那老和尚身后两人走入草庐“砰”的一声那扇早已即近腐朽的木门猛然关上。

    众僧都不由得面露失望之色他们毕生想进入的菩提草堂现在却有一个肓眼少年走了进去。

    佛门本开可惜他们没有把握住机缘如今法门关锁让他们心中都不由得重重一震。

    进入草庐蒋琬盘膝坐下问道:“和尚有何见教?”

    道琼微笑并不回答反念佛偈道:“佛与众生本无异相;只因迷悟遂有殊途。”

    蒋琬默然良久方才道:“我明白了。”

    他忽然抬头:“我能问和尚几个问题吗?”

    道琼点头:“当然。”

    蒋琬道:“我听说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好朋友佛印在一起坐禅苏东坡便想捉弄一下佛印因此斜眼看着佛印说:和尚在你心中我现在这个样子像什么?佛印很老实因此回答说:像佛祖。苏东坡哈哈一笑说:那你知道在我心中你像什么吗?佛印摇头苏东坡于是说道:在我心中你就像一陀狗屎!”

    说完便即沉默。道琼笑道:“坐禅之时心若明镜可以清晰的照见自己。因此佛印说苏东坡是佛祖其实他心中想的就是佛祖。苏东坡说佛印是一陀狗屎这说明他心中正想着的只是一堆狗屎。”

    蒋琬道:“我曾听闻佛经上说杀什么来世就会变什么杀牛变牛杀猪变猪即便杀一只蝼蚁、一只蚂蚁也莫不如此。”

    “那么为什么不去杀人呢?”

    道琼沉默片刻忽然笑道:“老衲懂了。佛经上说杀什么变什么那么你说莫如杀人。今生杀人来世还变人不是很好吗?”

    这一次道琼足足沉默了良久方才微微一笑注目蒋琬说道:“居士果真是天纵奇才。因果循环树有枯枝老衲这有一张白纸如今被老衲用毛笔点上了一点黑迹你先看到的会是什么?”

    蒋琬沉默道:“黑点。”

    道琼道:“正是如此世人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一整张白纸当中的那个小小的黑点却不见到其旁边整幅的空白。你若是来跟老衲探讨佛教的缺失那老衲就与你探讨黑点如果你是想来探讨佛教的真谛那么老衲跟你探讨空白。黑点与你毫无伤害空白却可以帮你解决了许多人生的大道理。”

    “当你只看见那一颗黑点时外面整幅的空白你也就将错过了。”

    接着他就给蒋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二百五十头牛常把它们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後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头已不是全数了我还要这些牛作甚麽呢?”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著队统统把它们宰杀了。

    道琼道:“因为少了一头牛而把整个牛群抛弃世人都觉得他傻而你呢?”

    蒋琬沉默片刻道:“我还有一个问题:佛家讲究生死轮回和尚信否?”

    道琼道:“老衲曾闻有人讲庄子之时说:我怎么能知道悦生不是一种迷惑呢?我怎么能知道恶死不是就像顽童离家不知归去一样呢(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因此生死轮回有亦无妨无亦无妨老衲又何必探寻这么多呢?倘有那么我这么探索不是将本生的时光白白浪费了吗?倘无那么我去探究一样本不存在的事情这不是更加没有意义了吗?等到时候到了一切自见分晓。”

    蒋琬道:“这是道家的思想和尚也学?”

    道琼道:“老衲追寻的是天道是人生的意义而非追寻佛家的规礼教法万流归宗能教我者我皆视为圭臬又何分佛门道法?世间一切法殊途同归只不过是路径不同罢了。”

    蒋琬沉默再也未开口说一句话。

    道琼笑道:“好了你的问题完了老衲这也有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居士不知可否?”

    蒋琬点了点头答道:“可以。”

    道琼道:“居士才华惊世若是入仕前途不可限量那么居士对名利怎么看?”

    蒋琬道:“道经里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有一天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土地生了一场大战战争的结果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竟旬又五日而后返整整十五天才回来。可是最后说道:你们知道它们争夺的土地有多大吗?那只不过是蜗牛两只触角之间的那样一小块地方。”

    道琼道:“如此老衲就明白了。”

    想了一想道琼说道:“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口渴在路旁看到岩石里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面前盛有木桶水是满满的他就开口大喝喝得足够了那时他就举手木桶说∶我已经喝好了你的水可不要再流出来了。可是水依然在流著并不停止。这人在桶边大怒大闹个不休。有人见了笑责他道∶不要理它你自离去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来呢?”

    “这则故事说的是什么?”

    蒋琬沉默片刻想了想说道:“世人常在生死渴爱中饮用著五欲的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常常使人们颠倒迷惑。)有时感到厌倦了希望色声香味等不要再来相扰。这就应该收摄六根从内心用功夫使自己的心念不去攀缘不生妄想。不这样从自心远离作功夫而止要求外面五欲的境界不来侵扰那是既不可能阻止声色等显现也不可能得到烦恼的解脱这是徒劳无益的。”

    道琼拍掌赞道:“好!居士果然慧根独具最后一个问题杀一个与杀千万人有什么区别?救一人与救千万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次蒋琬足足沉默了一盏茶工夫方才答道:“都无区别杀一人是杀杀千万人也是杀救一人是救救千万人也是救心中存了杀念你杀一人与杀千万人与心中存了善念救一人与救千万人皆只因心中一念而已。它们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道琼面上露出一丝赞叹缓缓低下头:“老衲此次出关皆因自感在人世命不常久想寻一衣钵方才开坛讲法举座千人唯你一人深得我心只是我观你面相却是尘缘未断诸劫丛生但似又遮着一层的云雾我以‘紫薇斗数梅花易数’穷极究奇却始终观察看不到你的本命面相实在是我数十年来第一次遇见这种异事奇怪无比。”

    顿了一顿他方才苦笑了笑:“于佛法老衲自愧见识无多但于星数我却是此道中数一数二的人物连我都无法看破你的面相世间更无他人可能看清。送你八句话要千万切记:明君既出星宿罗列。红鸾星动剑气遮月。紫薇亘市太白辅国。荧惑犯冲天魔将出。”

    说到这里道琼面色悲凉地说道:“老衲原本欲传你衣钵现在看来却是不行了只是从今往后我恐怕就再也找不到能够比你适合的传人了造化弄人一至于斯。”

    “不过”他忽然转了一个口气道:“能让老衲在生前与你相遇已是前世福缘我虽不能传你衣钵却可传你无边法旨。衣钵只是找寻一个能够传我道于世间之人佛法却无世俗边界孩子你可愿跟随老衲学习大乘佛法?”

    ――――《第一卷完》
………………………………

第十一章 拣尽寒枝

    清溪如同一条碧绿色的锻带弯弯斜向远处。

    江南烟雨青石桥之上一个肓眼少年仰头望天路边行人无不驻足观看心中皆在默默地想:“他一个肓眼之人想要看的是什么?”

    滴水不惊的淡然气质配合着他稍昂起的头脸上是一幅神游外物的表情他身穿着一袭青灰色的儒衣显得温文尔雅却又潇洒飘逸迎面淡淡的一股书香气扑面而来。让人久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只是脸色却略嫌苍白仿佛飘零的雪花一般惨淡。

    这样的一个肓眼少年竟然有着颠倒天下众生的容颜倾国倾城绝代惊天。

    他背负着一座深暗古拙的琴囊腰畔系着一枚通灵剔透的和黄暖玉手上握着一管白玉长笛因为深受佛理浸润使得他全身上下更有一种缥缈如烟的不真实感觉。

    正是南唐建文七年蒋琬来到这里已经三年了从别人的口中也渐渐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分布:北有鸠摩国长汉国支月国辽战国西有精绝国小蜀国宛国南有狼梦国西越国东有成瑜国小楚国……等等一系列国家其中南唐、辽战、精绝、长汉、西越、狼梦、支月时人称之为长信七国。是现在最大的国家尤以辽战、精绝、长汉势力为最强辽战的铁骑、精绝的士勇长汉的车马俱是当世一绝。

    再其次便是蒋琬现在所在之处的南唐南唐孱弱重文轻武帝皇国后日日燕歌笙舞于江山胜绝处长歌当醉。不曾思想四国干戚领土沦丧。辽战之国兵精甲于天下所属兵马九部个个神武甲威于天下。永平四年辽战南王高越熏率所部万八千人竟尔长驱直入汉之中原夺取庐州南上功业三郡。南唐领土十去其三兀自甘于偏安一隅。

    忽然一个清秀少女从大街那头跑过来口中不绝叫道:“琬公子琬公子诗诗姐姐来了你在哪里啊?”

    接着看到蒋琬静静站立在石桥之上立即快跑了过来这时众人终于猜到了这少年是谁忍不住都露出一股敬佩之色。

    蒋琬低下头看着溪中的流水时光就如同这流水一般了然流逝没有痕迹一晃眼就已经过去两年了。

    是啊两年一股青淡的花木香气随着风送到蒋琬鼻前而就在这么怔忡之中。时间仿佛一条河流浅浅的清晰流逝着。伸手想捧起它水却从指尖渗下。挽留不住。

    这两年中怜诗诗声名日盛又有两位花魁如日中天而起风光一时而苏浅早已被一神秘人赎身离去却并未向蒋琬等人辞行。倒是蒋琬虽独自住在城西却有大半时间都不在家而是与道琼为伴住于大觉圆满寺后山的菩提草堂日日聆听佛经性情更趋平淡隐隐竟有庄严佛相。

    为了报答怜诗诗眼见她宠欲渐衰于是蒋琬试着为她填词结果使得怜诗诗一时声名大噪才名传遍江南江北天下各地士子无不纷纷聚集紫衣青楼这些词经人谱写成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