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9章

黄天之世-第9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往西跑,往常山走,往太行山去!”
  …………
  两百名蛾贼,在树林中向西急行。
  甲胄,戟戈,辎重几乎都被扔在了路上,所有人只穿着身上单薄的麻衣,别着一把环首刀或者是短刀。
  许安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借着月光引路,身后的人拽着他的衣服,靠着这样来引领夜盲症严重的人行进。
  每走一段时间,队伍就停下来,由刘辟负责观察星象来确定行进的路线。
  天色微明,眼前的树木也变得稀疏了起来,快到附近的官道了,众人不由紧张了起来。
  黄巾军在各地起事,如今官道之上只有军队来往,之前冀州的官兵都去驰援皇甫嵩,与黄巾军在下曲阳决战,官道上根本不见一人。
  许安众人不敢走官道行进,却是害怕汉军的斥候和信使,万一遇到一人,许安一行人,没有一匹战马,就如砧板上的鱼肉一般,只能任人宰割。
  许安派出两名黄天使者查看了一番,发现官道旁有一处驿站,驿站内还有十数匹驿马。
  “驿站?肯定有吃的。”一名黄天使者舔了舔嘴唇说道,从下曲阳大战开始,这些人都只吃了一顿午饭,和汉军搏杀到晚上,然后逃遁到现在,几乎是粒米未进。
  “可以吃马肉了,嘿嘿嘿。”
  “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走啊,杀了那些狗日的汉官。”
  “慢慢靠拢过去,别打草惊蛇,你先带人在驿马旁边等着”许安拔出腰间的环首刀,向一旁的徐大吩咐道。
  龚都和刘辟两人久经战场,只是冲许安点了点头,点了数十人便一左一右而去。
  许安带着剩下的黄天使者也慢慢靠近驿站,离驿站尚有十数步,却是驿马突然发出一声长嘶。许安见状一把拔出腰间的冷森森的环首刀,往前一挥大声喊道:“杀!”
  身后的黄天使者,疯了一样冲上前去,驿门厚重难以打开,黄天使者直接翻过驿墙,进入了院中,龚都和刘辟两人也赶快带者黄天使者突入驿站。
  驻守在驿站中的汉兵和驿卒从睡梦中被惊醒过来,还没来得及搞清发生了什么,便被突入屋内的黄天使者乱刀砍死。
  驿站已经被黄天使者们清扫一空了,驿马也被徐大带着黄天使者安抚了下来,足足十六匹驿马,而仓库内居然还有半仓库的粮草和肉脯。
  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赋税益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二十章 齐心
  井陉是“太行八陉”之一,井陉因地形而得名,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穆王东巡狩猎时,来到此地,看到“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被称之为“井陉”。
  井陉以地形而得名。一则曰“天下险塞”,再则曰“兵家必争”。井陉又被称为天下九塞之第六塞。
  历史上著名的韩信背水列阵攻克赵国之战,就发生在井陉一带。
  虽然许安之前就已经得知过太行八陉的险峻,但是即便是如此,当许安看到井陉的一瞬间,还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北边是数座高耸入云连成一片的高山,南边则是一些低矮土石山林,将井陉关团团围住,状如井沿儿围住井底。
  井陉关中那条驰道穿过关门直向西北群山峡谷而去,而谷口与关城之间的平野上是绵曼河的河床。
  石灰岩构成的峰峦层层起伏,危崖峭壁,重林苍郁,井陉关的殿阁楼台掩映于山麓古木之间,透出宁静、雅致和庄严。
  从山脚沿涧入山,一路上怪石嶙峋,树根盘结交错,奇姿异态。望者无不动魄惊魂。
  此时又是阴天,陉内阴风飕飕,山林中又兼有三两声兽鸣传来,不由令人毛骨悚然。
  先秦修天下驰道,处处驰道几乎都能使十马并行,但是这井陉却是“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
  刘辟看着远处的井陉,转头看向许安,一字一顿几乎是咬牙切齿着低吼出来:“这就是你说的井陉?”
  龚都一把拽住许安的麻衣愤怒的吼道:“我们花了三四天的时间一路爬到这鬼地方,这井陉关只要有二十人以上的官兵在,我们这两百人都得死在这里!”
  许安虽然也是心惊井陉的险峻,但是他也知道此时绝对不能露出半点胆怯,否则在这两百多人的队伍里便会全无威信。
  他不想再过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了,他必须要掌握这只队伍,虽然只有两百人,但是这些人却尽皆是百战老兵,沙场的悍卒。
  许安眉头微皱略一思索,便马上开口反驳道。
  “如果你们看过书就应该知道,井陉自古便是交通要道,数百年来井陉再无什么战事,数百年的安逸生活,你若是守关的老卒,你平常的生活是如何?每天提心吊胆,打起十万份精神察看有没有敌人?”
  “这……”
  龚都被许安说的一愣,又看许安一副言之凿凿的表情不似作伪。
  心中觉得许安说的确实不错,承平数百年,自己要是这守关的老卒,只怕是没多少防范意识,一时间心里也不由犯了嘀咕。
  刘辟确是抓住了许安话语的漏洞,冷哼了一声面露不善看向许安,开口反驳道:“你之前不是还说太行山贼寇横行吗?这井陉守卫的官兵怎么可能没有提防?”
  许安心里暗骂了一声。
  但是仍旧面色不改,开口继续说道:“太行山的贼寇在西方,我们从东方一路急行而来,行走皆在林中,十七名袍泽都因此死在了深山老林,除非井陉的守将未卜先知,否则怎么会料到我们从行踪的。”
  许安缓了一口气。
  “冀州汉军已经得胜,井陉守将绝对料不到,有一支黄巾从下曲阳逃出生天,还胆大包天的想攻下井陉。”
  “下曲阳大战,冀州汉军云集下曲阳,此处守关士卒必定不是沙场老卒,数十个没经过战阵的兵卒,加一员汉将如何能挡住我们?”他上前一步站到刘辟的面前,先声夺人说道:“不去太行山,那你说我们这两百多人该去哪里?”
  刘辟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惜却没有想到更好办法,他退后一步,只能说道:“但是现在我们没有攻城器械,该如何攻下这井陉?”
  “还记得我们之前经过的驿站吗?”
  许安双目微眯,来的路上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关节,此时开口也是胸有成竹。
  “公文俱在,驿卒的衣甲也有,井陉关口附近有数个遮掩物可以乘夜过去,我粗略的估计了一番,可以藏下三十人,只要诈开关门,井陉守卒不足为惧。”
  许安环顾了一圈围着他的黄天使者,对着刘辟说道:“我去扮作驿卒诈开城门,你和龚都两人只需要带人埋伏在关外,若是我们成功诈开城门,你们便进关来帮我们,若是被识破了,你们大可扭头就走。”
  许安盯着刘辟,看着刘辟脸上一阵青一阵白,龚都在一旁环抱着双手也不说话,一阵寂寥无声后,刘辟长叹了一声,弯腰对许安做了一辑。
  许安颇为惊诧的看着对他做辑的刘辟问道:“你这是?”
  “某一路过来,言语多有冒犯,还请许渠帅见谅,许渠帅说的确实是现在最好的办法。”
  刘辟又叹了一口气,看着许安说道:“我其实也不是想故意刁难你,只是这下曲阳败了,十几万袍泽殒命沙场,我实在是心里难受。”
  许安坐在石头上也是想起了当时黄巾的旧事。
  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从广宗到下曲阳,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汉军追赶,广宗的四万多袍泽,下曲阳的十几万袍泽,战阵之上,一个个倒在我的身旁,我的眼泪早就流干了。”
  “汉军说我们是乱民,是逆贼,是蛾贼,可我们了?我们不是想抢夺他大汉天子的江山社稷,我们只是想争一条活路罢了,但是他刘家天子不肯!”
  “他刘家天子坐在那高高的宫殿之上,我等升斗小民在他心中甚至不如地上的蝼蚁,我不甘心,我实在是不甘心啊,为什么我们只是想活着就已经如此艰难,他们却可以作威作福,任由仓库的粮食和肉脯都腐烂掉!为什么?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所以,我要活着,我要杀进太行山脉,我要将太行山脉的所有贼寇黄巾聚拢起来,我要亲自到那洛阳问一问那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我要问他为什么不肯给我们一条活路!?”
  许安伸出双手看向刘辟和龚都,面带坚毅之色,郑重其事的说道:“我还要为广宗死难的四万袍泽,下曲阳死难的十六万袍泽,为灾荒中死难的所有百姓报仇雪恨,你们愿意帮我吗?”
  “苍天已死。”
  刘辟的手握住了许安伸出的左手。
  “黄天当立。”
  龚都的手握住了许安伸出的右手。
  “岁在甲子。”
  许安紧紧的握住两人的手,心中悬着的大石也终于落地了。
  “天下大吉!”
  四周的黄天使者齐声回应。


第二卷 响彻群山

第二十一章 如履薄冰
  天渐渐破晓,井陉关安静的睡卧在群山之中,如轻纱般的云雾缓缓穿行在山间。
  驰道树林旁,百十来名头戴黄巾的士卒或坐或站,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许安再次整理了一下身上驿卒的衣甲,将目光望向近井陉关,刘辟和龚都已经带人在半个时辰前,趁着黑暗的掩护摸到了几处遮挡物的后方。
  万籁惧寂,山中突然有了一声兽鸣响起,打破了这寂静的画面。不多时,东方的低矮的群山之间便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也渐渐变的光亮了起来。
  死小孩张季拽着许安的衣服就是不肯松手,连日的逃亡,多亏了身强力壮的徐大有时背扶,不然张季怕是会死在这逃亡的路上。
  许安摸了摸张季的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官道,长叹了一声开口说道:“要是大哥没回来,记得跟在徐大的后面,这回一定要跟紧了。”
  “徐大。”
  许安又看向身旁的徐大,这个魁梧的汉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语,徐大看到许安的目光,看了一眼张季后,对着许安轻轻点了点头。
  取下束缚着驿马马嘴的布条,翻身上马,许安深吸了一口气后,双腿轻轻一夹马腹,驿马在缰绳的引导下缓缓的走向官道。
  纵使许安之前计划的如何周全,与刘辟和龚都谈话时说的如此笃定,但是当真正的去实施计划的时候,许安心中依旧是忐忑不安。
  万一守门的兵卒认识之前驿站的驿卒发现他的不对,或者是公文有什么错漏,守关的将领并无懈怠?
  越是如此想着,许安越是紧张,握着缰绳的双手甚至由于用力连指关节都泛起了白,额前也是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数百黄巾,刘辟和龚都都在看着许安,夺关成功,许安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这只部队的首领。
  现在太行山中的大小贼寇密如牛毛,却如同一盘散沙,历史上黑山军的首领张燕,现如今不过也只是一名小小的贼寇首领。
  收服了这数百名沙场悍卒,还有刘辟和龚都两员黄巾猛将在,从当时在张梁处得到的太行山脉的消息来看,不说纵横太行山脉,起码自保却是绰绰有余。
  而且太行山脉还有数部黄巾军,其中不乏虔诚的太平道教徒,许安现在身为黄巾渠帅,又有《太平经》一书旁身。
  刘辟和龚都也是渠帅,而且两人在太平道之中也是素有声望,凭借着两百余名黄天使者,统合太行山脉中的黄巾也不是不可能办到。
  临近井陉关关门,井陉关上的灯关略微有些黯淡,关墙上一名老卒怀抱着一把长枪,正靠着城墙打着瞌睡,半梦半醒之间,驰道上的马蹄声在井陉关外显得格外的清晰。
  那老卒猛地一下惊醒,手中长枪都差点脱手,人也差点摔倒在地。
  骑着驿马站在关门外的许安也是注意到的城墙上的动静,紧张让他的手心也不由冒出了一些细汗,许安强打精神开口叫道:“驿站公文。”
  那老卒睡梦中被吵醒,心中也是一阵烦躁,抬眼看了一下关外,一名驿卒打扮的男子正在关口等着,胯下的驿马不住的渡步。
  “天才刚亮,什么公文这么紧急。”那老卒不满的应了一声,将一旁的另一名关卒踢醒。
  另外一名关卒打了一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嘟囔道:随后关墙上便吊下了一个篮子。
  翻身下马,许安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后,将手中的驿站信物等放入篮中,口中说道:“上官吩咐,我就是一个驿卒,也是听命行事。”
  吊篮收了上去,城墙上又是一阵寂静,山风吹过,许安此时只感觉口干舌燥,不时抬眼的看着关墙之上,生怕墙垛处伸出一副弓弩来。
  “吱——”
  一阵令人牙酸的声音传来,随后厚重的关门缓缓的被打开了,两名穿着皮甲的老卒睡眼惺忪的走了过来,一个人手上还拿着许安放进篮子里面的驿站信物。
  许安牵着马走过去,那老卒将手中的东西一股脑赛进许安怀中后,招了招手示意许安可以走了。
  许安接过信物后没有急着过关,上前了一步靠近了那老卒,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可否借口水喝,来时走的太匆忙了。”
  那老卒偏头看了一眼许安,许安正挤着一副生硬的笑脸,略显局促的站在原地。
  一身的衣袍风尘仆仆,旁边的驿马身上马毛也沾上了不少灰尘,老卒越看便越觉得这驿卒的眉宇和自家儿子多有几分相似,不由想起了自己在外从军的儿子。
  老卒的儿子自黄巾之乱后便追随皇甫将军取平定叛乱,已经有半月没来家书了,也不知近况如何。
  老卒心肠一软,也没有摆出之前不耐烦的架势,缓声说了一句:“出门在外,都不容易,看你一路风尘的,你跟我来吧。”
  许安看见老卒语气稍缓,也是舒了一口气,那老卒跟另外一名值守的汉军说了一声后,便带着许安走进入井陉关内。
  许安跟在那老卒的身后,四下打量着周围的建筑,关门不远处便是上关墙的阶梯,关墙上的小楼还有一丝光亮,想必是还有值班的军士,应该就是之前开启大门的士卒。
  老卒带着许安转过一处拐角,四下观察了一番,并未发现视野中有其他人出现后,许安先将怀中的布条取出,套住身后驿马的马嘴,许安动作轻微,身前的老卒丝毫未察。
  许安将手慢慢放于腰间的短刀刀柄之上,而后轻轻放下了牵着驿马的缰绳,缓缓将短刀拔出,全神贯注的盯着身前带路的老卒。
  那老卒走在前方全无警惕,自顾自的开口说道:“我也有一个儿子同你差不多的年岁……”
  老卒突然开口,却是吓了许安一跳,来不及多想,许安迈步上前,手中短刀一下子从那老卒的后脖颈贯穿而入,锋利的刀尖自咽喉而出。
  那老卒声音戛然而止。
  许安赶紧上前一步一把扶住将要倒地的老卒尸首,将其缓缓的放在地上,鲜血顺着短刀的刀尖从老卒咽喉处汨汨流出。
  虽然战场搏杀远远比这要凶险万分,但是许安此时心中仍然狂跳不止,牵过驿马将其绑在一处灯柱处,许安拔出腰间环首刀,再度绕了出去。
  四下寂静无声,远方的天空已经越来越光亮,许安提着环首刀紧贴着城墙,一步一步踏上台阶,短短数十层台阶,许安彷佛走了一个世纪,明明是厚实青砖却是如履薄冰一般。
  而就在许安握着冷森森的环首刀,悄无声息的站在城楼的门外之时,里面刚刚打开城门的两名汉军军士,正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之中。
  关外的龚都和刘辟两人,也都紧张的看着远处轮廓已经慢慢清晰了起来的井陉关。


第二十二章 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