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安笑道:“鹰卫的缇骑就是学这个,日后作战,我自然会派遣鹰卫的缇骑过来协助摆放沙盘。”
“不过今天不是让你们来看这个沙盘有什么作用的。”
许安取过一根长棍,指向悬挂着的山川地势图。
“今年二月份,荥阳郡民将会揭竿而起,义军前期将会取得胜利,汉军不能抵挡,他们会一路挺进到中垒方向,也就是这里。”
众人顺着许安手中长棍所指示的方向看去,棍头落在了洛阳城的东面,河内郡的中垒位置。
“但是荥阳郡的义军后继无力,大概在三月份时就会被汉军击败,汉帝国不会容许有任何力量能够威胁到京师重地。”
郭泰面色微变,但是很快就平复了下去,他之前也从其余将校的口中听过许安的传闻,据说许安能未卜先知,料敌机先。
现在许安言之凿凿的说今年二月,荥阳郡民将会起义。
郭泰看了看周围刘辟、阎忠等人见他们好像都深信不疑一般,也没有开口询问。
许安环视众人,言道:“汉军的目光到时候会被这些义军暂时吸引过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趁着汉军注意被转移,一举攻取河东郡。”
“我想过援助荥阳郡的义军,但鹰卫送的来探报,汉帝国如今在河内郡防御又加强了数分,更有黄河天险,能供我们渡河的地方很少,而且根本得不偿失,所以想要和荥阳郡义军会师根本不现实。”
“所以我决定,趁着他们吸引汉军注意的时候,夺下河东郡,也算是为他们分摊了一些压力,慰籍他们的牺牲。”
许安握着手中的长棍,看向众人问道:“对于攻取河东郡,你们可有异议?”
众人不假思索的回道:“但听大贤良师将令。”
许安现在在黄巾军中的威望甚至超越了昔日的张角,他做出的决定,很少会遭到麾下将校的反驳,只有阎忠偶尔会提出一些许安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
郭泰新附,自然也不会贸然质疑许安的决定。
许安对众将这样的反应颇为满意,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先说一下我制定的方略,诸位且看沙盘。”
众人随着许安手中长棍指向的地方,看向沙盘的河东郡。
河东郡地处黄河的东面,南面是中条山,中条山的南面毗邻黄河,称得上是天险之地。
西临黄河和并州上郡隔河相望,东临太岳、王屋两山。
北面则是吕梁山的南部地区,和西河郡接壤,而郡内平坦的地方,则是从西南黄河一带,到东北一带,也就是吕梁山的东南部,和太原郡接壤。
众人观摩了一段时间后,许安便继续言道:“现在已是一月底,还有几日就要到二月了。”
许安顿了一顿,沉声道:“郭泰何在。”
“末将在。”
郭泰连忙抱拳回应。
“如今王屋、太岳两山已经在我们的管辖之内,白波军善长山地战,我需要你派遣一支偏师进入中条山,占住中条,吸引汉军的注意。”
郭只是泰微一思索,便应承了下来。
“还有这一处。”
郭泰顺着许安指向的地方看去,许安在沙盘上指的地方是好像一处山谷,在河东郡的正中央地带,而且那个地方也正是河东郡平坦地区的中间位置。
“这里是?”郭泰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
“此处正是白波谷。”
许安笑着解答了郭泰的疑惑。
郭泰目光闪烁,他抬起头看向许安。
他当初还在疑惑,为什么许安会将他封为白波将军,麾下的部曲封为白波军。
第一百九十二章 军议方略
许安双手撑在沙盘上继续说道:“鹰狼卫已经渗透进了白波谷还有周围的地区。”
“汉军的部署,都已经标识在了沙盘上,白波谷内只有两支小股贼匪势力,谷外的关隘处驻扎汉军只有一屯之数,不足为惧。”
“北部河东郡汉军并不多,只有一千余人,等你占据了白波谷后,截断了河东郡南北的联络,我再带军自太岳山各关隘出,截断河东郡与太原的联系。”
“诺。”
郭泰应承一声,回道:“除了防守关隘的军卒,我统属的白波军目前有五部军卒可以调动,韩暹为人机警,素来沉稳,可以领两部军卒前往中条山,我自领三部军卒攻略白波谷。”
“好,你进攻白波谷时,我会让张燕从太岳山出兵策应,龚都领一部军卒随你同行。”
许安得到郭泰回应,转过头看向一旁的张燕继续说道。
“河东郡北部汉军不足为惧,到时候张燕你占据河东郡和太原郡的交接处后,即可领兵南下,攻取河东郡北部。”
“郭泰,到时候让龚都率领本部军卒留守河内,截短南北汉军的联络即可,你再领本部军卒前往吕梁山,吕梁山中没有听说过有大股的贼匪,而且汉军驻兵也不多,主要是采桑津这个渡口,我需要你快速占据采桑津,截断上郡汉军的支援路线。”
“到时候张燕也会向西进发,进攻吕梁山,截断西河郡汉军的可能的来援路线。”
阎忠微微颔首,许安布置的方略并无问题。
许安分配完三将的命令后,偏头看向阎忠,询问道:“军师,现在上党郡治理可还忙的过来?”
阎忠回道:“大致已经步入正轨,上党郡内得益自上次公审后,秩序大好。”
许安犹豫一下,还是说道:“我准备亲率大军从白波谷望南,征伐河东郡,响让军师随军。”
中平四年(187年)二月的这个时候,凉州将由耿禀接任刺史,耿禀上任后开始大肆招募军卒,准备讨伐韩遂。
而汉军的主力就在司隶校尉部,右扶风的美阳附近,收到来自凉州的压力自然是大减。
若是许安此时带兵进攻河南郡,难保不会派遣一支军队,前来支援河南郡。
所以许安需要阎忠来帮他一起统领军队,否则万一遭受战败,所造成的影响是许安无法承受的。
阎忠思索了片刻后,说道:“现在郡内的事务,基本没有什么难受,露台赵家家主赵乐这些日子长进了不少,留他在长子城不会有什么大碍。”
许安点了点头,对着阎忠郑重的说道:“那就这样定了,大军开拨的准备,就拜托军师辛苦了。”
“为主公分忧,乃是应当之事。”
阎忠拱手作了一辑。
“徐晃、何曼、周仓、白饶。”
许安正视着面前四人,下令道:“徐晃你领武卒营在前,为大军先锋,何曼领锐士营和我同行,周仓,白饶,你们二人各领一曲骑兵。”
“诺。”
四人拱手应命。
“刘辟,你即可派信使传信张白骑。”许安对着身旁的刘辟吩咐道:“让他袭扰太原、雁门两郡,不要让汉军没了后顾之忧。”
听到许安的命令,刘辟当即应承了下来。
但此事阎忠却上前了一步,建议道:“主公,让张白骑袭扰太原,雁门两郡,我认为此事有些不太妥当。”
“此话怎讲?”
阎忠继续言道:“主公,张白骑并非我太平道中人,之前归附主公是因为畏惧主公军容鼎盛,北伐太行,他定然是无力抵抗,所以才选择归附。”
“之前主公侵攻晋阳之时,也曾下令让他袭扰并州北部,不过据左校、郭大贤等人禀报,张白骑只是象征性的出兵袭扰了一下雁门郡,就马上收兵回山了。”
“现在主公占据了上党后,重心不在太行山,张白骑在两年前便拥兵四千余人,此时人数应该更多,恐怕对主公畏惧之情又减弱了几分,只怕更不会乖乖听从调令。”
许安眉毛一挑,偏头看向沙盘一侧站立的左校、郭大贤,还有左髭丈八三人,冷声问道:“此事当真。”
左校听到许安询问,不敢怠慢,立即回道:“军师所言确实属实,当时我等奉大贤良师令袭扰并州北部,刘石、平汉两人都有出兵,但张白骑确实如军师所言,只是出兵袭扰了一处聚落,就收兵回山了。”
许安面色阴沉了下来,他对此事尚且不知情,只以为张白骑也和左校等人一样已经归附,没想到张白骑却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真是自寻死路……”
许安此时已经起了杀心,张白骑既然不想久居人下,对他的将令又是阳奉阴违,那这样的人留着也无什么用。
“继续传令张白骑出兵袭扰太原,雁门两郡,他不是常骑白马吗,那就封他做白马将军,再告诉他袭扰任务完成之后,我会拨给他钱粮,补充他的消耗。”
许安的声音清冷了下来。
“先稳住张白骑,等我夺取了河东郡,再来收拾这个蟊贼。”
许安双手离开了沙盘的卓沿,双手抱胸,沉声说道:“方略议定,诸位早做准备,将这山川地势图上的河东郡,也染成黄天的颜色!”
“诺!”
经历司中,一众黄巾军将校皆是轰然应诺。
片刻之后,整个经历司只余下了许安和刘辟两人,许安的脸色还是一直阴沉着,刘辟站在他的身后一语不发。
半响后,许安终于开口了。
“我知道鹰狼卫初建不久,缺少人手,这次张白骑之事我不知情,无妨,不过我设立鹰狼卫就是想要避免这种情况。”
“鹰狼卫需要任何补充,都可以向我要求,我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尽可能不要再出现。”
……
随着许安的将令下达,整个上党郡的黄巾军也快速的行动了起来。
北面由于上郡,西河郡的汉军撤离,也使得一部分的黄巾军可以脱离了北部关隘的防守,又让许安麾下的兵员充实了一些。
上党郡内各城的百姓也注意到了变化,黄巾军好像开始有什么动作了,街上巡视的军卒也开始逐步的减少了。
官道之上,也能看到大量正在行军,集结之中的黄巾军部曲。
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欲来
中平四年,二月七日。
郭泰引白波军三部,合计一万余人已经抵达了太岳山的西侧,前锋部队距离白波谷只有三十里的路程。
此时郭泰营寨驻扎地方在太岳山西侧的一处略微低矮一些的山岭地带。
一名鹰卫的缇骑匆匆步入郭泰的军帐之中,也带来了白波谷具体情报和周遭的地形信息。
稍许片刻,几名随军的鹰狼卫缇骑,便在沙盘上大致将白波谷的地势还原了起来。
白波谷毗邻汾水,西南面五十里处便是临汾城,临汾城东南面三十里则是绛邑,距离北面平阳城约七十三里。
“张燕将军传信来说,预定在二月八日晚间抵达霍大山,二月九日的清晨,对永安城发动攻击。”
郭泰沉吟了一会,又问道:“大贤良师的部曲现在到了何处了。”
“这里。”负责通信的信使观察了一下挂在郭泰身前的山川地势图,指向翼城的北部一带。
“徐晃将军先锋武卒营,此时驻扎在翼城的北部山区,大贤良师准备先取下翼城,然后沿着浍水西进。”
“翼城……”
郭泰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山川地势图,思索了片刻后,偏头看向身旁的胡才询问道:“韩暹那边怎么样了?”
胡才立即回道:“韩暹已经通过山道,进入中条山,但中条山地势不明,所以行军速度较慢,但是预计能在大贤良师进攻安邑的时候,抵达预定位置。”
听到胡才的禀报,郭泰微微松了一口气,直到目前来说一切都还算顺利。
只是山道狭隘,确实是对行军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
许安麾下黄巾军的大规模调动,自然也没有瞒过汉帝国,就算许安建立了鹰狼卫监察地方,但消息还是汉军的探子送至了汉帝国的宫廷之中。
时隔半年黄巾军再次大举行动,上党郡的黄巾大军向西调动,也牵动了汉军的注意。
出兵支援河东的诏书很快从洛阳传到了美阳的汉军大营,太尉张温也得知了黄巾军异常,还有河东的危局。
河东郡土地肥沃,算是汉帝国的一处粮仓之地。
而且河东地区盐、铁矿场颇为多,更是扼住了关中、山东的交通要道,凡是占据并经营河东的掌权者,都会为其军事斗争带来非常有利的条件。
据三国志杜畿传载,曹操曾对谋士荀彧说:河东被山带河,四邻多变,天下之要地也。
从这些信息中,自然可以直到河东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更别提河东郡是属于司隶校尉部了,本来许安占据了太行山,可以随时出兵河内郡,就已经让刘宏是如鲠在喉一般难受。
此时要是放任许安再占据了河东郡,汉军要防备的地区就更多了。
而且河东郡若是沦陷,这也无疑会让并州处于一个难堪的境地,而境外那些名义上臣服汉室的匈奴各部族见到汉帝国的衰弱,恐怕也会生出一些别样的心思。
美阳,汉军大营。
此处是司隶汉军的主力所在,也集结着如今汉帝国几乎最精锐的部队。
五校的禁军,三河的骑士都在此列,他们南征北战,为汉帝国立下赫赫功勋。
无数的军帐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透过着层层的军帐,越过无数的甲士,在一处青幕的大帐之中。
张温正看着手中的诏令,脑袋微微有些眩晕。
他现在终于能理解到昔日压在皇甫嵩肩上的担子,有多么的沉重了。
但张温现在又能派谁去平叛?
荡寇将军周慎,在榆中城战败,还失去了大量辎重,三万多汉军,回来的只有寥寥数千人,
若不是周慎重金贿赂十常侍,只怕此时早已被去官免职了。
破虏将军董卓,手底下更是一帮骄兵悍将,根本无法指使,而且军纪败坏,派遣去了河东郡只怕黄巾军没有为祸河东,倒让董卓捷足先登。
而军中张温唯一看好的将领孙坚,此时却还在皇甫嵩的麾下听命。
“看来只有执金吾袁滂了……”
张温紧锁着眉头,叫来亲卫。
“传令执金吾袁滂,领步兵、长水两校,三河骑士一千骑,再领郡兵八部,火速驰援河东郡。”
……
天子刘宏虽然沉迷享乐,但他也能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于任何挑战他皇权的事,他都无法坐视不理。
凉州叛军虽然声势浩大,但终究是在美阳战败被挡在了司隶之外,但这太行的黄巾军却屡屡撩拨着刘宏的底线,想要侵攻司隶。
刘宏面色阴沉的可怕,他感觉到了威胁,他第一次开始正视这支与众不同的黄巾军。
之前就算是朱儁战败,他也没有太过于担忧,但如今汉军细作探听的消息一件一件的传来,都证明着许安统领的黄巾军和之前光和七年的黄巾军大不一样。
许安在上党、太行、太岳、王屋等地四处传道,救治病患,开设道堂培养基层文吏,他们不再急于和汉帝国决战,而是在谋求发展。
刘宏虽然沉迷享乐,但他也不是蠢人,他知道许安在做什么,想做什么,也知道许安攻取河东郡是为了什么。
刘宏有一种感觉,许安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所以才会如此安心的在图谋立业之地。
先是太行,再是上党,太岳,王屋,连成一片,然后再是河东郡。
按照黄巾军目前控制的地带,只要占据了河东郡,控制了渡口,山丘地带,汉帝国在短时间很难再次重新夺回其地。
如果黄巾军真占领了河东郡,并州的汉军到时候只能勉强维持住固有的地盘,根本无法提供什么帮助。
甚至连固有的地盘很大可能都无法维持,如果黄巾军想要继续进攻的话。
刘宏站在堪舆图前,仔细的看着堪舆图上的形势,喃喃自语道:“许安……你到底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