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533章

黄天之世-第533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青年人冲动,李乾怕李典太过于重视而不惜性命。
  陈宫的计划只有他和夏侯惇、韩浩三人知晓,其余的人皆是茫然无知。
  李乾也将这个计划埋藏在心底,哪怕是他自己的儿子李整都没有告诉。
  “诺。”
  李典微微一怔,但是还是应了一诺,随后离开了房舍。
  脚步声越去越远,李乾的神色也逐渐是冷了下来。
  庭院之中,月光清冷。
  秋风肃杀,蚀骨冻心。
  李乾手握着汉剑走出了房舍。
  庭院之外,一众从乘氏城起兵便跟随着李乾的亲卫皆是将目光投了过来。
  天色未明,历城内外已是大雾弥漫。
  历城北临济水,南靠山岭,到了秋季之后,清晨之时便会生出许多的雾气。
  李乾选在这个时间段撤离,就是想要借着雾气和夜色的双重掩护。
  历城的南门缓缓的打开。
  门内,一众汉军军卒皆是神色紧张的看着门外。
  他们的嘴中都咬着一根木棍或是木块,他们已经在瓮城等待了多时。
  那个时候灯火便已经完全熄灭,现在他们不少人的眼睛都已经熟悉了黑暗的环境。
  这些军卒都是李乾麾下的嫡系部曲,纪律还算是严明。
  至于其余的新募士兵都被李乾调到了另外三面城墙,这一次李乾没有带一个乡勇和一个新兵。
  新兵和乡勇在撤军的时候最容易生乱和恐慌,撤军之事李乾自然是要隐瞒下来。
  否则城中发生恐慌,到时候不需要黄巾军进攻,历城就已经无法坚守了。
  因为他们是李乾麾下的嫡系部队,因此军中有夜盲症的人要相对少上不少。
  不过还是有军中仍然有夜盲症的军卒,难以看到眼前的道路,李乾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拽着身前军卒腰间的绳索在黑暗之中前进。
  李乾骑乘着战马,率先走入了城门的甬道,身后两百余名骑兵也是跟随着一起走入甬道,城门的甬道之内顿时传出了沉闷的响声。
  战马不仅缚住了口,其马蹄之上还被包裹上了一层软布,就是为了让马蹄声不那么的响亮。
  随着李乾的率先出城,历城城中的一众军卒皆是向着城外走去。
  在黑暗之中行军,又是在大雾弥漫的情况之下,他们行进的十分之慢。
  人衔枚,马缚口。
  三千余名汉军顺着靠山的道路缓缓的向着东方走去。
  李乾的心中不住的狂跳,耳畔似乎又响起明军那尖锐刺耳的哨音。
  当他以为听到明军的哨音之时,换顾四周,却是发现仍然是一片安静,证明了之前那一切只是他的幻听。
  李乾紧握着马缰,手中、后背、还有额头之上都开始沁出了冷汗。
  他这一生征战,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四周的黑暗逐渐的暗澹了下来。
  李乾的心中微松,他知道现在差不多已经快到了天亮时分,这证明着他们已经走了不少的距离。
  李乾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身后的黑暗仍旧浓厚,他无法看破黑暗和浓雾,他不知道现在距离历城有多远。
  “稍微加快一些步伐。”
  李乾压低这着声音,向着左右说了一声。
  他们现在是大军的领头,只要他们加快脚步,身后行军的军卒也会相应的加快一些。
  得到李乾的命令,身旁的一众军卒皆是加快了一些马速。
  李乾呼出一口气,重新看向前方。
  巨大的压力压在他的肩上,明军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过于深刻。
  葵城之战的经过李乾并不陌生,当初朱儁就是想要趁夜逃出葵城,而明军却是早已经张网以待,等待他们许久。
  朱儁因此被许安阵斩,汉军在葵城遭遇惨败,几乎被全歼,最后逃出来的仅有三千余人。
  又走出了一段距离,天色已经微明,视野也更为开阔了一些。
  李乾扫视着道路周围的,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标志。
  这个标志证明他们立目的地只有三里左右的地方,很快便要抵达目的地。
  李乾心中微松,正准备说话,但是就在这时,就在他视线的左侧,突然是浮现起了大量的亮光。
  不对!
  李乾霍然转头看向左侧。
  “休——————”
  李乾还是听到了那道他最不愿意听到的声响。
  道路之上一众汉军皆是面如死灰,这一次的哨音,不再是李乾的幻听,那确实是明军的军中的军哨声。


第八百五十六章 意料之外
  在哨音响起的下一瞬间,更多的火光从左侧亮起。
  大雾之中,传来了沉重无比的踏步声。
  大地彷佛在震动,雾气似乎也跟随着节奏而上下起伏。
  “希律律————”
  突如其来的火光和那刺耳尖哨声,使得李乾座下的战马受到了惊吓发出了一声长嘶,高高扬起了前蹄。
  李乾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战马摔落下马。
  而就在这时,如蝗般的箭雨已经是穿透了厚重的浓雾,向着官道之上一众还处于惊慌失措的汉军急射而来。
  中箭的痛呼声的此起彼伏,密集的箭雨之下,大量的汉军中箭负伤,或是直接饮恨当场。
  跟随着李乾麾下的一众骑卒也在箭雨的攻击之下损失了不少。
  战马因为火光和羽箭而受惊,尽管马上的骑士竭力的控制着,但是仍旧是陷入了慌乱。
  场面已经是完全失去了控制,李乾的突然落马,很多人不明就里以为是中箭落马。
  也幸好跟随着李乾的骑卒都是李氏的家兵,否则此时恐怕已经是陷入了崩溃。
  只是当他们七手八脚将李乾救起之时,官道之上已经成了炼狱般的景象。
  明军的箭雨一波接着一波,他们似乎并没有接战的打算。
  大雾弥漫,明军选择了最为保守的打法,以远程弓弩压制。
  “吹角,传令全军,顺着官道,一路向东走!”
  “不要停下!”
  李乾扶正了略微有歪倒的头盔,他的神色狞狰的可怕。
  “不管谁倒下,都不要停!”
  “呜————”
  沉闷的号角声被缓缓吹响,只是一瞬间便传遍了整个官道之上,在一众刺耳尖锐的哨音之中显得极为出众。
  官道之上,一众汉军皆是转头看向号角声传来的地方。
  这一声号角声是一开始就约定好的信号。
  如果遇到明军伏击,当号角响起来的时候,便再没有了约束,所有人的只要顺着官道一路向着东方逃亡。
  官道之上,原本还残存着秩序的汉军军卒在听到号角声的下一瞬间,所有人都疯了似的向着前方狂奔而去。
  但是他们还残存着一些理智,他们并没有丢下身上的兵甲。
  兵甲虽然沉重,但是他们都很清楚,前方一定还有敌人在阻拦着他们,他们不能抛弃身上的兵甲。
  他们每走出一段距离,便有人告诉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就在他们的前方就是接应他们的部队。
  只要和接应的部队就能活下来!
  “呜————”
  官道之上,号角声此起彼伏。
  李乾被一众甲骑护卫在正中央的位置。
  天边已经现出了曙光,世界正在变得明亮起来。
  但是李乾的心却是慢慢的坠了下去。
  明军的军哨音不断的响起,四面八方皆是明军的军哨。
  大量的羽箭从左右两侧向着官道之上倾泻而下。
  护卫在李乾身侧的骑兵不时便有人落马,那不断响起的哀嚎声,犹如是陷入了鬼窟一般。
  官道之上大量的汉军军卒倒伏在地,他们有的被箭失射杀,但是更多却只是失去了行动能力,还没有死去。
  不断有被箭失射中失去了再进能力的汉军倒下,官道之上尽是汉军惨厉而绝望的吼叫声。
  他们痛苦的哀嚎着,乞求着。
  想要他们的袍泽带他们一起逃离这无边的炼狱。
  但是这种情况之下,怎么会有人停下脚步……
  这些跟随着李乾的军卒,他们大多都是乘氏人,他们很多人其实彼此熟识,甚至就是同胞兄弟,彼此连带着血缘。
  少有几名停下脚步想要带着袍泽逃亡的几名军卒被射倒在地之后,便没有人再去顾及他的乞求声了。
  “隆隆隆——————”
  马蹄声自西方传来,明军的骑军已经踏上了官道,他们正顺着道路一路向着东方杀去。
  首当其冲,正是作为汉军的殿后部队。
  号角声响起的时候,已经是预示这前锋遭受了不可承受打击。
  殿后部队在听到号角声之后全部作了鸟兽散,李典本来想要再抵抗一二,但是他想起了李乾对他说过话。
  虽然十分不甘,但是李典还是加快了马速,向着前方一路狂奔而去。
  大雾和夜色的双重作用之下,官道之上的汉军已经成为了一团乱麻。
  而明军的步卒也没有踏上官道,明军的骑军则是自西向东杀来,为的就是防止两军误伤。
  伴随着明军的骑哨音,沿途的明军纷纷停止了射击。
  明军的骑兵犹如一柄快刀一般划破了浓雾,也划破了汉军的队列。
  汉军队列犹如一条长龙一般摆铺在官道之上,而明军骑兵组成的尖刀却是将其从尾部开始一分为二,一路切向头部。
  两条腿的人怎么能够跑过四条腿的战马。
  那些中箭受伤倒伏在路边,还残存着气息并未有死去的汉军军卒没有得到活下去的机会。
  明军骑兵毫不留情的纵马踏过他们的身躯,挥动着马刀毫不留情的收割没有来得及逃走的汉军的军卒。
  汉军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崩溃,他们一路溃逃,犹如丧家之犬逃离着明军的追赶。
  三里的距离,骑乘着战马转瞬即至。
  李乾看着四周的景象心中惊惧不易,但是他也不敢表露出来。
  前方有大雾遮蔽,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视野极为受限,但是听到前方的交战声音。
  “哒哒————”
  李乾心中一紧,他看了大雾之中浮现出了数团黑影,紧接着一阵急促马蹄声接着响起。
  李乾面如死灰,他没有想到明军的骑兵居然如此之快,已经截到了他们的前面。
  看来这一次,真的是天要亡汉,他们终究还是输了……
  “阿翁!”
  前方传来的一声的大喊,让本来已经心如死灰的李乾勐然打了一个激灵。
  李乾定睛一看,此时那些黑影已经冲出大雾。
  他看得真切,那些骑兵打着的是汉军的红旗,而不是明军的黄旗,而领头的一人正是他的儿子李整。
  “阿翁快走,我帮你拦住追兵!”
  “前不久侦骑回报在附近发现了明军的踪影,我也通知不上你们,他们没有发现我们,所以我等到他们进攻的时候,向他们的后方发起了进攻,现在拦路的明军陷入了混乱,阿翁你带人先走,我帮你挡住追兵。”
  李整纵马上前,向着李乾快速的解释道。
  “做的好……”
  李乾心中松了一口气,正准备说什么,但是他却是勐然想到李典还在后面。
  “怎么不见曼成?”
  李整此时也是发现平常跟在李乾的身旁李典不见了踪影。
  “以曼成的武艺不需要担心,为今之计应当迅速撤离。”
  李乾咬了咬牙,还是下定了决心。
  现在就算是回去救李典也完全来不及了,只能希望李典能够成功逃脱,将希望寄托在李典自己的身上。
  “走!”
  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李乾狠下心来一挥马鞭抽打在了马股之上,战马吃痛向着前方直奔而去。
  其余的众人也是跟着李乾一起向前奔驰而去。
  李整向着后方的看了一眼,明军的实力远超他的想象。
  有心算无心,他都没有办法击溃明军哪怕一阵的军卒,仅仅只是缠住。
  若是天明,明军反应过来,大部队赶到,只怕是他都没有办法走脱。
  李整收回了目光,也跟随着李乾向着东方奔驰而去。
  雾气弥漫,很快便他们的身影便彻底消失在了浓雾之中。
  而此时的明军,仍然没有擅动。
  伏击的明军是徐晃麾下的武卒营,他们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密林之中。
  雾气弥漫视线受阻,在这样的大雾之下作战,很容易出现混乱和误伤,因此他们并没有冲上官道。
  在官道的最前方,本来有一曲约五百人的明军武卒截住道路。
  但是因为雾气和夜色的原因,侦骑并没有发现隐藏在山谷之中的接应的汉军。
  李整于是在明军武卒列阵之时,带领麾下军队突然从后方和侧翼对其发动了突然的袭击。
  面对着后方和侧翼突如其来汉军,明军的武卒虽然战力强悍,猝不及防之下是吃了亏,汉军的弓弩对其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随后到来的汉军骑兵更是冲开了一些小队组成的阵线,因此也给了李乾逃走的机会。
  带领着骑兵从西侧踏上官道一路衔尾追杀的人正是麹义,徐晃麾下几乎都是步兵,这追击的任务自然是落到了他的头上。
  麹义并没有冲锋在前,而是带着亲卫游走在骑兵主力的边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正在变亮,但是雾气也在逐渐浓密。
  雾气弥漫,对于行军作战的影响极大。
  麹义实在是不喜欢大雾天气,他在凉州和冀州可没有见过如此大的雾。
  浓雾使得能见度降低,使得稍微一些的旗帜都无法看清,指挥起来极为艰难。
  麹义听着传令兵的回报,神色微凝。
  汉军竟然在这里埋有一支接应的部队这是他没有想到的,鹰狼卫和侦骑都没有注意到,历城汉军的主将似乎因此得以苟活,向着东面奔逃了而去。
  “传令前军,继续追击。”
  听完了冰雹,麹义看了一眼前方,下达了军令。
  那传令兵应了一声诺,领命准备前去传令,但是却被一人拦住了去路。
  “且慢。”
  拦住那传令兵去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管亥。
  麹义眉头微蹙,面露不快。
  自从洛阳之战,因为他的失误导致西凉营损失不小之后,管亥便谨慎了许多。
  如今的这一场大雾,让他心中有些揣揣不安。
  “眼下雾气渐重,视线受阻,前方若有埋伏只怕是……”
  “历城守军弃城仓皇而逃,根本不知道我军会在此设伏,这里接应的部曲不多,只是一开始汉军为了保证历城守军能够安全撤离的手段,前方有埋伏的可能几乎没有。”
  “更何况这样的大雾,就算汉军真有埋伏,伏兵也无法看清道路,到时候乱战成一团,有利的也是我军。”
  麹义语气微冷,生硬的说道。
  “这……”
  管亥还想要劝谏,但是却无从反驳。
  麹义所说的话确实令人信服,分析的没有什么问题。
  汉军设下伏击的概率确实小之又小,而且这样的大雾,就算是伏击,双方到时候根本就没有阵势可言。
  “传令前军,继续追击。”
  麹义再度重复了一遍军令,受命的军卒闻言连忙绕开了管亥向前行去。
  “既然管将军担心伏兵,那么不如管将军领西凉营压后,我领先登营在前,也有照应。”
  麹义看到传令兵离开,管亥也没有再继续言语,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管亥毕竟是太平道的旧将,麹义虽然官位比管亥高得多,但是他知道自己在许安心中的地位绝对是没有管亥高。
  管亥是许安的嫡系,麹义虽然不满管亥当面忤逆他,但是也不愿意太过于得罪管亥。
  他毕竟只是一名降将。
  “诺。”
  管亥也没有再和麹义相对,而是应下了作为后队的任务。
  “那我带领前军前行一步。”
  麹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