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469章

黄天之世-第469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兰微微一怔,就在这一愣神的功夫,雷薄已经带领着左阵留下的数百名骑兵从军阵的缝隙之中鱼贯而出!
  雷薄的血勇也激了陈兰的心中的余勇。
  明军冲阵的骑兵足有数千人,雷薄如今发起反冲锋想要阻挡明军骑军的冲势,已经是存了必死之心。
  “稳住军阵!”
  陈兰重新振作了起来,他大声的呵斥着周围的军卒,指挥着左军重新列阵。
  “弓弩手准备!”
  “举盾,抬枪!”
  “敌军已经合围,军阵若散,我等皆亡,只有坚持到大军回援,我等才有生机!”
  陈兰和雷薄的努力终于是让汉军的左阵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不至于立即离散。
  只是……
  “滚!”
  马超冷哼一声,两名直冲而来的汉军骑卒只是一个照面便已经是被马超所斩杀。
  马超的装扮尤为瞩目,雷薄怎么可能注意不到,加上其后的旌旗,雷薄很清楚,恐怕马超就是明军骑兵的先锋。
  若是能够斩杀马超,那么明军的冲锋之势虽然不会停下,但是必然士气大降,恐怕还有回转的余力。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一念至此,雷薄毫不犹豫的带领着麾下的骑军迎着马超直冲而去。
  眼见马超瞬杀两人雷薄的心中虽然微惊,但是此时马超正是长枪用老之时,雷薄虽然心中颇为惊惧但是他仍旧举枪杀向马超。
  只要杀了马超,左阵还能多维持些许的时间!
  而现在汉军最缺的便是时间!
  数道寒光照来,马超的反应快如闪电,他早已经看到了隐于骑军之后的雷薄。
  斩杀马超的机会转瞬即逝,交马之时必须要功成。
  “死!”
  雷薄怒吼一声,试图以此驱散自己的心中的恐惧,不止是雷薄,还有一名汉军的骑卒也举枪封住了马超另外一侧的空间。
  马超眼神微厉,令人心季的杀意在他的眼眸之中流转,身上的气势陡然暴涨。
  “哈哈哈哈哈!”
  雷薄的伎俩早已经被马超识破,所谓的枪势用老不过是他卖的一个破绽败了。
  马超左手一振长枪,那长枪犹如蛟龙一般向着右侧探出,狠狠的贯入了左侧那名汉军骑卒的咽喉之处。
  一道雪白色的匹练陡然浮现在雷薄的眼前。
  “噗!”
  血光乍现,人头抛飞。
  雷薄只感觉身躯一轻,眼前微黑,旋即整个世界突然开始勐烈的旋转翻滚了起来,耳畔嘈杂的声响正飞速的离他远去。
  雷薄微微发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整个世界在他的眼前已经竖了起来,他视线之中只有无数的马蹄,然而还么有等反应过来,永恒的黑暗已经彻底吞噬了他的意识。
  喊杀声骤停,战场之上因此陡然寂静了一下。
  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马超的身上。
  马超手执着雷薄的将旗,奔驰在战阵之上,将那杆巨大的旌旗勐然抛飞。
  那杆巨大的旌旗狠狠的贯入了汉军临时组成的军阵之中,一名汉军队率没有反应过来,直接便被那旌旗斜斜钉死在了地上。
  马超横枪立马,立于万军之前。
  狮盔银铠,锦袍玉带,白马玄枪,神威难挡!
  “敌将,已被我马孟起所斩!”
  陈兰面如死灰,一众汉军的士气在此时也是落入了谷底。
  “万胜!”
  此消彼长,明军骑兵的士气在此刻却已经是攀至了顶点!
  ……
  皇甫嵩从左阵的方向收回了目光。
  他麾下的军队正在丢盔弃甲,正在土崩瓦解……
  他们花费了这么多的力气,这么多的伤亡,好不容易快要攻下了黎阳,但是这个时候明军却突然杀出。
  中军崩溃,左阵崩溃,右阵没有明军的攻击,还保留着不少的军兵,但是独木难支,他们已经败了……
  “为什么?”
  皇甫嵩抬起头,看向逐渐西斜的太阳,喃喃道。
  “为什么?!”
  为什么明军偏偏在这个时候赶到。
  为什么风雨偏偏在这时消散。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莫非汉祚真的将终……
  莫非天命真的已经不再卷顾汉室……
  皇甫嵩的双目无神,心如死灰。
  兵败如山倒……
  汉军的军阵在明军迅勐的攻势之下,已经彻底土崩瓦解。
  远方第一批援军已经赶到,但是却被明军的左翼骑军尽数拦截了下来,皇甫嵩甚至还看到了几面火红的旌旗倒伏了下来。
  “将军,东面敌军还未有完成合围,只有一两千名骑卒,我等护送将军从东面杀出!”
  周泰和蒋钦两人此时已经返回了中军,军阵已经崩溃。
  但是纵使败局已定,皇甫嵩也不能死在这里。
  “不。”
  皇甫嵩摇了摇头,拒绝了周泰的提议。
  “将军贵为太尉,若是亡于阵中,将会动摇国家根基,此事已经由不得将军之意愿!”
  蒋钦上前一步,向着左右使了一个眼色,压低了一些语气。
  皇甫嵩眼神微厉,一眼扫去,蒋钦左右的亲卫立时便停住了动作,他们是真的不敢上前。
  “你以为东面真的是蛾贼防守薄弱的地方?”
  “当世第一兵阴阳家,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皇甫嵩摇头道。
  “许安在东面织的这张网就是在等着我一头钻进去。”
  “当初公伟就是中了许安的计谋,死在了葵城之外。”
  周泰和蒋钦两人心中一沉,公伟是朱儁的字,当初葵城之时,许安就是假装准备合围葵城,而后朱儁决定趁夜突围,结果正中伏击,被许安阵斩于葵城之外,葵城汉军因此几乎全军覆没,那是汉军伤亡最重的一场大战,也是太行黄巾军崛起的一战。
  “许安……”
  皇甫嵩的目光森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远处那面赭黄色的大纛之上。
  “升血旗,吹长号!”
  皇甫嵩的语气低沉,举起的手中的马鞭,指着远处那面赭黄色的大纛。
  “集中所有的兵力,向着敌军的大纛进军!”
  ……
  “呜————————”
  汉军的军阵之中号角声长鸣。
  许安目光冷然,盯视着前方那面正在向前移动的火红色的大纛,还有那面缓缓升起的血旗。
  “皇甫嵩……”
  许安知道皇甫嵩此刻就在那面大纛之下。
  “吹长鸣哨,升血旗!”
  许安从身侧亲卫的手中的接过了长戟。
  此时他的位置离汉军的军阵只有不到五十步的距离,他一直在跟随着武卒营的推进而前行。
  “传令全军,斩杀皇甫嵩者,职升三阶,赏五千金,授道章!”
  许安的眼眸之中闪烁着红芒,灼热的杀意在他的胸腔之中流转。


第七百七十九章 生擒皇甫嵩!
  “杀!!”
  震天喊杀声直冲云霄,惊碎了最后还淤积在繁阳城上空的数片阴云。
  兵法有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示以生路;令无必死之心,因而击之。
  围战之道,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
  这一次许安并没有遵奉这一金科玉律;他在四面都布下的军卒。
  血旗升起,原本没有进攻汉军的另外北、东两面的明军也对着被围困着的汉军军阵发起了进攻。
  在有着绝对的实力之下;又何必需要围三阙一。
  就算被围困住的汉军当真破釜沉舟,那又如何,不过是困兽犹斗,垂死挣扎。
  皇甫嵩就在这里,他是汉军的主将,还是如今汉庭的太尉,在这里若是能够将其斩杀,那么这渡过黄河的十余万汉军必定将会士气大跌,陷入混乱。
  而且……
  若不杀皇甫嵩?
  何以告慰死难在广宗、下曲阳的二十余万亡灵!
  中平元年184年
  广宗一战,汉军于夜勒兵,鸡鸣出兵;突袭广宗城。
  黄巾军仓猝应战;大战至午,遂被击溃。
  黄巾军四万余人亡于广宗城中之上;为掩护主力撤退,广宗城三千黄天使者全数牺牲,八百黄巾军骑卒悉数阵亡。
  汉军入广宗;悉虏黄巾军家属;焚烧大批辎重,筑“京观”于广宗城外,以示天下。
  下曲阳大战。
  皇甫嵩会和冀、幽诸军,趁胜追击进攻下曲阳。
  黄巾军与汉军鏖战于下曲阳城南,大战数十阵。
  黄巾军久战疲惫,后续难支,汉军以精骑破阵,派遣重甲锐士突入黄巾军军阵。
  黄巾军连战连败,军阵溃散,汉军穷追猛攻,黄巾军因此离散。
  张宝带领残军撤回城中,而张梁所在之处被汉军猛攻,无奈之下只能带兵逃入下曲阳的西面林间。
  张宝带领残兵坚守下曲阳三日之后,城破身亡,张梁被生俘,被处以极刑,张角被破棺戮尸,运首级回京师,传首天下。
  下曲阳一战;黄巾军十一万人被杀,五万余人赴河而亡。
  皇甫嵩命令军众收集黄巾军将士尸首,筑“京观”于城南,以示天下。
  “杀!”
  皇甫嵩被一众亲卫骑兵护卫在正中,他集结了所有能够集结的军兵,指挥着他们着许安所在的地方发起进攻。
  这是最后的一线生机,也是留给汉军的唯一的机会。
  冲过去,斩杀许安,才能反败为胜!
  许安手执着铁戟,冷眼看着眼前的厮杀,看着那面正在移动而来的火红大纛。
  他的嘴角上扬,勾起了一丝冷酷的笑容。
  皇甫嵩如今所有的行动,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之所以将自己的大纛旗移到前阵,就是要让皇甫嵩在军阵溃散之时拼死一搏,带着麾下还能集结的军众发起最后的冲锋,做垂死的挣扎。
  而闲着皇甫嵩确实是如同许安的预料一样,直冲而来。
  “列阵!”
  徐鸿横戟在前,高声呼喝道。
  就在许安的身侧,一众腾骧卫的骑兵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将许安围在最中心的地带,持盾抗戟的黄天使者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迈进,走到了许安的身前,排列成了紧密了军阵。
  一辆又一辆弩车已经张弦待发,弩车之上的军卒已经准备好了装填弩枪。
  黄天使者的军阵之中,后排的弓手一手执弓,一手扣弦,屏气凝神,只待一声令下便是万箭齐发。
  汉军想要冲破这重重包围,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就是霸王复生,恐怕也难以突破着重重的防御。
  “咻”
  锐响声在明军的军阵之中不断的响起,前阵的明军都注意到了汉军正在发动反冲锋,他们此前都收到过了命令,于是当下明军停止疯狂的进军,开始稳固阵线,彼此相互引以为援。
  但是惨嚎声并没有引为明军的停止进军而停下,这一次的惨嚎声来自的地方正是汉军大纛所在的地方。
  汉军最后的骑军在皇甫嵩的带领之下发起了进攻,周泰和蒋钦两人作为箭头当先而来,一众汉军甲骑紧随其后。
  皇甫嵩原本所处的距离在汉军军阵的核心,虽然黄巾军进攻的十分迅速,但是毕竟是由一万五千余人组成的军阵,间隔还是颇远。
  皇甫嵩带着麾下的甲骑冲锋,沿路之上自然避免不了遇上大量的汉军溃兵。
  而现在的皇甫嵩正准备拼死一搏,又怎么会去管那些普通的军卒。
  那不断发出的惨嚎声,是拦路的军卒被正在冲锋向前的汉军甲骑屠杀的声音。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
  爱兵如子,同吃同住,不过只是表面,只是用兵之法罢了,为的便是让麾下的军将效死奋战。
  一个下令毫不留情杀死包括老弱妇孺在内,不接受任何的投降,屠杀了所有反叛军的人,怎么可能是慈悲为怀的圣人,君子?
  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那做歌的百姓到底是何处的百姓?
  那传唱这首歌谣的百姓到底是那底层食不果腹的升斗小民,还是那些一贯作威作福的世家豪强?
  又或许……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豪强眼中,那些升斗小民,那些走夫贩卒只不过是一群和豚犬无异的牲畜,不配被称之为“民”,不配称之为“人”,和他们根本就并非是同类。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
  真的是黄巾军所为吗?
  八州之地,连天的烽火,真的是靠着一个以善道教化,在救治乡民之时传道的道派能够引发的吗?
  百万民众起义,遍观上下五千年,又有出现过几次?
  许安对于张角、张宝、张梁三人了解不多。
  他只是远远的看过张角和张宝两人,唯有张梁教导过他一些时日。
  他了解一些张梁的生平,也因此得知了张角和张宝两人的一些的事情。
  张氏三兄弟,没有一人有存世的子嗣。
  他也从张梁的口中得知了张角最后的遗言。
  “若有那一天,一定要记得告诉我,被黄天所照耀的世界,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自始自终,他们都在为着黄天之世而奋斗,从未有想过退缩,从未有想过投降,从未有想过屈服。
  哪怕是被围困在广宗弹尽粮绝。
  哪怕是身患重病,连战连败……
  最初黄巾军的构成是哪些人?
  他们真的只是一群只想着打家劫舍,四处流窜只知道破坏却不事生产的暴民?
  还是一群被邪教所洗脑的狂信徒,一群被蛊惑了的百姓?
  有的人坐在温暖的房舍之中,翻阅着薄薄的史书,指着书中那些走投无路,愤而发起反抗的人,自以为是的将那些人划归到暴民的行列,指责他们不顾全大局,指责他们烧杀抢掠。
  他们根本就不管,哪怕是史书之中,史官都提上一笔,那些人做出了烧杀抢掠的事情。
  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他们不是暴民,也不是被所谓的邪教蛊惑的百姓。
  他们是因是不堪连年征战的逃兵。
  是失去土地被欺压的佃农。
  是引为灾害而无奈背井离乡逃亡避难的流民。
  是迫于赋税而走投无路的升斗小民。
  是没有了生计饥肠辘辘的走夫贩卒。
  是因征伐鲜卑羌人而家破人亡的兵丁家属。
  他们不过是饱受欺凌的升斗小民,不过是不为大汉天子所知的,对于高高在上的世家豪强,不过是蝼蚁的升斗小民……
  天下大旱,颗粒无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死相枕藉,民相食。
  他们没有等来赈灾的粮食,等来官府的赈济,却是等来了加税的通告,等来了官吏手中的棍鞭,等来军兵手中的枷锁。
  他们其实只不过是想要活着……
  但是没有人愿意给他们一条活路,汉庭将他们逼上了绝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内外俱起,八州并发,四海沸腾,天下震动!
  贫无立锥,手无寸铁。
  他们没有坚固的盔甲可以佩戴,也没有锋利兵刃可以使用。
  他们所能凭借的只有人多势众!
  他们聚集在黄天的战旗下,发出了自己的怒吼。
  跟随在张角,跟随在他们的大贤良师身后,向着汉庭举起了手中的兵刃。
  ……
  皇甫嵩目光阴狠,手执着长戟,目视着不远处那面越来越近的赭黄色大纛之上。
  四周凄厉的哀嚎声徘徊在皇甫嵩的耳畔,但是却没有引起皇甫嵩脸色任何的变化,彷佛死的人不是汉军的军卒,只不过是一群无关紧要的豚犬牲畜罢了。
  周泰和蒋钦两人脸色僵硬,纵使是溃兵,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