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行军的队伍之中,那些民夫和后勤部队所需要运送的东西只是武备和兵刃,其余的东西都不需要他们运送。
“哒哒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正前方响起,许安正头看向远方,果然一名手执着令旗的信使正急速向着他的方向飞驰而来。
马超和庞德两人这次随军被许安安排了到了近前,此前成都之战,马超和庞德两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两人也因为战功被许安升任为了校尉。
在这两年没有战事的时间,两人也是没有闲着,一直都在讲武堂之中修习。
虽然那信使手持令旗而来,这又是内地,基本没有安全,但是马超和庞德两人作为近卫仍旧是驱马挡在了许安的面前。
那信使飞驰而来,距离许安还有十数米之时,战马在其的拉扯之下发出了一声长嘶,随后迅速的停了下来,而那信使已经是飞身下马,甚至还跟随着战马向前继续跑了几步。
“魏郡急件!”
马超弯下腰,一把便将信件接了过来,检查一番之后,这才策马来到许安的身旁,双手将信件递给了许安。
许安拆开信件,粗略的看了一眼。
现在已经是行军的第五日了,已经到了五月的第二十天,马上便到弘农郡的陕县。
正是因为越来越临近,加上魏郡的大战一触即发,剑拔弩张,所以魏郡的鹰卫也是全部都行动了起来,魏郡的消息不断从魏郡鹰卫之中传入河东郡,一日比一日都要更为详尽。
汉魏两军在黄巾军攻入了益州之后便已经是感到了紧迫。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他们都很清楚。
他们都不想他们相斗成了两败俱伤,最后却是黄巾军坐而渔利。
因此袁绍和孙坚两人都想要快速的结束这一场战争。
当然,袁绍想要快速结束战争的原因,便是因为冀州之中人心浮动,就是军中的军心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得不说跟着鹰卫的身后一直在学习的绣衣使者还是学到了一些精髓,不仅散播流言,还是传唱歌谣,不仅在民间传播,还向着军中传播。
并宣扬只诛恶首,其余人只是因为汉庭失去了对于冀州的控制不得已而为之。
汉庭的檄文之中,甚至赦免了诸如审配、沮授、高览、鞠义等重臣,只将袁绍及其直系列为必须惩戒的名单之中。
叛逆之罪虽说按律当诛九族,但是汉庭能够建立,现在能有如此的威势,袁术也是出了大力。
而且袁术做的也很果断,在袁绍称帝之前,他就已经让汝南袁氏宗族将袁绍一系除名。
株连九族的事情自然没有人不识趣的提起。
而之所以汉庭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甚至连叛逆之罪都可以赦免,一则便是打击魏庭的士气。
而这一点这也确实做到了,魏庭内部人心惶惶,相互猜忌,魑魅抓捕了几名有投降之意的大臣之后,魏庭内部更是人人自危。
第二便是,汉庭很清楚如果不赦免大部分人的罪责,那些人绝对会和袁绍一条路走到黑,到时候就算是击败了袁绍,却是还是要清除残余的势力。
如果敌人只有魏国一方,这样自然是无所谓。
但是黄巾军就在旁侧虎视眈眈,战事一旦被拖延,那么黄巾军必然会果断出击,趁势进攻。
“取舆图来。”
许安只一步便跨下了战马。
“诺!”
徐鸿简短的应了一声,迅速的解下马鞍之上悬挂的包裹,从中取出了一幅用丝绸包裹着的地图。
另外一名腾骧卫的骑卒则是从其马鞍之上解下了包袱。
包袱打开,一张折叠着的桌子被放在了草地之上,徐鸿走到桌前将堪舆图平展开来,压住了四角。
这张地图囊括了弘农郡、河东郡、洛阳地区、还有东郡和魏郡六地,各地的信息都十分的详尽。
鹰狼卫多年的经营才有了如今这幅极为详尽的地图。
“我们现在刚过了弘农,那么黄昏之前应当能够赶到陕县。”
“陕县的渡船和浮桥现在都已经搭建好了吧?”
许安转头看向一旁的刚刚下马的许攸,询问道。
许攸替代了原本贾诩和阎忠的位置,现在掌管着军中的后勤,还有各种情报的收集。
“浮桥已经全部搭建好了,还征集了不少的渡船,抵达陕县之后,我军可以立即渡河,不需要等待,之前我已经派遣快马传信,我估算了一下,还让他们先行准备饭食。”
“到达了陕县之后,第一批用过饭食的军卒可以先行渡河。”
“北岸渡口已经命人设置了好了简陋的营地,只需要稍微整顿一下便可以住人。”
他们一路走陆路行军已经进入了弘农郡的范围之中,通往河东郡北岸的渡口之处,当地的守军早已经尊奉由工部草拟,中军府下发的军令搭建起了浮桥,并将沿岸所有能够载人的船只全部征集了起来,只等大军抵达,便可以迅速渡河,这能够节剩下了不少的时间。
许安微微颔首,示意知晓。
许攸处事干练,虽说军略方面逊色于贾诩不少,但是在内政的方面,比起贾诩来说还是要强上不少。
毕竟许攸自从原来在王芬的幕下便一直是帮助王芬处理政务,后面加入了太平道之后,除去袭取两郡,前往青州带领黄巾军西迁,多年以来也是帮助处理政务,如今也是在中书府中任府令,对于这些小事,自然是信手拈来。
许安的目光重新放在了堪舆图上。
他现在手中的情报是四天之前的情报,也就是五月十六日。
和鹰卫估算的时间差不多,汉军的主力在五月十六日已经是全部渡过了黄河。
汉军主力在孙坚的带领似乎正向着繁阳出发。
许安的眉头微蹙,汉庭谋士众多,肯定要考虑过他们进军魏郡之后黄巾军可能做出的反应。
那么孙坚肯定不会耽误太久,只要有一定的胜算,都会必然会找寻一切的机会和袁绍进行决战。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但是就算是仍旧保持着这样的行军速度,一日百里,到达魏郡之时都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古代的消息传播过慢,只能依靠人力和马力,没有电报,没有电话,不能快速的沟通,交通的速度也限制了军队的转进。
现在许安真的恨不得有一辆直通邺城的火车,但是可惜火车需要的技术实在过高。
蒸汽机的技术,火药,他了解一些,但是只是了解原理,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人士,长安城外其实有专门的秘密实验室来研究相关的技术,许安也经常会去指导,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中学确实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是那只是理论知识,而且在考上了大学之后,许多人都将这些知识还给了老师。
许安自然也是不能免俗,毕竟那些知识在后面的考试不需要再用。
高考也不会考火药的配比是多少,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的实践操作,考什么水力锻锤应该如何制作。
许安轻叹了一声,平复了下心境。
现在汉魏两军可能已经经过了初期的试探,交锋已经展开。
许安看着眼前的堪舆图,一条条线路浮现在的脑海之中,地图上的进军路线,各地军事部署,在他眼中似乎成为了动图。
“如果我是孙坚,我会怎么做……”
许安将自己代入了孙坚的角色,代入了汉庭之中。
只要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许安没有去讯问旁人的意见,在这种时刻,他选择相信自己。
他打了十余年的仗,能够战而胜之,很多时候他都是靠自己的判断,而并非是依靠别人的出谋划策,长久以来的军旅生涯早已经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
“我明白了……”
许安陡然睁开了眼睛,一道精芒从他的眼眸之中一闪而过。
许安目光停留在了繁阳。
他知道了汉军的意图。
他原先就奇怪,拥有抛车的汉军能够攻陷内黄城,却为什么攻不下繁阳和阴安。
汉军正是想要将最后决战的场所放在繁阳。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繁阳地区,汉军进可攻退可守,击破了袁绍,就算是黄巾军包围而来,他们可以通过黎阳及时撤回兖州地区。
而次要原因,则是袁绍放弃了邺城坚城,前来繁阳这样的小城,那么力量又会得到不小的削减,而占据了内黄城,他们可以威胁魏军的右翼, 再后面的决战占据上风。
袁绍因为舆论的压力,绝对不能龟缩于邺城,就算是知道了汉军的打算,他也只能是孤注一掷……
不止是许安预料了最坏的打算,汉军也预料了最坏的打算。
汉军想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行击溃魏庭,然后拖黄巾军进入拉锯战之中。
许安双目微眯,他想到了有一则汉军的异常调动,还有去年大举编练乡勇的一则诏令。
当初荆州袭扰,刘表将几乎所有的荆州兵,还有黄忠都调回了荆州,许安当时就察觉到了一丝古怪,毕竟袭扰荆州的部队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现在一切都关联了起来。
汉庭再算计袁绍的时候,同样也防备黄巾军在这个时候杀将出来,坐收渔利……
“原来如此……”
想明白了所有的关窍之后,许安心中却并没有多少的波动。
汉军想要学习他之前的战法,布局重重,兼顾所有,最后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击溃敌军主力,在其余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一举取得胜利。
只是,很可惜。
这一切,在许安的眼里就如同班门弄斧一般可笑。
第七百六十六章 流血与牺牲
朝歌位于河内郡的东部,与魏郡相连,就在如今汉军占据的黎阳渡口正西面,百里左右的距离。
向北可以直达汤阴,汤阴在黑山之东,也是河内郡东北部最大的城邑,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对于冀州而言极为重要,袁绍在这里一向是屯集重兵防备。
自汤阴起,北可至魏国的都城邺城所在之处,南可控制河内郡、黎阳等渡口。
就在汤阴城的东南面,修筑着一座小城,名为“邶”。
这座城池横陈在黎阳通往北地的路上,如果敌军渡过了黎阳,想要进攻北方,那么绝对无法绕开这一座城池。
邶城就如同一根尖刺一般扎根于咽喉的位置,如果袁绍不太过于自信于黎阳等渡口的防御,在邶城屯上三千余人左右的部曲,那么也不会到眼下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只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事情已经发生,那么便无法再改变。
袁绍自以为黎阳渡口一线旳防御固若金汤,还在沉浸于东郡之战战胜之后的自傲,却没有想到汉军进步的如此之快,而且暗藏了抛车这样的大杀器。
汉军的第一场渡河战,是进攻的黎阳渡口的西南方延津渡。
在延津的渡河战中,汉军水师直接强行占据了北岸的一处滩头,然后用抛车轻而易举的便击溃了黎阳的外围防线,随后其精锐的步兵在许诸的带领之下在不到一个时辰的进攻之下,便彻底击溃了黎阳的守军。
汉军的水师添置了大量作为运输的船只,再没有搭建浮桥的情况之下,强行用运输船渡河。
刘备带领着幽州骑其中有近半都是通过了船只运送渡河,再渡河过后,前来支援黎阳渡口的乌桓骑兵被其轻而易举的击溃。
邶城城防本来健全,虽说有抛车这样的大杀器存在,但是只要邶城有三四千的守军,便可以顶住第一波攻势。
当顶下了第一波攻势之后,点起狼烟,汤阴便能知晓出现了敌情,而后邺城便可以通过汤阴源源不断的向着邶城派遣援兵。
这一次汉军的进攻,完全的打在了魏军防守的薄弱点之上。
许安打过了这么多场战,他很清楚问题的所在。
魑魅在和绣衣使者的交锋完全是处于了下风,魏军的部署完全就是透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之中有这一句话,而在真正在此时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许安。
许安建立了鹰狼卫,用实践告诉了天下,什么叫做情报战,什么叫做真正的知己知彼。
当初的进攻凉州之时,凉州早就在鹰卫的渗透之下千疮百孔,还有凉州本土的世家豪强作为内应,战争一直在许安的引导之下进行,十余万凉州军因此兵败高平川,后面进攻中州、益州也是如此。
从鹰卫递送而来的汉军的进攻路线来看。
汉军一直都是弱到强,从最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
袁绍在黎阳渡口屯集了重兵防守,却是没有起到半点的作用,黎阳渡口在其他渡口被攻占了之后成为了一支孤军。
镇守黎阳渡口的正是袁绍麾下的大将高览,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在收到东西两方不远处的渡口被转瞬之间攻破了之后,高览当机立断以骑军殿后掩护,带领大军直接撤离了黎阳渡,回撤到了繁阳,稳住了局面,使得黎阳一线的魏军不至于全线瓦解。
很多溃败之后的魏军也因此不至于离散,大军未溃的情况之下,很多战败的魏军残部也撤离到了繁阳,高览也因此收拢了上千名残兵。
自中州长安到河内郡的朝歌相距约有一千四百多里。
从轵关陉的箕关到朝歌有六百里,这六百里,要经过是河内郡魏军的控制区。
轵关陉以西,是太平道控制的疆域,而轵关陉以东便是魏军的控制区。
一旦进入了河内郡,明军的行踪将会彻底暴漏,就算是于毒带领的太行明军能够迅速击溃河内郡的守军,将河内郡的大部分地方攻占,也没有办法掩盖行踪。
大军出征,其行踪很难完全掩盖,尤其还是在敌人的地境之中行军。
许安看着桌面之上的舆图,用笔在其上绘制出了汉魏两军最新的进攻和防守地点还有军力的部署。
朝歌现在并不在魏军的手中,而是已经被汉军攻占。
汉军这是在预防,他们也很清楚,许安就等着他们两虎相斗而坐收渔利,许安掌控着轵关陉和太行陉,而若是黄巾军从轵关陉和太行陉出兵,那么绕不开的就是朝歌。
内黄城西面的黄泽和朝歌城,一泽一城正是汉军在西部设下的屏障,也是一个预警。
“子远。”
许安抬起头,看向一旁。
“明公有何吩咐?”
许攸听到许安的声音,躬身应答到。
“传令给黄龙,让他调集并州所有能够调集的战马,次一等的马匹也暂时划归到战马的序列全部征集,到河东郡的东桓城集合,一定要在五月二十六日之前到达,但是也要保证战马的体力,再调集并州剩余所有运力运送马料前往上党郡的高都城。”
原本的并州巡抚许安是委任给了郭泰,但是郭泰受命带领武骧营去开辟西域,重建商路。
并州巡抚的职位便被许安委任给了黄龙,黄龙以护军将军晋升为了并州巡抚,虽然品级的跨度的有些大,但是众人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异议。
军功黄龙不多,但是黄龙出身于旧太平道,在张角时期就已经是三十六方渠帅之一,论起资历黄龙的资历几乎和刘辟和龚都相当。
黄龙军略不行,但是在管理方面却是尤为擅长,此前在太行军区之中,黄龙为副,于毒为正。
于毒负责军队,而黄龙则是负责掌管太行军区的后勤和政务,黄龙擅长于政务,太行军区也被其管理的井井有条。
当初于毒之所以能在袁绍军的攻势之下全身而退,不仅仅是因为郭泰的及时援助,还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