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许安想要看他和孙坚在东郡争锋,想做那最终得利的渔翁。
一直以来,许安扼守了八陉,在无形中和有意中推波助澜,想要袁绍和孙坚两人相斗,袁绍都是明白的。
东郡之战,在沮授和田丰等人分析之下,袁绍越发的感受到了许安的威胁。
最后袁绍采纳了沮授所献出的连环计。
连环计的具体详情,袁绍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审配和田丰在内,只有他和制定计划的沮授两人心知肚明。
连环计的第一步,袁绍先派遣田丰前去游说许安。
虽然许安在华阴大败董卓确实出乎意料打乱了一些部署,但是最终田丰还是凭借着急智说服了许安,这也为后来计策的实施做好了铺垫。
许安要求保证泰山黄巾军西迁,也是意料之外,不过计划是死的,但是人却是活得。
沮授随后便又制定了控制泰山黄巾军的计划。
而田丰无疑是最好的执行人,智谋和手段,还有军略,田丰都在一流之例。
而且田丰和审配不合众人皆知,两人身处同地,难免相互掣肘。
袁绍之所以让田丰去督办泰山黄巾军西迁一事,其实并非是单纯的因为审配的进言。
东郡之战鏖战之际,袁绍麾下的豫州刺史周昂依照承诺领兵让出了洛阳,让出了洛阳北部的小平津、孟津两关和河内郡,泰山黄巾军集合了起来,向青州北部的平原郡
许安随后兵出函谷关,击破洛阳,泰山黄巾军退出泰山、济北,青州兵进驻。
三面合围,南庭震恐,东郡之战实际上已经结束,孙坚必须要选择退兵。
而就在孙坚刚刚秘密召集了袁术、刘备等人定下了撤军的时间之后,魑魅安插在汉军营中的暗探却是打破了濮阳大营的宁静。
魑魅的暗探和孙坚说了什么,身在后方的荀彧不知道,刘宠也不知道,只有郭嘉等身在濮阳大营的人知晓。
这边是连环计的第二计。
而后所谓的追击战实际上只是一场大戏,为得便是迷惑监测东郡的鹰狼卫密探视线。
袁绍和孙坚两人定了下了时间。
汉军进攻旋门关之时,袁绍也派出了麾下几乎所有的骑军向着河内郡急行军,而后更是亲自带领麾下的精兵一路急行,最后在河内郡的修武,会和了驻扎在城中的周昂军。
袁绍和许安当初达成的共识其实是让出河内郡的西部地区,并非是让出全部的河内郡。
修武城是河内郡中部的城池,横在河内郡中部的原野之上,在河内郡的东西要道之上,要想占据河内郡的东部,必须要先攻克修武城。
袁绍事先修筑了大量的攻城器械,秘密的囤积在修武城北部的山区之中。
冀州终究是袁绍的主场,在袁绍的大力扶持之下,魑魅的力量也再不断的壮大,鹰狼卫的情报网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一次修武北部山区的情况并没有被鹰狼卫所发现。
旋门关破,孙坚抽调了麾下的四千骑军,以及刘备所统领的五千幽州骑军自旋门关向西挺进。
四千骑军一分为二,一部跟随着刘备麾下的幽州骑奔袭孟津和小平津,另一部则是配合皇甫嵩发起反击,不过这一部两千人的骑军只是作为一支偏师。
如果皇甫嵩真能诱杀许安,那么这支偏师在许安身死的情况之下突然杀出,绝对会对轘辕关的数万黄巾军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一战覆灭轘辕关的黄巾军也并非虚妄。
兵败如山倒,军心一旦失去,便再也轻易恢复士气,而许安就是黄巾军的军心。
许安若是没死,这两千名骑军必然全军覆灭,被黄巾军所击败。
轘辕关外,西凉、骁骑、并州三营骑军共有一万五千骑,如何也无法逃出生天。
但是这样,实际上他们的任务也达成了。
孙坚下发给这支汉军骑军的命令是大部队就在后方,他们作为先锋先行袭扰轘辕关的守军,唯一知道内幕的这支汉军骑军的军司马,不过他是孙坚嫡系,早已经是死在了战阵之中,最后下令冲击黄天使者军阵的命令就是那名军司马所下达的。
而其余的军兵一直都以为孙坚就领着大军在后方时刻接应着他们。
许安从降卒的口中得知了孙坚领着大军已经是从旋门关向着轘辕关进军,自然是不好轻举妄动。
许安没有第一时间向着洛阳方向撤离,而是派出了并州营的弓骑向北搜索,想要找到孙坚大军所在的方位。
这也为孙坚争取了如今汉庭和袁绍所最需要的东西时间。
沮授所献的连环计第三计,也是最后一计,也浮现出了水面。
袁绍亲领大军兵出进河内郡西部,向着刚刚被黄巾军所占据的怀县、武德两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周昂退出河内郡的时候,破坏了河内郡各城池大量的城防,将能够带走的东西,能够破坏的东西几乎都横扫了一空。
于毒带领麾下的部曲接管的实际上是一座又一座城防严重缺失的城邑。
虽然从太行陉的天都关抽调了一部分的武备,但是边疆各城还有孟津、小平津两关邑分摊,还是有些稀少。
于毒现为太行军区的兵备道,太行军区共定额两万人,而这两万人实际上是分散于太行五陉之上,北部的三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因为太过于遥远,被划归入了两郡军区。
于毒所领的太行黄巾军主力共计有一万人,接纳河内郡之时,许安又命郭泰领原先河东军区的黄巾军部队向着河内郡支援,只是郭泰的援军才刚刚通过了的箕关,袁绍已经是领兵大举西进。
于毒麾下只有一万余名军兵,还是地方守备的部队,如何能顶的住袁绍麾下的数万大军的猛攻。
三郡乌桓的骑军纵横在河内郡的原野上,断绝了各城之间的支援。
许安带领的黄巾军主力此时还在洛阳地区的轘辕关,于毒请求支援的军情急令并没有能够顺利的送到许安的手中。
孙坚一共派出了九千名骑军进入洛阳地区,两千名骑军南下轘辕关,剩余的七千骑被分作了两队,分别向着孟津和小平津两关进发。
袁绍在围困住了武德和怀县两城之后,派遣沮授领兵南下进攻孟津和小平津。
袁绍和孙坚达成了共识。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虽然不想如了袁绍的心愿,但是袁绍已经识破了汉军撤退的计划。
南庭已经是被三面合围,许安一旦取洛阳八关,就能威胁南庭豫州、荆州的腹地。
袁绍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向孙坚抛出了橄榄枝。
思虑再三,最终孙坚还是选择了袁绍短暂的结盟。
太平道……
实在是太过于危险……
就如同那洪荒猛兽一般……
他们想要颠覆这个天下……
孟津和小平津两关同时遭遇了来自南北两面的进攻,守备孟津和小平津两关的守军本就因为已经算是腹地关卡所以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守军,面对着两面夹击根本难以招架。
纵使守关的军卒舍生忘死,仍然不能阻止孟津、小平津两关的沦陷。
再坚守了一日多的时间之后,两关共计三千余名军卒悉数被斩杀,属于袁绍军的火红色旌旗再度飘扬在了孟津和小平津的上空。
就在孟津、小平津两关沦陷之时,高览指挥着步卒一刻也不停息的进攻着武德城,武德城终究是难以为继,撞车撞开了城门,武德城就此沦陷。
河内郡早已经是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孙坚和袁绍两人默契的停止了所有的纠纷,将矛头一同指向了太平道。
泰山的青州兵停止了进攻的脚步,南庭西方的威胁暂时被解除。
实际上皇甫嵩后续又得到了一支生力军的援助,才让皇甫嵩多坚持了一段时间,而这一支生力军正是从西线的守备部队之中抽调而来。
袁绍将盘踞在黎阳一代的军卒全部调动了起来,向着滏口陉、白陉发起了进攻。
而此时卢盛带领着泰山黄巾军刚刚抵达了平原国,泰山黄巾军对袁绍和许安反目的消息无从所知,卢盛并不知道,田丰已经调集了七郡三万郡兵,已经三万乡勇组成的联军挡在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之上。
而青州牧袁谭也带领着青州军在青州济南国,兖州的泰山郡,将青州兵集结了起来。
第八卷 腾必九天
第六百六十一章 二虎竞食,驱虎吞狼
夜色如墨,星光黯淡。
夜风微冷,从许安的脸颊吹拂而过,稍微减去了许安身上和心中的些许烦闷。
一道又一道不好的消息自北方传来,也让许安的心慢慢的沉重的起来。
最新的消息,孟津和小平津两关被南北两面进攻,恐怕现在已经是处于沦陷的状态,这也意味着身处于河内郡的于毒被彻底的孤立了起来。
数日之前收到的消息,郭泰领着河东军刚到轵关陉的箕关之前,现在应该刚刚抵达河内郡,最快也才到野王以西。
于毒要在怀县坚持起码一周的时间,才能得到郭泰的援助。
轘辕关拖得太久了,若是轘辕关能够早数日攻下,那么一切都将会不一样。
许安按着腰间的雁翎刀,缓步从军帐之间留下的过道之中走过。
火光摇曳,照耀在巡营军卒身上的盔甲之上泛出了幽暗的光芒。
甲叶摩擦,训营的军卒见到许安走来,皆是立定行礼。
许安同样回了一礼,随后两队人马一左一右各自有序的通过了过道。
眼前熟悉的场景,不自觉的让许安想起了第一次作为渠帅巡营之后,张梁给他讲述过的话语。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攻者凶,命曰费留。”
“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人有七情六欲,难以遏制。
许安面色变幻,石脆山一战,他也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但是当时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他的一方。
雨夜奔袭数十里,阵擒张郃,大破冀州汉军,致使冀州军将数年不敢入山道。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却在汉军之手。
鹰狼卫对于洛阳地区的掌控力,甚至比起南庭的核心陈都都要弱上许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是没有掌控的程度。
洛阳地区刚刚被控制,鹰狼卫刚刚进驻还不到数日的时间,只来得及在洛阳城中建立了卫所,其余的地方暂时都无暇顾及。
而绣衣使者的力量在洛阳地区的力量却并不弱小,那些填补到洛阳地区的民众皆是陈都朝廷精挑细选之后的人选。
各世家的管事,带领着一些较为忠诚的奴仆迁移到洛阳开荒屯田,绣衣使者在其中又安插了不少的人手,偃师之战之后陈都朝廷就一直在经营着洛阳地区。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敌人并不弱小,那些能够青史留名将谋士也并非是等闲之辈。
不知不觉之间,许安又重新了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之外。
松开了腰间的雁翎刀,许安的心中微空,但是其实现在他已经不需要手中的利刃再让他安心。
“贾府令在帐中等待了有大概一刻钟的时间了,说是有要事相议。”
刚走到营帐的前方不远处,作为亲卫队长的徐鸿便已经是迎了上来,低声道。
徐鸿口中的贾府令正是指的贾诩,原来的中军府府令是阎忠,不过自阎忠担任凉州牧之后,中军府府令一职便落到了贾诩的身上。
现在贾诩在许安的幕府之中任谋主,在太平道之中任中军府的府令,可谓是位高权重,只是威望比起阎忠来说要低上许多,有些不能服众。
许攸在太平道之中的其实都要比贾诩高的多。
许安目光微凝,贾诩深夜到访,必然是有要事相谈。
“见过明公。”
许安刚一走入帐中,贾诩已经是从坐席之上站了起来,同时恭敬的向着许安行了一礼。
“听说文和有事要和我详说?”
一进入大帐,许安便发现了帐中的变化,一张宽大的胡桌被放置在了中央,胡桌之上还铺设一张颇大的堪舆图。
贾诩面色肃然,郑重道。
“在下此次深夜叨扰,是想要请求明公做一件事。”
“什么事?”
“放弃洛阳。”
许安双眉微蹙,面色微变,转头看向贾诩,眼中不由得露出了错愕。
“放弃洛阳?”
“不错。”
“如今情势,放弃洛阳,乃是最优之选。”
贾诩微微躬身,双手作揖,肃然道。
“袁绍和南庭两方现在已经是同时将矛头对向我军,洛阳八关,北部孟津、小平津两关已经失,轘辕、旋门两关仍在汉军之手,南部广成关也在汉军之手。”
“洛阳有八关,可以以为屏障,但现如今袁绍兵出河内,南庭大军主力已经回防,而我军却只占函谷、大谷、伊阙三关,北不能御敌,西不能自保,南不能进军。”
许安面色微凝,他也知道和袁绍合谋乃是与虎谋皮,但是他没有想到袁绍竟然会这么快便撕毁他们之间的盟约。
如今洛阳地区的局势已经恶化到了一个让他们有些难以为继的程度了。
洛阳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安虽然想过很多对策,但是唯独没有想过放弃洛阳。
贾诩抬起头,目视着许安,郑重道。
“袁绍背信,乃是忌惮我军占据太行八陉,若有芒刺在背,不能安心,此次南庭和袁绍同时进军,恐怕袁绍是想要趁我军主力居于洛阳而趁机攻取关隘,以求掌控关隘,以绝其后顾之忧……”
贾诩走到了胡桌之前,指着堪舆图上的郡县侃侃而谈,将推测出的计划娓娓道出。
许安的目光慢慢的明亮了起来,他看着堪舆图上郡县,听着贾诩的讲解,事情的脉络慢慢被梳理的清晰了起来。
许安不知道的是,若是沮授在此,必然会惊愕非常。
因为贾诩所推测出袁绍下一步的行动几乎没有丝毫的错漏。
“河内郡不可守,郭泰麾下河东军不过八千人,现在袁绍大举入侵,我军绝无可能守住河内郡。”
“北部两关已失,东部两关未下,河内不可守,洛阳地处四战之地,若无八关作为屏障,取之无用,不过空耗钱粮,空损军兵。”
“所以在下以为,放弃洛阳,退回关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退回关中……”
轘辕关下战死了多少的军兵,眼看着就要拿下轘辕关了,但是这个时刻却要选择放弃。
轘辕关……
“如今南庭和袁绍两军同谋,不过只因为明公势大,感受到我太平道之威胁,才有短暂的同谋。”
“袁绍与南庭众人都非庸人,自然不想做那相斗的两虎。”
“但……”
贾诩眼眸之中闪过一抹精芒,他上前了一步,沉下了声音。
“他们虽不想做那相斗的两虎,那么我们就让他们的矛盾更为加剧,使其不得不相争斗……”
“不得不想斗?”
许安双目微凝,看向贾诩。
烛火摇曳,将贾诩身后的影子照耀的不住的晃动,此时贾诩微微低头,目光冷然,竟然显得颇为可怖。
“此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
“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然两虎相斗,乃是因为不知道有猎人在侧,明公作为猎人却是已经被两虎发现,因而两虎感受到了威胁,进而停止了相斗,同时进攻明公。”
“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