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355章

黄天之世-第355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安于太平观的神明台祭告黄天之后,废除司隶校尉部之称,改为中州,并命人铸中州鼎,陈放于应天府前殿,并让人将凉州鼎、并州鼎从晋阳迁出,运往应天府。
  天下十三州,太平道已得其三。
  而就在许安入主关中,太平道逐步掌握地方,再度厉兵秣马准备东征河南尹之时。
  在东郡交战的孙坚和袁绍两人,也是打出了真火。
  随着试探和前哨战的结束,孙坚亲临大军出濮阳北上进攻黎阳,袁术领南阳兵、荆州兵与刘备携手进攻东郡卫国地区。
  双方在黎阳、卫国地区,绵延上百里的地方,展开了激战,短短的三日之间,便有数以万计的军卒倒在了战场之上。
  双方都知道东郡之战的重要性,袁绍和孙坚两人为这一战几乎都投入了所有的家底。
  一直以来自太谷关一战之后,便几乎没有遭遇什么败绩,一直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孙坚,这一次并没有再复制以往的奇迹。
  虽然在擅长水战的荆州兵帮助之下,成功的在黎阳南部登陆,但是袁绍军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纵使是东军各路将校轮番的猛攻,也未能动摇黎阳的防守。
  袁绍自邺城出征,直接进驻了黎阳,此举使得整个黎阳守军的士气大受鼓舞。
  而于此同时,冀州的几大世家不知道为何,再度下了重注给了袁绍军一方,袁绍军再度得到了两万余名新兵的补充。
  原本有些动摇的黎阳防线也随着这两万余名新兵补充,再度变得牢固起来。
  新兵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作为预备兵加入各部曲之中,补充老兵的伤亡,也是即为有作用的。
  而在徐州,袁谭派遣青州别驾王脩领青州兵和臧霸合兵一处,臧霸得到了青州兵的支援,连战连捷,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徐州的州治东海郡的郯县。
  徐州的危局,直到朱治领兵抵达东海郡,才得了缓解。
  首战朱治领兵便大破孙康之军,随后更是亲领甲骑突入乱军阵中,阵斩臧霸麾下将领孙康。
  又击破了孙观、吴敦两部,孙观溃退,吴敦被朱治所斩,随后朱治连胜五阵,一路势如破竹,沿途臧霸麾下的军众皆是胆颤心惊,望风披靡。
  朱治领大军,向着郯县挺进,继续救援徐州,威胁臧霸军的侧翼。
  若是臧霸不撤军解围,那么势必会遭到朱治的进攻,届时城内城外同时进攻,腹背受敌,难以招架。
  臧霸无奈领兵后撤,听闻朱治来援击退臧霸,陶谦大为感动,率众亲出徐州城,接迎朱治。
  陈都听闻捷报,升朱治为威虏将军,掌管徐州兵事。
  陶谦自然没有反对,将徐州兵兵权也交付到了朱治的手中。
  朱治得到了两万徐州兵相助,于是继续东进。
  不过这时,臧霸也带着主力和青州别驾王脩带领的青州兵已经在郯县以东的羽山山脚设下了军阵。
  臧霸亲自领兵,王脩带领着青州兵精锐掩护着侧翼,朱治数次进攻皆被瓦解。
  徐州羽山之战,双方共投入战兵近三万人,最后双方收兵不分胜负,各有损失。
  臧霸、王脩暂时无力西进,朱治也没有办法再度进攻,豫州兵伤亡颇重,需要休整。
  徐州的战场自此陷入了僵持。
  孙坚和袁绍两人之间的争斗,主要战场共有三处战场,一是东郡,二是徐州,三便是河南洛阳。
  袁绍委任的豫州刺史周昂再度带领麾下军队南下进攻洛阳,洛阳被围困,孙坚分兵无暇,下令洛阳防守。
  洛阳守备是孙坚麾下的大将吴景。
  吴景在孙坚中和朱治齐名,不过两人用兵风格截然不同,朱治善攻,与孙坚相仿,而吴景善守,所以孙坚以朱治攻徐州,而以吴景守洛阳。
  洛阳的城墙此时已经被修缮,依靠着坚固的城池,在吴景的带领下,东军顽强的抗击着周昂的进攻。
  周昂数攻不下,改为挖掘地道进攻,但是皆被吴景一一瓦解。
  周昂只能是围而不攻,他的兵力也不多,因此也不敢分兵出去进攻其余的关卡。
  中原乱局至此,许安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许安再度集结了长安城的武卒和锐士,并召集了武骧、西凉三营的骑军,亲领军队进驻华阴,准备向着函谷关前进,自函谷关出进攻正处于鏖战之中的洛阳。
  吕布领着骁骑营,还有一部分河东郡的步卒镇守函谷关。
  本来许安的计划是让吕布和张扬两人带领着骁骑营、武骧营急行军,领骑兵进攻正在围攻洛阳的周昂。
  装备着新式骑具的黄巾军骑兵,现在机动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之高的程度,而且配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脚马镫,也让骑军的冲击力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现在不需要人马俱披重甲,也能拥有相当大的冲击力。
  坐拥凉州、并州两大产马地的黄巾军并不缺乏良马,武骧、骁骑等一众黄巾军的骑兵营所乘之马,都是经历过了精挑细选,说是百里挑一也并不是很夸张。
  周昂猝不及防之下,必然无法抵御。
  其实就算有所防备,许安也不觉得周昂能够挡得住吕布的攻势。
  武骧、骁骑两营共有万骑,而周昂麾下的军卒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两万余人,这还是包括了运送粮草,负责运送甲胄等等的辅兵在内。
  一旦击溃了洛阳城外的周昂军,吕布领骑兵游戈于城外。
  只需要等待后续步卒到达,随后用配重投石机慢慢的轰击洛阳城的城墙。
  最后再进入黄巾军最熟悉的场景,搭建土丘从被摧毁的城墙处一举攻入城中。
  论起野战,论起军阵搏杀,现在的黄巾军并不畏惧任何一只军队。
  洛阳城内那吴景带领的数千偏师,不过是瓮中之鳖,存亡只在覆手之间。
  攻下了洛阳,便迅速的推进,进攻洛阳八关,掌控河南尹后,北上进攻河内郡。
  于毒此时早已经领着大军屯驻于河内郡北部太行陉的天井关,只待许安兵出河内郡,便带领军队南下,两面包夹河内郡。
  如今袁绍和孙坚两军在东郡打的难分难解,根本无暇西顾,正是一举掌控司隶校尉部全部疆域的最好时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华阴,黄巾军大营。
  许安刚刚结束了巡营,各项物资都已经准备齐全,何曼带领军卒,并募集了一些弘农郡的民众,修缮残破的路段。
  道路很快便可以修建完毕,随后黄巾军后勤系统的四轮马车便可以投入使用, 河道的大船也被整备了出来,水路齐进,随时可以将大量的粮食从关中、河东等地,源源不断运送到函谷关,再运送到河内、河南两地。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许安现在的脸上却并没有欣喜,而是带上了一丝疑惑。
  一个自东方而来的人,正在营帐之中,等候着他的到来,正是这个人的到来,让许安感到了疑惑。
  许安缓步走向大帐,大帐之外见到许安走来的腾骧卫先敬了一礼,随后便一左一右抬起了大帐的帐帘。
  此时正是午时,烈阳高悬,就算是有帐篷遮蔽,但是帐篷之中仍然是明亮非常。
  许安双目微眯,大帐之中一名头戴进贤观,身穿绛红色的深衣的文士正背对帐帘,看着挂在大帐之中的堪舆图。
  那文士似乎是听到了身后的动静,许安刚走入帐中,他便已经是转过了身来。
  那文士淡然一笑,双手作揖,微微躬身,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
  “冀州别驾田丰,拜见大贤良师。”


第六百四十一章 鱼死网破
  许安将手中的马鞭放回腰间,目视着田丰,并没有率先开口。
  他在思索田丰的来意,田丰这个时候来的时间点确实有些巧妙。
  董卓败亡的很快,消息应该也没有那么快传递出去,毕竟鹰狼卫在关中的势力不可谓不强,更何况函谷关等多地,可以传递信息的要道都已经是被黄巾军把持。
  许安缓步走到台上,坐了下来,看着处变不惊的田丰,许安的心中不由的有些感慨。
  这个时代世家豪强掌握着知识文化,他们之中的翘楚真可谓是人中龙凤。
  田丰是从河内郡,通过太行八陉之中唯一没有被黄巾军控制的轵关陉前往的河东郡。
  刚出河东郡不久,便被巡逻的黄巾军骑军所截获。
  黄巾军的军士也没有客气,直接是将田丰绑住。
  许安没有开口,田丰也并没有着急开口,他的脸上也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波澜。
  “我听闻孙坚北伐,在东郡集结了十数万大军进攻黎阳,如今东郡恐怕战事紧急,田别驾不在黎阳辅佐你家主公,这个时候跑到我太平道的领地来是为何?”
  田丰淡然一笑,先施了一礼,却没有先回答许安的问题,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监察天下,巡视神州’,这句话乃是鹰狼卫署衙之前的刻文,据说乃是大贤良师亲自所定,早听闻鹰狼卫强盛,六扇门勇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东郡距离华阴远隔群山,我家主公数日前从邺城进驻黎阳的消息,大贤良师却仍然能得知战事详情,实在是令田丰佩服鹰狼卫之手段,我军‘魑魅’比起大贤良师麾下的鹰狼卫终究还是要差了一些。”
  许安双目微眯,冷眼看向田丰,沉声说道。
  “田别驾有什么话可以但说无妨,不必拐弯抹角,许某一向喜欢直言不讳。”
  “不知田别驾这一次来,到底是所谓何事?”
  田丰闻言,收敛了一些笑容。
  察言观色,识人之术,他也是略同一二,许安已然明言,他自然不会再拐弯抹角。
  “在下此次前来,不为他事,正是为太平道之安危而来。”
  田丰面色肃然,好不畏惧的直视着许安,沉声的说道。
  “许将军难道真不知道如今太平道已经走到了悬崖之边际,稍有差池,便会落入万丈之深渊,难以再翻身。”
  许安眼眸陡然一厉,面色也阴沉了下来。
  “田别驾无需以危言欺我,我现在驻兵华阴,想必你也能猜到下一步我要如何行动,你家主公鼓动董卓向我部河东、凉州之仇,必定要报。”
  喜怒不形于色,许安自然是能做到。
  他板着一幅脸呵斥田丰,就是故意做给田丰看的。
  田丰此番前来,必定是受了袁绍的命令,田丰智略过人,若是昔日袁绍肯听取田丰的话,恐怕曹操不过也只是其垫脚之石。
  田丰作为冀州别驾,地位可以说仅次于袁绍一人的存在,却是亲身犯险,前来游说他,足以证明田丰要说的事情极为重要。
  谈话之中,掌握主动权,也是极为重要。
  “许将军此言差矣。”
  田丰不卑不亢,正义凛然道。
  “董卓与我家主公一直不和,兼具国仇,家恨,我家主公只不过尊奉史侯为正统,董卓残暴,人人诛之,我家主公从未和董卓有所交际,只是听从天子诏令,又何来鼓动一说?”
  “此番许将军斩杀国贼董卓,我家主公还委托我前来道谢。”
  许安眼神微凝。
  董卓和袁绍两人之前因为联军反董对立,董卓杀了太傅袁隗和袁氏在洛阳城中的数十人,确实是血仇。
  就算是董卓后面和袁绍两人实际上达成联盟,但是名义上袁绍和董卓并没有签订任何的东西,两人之间也没有多少的往来。
  一直以来,袁绍也确实只是尊奉刘辩,袁绍从没有和西凉军,和董卓在明面上有交流。
  袁绍所面见的似乎都是代表着长安朝廷,代表着天子的使者。
  好事全让袁绍做尽,黑锅却是董卓来背。
  “许将军刚刚平定关中,便陈兵华阴,想必下一步便是兵进洛阳,收取河南尹,随后挥师北伐河内郡,联和天井关黄巾军共同攻取河内。”
  “收凉、并州,除外界之危收北地精骑,入关中以备粮草,占河内依太行而守成,据洛阳八关而望中原,许将军好筹谋。”45
  田丰双手作揖,微微躬身,赞叹道。
  随后田丰站直了身形,沉下了声音,身上的气势也在此时陡然一转,整个人变得凌厉非常,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刃一半。
  “许将军既然不喜欢别人拐弯抹角,那么田某便依许将军所言,直言不讳。”
  “如今陈都,刘协自立为帝,孙坚、袁术、刘宠、刘表等人皆聚集于陈都,拥护其为天子,据豫、兖、徐、扬、荆五州之地,麾下民众逾千万,带甲之士数十万,此番北进东郡,气势如虎。”
  “我军虽然占据青州,得徐州臧霸投效,但刚刚击破公孙瓒,虽然得三郡乌桓相助,实力还是有所损伤,柄疲将乏。”
  “孙文台,军中誉为江东猛虎,勇猛过人,锐难当之,侵略如火,其用兵之术更甚昔日钱塘侯朱儁数分。”
  “东郡之战虽然为期不过一月有余,但是我军其实已经全力而为,如今孙坚已经于黎阳南岸登陆,设下前哨,袁术、刘备又于卫国北渡,虽然现在互有胜负……”
  田丰话语一转,语气坚定的说道。
  “但是我认为如果不出意外,最后取胜的必然会是孙坚。”
  田丰目光炯炯,直视着许安。
  “想必许将军也是如此认为的吧。”
  许安脸色未改,他比所有人都清楚袁绍输的可能。
  如今的东庭陈都,精兵强将无数,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孙坚、曹操、刘备这三名东汉末年最为瞩目的英豪,齐聚一堂。
  郭嘉、荀彧、戏志才、荀攸等一众青史留名的谋臣。
  孙策、周瑜于扬州扬名,张昭、鲁肃等一众名臣的名字也出现在了鹰狼卫的密信之中。
  原本的时空之中曹魏的五子良将,张颌早亡,张辽、徐晃如今在太平道中,但是于禁和乐进两人就在东军之中。
  八虎骑皆是曹氏和夏侯氏的族人,自然也全都在曹操的帐下。
  虎贲双雄,许褚、典韦两人已经加入了孙坚的帐下。
  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黄忠三人也直属于孙坚统领。
  如此恐怖的阵容,加上孙坚的指挥。
  说实话,当许安从鹰狼卫的手中得到了最新的情报之后,便知道东郡之战多半是孙坚将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袁绍一方,田丰、沮授、审配三人算的上一流的谋士,但是有郭图之流添乱,恐怕也必定是畏手畏脚。
  武将,袁绍麾下战将虽多,但是出众者却并没有多少。
  颜良、文丑皆被许安收服,现在袁绍麾下只有鞠义、高览两人可以作为倚仗。
  而且虽然袁绍看似兵多,并占有防守优势,但是孙坚恰恰善攻,而且袁绍麾下兵多,但是孙坚麾下的军卒却大多都是精锐。
  无论是从任何一个方面看来,孙坚的赢面都要远远大于袁绍。
  所以许安其实在反攻关中之时,就已经开始和公孙度暗中商议袁绍战败之后,如何瓜分幽州、冀州之事。
  外务司现在已经正式交接,庞渤卸任后,田仲出使辽东,公孙度答应了大部分的条件,达成了同盟。
  原本的时空之中,公孙度在曹操占据了北方之后,也是选择了归附。
  现在徐荣归附,许安有信心让公孙度归附太平道。
  徐荣和公孙度同郡,两人一直以来都是好友,这也是为什么徐荣会推举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的原因。
  徐荣既然归附,只要黄巾军占据优势,那么说动公孙度投效,并非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公孙度如今占据辽东,并攻略青州东莱郡,虽然野心不小。
  但是辽东苦寒之地,就算是收服了扶余和高句丽,但是终究是没有南下中原的势力。
  公孙度不是许安,他没有许安的见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