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嵩阴沉着脸说道:“那褚飞燕若是真有如此本事,为何久攻瘿陶不下?”
梁衍叹了一口气回道:“破张郃的确实不是褚飞燕,黄巾军的将旗上写的是‘许’字”
皇甫嵩面色凝重,他想起了之前井陉关告破,逃入太行山的那支黄巾军的残兵,他们的统领,好像就是姓许。
第八十四章 风起
“难道是许安?”
皇甫嵩脸色阴晴不定。
梁衍点了点头,这人好像就是凭空出现一般,刘辟和龚都两名黄巾军的渠帅居然位居他之下,就在去年十一月,黄巾军下曲阳之战大败后,一支黄巾残兵打破了井陉关,跑入太行山内。
再然后,汉军斥候陆续传来消息,短短数月的时间,许安就已经统合了太行山中部的群匪。
崛起的速度简直是难以置信,甚至于当井径关的守将收到消息后,反复的确认了三四遍才送到皇甫嵩的案桌上。
“那这样就说得通了,收获了井陉关内的兵甲,确实有一战之力,而且这个许安好像颇有些不同寻常……”
皇甫嵩轻轻的敲着案桌,思索着应对的办法。
“文书中还说了什么?”
梁衍坐回原位,将文书摊开放在案桌上,回道:“颜良,文丑,高览三人整合了军队,现在就驻扎在离井陉关五十里处的地方,遏制住了他们出关的路途,所以暂时不需要担心太行山内的黄巾军进入我冀州腹地。”
“还有一件事……”梁衍顿了一顿,有些沉重的说道:“此次出征的骑兵马匹在石脆山一战后大半丢失了,现在军营中只有三百多匹战马。”
皇甫嵩扶着额头只感觉一阵头疼,让黄巾军拥有大量的马匹,简直是一场噩梦。
早知道就是下曲阳之战时,黄巾军的马队也不过才两三千之数,这还是有为数不少的劣马充数。
汉军对于黄巾军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拥有训练有素的甲骑,而黄巾军的骑兵,说是骑兵不过只是骑着战马的步兵罢了。
所以在作战的时候,汉军的甲骑往往能以少胜多。
黄巾军若是野战战败,罕有能逃遁回城的,多半被汉军的骑兵在全歼在了旷野上。
连番征战,算上这次战败,冀州的骑兵已经减员近三千人,失去了数千匹战马,此消彼长之下,冀州军的形式也严峻了起来。
现在井径关不在汉军手中,若是黄巾军靠着这批缴获的战马,组成一支千人的骑兵队出关劫掠,只怕是冀州大半的地区都不得安宁。
起码要在井径关外,常年驻扎数千人的军队才能防守。
皇甫嵩转身看着身后的山川堪舆图,微微有些失神:“现今局势混乱,太行山内群匪云集,太行八陉半数不在朝廷之手,只怕如此下去必生祸乱。”
“使君的意思是?”梁衍身躯微微前倾。
皇甫嵩直起身子,眼中流转着锐利的光芒,他冷声说道:“上书朝廷,我要亲自领兵,拿下井陉,再调三州郡兵齐攻太行八陉,以重兵固守八陉,将太行山内群匪困死在群山之中。”
这个时候,那个杀伐果断的大汉将军彷佛又回来了。
“洛阳急令!”
屋外突然传来甲士禀报的声音。
皇甫嵩不由的皱起了眉头,难道洛阳又生出了什么乱子?
前有党锢之祸,天子听信谗言,朝廷大肆打压党人,今年年初谏议大夫刘陶直言上书,被丢入狱中,绝食而死。
“呈上来。”
“诺。”
屋外的甲士应和了一声,木门拉开,甲士双手捧着信件快步走入屋内,放在了皇甫嵩的案上,随后便马上低着头颅退出了屋内。
皇甫嵩神色严肃拆开了信件,眉头也紧锁起来,脸上阴晴不定。
“使君?”
梁衍看见皇甫嵩神色不对,出言问道。
皇甫嵩长叹一声,无奈的说道:“羌胡头领北宫伯玉领羌骑数万进犯三辅地区,侵逼园陵,天子诏我镇守长安讨伐羌胡。”
“看来井陉关只能暂时搁置了……”
皇甫嵩站起身来,走到门口,打开了木门,外面天色阴沉,已是下起了小雨,金乌被厚厚的云层掩盖在后。
皇甫嵩的背越发的佝偻了起来,彷佛有千钧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淅淅沥沥的雨声在皇甫嵩的耳旁响起。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总是听到叛乱和寇边的消息,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
他为大汉扫平了一个又一个蛮夷,为大汉荡平了一场又一场叛乱,但是为什么没有平息,反而还愈演愈烈。
……
“咚!”“咚!”“咚!”
激昂而浑厚的战鼓声回荡在半云山内的河谷中,无数头裹着黄巾的军士从各处的营帐众涌出,汇成了一道道狭长的土黄色溪流,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慢慢的步入了校场。
一队又一队黄巾军军士在校场上站定,步鼓声,尖哨声不绝于耳,无数旌旗迎风飘扬,土黄色的背旗如同密林一般从人群中伸出。
许安端坐在帅台之上,一众披挂着全身重甲的黄天使者按剑而立,数月以来许安从太平道众选拔黄巾术士充任军中,时至今日,每一屯中都安插一名黄巾军的术士。
黄巾军的术士,一是充当军法官一职,二是给军中的军士宣传教义,许安如此安排,到如今也算是小有成效,这些下派下去的术士将普通的士卒引入太平道中,然后又从中选拔了一些狂热的信徒推荐为黄天使者。
时至今日许安直辖的黄天使者亲卫队,已经有四百之众,将近有一个曲的兵力。
石脆山之战后,许安在军中的威望一时无二,黄巾军的普通军士几乎将许安看作了神祗一般的存在,也加速了普通的贼匪信仰太平道的速度。
三通鼓停,校场之上已经站满了头裹着黄巾的军兵,一眼望去犹如土黄色的汪洋一般壮观。
之前聚兵,每每有军士晚至,当依照军法斩杀了数十人后,甚至斩杀了一名小有战功的军候后,便再无一人胆敢晚到。
此时的校场之上,只听到大风呼啸而过带动旌旗的猎猎风声,不见一丝噪杂的人声,许安治军极为严格,列阵之时,若有人擅自出言,鞭四十。
他麾下的黄巾军中太平道教徒甚多,若有人窃窃私语,就算军法官和上官没有看到,本队的军士也自有举报,所以列阵之后罕有窃窃私语声。
第八十五章 响彻群山
“咻————”
一声尖鸣声顷刻之间传遍了整个校场,所有黄巾军军士的目光都汇聚在了高台之上那名穿着土黄色战袍的端坐在高台之上的身影。
高台上原来鹿台山赵家的家主赵乐从左侧队列中迈步而出,他现在跟随在许安的左右,作为许安的长史,为许安处理文书。
他先是向许安行了一礼,等到许安点头以后,才摊开了手中的竹简大声念道:“我军现共有军士31536人,分派为13部。”
赵乐顿了一顿,大声喊道:“宣太平道汝南渠帅刘辟上台。”
四周负责传话的黄巾力士重复着赵乐的话,将声音传向远方。
“宣太平道汝南渠帅刘辟上台。”
“宣太平道汝南渠帅刘辟上台。”
“宣太平道汝南渠帅刘辟上台。”
刘辟身着玄黑色的战袍,披挂着一身镶着黄边的骑将铠,迈步走上高台,无数黄巾皆是高举着手中的兵刃,向着刘辟示意。
此时许安已经站了起来,一名黄天使者手捧着木盒立在他的身旁。
“封刘辟为典军校尉,统领军士三部,编为武威军。”
刘辟单膝跪地抱拳应命,黄天使者打开木盒,一枚精铁铸成的虎符正在放在锦布之中。
许安面带着笑容郑重其事的从木盒中取出虎符,将虎符放在刘辟的手中。
“我说过的话,我一直都记得,黄天的威名,必将响彻群山!”
刘辟双手接过虎符,不由得心潮澎湃,想及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入太行,何曾想过短短时日,又重新聚集了数万大军,念及至此,刘辟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刘辟领命,必不负将军所托!”
许安抱拳回了一礼,扶着刘辟站起了身来。
赵乐看了一眼刘辟看他站到了许安的身后,又扭过头去继续念道:“宣太平道汝南渠帅龚都上台。”
“宣太平道汝南渠帅龚都上台。”
“宣太平道汝南渠帅龚都上台。”
“宣太平道汝南渠帅龚都上台。”
话音未落,一名魁梧异常的将领越众而出,大踏步而来,只几步便登上了高台。
“万胜!”
一众黄天使者皆是高举着兵刃仰天咆哮。
“封龚都为安军校尉,统领军士三部,编为选锋军。”
同样是一枚精铁铸成的虎符,只不过和给予刘辟的虎头略有不同,而且上面还刻着“选锋”二字。
许安捧着虎符,面色严肃的叫道:“龚都。”
“在。”
龚都单膝下跪亦是抱拳听命,一路走来,他先是对许安颇有不服,但经历此间种种,他已是对许安心悦诚服。
“愿你为我太平道先锋,扫清世间一切奸邪,荡平天下宵小!”
“诺!”
龚都双手接过虎符,大声的应和道,有雾气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赵乐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宣太平道太行渠帅黄龙上台。”
“宣太平道太行渠帅黄龙上台。”
“宣太平道太行渠帅黄龙上台。”
“宣太平道太行渠帅黄龙上台。”
台下一名身材略显瘦弱,头戴黄色的巾带,身披着半身亮银烂铁甲的武将缓步走向高台。
欢呼声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封黄龙为护军校尉,统领军士两部,编为安山军,镇守井陉关,以拒冀州郡兵。”
许安取过虎符,将其放在半跪于地的黄龙手中,又握了握黄龙的手说道:“井陉关守备事关重大,我将身家性命还有山中上万名老幼妇孺的性命一并托付给你了。”
“黄龙领命!必不负将军所托。”
黄龙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接过虎符,双手紧紧的握着精铁所铸的虎符大声的回答道。
“入列吧。”
“诺!”
等到黄龙站到了刘辟的身旁后,赵乐才继续喊道:“宣太平道渠帅张燕上台。”
力士继续重复着赵乐的声音,浑厚的声音缓缓传向校场四周。
“宣太平道渠帅张燕上台。”
“宣太平道渠帅张燕上台。”
“宣太平道渠帅张燕上台。”
张燕在台下早已等候多时,他穿着一件汉军骑兵的半身骑甲,外罩着一身黑色的战袍,头上戴着的玄黑色的巾带在风中迎风飘扬,倒是显得英武不凡。
校场之中的黄巾军军士大都高举手中的兵刃,向着张燕高声欢呼。
许安站在高台上不由微微眯了眯眼睛,但是没有言语。
张燕行至台前,向着许安单膝下拜。
“封张燕为黑山校尉,统领军士两部,编为黑山军。”
“张燕领命!”
张燕恭敬的接过刻着“黑山”的虎符,站在了龚都的旁边。
号鼓声骤停,整个校场又重新恢复了平静,高大旌旗在风中招展,刀枪戟戈如同密林一般排列的整整齐齐。
许安站立在高台最前方,校场之上所有黄巾军军士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一人身上。
“诸位!”
许安背对着烈阳,高高擎起手中的环首刀,大声的呼喊道。
无数黄巾军的军士眼神炽热的看向他们的将军。
黄巾的力士高声的重复着许安的话语,确保尽可能多的人听到许安的言语。
许安扫视着台下一张张激动的脸庞,一股豪情从心头涌起,阳光映照在环首刀上,将其照的熠熠生辉。
“让黄天的威名,响彻在这群山之间!”
“出阵!!!”
环首刀落下,一如当初的广宗城,校场之上无数黄巾军的军士高高举起手中的兵刃,狂热的向着许安回应。
黄巾的力士们将许安的话语传向远处,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从校场内传来,犹如山呼海啸一般。
许安收刀入鞘,转过头去,高台之上黄巾军的一众将校却是早已等待多时。
“诺!”
高台之上的所有将校,尽皆向着许安低下了头颅。
“虎!”
收到许安的号令,一众黄巾军军士高声应和着,黄巾军的骑士骑在高大的骏马上,持着飘扬的旌旗率先驰出了校场。
睡卧在太行山中段的黄巾大军,终于站了起来,现在它已经舔舐好了自己的伤口,它要将利爪伸向远方,扫平整个太行山。
毕竟,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第八十六章 南下!
中平二年,四月。
注定是一个被太行山铭记的日子,这一月盘踞在太行山中部的黄巾大军,迈动步伐踏出了半云山内的河谷。
护军校尉黄龙率安山军两部共计四千余人被许安派遣驻扎在井陉关戒备,策应河谷大营。
河谷大营仅留下了刘辟和龚都的麾下各留下了一部军士,共计两部四千余人。
而黄巾军剩下的九部军士,合计两万两千人在许安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着太行山南段扑去。
太行山南,共有十一股势力,分别是司隶、掾哉、雷公、浮云、白雀、杨奉、于毒、五鹿、白绕、畦固、苦唒。
其中雷公,白雀,浮云,五鹿四股势力首当其冲,这四股势力只有雷公略大约有四千人之数,其余三股势力都不过两千余人。
再南边便是于毒、白绕、畦固、三股势力,三家关系颇为不错,隐隐互为犄角之势,于毒麾下贼匪据说近两万人,此人可能就是此次南征许安最大的阻碍了,而白绕和畦固则各有贼匪五六千之数。
最南边则是杨奉、司隶、掾哉、苦唒四股势力,其余三人多以杨奉为首,皆因为其兵多将广,以善变多谋著称,麾下贼匪多达万人,颇为棘手。
山道之上,黄巾军的斥候马队呼啸而过,两侧亦有裹戴着黄巾的斥候在山涧灵活的穿行着,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大军探察道路,清理前哨。
许安被一众将校簇拥着,停留在队列的一旁,身后的黄天使者警惕的看着四周,戒备着一切可能到来的威胁。
许安观察着四周的地势,看着被甲士展开的山川堪舆图问道:“此处离白豪山还有多少里?”
“回将军的话,这处地方叫落石涧,离白毫山止有十里的路程了。”
一名穿着破烂短打,花白着头发的老汉上前讨好的回答道。
这小老头是被前行的黄巾军斥候俘虏过来的,据他自己所说他是雷公手下的一名小卒,常年蹲守哨站,对这一片较为熟悉。
因此黄巾军的斥候送他到了许安的旁边做了个向导。
许安一挥马鞭笑了一笑,似乎很是满意大军行进的速度,他偏头对着身旁的将校们说道:“加速行军,告诉儿郎们,今日晚上就在白毫山上做饭!”
“诺!”
身旁待命的将校闻令退下,翻身上马,将军令传向远方的队列。
“加速行军,今日晚上在白毫山上做饭!”
“加速行军,今日晚上在白毫山上做饭!”
“加速行军,今日晚上在白毫山上做饭!”
大军行军的速度为之一急,山道上的长龙犹如活了一般,动弹的更为剧烈了一些。
……
“荒唐!”
白毫山顶一处庭院内陡然传来一声大吼,声音洪亮状若雷霆。
一名满身酒气,袒露着胸膛的壮汉一脚将一名报信的老匪踢倒在地,那老匪惨叫一声跌坐在满地的酒器和杂物之中,庭院内的一众贼匪头领也是满身的酒气,哄笑成了一团。
那老匪被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