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降……
马腾的目光闪动,他此前也有这个念头出现过,但是他没有细想。
“放他们进城。”
沉默了良久,马腾终于还是做出了选择。
“斥候再往前前进五里,一旦发现黄巾军大队骑军立刻回报。”
……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惊醒了陷入了沉睡之中的马腾。
“将军,太平道使者已经到了。”
门外传来的卫士的声音,马腾睁开了眼睛,看向了门外。
就在等待的时间,马腾忍不住倦意最终睡了过去,从昨天的早上到返回乌氏城,马腾几乎都没有怎么合过眼。
“让太平道的使者进来。”
马腾揉了揉脑袋,开口说道。
门外的卫士唱了一声诺,动静消失,片刻之后,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传入了马腾的耳畔,一道人影出现在了门外。
“唰——”
木门拉开,马腾此时已经站起了身来,双目重新恢复了清明,他已经从困盹的状态脱离了出来。
“马将军,许久未见了。”
庞渤单手放于身前,另一只手背负于其后,缓步走入了堂中。
马腾目光闪动,没有急着回话,只是平静的盯视着庞渤。
庞渤头戴进贤冠,腰系锦带,足蹬着玄履,装扮的一丝不苟,干净整洁,让人无法挑出丝毫的毛病。
“庞公昔日在凉州之时,常接济乡人,救援乡邻,也与我马氏交好,我敬佩庞公,所以现在还是称呼您为庞公。”
“许安以仁义自居,但是如今却违背诺言,不讲道义,我凉州本和太平道为盟友,昔日冀州之战,许安为了接回四州黄巾,我等亦出兵陈仓,以为援助,但是现在许安却是偷袭我凉州。”
马腾向左缓缓走去,沉声说道。
“庞公身为凉州人,为外务令,却不加以制止,实在令人寒心。”
“如今已经开战,既然如此何必再做出两家交好的模样,庞公也不彼再说些客套话,直接明言此行到底所为何事。”
庞渤看了一眼马腾,笑道。
“既然将军都这样说了,那么在下也不再说那些客套话的。”
庞渤扫视了一眼马腾的案桌和房舍内的情景,房舍之内非常干净,案桌之上也没有任何的东西,而这一路来的种种迹象都证明着马腾准备放弃乌氏城逃走。
“在下此番前来,是想请将军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共成大业,弃暗投明?”
马腾冷笑了一声,双目眯起,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凶光。
“太平道能容得下我这般的豪强?”
庞渤打量着马腾的神情,马腾并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断然拒绝,证明着马腾实际上心中已经有了归降之意。
接下来,只需要趁热打铁即可,庞渤久居凉州,身为一家之主,对于人心理的揣摩不敢说登峰造极,但也算颇为了解。
第五百八十三章 投明
“凉州乱局旷日持久,距今已有六载,百姓困顿,民生疲惫,将军与韩遂东西对立,相互攻伐,频繁攻伐,更是使得凉州局面进一步陷入崩坏。”
“我主许安身为大贤良师,掌控黄巾军,统御太平道,一为天下大治,二为布黄天之德威于四方,三为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此三愿为我主所愿也,亦为我太平道众人之所愿。”
“我军袭击凉州,虽是背信,却非弃义,将军与韩遂东西相持,实力相当,鏖战多时却依旧难以分出高下。”
庞渤上前了一步,目视着马腾,恭敬的行了一礼,沉声言道。
“中原动荡,两帝并立,南北争锋,东西鏖战,群雄割据,乱象四起,动荡持续今时亦有六载,到如今天下之势已经明了。”
“天下纷争,群雄割据,豪杰云起,但实际能够角逐天下的执棋者却只有四人。”
庞渤跪坐于席上,排除了四枚铜钱。
马腾微微侧目,目光也放在了庞渤身前的案桌之上。
庞渤说的话没有错,汉室衰微,凉州六郡之兵一朝兵败,许安带领太平道崛起于并州,让他看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凉州地虽处于边陲,但是精兵强将无数,未尝没有入住中原之机。
马腾在凉州仕官多年,他知道汉庭的衰败,他清楚汉庭的腐朽。
汉室衰微,威仪扫地,正是天赐之良机,三州叛乱,汉室无一州可以扫清,大汉已经失去了天命!
只要能让他整合凉州,重振旗鼓,聚拢汉羌,只要攻破了关中。
在那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还有谁人能够抵挡他麾下的铁骑?!
但是可惜的是,有一个人挡在了他的面前,挡在了他的身前,让他没有办法统一凉州,这个人正是韩遂韩文约。
他和韩遂实在是太熟悉了,熟悉对方的用兵之法,熟悉对方的心理,熟悉对方的安排。
正因为如此,鏖战了年许的时间,损兵折将多矣,却没有多少的办法打开僵局,占据更多的土地。
只能是勉强维持现状,实际上就是空耗实力,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半个凉州都快毁于了战火之中。
没有把握,韩遂和马腾两人都不敢尽起大军决战,那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两人谁都没有办法承受,因为一旦在这种决定性的战役之中败北,另一方就是身死族灭。
“这四人是谁,将军应该非常清楚。”
庞渤看了一眼马腾,继而言道。
“中原纷扰皆围绕孙袁董三人而动,其余人等,皆为从者,益州刘焉、荆州刘表、交州士燮就算入局也不过为从者。”
“四位执棋者,一为孙坚,二为袁绍、三为董卓。”
庞渤将案桌之上的将三枚铜钱依次向前推移,随后将手放在了最后一枚铜钱的上方。
“最后一人,便是我主许安。”
马腾眼神微动,如今天下的局势确实已经开始渐渐的明朗的起来,天下四大势力,其中一大势力并不参与纷争,而是困守地方。
实际上有角逐天下资格的只有三大势力,东庭陈都、西庭长安和太平道三方。
庞渤看到了马腾的眼神变化,继续开口道。
“现今东西两庭尽皆束载厉兵秣马,招募军卒,制作武备,决定天下走向的大战就在这数年时间便会爆发。如果没有我太平道的介入,将军那个时候不出意外还和韩遂两人在凉州相争。”
“等到中原大战一过,天下归属落定,届时便是将军葬生之时。”
“那个时候,获胜者有精兵强将无数,如何会容许凉州割据?。”
马腾脸色阴沉,反驳道。
“董卓兵力强盛,其地更是与凉州接壤,我完全可以投效董卓,如今董卓掌控西庭,与袁绍联盟,取得天下的机会难道不必只有并州的许安大?”
“不会。”
庞渤坚定的摇了摇头,淡然道。
“将军是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那么就绝对不会投效董卓。”
“董卓其人反复,凶性残暴,轻诺寡信,贪恋权柄,虐杀恩主,非人主也。”
“张扬昔日率并州军投效,但董卓却从未以诚心待之,反而是屡次三番以并州军为前驱,张扬这才领军逃亡我并州,投入我太平道之中。”
马腾默然无语,投效董卓确实并非是一步好棋。
“我主许安,北逐匈奴,东纳乌桓,西降鲜卑,南收河东,虎步幽并,冀州一战,名闻四海,麾下精兵强将无数,战必胜,攻必取!”
“纵观天下,可有能出其右者?!”
庞渤站起身来,无比傲然道。
“‘威声满天下’的朱儁被我主许安所阵斩,一万余名汉军覆灭于葵城。”
“尚书卢植,亲领西园禁军,集七郡之兵,联幽州刘虞,依旧败于我黄巾军之手。”
“董卓昔日占据洛阳,拥众十数万,关东联军踌躇而不敢前,河东郡之地,旬月未过,便已入我军之手。”
“西部鲜卑岂不强盛,占据数千里之地,控弦之士数十万,我军三日奔袭四百里,阵斩西部鲜卑大人贺楼祁,筑‘京观’于塞外。”
庞渤一步踏过案桌,站在到了马腾的身前,直视着马腾的眼睛。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并非戏言……”
马腾心中微惊,但是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他想起了那铺天盖地的大火,将要燃尽一切的恐怖火焰。
“天命已不在汉室,而在我太平道!”
庞渤坚定的声音掷地有声,脸上涌现起了一丝潮红。
“吕布、张辽、李德、张扬等人皆为降将,皆在我黄巾军中任为将军,其家族亦得保全,这些将军应该都是知晓……”
庞渤目光闪烁,语气陡然一转。
“那些不愿投降之人,下场如何,将军也应当知晓。”
“将军按插有密探于我太平道境内,并州、河东、幽州两郡,一干豪强世家的下场,将军想必也不陌生。”
马腾心中微寒,他自然是知道那些人的下场如何。
那些豪强世家真正干净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的存在,鹰狼卫对待那些豪强世家根本就是毫不留情。
庞渤转身向后连走数步,和马腾拉开了一些距离,随后转过身来,盯视着马腾,肃然道。
“任何胆敢阻拦在我太平道收取凉州之人,唯有赴死一道可选!”
第五百八十四章 魂归黄天
一夜的沉寂,太阳缓缓的从地平线下升起。
先是一道亮光撕破了厚重黑幕,随后在地平线上逐渐形成一片鱼肚白,夜幕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掀开了一角。
从黑暗到光明并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光明便已经从黑暗的手中将世界所接管。
高平川的原野之上,一队又一队的黄巾军骑军奔驰在原野之上,他们手执着旌旗,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和风卷旌旗的猎猎声,向着南方急驰而去。
而就在他们之后的高平川上,无数被绳索所束缚,穿着裘衣,或披头散发,或蓬头垢面的人被集中在了一起,这些人都是被黄巾军所俘获的凉州军军将。
在他们的身侧不远处,大群大群无主的战马被驱赶着向着北方行去。
他们顶着呼啸的寒风,被黄巾军骑兵的驱赶中,缓缓的向着北方迈动着脚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但是面对着黄巾军骑军手中锐利的刀兵。
没有人敢去反抗,敢于反抗的人早已经死在了昨晚的混战之中。
这个时候,被俘虏之后再去反抗也毫无意义,手无寸铁,被缚绑着双手,根本毫无机会。
金色的朝阳映照着血染的大地,高平川上尸横遍野,腥气扑鼻。
在昨日一晚殒命的人不计其数,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清点。
那些战俘们踩着血潭,从战场之上一路向北。
高平川战场的边缘,黄巾军的军卒搬运着尸体,打扫着战场,将大部分死去军卒身上的武备、裘衣几乎全部都扒了下来,只留下内衬的衣物。
对于如今的黄巾军来说,各项的物资都尤为重要,一点一滴都不能轻易抛弃。
死去的凉州兵被安置在一起,而死去的黄巾军则被放置在另一处。
不同的是,每一名死去的黄巾军军卒,为他收敛尸首的人都为郑重其事的在他的身上系上一块黄巾,并从他们的身上找出证明着身份的铭牌和信物。
这一战,不包括西部鲜卑的从者,共有两千五百名黄巾军的军卒魂归黄天,死在了战阵之上。
正在打扫着战场的黄巾军军卒抬着死去同胞的尸首,慢慢的向着刚刚挖出不久的大坑方向行去。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这些黄巾军的军卒死在了凉州,他们有的来自并州,有的来自冀州,有的来自司隶,来自天南地北。
许安没有办法让麾下死去的军卒每一个人都落叶归根,唯一能做的便是让他们能够入土为安。
黄巾军中有一条规矩是许安指定的,带回同伴尸身的人,可以获得死难者的部分财产。
许安单膝跪在地上,跪在墓坑的边缘,沉默的看着坑中的景象。
坑洞之中密密麻麻的堆叠着的是死去黄巾军军卒的尸首,就在昨日他们还高举着兵刃,向着他这个大贤良师呼喊,而如今他们已经长眠于此。
“呜——————”
低沉的号角声在高平川的原野之上缓缓响起。
许安闭上双目,低声的念着《太平经》中度引亡魂的经文。
一众腾骧卫的骑卒也是半跪于地,跪在许安的身后,跟随着许安一起低声诵念。
墓坑的边缘处手持着九节杖的太平道符祝也低声诵念着度引亡魂的经文。
飘渺犹如仙音的诵经声亦随着低沉的号角声传向四方,魂幡摇动,铜铃响动。
巨大的黄天战鼓立于四周,浑厚的鼓声缓缓的传向远方。
没有欢呼声,没有嬉笑声,没有呐喊声,有的只有诵唱经文的人声和乐声。
一面面旌旗随风而动,一方方骑阵肃然而立。
“咻————————”
黄巾军的骑军正向着南方进发,早在昨日的晚间,许安便已经下令,天亮之后向南开拨。
张辽带着并州营主力骑军先行了一步,现在继续向南的是黄巾军的普通的骑卒。
每一支骑军都必然会经过这处黄巾军的墓坑,每当行过之时,黄巾军的骑阵之中的军卒都会一起吹响木哨,为他们死去的袍泽送行。
马超站立于人群之中,他没有再被绑缚,就在前不久消息传来,马腾已经选择了归附。
现在的马腾不再是什么凉州叛军,西凉军的首领,而是黄巾军的平东将军,成为黄巾军中的第三位重号将军。
不在对立,马超自然也不用再被绑缚。
马超看着四周低垂着头,沉默着行礼的黄巾军军卒心中突然有一种悸动。
他现在突然弄明白了自己的疑惑,直到了为什么他感觉黄巾军与他见过的所有军队都不一样。
当初马超第一次看到黄巾军之时,给他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黄巾军那高昂的士气,战场之上那尖锐的木哨声一旦响起,黄巾军似乎某一种东西就会被唤起,那股力量支撑着黄巾军在逆境之中仍然能够屹立不倒。
在凉州,没有多少的军将会看重麾下的军卒的生死。
死去的人甚至被暴尸荒野,战胜的话抢回尸体一起安葬,也只是草草安葬。
怎么可能如同黄巾军这般记录下每一个战死者的姓名,为每一名战死者的家眷写信,甚至还要将战死者的名字刻于道观,世世代代都可以受到香火的供奉。
诵经声还在继续,不过声音低下去了很多。
马超看到远处许安这个时候已经站了起来,一众腾骧卫也站起了身来。
“上马吧,我们要赶往南方去了。”
庞德拍了拍还有些发楞的马超提醒道,随后一脚踩在马蹬上登上了自己战马。
马超回过神来,也登上了战马。
“你说的那个‘太平观’在什么地方?”
马超偏头看向一旁的庞德,询问道。
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马超的武艺让庞德生出了敬佩。
两人差不多同龄,也有共同的话题,一来二去便混得熟识了起来。
“‘太平观’就在晋阳城外,你要是想去,等我们攻下了晋阳,回师并州的时候,我可以带你去‘太平观’上香。”
庞德向着东方看一眼。
“为解放天下而死的人,魂魄能够前往黄天乐土获得永世的长安……”
“那是他们应得的尊重。”
第五百八十五章 庞渤
当许安带领着大队的骑军抵达了乌氏城北,马腾早已经带着一众军将在官道的两侧等候了多时。
“罪将马腾拜见大贤良师。”
许安还没有到马腾的身前,还立着有十数步距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