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爆发激战。”
“孙坚麾下军卒因为连番辗转调动兵疲将乏,虽然战胜,但是也只是小胜,取得的战果极为有限,董晏实力并没有太大的损耗,现在两军进入了相持阶段。”
“董卓如今在司隶大肆征兵,编练新军,并派遣军兵充实各处关隘,大量的屯兵于弘农郡弘农城,看样子是准备出函谷关东进洛阳收复失地。”
刘辟神色略微有些凝重,沉声道。
“还有一件事,董卓麾下广募游侠,充实玄庭卫,如今鹰卫在司隶的活动大受限制,有几处据点被拔出,可能之后收到的消息和探听的情报会越来越少。”
许安微微蹙眉,他虽然早有预料,但是听闻刘辟说鹰卫无法保持压制,还是有些难受。
敌人并非是一成不变,玄庭卫好歹也是吸取了当初绣衣使者的精华成立,更何况董卓占据司隶之地,天下最为富裕的地方,完全不缺乏钱财,这段时间以来更是不留余力的发展玄庭卫。
太平道的鹰狼卫虽然综合实力最强,但是玄庭卫在司隶终究是官方势力,鹰卫被压制也是再正常不过。
许安敲了敲胡桌,继续问道:“袁绍那边的情况如何?”
“就在十一月中旬时,袁绍集结了六万大军领兵西进,自清河国出击北上攻伐渤海郡,公孙瓒会和平原相刘备于龙凑设防。”
“据鹰卫禀报,龙凑之战袁绍军大胜,公孙瓒再度落败,直接放弃了渤海郡,军将折损应该超过半数,实力大损,被迫退回了幽州。”
“刘备?”
许安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我记得上一次好像是刘备领军接应公孙瓒,才使得公孙瓒收拢了残兵稳住了渤海郡的地盘。”
刘辟顿了一顿,点头道:“明公记得没错,上次确实是刘备接应公孙瓒,才使得幽州军不至于覆灭。”
“说起来这刘备倒有些东西,他是刘虞麾下的部将,邹靖死后便得了刘虞的看重,此前公孙瓒领陈都朝廷诏书进攻袁绍,刘虞便派了刘备协助公孙瓒。”
“他麾下的直属军队好像并不多,只有五千余骑,不过据平原郡的鹰卫禀报,刘备最鼎盛的时候拥兵有近万余。”
“此前青州兵数次进攻,公孙瓒任命的乐安国国相很快便被击败,半个郡国都被青州兵占据,但是刘备却屡次击败了前来讨伐的青州军,甚至一度攻入了青州济南国内,使得青州刺史焦和不敢再继续进攻平原郡。”
听着刘辟的叙说,许安面色不由的有些凝重。
原本的时空之中刘备的一生堪称传奇,起于微末,却最后三分天下,汉中一战天下震惊,而后更是连战连捷,到后来关羽水淹七军之时,只差一些便让其三兴汉室,完成了昔日许下的承诺。
现在,由他许安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蝴蝶效应也影响到了刘备,刘备现在比原本的时空在同一时间获得了更大的成就。
原本的时空之中,刘备可没有同时得到刘虞和公孙瓒的赏识,更没有五千精骑打底。
许安的眼神微冷,他知道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知道历史上的那个刘备有多么的恐怖,那是一个无论跌倒了多少人,无论摔的有多惨,仍旧能够站起来,而且一次比一次强大,一次比一次更为坚定。
终其一生,也没有忘记自己许下的承诺。
第五百七十八章 变数
“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昔日客居荆州,有一天在刘表处饮酒宴会。
他中途去上厕所,回来之后泪流满面,刘表问原因,他便说了这一番话。
这段话是意思很简单,他以前身子就没离开过马背,大腿上一点赘肉都没有。
现在不怎么骑马,腿上竟然长出了肥肉。
日月若驰,时光过的太快,已经显出了老态,但是却还没有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哀啊。
当时的刘备已经年过四十,已入了不惑之年。
四十岁,在人到七十古来稀的汉时,已经是度过了大半的人生。
几经沉浮,经历了无数大起大落,颠沛流离的刘备那个时候甚至连家底和部众都丢的差不多了,只能是客居于荆州。
若是一般人,在这连番的打击之下怕是早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考虑着如何在荆州过安稳的生活。
但是刘备没有,连续的失败没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在荆州数年的安逸也没有消磨掉他的锐气。
他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之上没有落泪,在遭逢大难险些身死的没有落泪,甚至在从州牧之尊跌落而下重新一无所有之时也没有落泪,但是却在如厕之时发现自己的大腿生了赘肉而潸然泪下。
拥有着那样坚定信念的人,就算坠落于深渊之下,只要一息尚存,也会一步步向前,慢慢从深渊攀爬而出。
许安揉了揉太阳穴,缓解了一下长时间紧绷的精神。
刘备如今还不成气候,他知道现在他主要的对手并非是刘备,而是凉州的韩遂和马腾。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他现在还不能去搅中原这趟浑水。
刘辟掌管鹰狼卫多年,和许安待在一起的时间更久,看到许安的神色便知道许安似乎对这个刘备颇为重视。
他想了一想,补充道。
“龙凑之战,刘备麾下损失也不小,现在黄河以北的平原郡地区被袁绍所占据,刘备军的主力如今屯兵于平原郡黄河南面的高唐城。”
“焦和必定不会放任刘备不管,不出意外,平原郡马上就要被焦和重新拿回手中。”
“无妨。”
许安摆了摆手。
“鹰卫在中原地区探查情报除了这个曹操,再注意另外几个人,稍后我会给你写一封名单,他们的大概情况你们编辑成册,定时上报给我。”
许安看着胡桌上的地图,心念转动,刘备的事给了他一个提示,确实要注意一下那些历史上留名的人物了,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对策,不至于临到关键之时手足无措。
刘辟应诺,这个要求对鹰卫不难,只是分心一些罢了,探听消息,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风险。
“还有一个关于幽州的情报。”
刘辟再度招了招手对着身后的鹰狼卫缇骑示意了一下。
又是两名缇骑上前,在胡桌之上铺开了一面幽州和冀州较为详尽的州郡图。
“公孙瓒被迫从渤海郡撤军,之后在撤军到幽州的途中,纵容下属军将劫掠百姓州郡,引起了不小的民怨,刘虞多次阻止,甚至是直接下令训斥公孙瓒,但是公孙瓒却是依旧不改。”
“两人不和在幽州已经不是什么暗中之事了,在幽州的市井街头都传言着刘虞和公孙瓒的纠纷。”
刘辟指着涿郡的蓟县的东方方继续说道。
“公孙瓒龙凑之战战败之后,领军一路逃到涿郡的蓟县,不过他没有进入蓟县,而是在蓟县的东南方另筑小城自守,与刘虞临近,两人不和,最近甚至听闻两人麾下的军卒甚至动起了刀兵,虽然只有数人械斗,但是不和的传闻已经证实。”
许安双手撑靠在案桌之上,凝望着地图上的涿郡。
对于刘虞和公孙瓒两人之间的矛盾和事情,他所知道的比刘辟要多的多。
原本的时空之中,公孙瓒不听号令,刚愎自用,甚至纵兵劫掠,让刘虞大为头痛,刘虞根本无法节制公孙瓒,多次上书弹劾公孙瓒。
而公孙瓒听闻刘虞弹劾的消息,大为愤怒,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是更加变本加厉的掠夺百姓,甚至还上书指责刘虞,如此行径更是加深了和刘虞之间的矛盾。
而当时的朝廷根本无力管辖,只能是听之任之。
现在幽州刘虞和公孙瓒的情况和原本的时空情况相差无几,陈都朝廷虽然比起原本时空中的汉庭来说要强盛一些,但是天高皇帝远,幽州距离豫州、兖州中原等地实在是太过于遥远,陈都朝廷也没有办法干涉幽州的事务,只能和和稀泥。
恐怕如今这一事件还会再度重演。
“继续关注幽州的事务。”
许安轻轻敲了敲胡桌,正准备让人收起幽州的地图时,却突然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名字。
“这个公孙度竟然不声不响就占据了四郡之地,还压服了扶余和高句丽……”
许安对于公孙度的印象就是那句“我王辽东,何永宁也!”,将曹操赏赐的永宁侯印直接丢进了仓库里面。
许安沉吟了一会,最后还是下令道。
“传信许攸让他在外务司找一个对于幽州事务熟悉的人,去接触一下公孙度,或许以后有用。”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或许这个公孙度可以利用。
“好了,都收起来吧。”
许安指着指胡桌上的地图,随后对着刘辟说道。
“拿下安定郡之后,千万不要松懈,各处的关隘一定要守好,董卓厉兵秣马,就在司隶,骑军行军极快,旦夕便可至,不得不防。”
许安看着司隶的地图,双目微眯。
董卓的异常让他有些担心,黄巾军如何对于世家豪强众人皆知。
现在因为董卓重振旗鼓和袁绍两人结盟共抗孙坚代表的陈都朝廷,声威正开始的慢慢的恢复了过来。
许安现在有些担心韩遂最后狗急跳墙,选择投靠董卓。
董卓如今重新振作,因为袁绍的帮助,董卓也顺势冲破了孙坚对于关中的封锁,重新占据了洛阳,拿到了一定的主动权,重新夺回了逐鹿的资格。
韩遂并非如同以前那般,没有可能选择投向董卓,而一旦韩遂真的投靠董卓,只怕是攻略凉州的计划又会多出无数的变数。
第五百七十九章 危险
中原大地风起云涌,形势的复杂远远超出了许安预计。
天下大势在短短数年时间,从联盟讨伐董卓演变成了群雄割据。
本来孙坚兵威进洛,威震天下,一路高歌猛进,本来已经是有望恢复汉室荣光,重新定鼎中原,兴复汉室。
但是袁绍于占据了冀州,宣布尊崇刘辩,宣称长安朝廷才能汉室正统之后,一切便又变得的扑朔迷离。
界桥、龙凑两次大战之后,公孙瓒麾下军兵损失惨重,被迫退回了幽州。
长安朝廷如今声势正盛,虽然袁绍和董卓两人只是相互利用,临时结盟。
但是两人结成的军事同盟只要陈都朝廷不倒,只要不出大的意外,都将会一直牢不可破。
许安凝视着胡桌上的地图,心绪有些杂乱。
高平川之战,他之所以派遣吕布和张辽两人同时进攻马腾军,而不去追击韩遂。
一是因为马腾的位置确实更为靠近前阵,第二便是因为韩遂离得实在太过于遥远。
韩遂白日之时偶尔带领亲卫组织冲锋,身先士卒鼓舞了一下士气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中军靠近后军的位置。
高平穿之战战胜的契机九是依靠着天色黯淡,燃起万千孔明灯形成的火海,造成威慑,再辅以一直以来的散播的流言,让凉州军自己发生混乱。
不是什么伏击,也不是什么奇袭,本质上还是正面的交锋,冲阵。
这种情况之下,想要擒获、斩杀对方的主将无疑是痴人说梦。
也就是马腾因为乱了心神,留在了靠近前阵的位置,让许安抓住了机会,才有如此惊险的一幕。
不过最终马腾都还是成功的逃脱了。
夜战让黄巾军可以假借天威,但是也让黄巾军不好追击,无法找寻敌人的准确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韩遂的威胁更大,但是许安还是下令主力骑军冲击马腾军的原因之一。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韩遂拥众十数万,高平川丢下了四万余人,虽然伤筋动骨,但是绝不致命,此番逃走,按照韩遂的秉性必定会再度掀起风云,说不得会再度效仿昔日陈仓战败之后吞并王国势力之事。
高平川一战取得比之前推演的战国还要丰厚数倍的成果,不过就算如此,按照估计,若是韩遂顽抗到底,恐怕也要近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彻底击破韩遂,占据凉州全州之地。
凉州地形复杂,并非是如同冀州、幽州、并州这般的地形。
三国鼎立之时,诸葛亮数次北伐,在凉州境内魏军占据有利的地形让诸葛亮都感到大为头痛。
原本的时空之中,当时已经雄踞了的曹操,在渭南之战大胜之后,为了彻底扫平凉州诸军和叛乱诸羌,
建安十九年时(公元214年),派出了时任护军将军的夏侯渊与张郃、张既等将率领三、四万精锐曹军从陈仓出发,兵进凉州。
前后大战三场,历战无数,攻城拔寨不计可数,破敌十余万,这才解决了关中、陇右反叛势力的威胁,占据了凉州。
但是就算如此兴师动众,最终还是没有占据整个凉州,韩遂连同数千名追随者退走羌中,并在羌氐部落中重新招揽部众,等待机会卷土重来,由于韩遂曾经有恩于羌人,所以也得到了羌人的保护。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夏侯渊收兵返回汉中,留下投降的阎行镇守凉州,随后韩遂再度结集羌胡数万兵众攻破了阎行。
不过随后韩遂也因年事已高,最终身死,这一年韩遂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
韩遂死去之后,曹操才得以完全控制住凉州,凉州长达三十余年的动荡这才得以平定。
许安背负着双手,凝望着胡桌上凉州的郡国图。
韩遂是一个枭雄,心狠手辣,果决非凡,反复无常,有野心也有能力。
连番的大败,都能重新召集起军兵再度起兵。
老年的韩遂面对着已经雄踞了中原的曹操尚且没有退让之心,更何况现在的韩遂正值壮年,今年不过四十六岁,身强力壮,仍有雄心,又如何会对他许安俯首称臣。
一年的时间,这是预计之中最短的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意外情况,想要完全控制凉州就需要这么久的时间。
按照鹰卫的情报,以及许安记忆中公孙瓒的下场,袁绍大概在两年之内就会统一幽冀两州。
如今的袁绍的实力因为卢植留下的西园禁军充实,比起原本的时空更为强大。
界桥、龙凑两战原本的时空之中,公孙瓒虽然损失颇重,但是并没有如同现在一般溃不成军。
而原本的时空中,公孙瓒委任的青州刺史田楷和刘备在平原郡和袁绍鏖战了近两年的时间,极大的拖延了袁绍进攻幽州的时间。
但是现在田楷被斩,刘备收到陈都朝廷的诏令退回了黄河之南。
而原本应该死于四州黄巾军之乱的青州刺史焦和也没有死去,焦和没有主见,为官崇尚清谈巫祝,缺乏军事才能,依附于袁绍。
袁绍于是派遣其子袁谭, 还有一众军将前往青州。
并从董卓那里讨要来了青州别驾、从事等官职以及郡国的国相、郡守任命。
现在整个青州实际上已经被袁绍所控制,而焦和已经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傀儡州牧。
青州兵多器锐,粮食充足,土广人稠,兵多将广。
原本焦和在任之时,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连残存的黄巾军都打不过,但是袁谭上任之后,青州军在其训练和指挥之下,重新焕发了战斗力。
这也是为什么陈都朝廷发出诏令让刘备撤回黄河之南,依靠兖州的原因。
许安目光凝重,现在袁绍、董卓两人的联盟,已经占据了冀州、司隶、青州三州,这三州俱是粮草丰足,物产殷实,人口稠密的大州。
而马上幽州也要落入袁绍的手中,届时长安朝廷势力将会坐拥四州之地,袁绍也能获取大量的马匹,组建骑军。
而危险正是在于这里。
第五百八十章 风云变幻
如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