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舍之中,一众贾氏的重要人物齐聚一堂。
贾龚面无表情,倚坐于胡椅之上,两手搭在胡椅的扶手上,左手的食指轻轻的敲击这扶手。
房舍之中,众人的目光皆是放在了贾龚的身上。
贾龚身穿一身绛红色的深衣,头上发丝早已经全部化作白发,发质干枯,但是却被打理的一丝不苟,并无半点的杂乱之象。
贾龚虽然老迈,年过六十已经是到了花甲之年,但是昔日作为轻骑将军的威严却依旧没有衰退半分,他的双目并不像寻常的老人那样一般浑浊,在那深凹下去的眼眶之中眼眸不时闪过一丝精芒,不怒而威。
如今武威贾氏主家便是他在掌控,而他也正是贾诩的父亲。
西部鲜卑王庭覆灭的消息被跟随黄巾军一路奔袭武威贾氏族人从北地带了回来,这也成为了贾龚带着整个武威贾氏倒向黄巾军的借口。
尤其是当让人检查了几名族人带来的装备了新式马具的战马之后,贾龚心中的天秤更是向着黄巾军偏斜了不少。
据说黄巾军已经用这样的新式马具武装了近三万名骑兵,这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极为骇人的数量。
许安……
贾龚没有理会房舍之中众人的讨论,他闭着双目思索着贾诩之前所说的话。
贾诩早在刚刚进入并州之时便给他传过信,信中详细的说明了他为什么选择放弃董卓,却往北投奔许安。
这一年来,贾诩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通过鹰狼卫传来信件。
“许安,有夺取天下之相。”
这是此前贾诩在传来的信件之中所写下的话语。
贾龚与贾诩是父子,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本领,他也知道贾诩并非那种会胡言乱语,虚言夸大之辈。
这么久以来,贾诩夸赞过人寥寥可数,而那些人无一不是人中的龙凤。
贾龚还是第一次见到贾诩对一个人如此推崇。
贾龚此前对于许安其实并不了解,贾氏身处武威郡,远离中原,消息相比其他地方要闭塞的多。
许安所取得的成就贾龚略有所闻,犁挺扫穴
而就在前不久,突然说出了攻略凉州的计划,这一次带来贾诩的信件的,是一名从并州远道而来的使者。
贾龚听完了那黄巾军使者讲述计划,看完了贾诩的书信,就算是他,也是被许安的图谋所感到心惊。
许安竟然想鲸吞了整个凉州,趁着韩遂、马腾内乱之际,率先袭取凉州大半的郡国,再依靠步卒逐步攻城掠地。
黄巾军的步卒战力自然是无容置疑,他们已经在葵城,在并州,在冀州多地向天下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黄巾军中的霹雳车更是如雷贯耳,名闻天下,各方势力但凡消息不闭塞之人,都知道黄巾军之中有一种战车——上装机枢,弹发石块,其声状如雷震,射距上百步,摧城溃敌易如反掌。
真定、下曲阳等一众冀州的城池在“霹雳车”的石弹攻击之下,甚至连数日的功夫都没有能够坚持。
因为“霹雳车”的原因,黄巾军势力范围周边各地的城池都开始加固城墙,不过就算是加固了城墙,黄巾军于永汉元年(189年)出兵中山国,再次向着天下宣告“霹雳车”的强悍。
中山国治所卢奴,城防最为坚固的城池,在“霹雳车”连续三日的轰击之下,土崩瓦解,被黄巾军轻而易举的攻占,更是在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房舍之中的讨论声渐渐的大了起来,也打乱了贾龚的思绪。
贾龚缓缓睁开了双眼,锐利的目光在房舍众人的身上一扫而过,原本嘈杂的闹堂,登时寂静了起来。
“黄巾的骑军现在正往我武威郡最北方的城池武威行进,恐怕要不了多久的时间就要到达武威城了,你们在武威安排的如何了?”
“回家主,武威城县尉乃是贾平,一应事务皆是已经安排好了,从武威一路过来,宣威、休屠两地,皆有我贾家子弟担任要职,韩遂和马腾的争斗越发的激烈,现在整个武威郡,韩遂留下的兵马不足三千之数。”
房舍中一名中年男子听到贾龚发问,立刻恭敬的回答。
“西部鲜卑近年来多于北地诸部相争,无暇南顾,这三千人一支在姑臧城外,一支在张掖城外,两支骑军之中,都有我贾家的不少子弟,韩遂注意皆在东面马腾身上,对于留守的军卒并不上心,计划已经妥善,只待家主下令。”
武威郡的地理位置在凉州的大后方,韩遂就是千算万算,想破了脑袋也绝对想不到,许安居然会绕过北地,直接攻取武威郡。
西部鲜卑这几年来一直在和北地部落争斗,韩遂和马腾的争斗愈演愈烈之后,韩遂也是将大部分的嫡系部队都调往前线。
韩遂虽然对于许安有一些提防,毕竟许安现在占据幽州十二郡,无论是往东还是往南几乎都已经到达了极限了。
黄巾军占据了南面河东郡,河东郡紧邻的河内郡、关中之地和洛阳明显都不是什么立业之地。
而东面的袁绍可不是什么易与之辈,更何况东西两庭相争,汉庭现在正在内耗,凭空去插一脚,打破平衡,这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吗?
留给许安扩展的地方可以说十分之少了,许安最大的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攻伐三郡乌桓,趁着袁绍和公孙瓒鏖战的功夫,袭取幽州一些州郡。
而另一个便是进攻凉州。
韩遂和马腾两人都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算是再如何的争斗也留了不少的军力驻扎在北地郡,而且还派遣了暗探进入了并州,监察并州黄巾军的动向。
甚至于韩遂和马腾两人还达成了一个协议,无论是争斗如何,只要黄巾军到来,便立刻罢手。
黄巾军是强敌,面对强敌还相互争斗,无疑于自寻死路。
“我们贾氏没有选择……”
贾龚微微颔首道,缓缓站起了身来,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一众武威贾氏的重要人物。
“居于西北苦寒之地,汉羌混住,形势复杂,远离中原之地,远离庙堂宫室,不在殿陛之间……”
“董卓为人残暴,不得人心,韩遂反复无常,不过奸邪小人,马腾虽有雄心,却无才得,中原群雄早以得各家投效,我武威贾氏早已经是被排除于外。”
贾龚的目光深邃如同古井,房舍中一众武威贾氏的族人皆是跪坐于地,垂首聆听。
“许安,是如今我武威贾氏剩下的最好的选择。”
贾龚的语气冷冽,这一次的选择,对于武威贾氏来说极为重大。
虽然贾氏在其余地方也有分支,但是那只不过旁支末节,主脉嫡系皆在武威。
武威贾氏地处边陲,根本没有分开下注的机会。
一旦决定压注在许安的身上,帮助许安取得武威郡,那么武威贾氏也将彻底被绑上太平道的战车,存亡兴衰皆与太平道息息相关。
“胜,我武威贾氏则将如同入云之龙一般,一飞冲天。”
“败,我武威贾氏则会坠入万丈悬崖之下,尸骨无存。”
贾龚挺直了原本微微有些弯曲的脊背,环顾房舍之中的众人,冷声道。
“如今既然已经决定了投入了这大争之世,已经决定站在黄天的阵营之中。”
“那么就请诸位竭尽全力,让太平道见识一下我武威贾氏的力量!”
房舍之中,一众贾氏族人轰然应诺。
贾龚大袖一挥,阔步走出了房舍,这一刻的贾龚再不见一丝的老态,彷佛重新成为那个叱咤疆场的轻骑将军一般。
而整个武威郡,也随着贾龚的这一句话,掀起了万丈的波澜。
武威贾氏可以是西汉时大儒贾谊的后裔,贾谊九世孙名为贾秀玉,东汉时任武威太守。
其子贾衍一路升任到了兖州刺史,贾衍的儿子便是贾龚,官至为轻骑将军,居武威。
贾龚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名贾彩,次子便是贾诩。
武威贾氏在武威早已经是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根深蒂固,地位几乎不可撼动。
就是如今占据着大半个凉州的韩遂,对于武威贾氏也是拉拢。
武威除了贾氏外还有几家豪强,但是都没有贾氏这般威势,他们基本上都和贾氏保持一致,而且双方很早的时候便已经结下了姻亲。
可以说明为他家,实为一体,武威郡一众豪强皆以武威贾氏马首是瞻。
而武威郡的羌人部落,也经常受贾氏的恩惠,甚至直接就是贾氏的附庸。
贾龚的命令在武威郡之中,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韩遂还要有效的多。
随着贾龚下定决心,武威郡的一切也在转瞬之间发生了改变。
韩遂留守在武威郡的三千部曲,轻而易举的便被武威贾氏给夺取控制权。
冥顽不灵者被杀,臣服者免死,韩遂的嫡系都在前线,留在武威郡的不过是一支预备军,甚至留守的都尉对韩遂都没有多少的忠诚。
韩遂更是做梦都无法想到武威贾氏居然会突然反叛,而且还是选在这个时候反叛。
这个时候正是武威郡防备最为薄弱的时候。
第五百五十八章 许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北地的天远远要比并州寒冷的多,不知道是因为夜晚越来越大的狂风声,还是因为大战来临之前的紧张,让许安有些心神不宁。
睡帐之中,只余下了一盏昏暗的灯光,它在睡帐之中发散着昏暗的光亮,暴风被厚厚的睡帐挡住了去路。
睡帐很厚,但是并非是不透光,睡帐之外的灯火透进了军帐之中,也映入了许安的眼帘。
许安坐起了身来,穿上了厚实的裘衣。
他已经很久没有如同这般心神不宁了。
许安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如此心烦意乱。
葵城大战的时候,他没有如此心烦。
冀州之役的时候,他没有如此意乱。
昏暗的灯光略微明亮了一些,灯光照耀在许安的脸庞,将许安的思绪从天外拉了回来。
许安没有再尝试入睡,心神不宁的时候实在是难以入眠,而且现在距离天亮的时间马也并没有多久,没有必要再睡了。
许安走出了睡帐,睡帐之外守卫的腾骧卫尽皆是低下了头颅,向着许安沉默的行了一礼。
徐鸿平常就比许安起的要晚,许安出来的时候,他正在整备马具,听到许安出帐的消息,立刻便带着军兵赶回了许安的身旁。
每当心烦意乱的时候,许安都会去巡视军营。
去见一见自己麾下的军卒,去看一看这些跟随着他的身后坚定不移,奋勇向前的人。
许安行走在军营的过道之间,向着每一名他所遇到的巡夜军卒敬礼,看到军服不太整齐的军卒,他也会上前为其整理,他做的事情都是这个时代将军几乎都0不会去做的事情。
许安是黄天的化身,太平道的大部分军卒都对其深信不疑。
并州的变化是可以看见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眼睛,有自己的感觉,并州日新月异,带来的变化清晰可闻。
他们的生活一日比一日好,他们的家人也过得一日比一日要好。
那些嚣张跋扈的豪强,那些为虎作伥泼皮,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世家在太平道境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势。
他们见到了这辈子都不敢奢求的景象,过着这辈子都不敢奢望的生活。
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已经就是所谓的黄天之世了,他们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希望,他们的辛苦劳作不会再度变为泡影,化作虚无。
家有余粮,房有余财。
他们第一次被当成了人来看待,当成了一个有尊严的人。
而这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因为许安,因为太平道的到来。
“家住何方?”
许安为眼前军卒整理了一下略微有些凌乱的戎装,看得出来这名军卒起床的时候应该颇为慌乱。
“回大贤良师……小人家在上党潞县……”
那站在营墙上的青年军卒有些紧张,许安的到来让他的额头布满了细汗,紧张无比。
“家中安好?”
“都安好,都安好。”
提到家人,那青年军卒的脸上也浮起了笑容,神情也略微放松了一些。
气氛稍微舒缓了一些,许安离开了营墙,向着中军帐的方向走去,东方的太阳已经慢慢升起,天已经开始慢慢的亮起了。
许安现在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大到了有的时候许安甚至都会被压力所影响。
太平道将他神化为神,神化为天,他即是黄天。
好的一方面,在于无数的人因此追随在他的身后,前赴后继,坚定不移的追随在他的身后。
但是坏的一方面,也正因为如此,太平道的信众将他高高举起,放于祭台之上,将他当作了真神。
但是许安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
他不是神,不是那高高坐在宫阙之上,俯瞰芸芸众生的神,他也没有通天的法力,真的可以逆转阴阳,招魂驱鬼。
他也不想做什么神,不想做那什么可笑的黄天化身。
但是他没得选,他起于太平道势最弱的时候,三公将军战死,天下黄巾,万马齐喑。
他所能依靠的只有残存的黄巾军,他必须要接过黄巾军的大旗。
他一直没有告诉别人,他一直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一件事。
当初在太行山立足之后,他其实真的只是想做一个富家翁,就此聊此残生,亦如旧时的张燕一般。
但是一路走来,他见到的人间惨剧却是让他的心不断受到煎熬。
明明自己过的不尽人意,却偏偏见不得这人间疾苦。
最终,在一天的深夜之中许安终于是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一条注定荆棘的道路。
起床的号音已经响起,许安也走下了营墙。
他的眼神再度坚定了起来。
东西两庭并立,中原的群雄并起,无数世家在棋盘上投下了自己的棋子,让他感到了压力。
中原之地占据千万之民,世家的底蕴彰显无遗,而黄巾军却被困于并州,不得发展。
压在许安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他选择走一条新路,走一条在这个世界最为艰难,布满了荆棘的道路。
越是到了后面,便是越是难熬,阎忠很清楚。
最开始起家的时候,已经没有可失去的了,往往能够一往无前,连战连捷。
但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却会让人开始瞻前顾后,开始犹豫不决。
许安握住了腰间的雁翎刀,失去了对天下大势的掌控,原本熟知的一切变得面目全非,让他感到了失控,让他感到了惶恐。
但是现在许安已经重新恢复了信心。
他的身后跟随着三百万太平道的信众,那些无奈被留在四州的同道,他们在群敌绕环之时,仍旧在泰山郡奋战,他们未曾放弃,仍然在斗争。
每当心烦意乱的时候,许安都会去巡视军营。
许安引领着太平道,而太平道也在支撑着许安前行。
一路无话,走到中军帐前,许安的目光已经彻底的变得坚定了起来,他的身上再无分毫的彷徨。
“恭迎大贤良师!”
中军帐外一众腾骧卫皆是低头行礼。
中军帐的帐帘被拉开,阎忠、吕布等一众将校已经在中军帐中等待着许安的到来。
狂风呼啸而过,卷起了万千土黄色的旌旗,也卷起了许安身上的征袍。
疾风向南席卷而去,在南方的原野之上,是无数面玄黑如墨的军旗!!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进军
攻伐凉州取得的成果比许安原订的计划要更为巨大。
北地王氏纠集了北地郡的豪强,联络北地郡的匈奴、鲜卑、羌人部落,内应外和轻而易举的占据了北地郡的治所富平城。
凉州地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