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298章

黄天之世-第298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瓒若是也加入了袁绍的阵营,那么刘虞便危险了,幽州也将不保!
  刘宠眼前微黑,差点站立不稳,但随后那信使所说的话,却直接是将刘宠一把从地狱拉到了天堂。
  “公
  孙范持勃海太守印绶,派遣亲信掌控了渤海兵,都亭侯与公孙范合兵一处,如今已经占领了渤海郡全郡!”
  “冀州军与都亭侯于渤海郡东关交战,都亭侯阵斩敌将吕威璜、韩莒,大败……大败冀州军!”
  “你说什么?!”
  袁术猛然上前,一把抓住了那报信的信使,急声喝问道。
  这一切实在是有些天方夜谭,公孙瓒麾下军将应当不多,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便击败冀州军,击败袁绍。
  那信使结结巴巴道:“都亭侯……在……在东关大败冀州军……”
  袁术一把抢过了那信史手中的帛书,他清楚的看到了绣衣使者的印章,还有手印,便知道这一切并非是幻梦一场,而是真实的发生的事情。
  “呵呵呵呵呵……”
  袁术面露讥讽之色,冷声笑道。
  “他袁绍不过是一个婢生的……”
  话到一半,袁术也知道了失言,立刻便闭上了嘴巴,重新站了回去。
  这么久以来,他一直被袁绍压在头上,一直都没有抬起头来。
  好不容易,他掌控了南阳郡,孙坚在他的援助之下屡次击败董卓,马上孙坚就可以攻入函谷关,马上就可以彻底的击败董卓,接迎天子重回故都!
  但是这一切现在又都被袁绍破坏了,袁绍成为了冀州牧,再次压在了他的头顶,又再一次在重要的关头让他功败垂成。
  如今的袁术真的恨不得将袁绍生吞活剥,听闻袁绍落败,什么威仪,什么仪态都被袁术的丢于脑后,他只想要确认这个消息的真伪!
  众人还在震惊之中,袁术的失言也被堂中的众人所无视,最后还是孙坚先反应了过来。
  “速去取堪舆图来!”
  少许片刻,一幅绘制详尽堪舆的便被呈送到了堂中,近卫将其挂在了众人的眼前。
  这里本来就是将军府议事的地方,自然也有放置堪舆图的场所。
  有了堪舆图可看,局势一下子便清晰了许多。
  堪舆图的绘制的详细无比,幽州、冀州、兖州、青州、豫州、徐州等地皆在其上,一目了然。
  孙坚眼神微亮,强行压抑着激动言道:“公孙伯圭于东平大败袁绍,下一步应当就是进攻渤海郡南面的青州平原郡与乐安国!”
  “公孙伯圭只有占据平原郡与乐安国方可保证后顾无忧,不至于遭受西南两面夹击。”
  孙坚在堪舆图上分析着,袁绍这一记昏招直接是将他送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虽然渤海郡大半实际为公孙瓒所控制,但是袁绍这一回直接将太守印送给公孙范,期望重归于好,实在是有些天真了。
  “青州此时焦和与袁绍多次来往,关系密切,此前四州黄巾复起,青州因此多募乡勇,增设部曲,公孙瓒若是想要攻下平原郡与乐安国恐怕并非是什么简单之事。”
  孙坚偏头看去,只见提出异议的是一名肤色白净,脸上显得有些病态的青年文士。
  看到孙坚的目光投来,那白面文士微微一笑,拱手言道:“在下戏志才,颍川郡人,现为车骑将军府从事中郎。”
  “戏志才……”
  孙坚眼神微凌,不着痕迹的瞟了一眼刘宠。
  这些日子刘宠似乎招募了不少的名士,之前有荀彧,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戏志才,戏志才的名声他也有所而闻,其家族并不显赫,但是却是有名士之名,声名远播。
  如今车骑将军府,司马是荀彧担任,长史则是由原陈国相骆俊担任,还有两名从事中郎,一人便是眼前的戏志才,另一人孙坚也听闻了一些的风声,似乎是颍川郭氏出身,名为郭嘉,字奉孝。
  “依某只见,都亭侯恐怕旬月之间便可以占领平原、乐安两地。”
  站在戏志才身旁,一名面相中正平和,目光明朗有神的青年文士微微摇头。
  “志才可能不知道,就在不久前,处于青、兖、徐三州交界处的‘蛾贼’被徐州军击溃,残部北逃,如今因为少粮,而北上侵攻青州,青州因为‘蛾贼’之乱,刺史焦和已是将大部分的军卒都调至齐国境内。”
  “都亭侯用兵迅捷如风,冀州军于东平遭遇大败向西撤离,袁绍此时正在常山国整训,如今平原、乐安两地,不过数千郡兵,如何能挡都亭侯之军势!”
  孙坚双目微眯,此人的装束和戏志才一般,想必其正是另一名从事中郎郭嘉了。
  “兖州刺史刘岱乃是宗室,之前虽和袁绍纠葛不清,但是如今袁绍显出败绩,只怕是刘岱也会生出别样的心思,可以再派使者出使兖州,游说刘岱……”
  戏志才微微蹙眉,出言否决道。
  “刘岱虽为宗室,但是其人气量狭小,睚眦之怨必报,一饭之德却未必肯尝。”
  “东郡太守桥瑁与刘岱有旧怨,刘岱向桥瑁借粮,桥瑁推辞不与,刘岱竟然引军突入瑁营,斩杀桥瑁,尽降其众,私授东郡太守印绶于王肱,命其领东郡太守之职,恐怕早已是有了不臣之心。”
  郭嘉哂然一笑,言道。
  “刘岱和袁绍两人相互勾结,心怀不臣,但其麾下郡守却并非人人如此,但其心有不臣不过是以为其势大,这才兴起逐鹿之心。”
  “兖州有八郡,东、山阳、任城、东平、泰山、陈留六郡皆是偏向刘岱,现在唯有济阴太守曹操、济北国相鲍信心向朝廷,但是却可以从此作为文章。”
  孙坚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郭嘉的身上,这个刚刚及冠不久的年轻人此时言辞有条不紊,不卑不亢,面对着如此多手握大权之人的目光,却依旧能够泰然自若。
  “陈留郡郡守乃是张邈张孟卓,其与曹操、鲍信两人关系匪浅,在下认为可以派遣说客前往济阴、济北两地,让曹操、鲍信两人游说张邈。”
  “袁绍新败,张邈等人恐怕也是心中不安,此时故友劝导,多半能够劝服。”
  “孙将军击败董贼,太谷关一战,威震天下!届时领大军于阳夏集结,陈兵于陈留郡之南,只要张邈不是愚笨之人,自然知道正确的选择。”
  郭嘉指着堪舆图上的陈留郡,沉声言道。
  “游说刘岱不过是缓兵之计,刘岱若是愿意重新投效朝廷自然最好,但若是拒绝,我军取得陈留郡,可以直奔东郡濮阳,而无后顾之忧,一战而平兖州!”
  孙坚顺着郭嘉的手指的方向看去,他的脑海之中瞬间是勾勒出了进军的路线。
  陈留郡如果归附,那么他便可以彻底免去后顾之忧,带领大军长驱直入趁着刘岱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围困濮'pú'阳。
  一旦攻下州治濮阳,那么黄河以南的兖州,便将尽归汉军之手。
  到时候汉军在南,公孙瓒的军势在东,一南,一东,可以从两方同时进军,两面夹击袁绍。
  而公孙瓒占据平原、乐安两地,汉军占据兖州,那么青州的军兵也没有办法快速的支援到冀州本土。
  袁绍到时候将会面临着孤军作战,两线为难的艰难局面,对于袁术来说,这是无疑是一个死局!
  讨论还在继续,戏志才和郭嘉两人不断的出言,荀彧也不时提点几句,完善其中的细节。
  孙坚看着讨论的众人,眼神微微有些凝重。
  冀、兖、青三州的同盟,就在这短短不到片刻的讨论之中,被轻而易举的破解了。
  孙坚的目光在堂中众人的身上游离着,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刘宠的将军府之中,似乎出现了许多他不认识的生面孔。


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伐!
  集议结束,众人纷纷向刘宠辞别。
  孙坚跨上战马和孙静等人一起离开了刘宠的车骑将军府。
  此时的陈都早已经是被无尽的黑暗所笼罩,除了皇宫的方向还有一些光亮传来外,其余的地方并不见半分的光亮。
  最前方的亲卫提着提灯,警惕的看着四周。
  他们是孙坚的亲卫,无一不是历经了百战的精锐,就算是在最为安全的陈都城中,他们也没有放松丝毫的警惕。
  提灯的光芒随着战马的颠簸而摇动,映照着众人的影子忽长忽短,清冷的马蹄声在街道的两侧回荡着,彷佛直接敲击在胸腔之中一般。
  “幼台,你之前示意我不要回答陈王的问题是为什么?”
  离车骑将军府有了一段距离后,孙坚向孙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荀彧所想的方略和他心中所想的方略其实并没有差上多少。
  孙静偏头看了一眼孙坚,叹息了一声,摇头道。
  “兄长精于军略,对于为官一事却是知之甚少,仕途与军旅并不相同。”
  孙静有些沉重,他也是已经发现了刘宠的府衙之中出现了许多的生面孔,他虽然不认识,但是这些日子他也有所听闻。
  如今的陈王刘宠就如同此前大将军何进一样,广募名士,结交豪杰。
  陈王刘宠如今深得刘协信任,天子年幼,所能依靠的人除了绣衣使者的指挥使王越之外,便只有陈王一人了。
  “陈王刘宠如今官拜车骑将军,又因天子年幼,朝政之事多为其代而处理,其威势日重,权势甚至比起昔日大将军何进更要光耀。”
  孙静面色阴沉,孙坚长时间在外征战,对于这些朝廷之中的变化根本就是鞭长莫及,而按照孙坚的性格,孙静也知到孙坚也不屑于去关注这些东西。
  “你是说陈王刘宠可能有不臣之心?”
  孙坚心中一惊,霍然转头,沉声问道。
  孙静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言道。
  “昔日陈王刘宠为求长生之道,与前国相魏愔共祭天神,为先帝所知,按律当诛,陈王惶恐不已,然先帝不忍复加法,只诛杀了魏愔等人,而赦免了陈王刘宠,陈王悔悟后因此感念其恩。”
  “天子南下至陈国,陈王立刻便搬离了王府,将其作为天子行宫,又将麾下部曲指挥之权,大部都交予了天子,护持天子,从未怠慢。”
  “如今陈王虽然看似如同昔日何进之行径,但实则相去深远,如今陈都有羽林、虎贲两卫,合有五千余人,前些日子陈王在朝堂之上又上书请求重设北军,定兵额一万人,设五校尉,由卢毓'yù'任北军中侯。”
  “卢毓?他不是在涿郡吗?”
  卢毓是卢植如今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儿子,昔日卢植为了护送刘协逃出洛阳,带领家兵殿后,力竭而死,后尸首被西凉军带回。
  收到了卢植身死,尸体被西凉军带回的消息之后,本来已经逃出了洛阳的卢毓,骑乘着快马星夜赶路,重新返回进入了洛阳,求见董卓。
  董卓本就因为刘协奔逃,关东联军讨伐之事而大发雷霆,此时听闻卢植的儿子卢毓求见,当下便喝令卫士将卢毓拿下,并要杀卢毓。
  不过当时蔡邕正在董卓的府衙中,听闻此事,劝谏董卓不可贸然行事。
  董卓最后还是被蔡邕说动,并让卢毓进入府衙,当时董卓正在宴请宾客,卢毓进入董卓府衙之中拜见董卓。
  直前质让,责以大义,叩头流涕,请求用自己性命,换取其父能够入土为安。
  董卓宴请的宾客无不动容,皆是离席为董卓求情,蔡邕也是离席而起,细数卢植的功绩,恳请董卓。
  董卓最后将卢植的尸首交给了卢毓,卢毓就这样带着卢植的尸首返回了涿郡安葬。
  “今年年初的时候,卢毓就已经被天子召到了陈都,担任侍中。”
  孙静回头看了一眼阴暗的街道,当今天子虽然年幼,但却不能以孩童视之。
  其实孙静也曾经想过刘宠有不臣之心,但是当他看到北军中侯是由卢毓担任之时,他便知道刘宠并非是这场大戏的主角。
  若是刘宠真的想要做何进,真的想要做霍光,真的想要坐那天子之位,不可能让卢毓作为北军中侯。
  卢植拼死护送着刘协出逃,卢毓不管是于公于私,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协的一方,而不是刘宠。
  若是刘宠真想夺权,那么北军中侯的位置,应当是刘宠的亲信担任,掌握北军,便可掌握陈都,掌控天子,而且其实只要刘宠想,那么一开始他就可以把刘协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肯定不会让虎贲、羽林两卫重立,但是刘宠没有,他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忠臣该做的事情。
  “你现在领豫州牧,等同原来之司隶校尉,还被授予假节,麾下军将无数,权柄已是到达的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一举一动都会被众人所放大。”
  “扬州之事,兄长可以配合,可以让其他的人提出来,但是绝对不能自己提出。”
  “朝廷如今能够掌控的地方唯有豫、扬两州,兄长已经领了豫州牧,再去管扬州之事,此为取死之道!”
  “我知道兄长没有那么想,但是这样的行径,在众人看来,便是兄长想要独掌朝政,想要控制天子,效仿董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所有该说的话,德谋都已经告诉过了你了,我也不再多说了。”
  孙静的声音低沉,他的语气清冷的可怕,他偏过头,面色凝重的凝视着孙坚。
  “兄长,事到如今能否请你告诉我,你最后的决定到底是什么?”
  夜风清冷,孙坚此时心中百转千回,一片混乱。
  发现传国玉玺的事,他并没有立即上报吗,现在的传国玉玺,被他放在了府邸之中。
  他虽然当时坚定了决心,但是最终还是被程普说服,没有马上公开此事。
  因为传国玉玺丢失的消息,在关中之地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而那个时候孙坚的麾下只有一万多名军卒,其余的军卒都在鲁阳休整。
  若是发现传国玉玺的事情泄露,只怕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或许会引动西凉军派遣大军进攻,所以孙坚最后还是选择暂时压下了此事,选择密而不发。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那一晚之后,孙坚每一天的梦里几乎都出现传国玉玺的踪影。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持传国玺者,天命也!”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程普那一天晚上所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被孙坚记在了心中。
  九五之尊的位置,天子的宝座,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够抗拒?
  汉室衰微,而他掌握着豫州,麾下精兵强将无数,领豫州牧,万户侯,太谷关一战威震天下,那一战让孙坚看到了董卓的虚弱,也看到了关东联军的胆小。
  而临近豫州的扬州,吴郡就是他的老家,庐江周氏与他家更是交好……
  扬州刺史陈温优柔寡断,胆色不足,不通军略,若是他想要占领扬州,甚至不需要动用武力,现在扬州刺史陈温多次战败,又患上了疾病,他甚至可以让扬州刺史的位置由自己的亲信担任。
  到时候豫州、扬州将尽入其手,陈都朝廷将再无一人可以制约他。
  北面黄巾蠢蠢欲动,公孙瓒和袁绍正处于鏖战之中,青、兖各地也混战成了一团……
  或许他真有登九五之位的资格!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太平道的谶言已经应验了大半,或许汉室真的已经失去了天命,这传国玉玺真的上天赠送于他的。
  当初他握着传国玉玺的时候,甚至有一种心意相通的感觉,似乎那传国玉玺本就是他的东西,本就是他的所有物。
  一路无话,孙坚最终也没有回答孙静的问题。
  回到宅邸,孙坚挥退了众人,独自一人向着内宅走去。
  孙静站在原地,凝视着孙坚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黑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