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289章

黄天之世-第289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摊主看到穿着文吏服的陈羽,连忙过来招呼,不敢怠慢。
  陈羽拿出了铜钱递给了老板,和颜悦色的点了两碗米粥,又点了两个菜饼。
  陈生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往日里那些穿着文吏服的官吏走到乡间的时候,无一不是前呼后拥,倨傲不已,何曾像陈羽一样,对人和和气气,无论贫富贵贱皆是一视同仁。
  “来三碗米粥,六个菜饼。”
  两名身穿着深蓝色警察制服的男子也在此时坐了下来,向着正在准备食物的摊主叫喊了一声,看起来十分熟络的样子,其中一人更是早早的打开了钱袋,拿出了铜钱。
  另一名警察走的慢了一些,落在了后面,坐着的两人招呼着他一起过来。
  或许是心急了一些,最后那名警察跑来时,和一名走的稍快一些的男子撞了一个满怀。
  陈生心中一紧,他以前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过一趟城邑,城邑中那些差役,多是凶神恶煞,不好相处。
  当时有一名农户冲撞了一名差役,就遭了一顿毒打,打的头破血流,只有进的气,而没有出的气。
  也没有一人敢去阻拦,甚至那人倒在地上,差役离开了许久之后,也没有人敢上前去查看一下。
  陈生一颗心提了起来,他紧紧的抓着衣角,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陈羽。
  他虽然不知道陈羽是什么官职,只知道陈羽是长子城府衙之中的文吏,但是那些警察平日里见到陈羽似乎都十分恭敬,或许陈羽能救那名农户。
  预料之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那警察并没有如同陈生预料之中趾高气昂的站着,去惩罚那冲撞了他的那名农户。
  反而是有些手忙脚乱的给那被撞倒的农户捡拾掉在地上的东西。
  “都叫你平日里不要那么毛躁,小心一些,老是不改。”
  两名原本已经坐好的警察这时也站了起来,嘴中嘟囔着,一起走上前去了,帮忙捡拾着东西。
  陈生有些发愣,眼前一切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甚至于那撞人的警察最后还向被撞的农户道了一声歉。
  陈羽淡然一笑,他对于陈生的反应并不意外,陈生跟随着迁移的队伍一路从青州,跋涉千里才来到并州。
  进入了蒙学堂后,又一直是埋头苦学,根本就不曾出来,前一个假期,陈生一直在学堂之中跟随着葛舟修习,一直都没有走出学坊。
  陈羽拿起了米粥,慢慢喝了一口,这才出言道:“不要惊讶,等你入了郡学,就会学‘法’科,修习法律,大贤良师在许久之前就颁布了八条律令,这八条律令分别是‘四要’和‘四不’,规定便是太平道中的人员应该如何行事。”
  “四要?四不?”
  陈生有些疑问。
  “四要。”
  “一,与人说话要和气。”
  “二,买卖东西要公平。”
  “三,损坏东西要赔偿。”
  “四,借拿东西要归还。”
  “四不。”
  “一,不得打人骂人。”
  “二,不得损坏作物。”
  “三,不得调戏妇女。”
  “四,不得仗势欺人。”
  陈羽放下了手中的木碗,言道。
  “若有违反,轻者受罚受惩,重者直接开除道籍。”
  陈生心中微凛,开除道籍的惩罚不可谓不重,他在蒙学堂读书时,陈羽也经常来教导他课业,也清楚了一些府衙中的事情。
  要想在并州为官为吏,甚至是参军入伍,还是成为警察,都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正是拥有道籍。
  信道着谓信众,信众并不会被录入道籍之中,入道者被称为道众,才会被录入道籍之中,可以在太平道、黄巾军之中任职。
  当然仅仅只是有资格,实际上能否任职,参军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
  陈羽面色慢慢的变得严肃了起来,他正视着陈生,郑重道。
  “这太平的景象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有着一条条的律令,维持着治安,正因为有着制定律令大贤良师带领着我们前行,正是因为有着无数的军卒守卫在边境,才让我们能够安稳的坐在这里,喝着米粥,吃着菜饼。”
  数十万黄巾军的死难,成千上万前赴后继的先驱者倒在了路上。
  陈羽的眼前有些模糊。
  昔日在晋阳城许安的怒吼声再度在陈羽的耳畔响起。
  “我要将那些学识,我要将识字读书的权力,从那些豪强世家的手中抢夺回来!”
  “我们要夺回那些本来属于我们的粮食,那些本来属于我权力!”
  “这是一场革命……”
  “苍天已死,汉祚将终!我太平道,必将解放这天下!”


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三州
  与并州热闹的景象不同,其余各地的新年是在无比沉闷的气氛之中所度过。
  短短不到年许的时间,各地的局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诩和张扬两人领兵北投许安,华雄无奈之下只能领兵一路撤到了函谷关中。
  孙坚屯兵与洛阳城内,设帐于厚德殿基上。
  之后孙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
  正月十日,孙坚于太庙基上,修缮殿屋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之。
  孙坚本想继续西进但是大谷关之战,但是太谷战他们战胜也并非没有一点代价,他麾下的军卒也是死伤严重,现在已经是无力再度西进。
  洛阳残破,除了少数逃入山林之中的百姓之外,大部分的百姓都被董卓强行迁往了长安,洛阳周遭两百余里尽皆化作了灰土。
  虽然攻下了洛阳,但是却没有太大的用处,本来孙坚想攻破了洛阳之后,让刘协重新将都城迁到洛阳。
  但是洛阳如今的局面却是极为糟糕,宫城尽毁,处处都是残垣断壁,就算是派人清扫,也要数个月的功夫,才能清扫完毕,根本无法居住,大火已经烧毁了所有的房屋住宅。
  如今的洛阳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就算再给其百年的时间,恐怕都再难以回复往日的繁荣。
  百年的古都,再不复从前。
  北风呼啸,正月的洛阳已经下起了小雪,雪花纷纷扬扬从高空之上落下,慢慢的在已经化作了废墟洛阳地面之上覆上了一层银白色的薄衣。
  夜色之下,洛阳城一片漆黑,不时响起的几声乌鸦叫声,更为黑暗的背景增加了一丝恐惧。
  厚德殿废墟的汉军大营中,身穿着革甲守夜的汉军军卒三三两两的靠坐在一起,围坐在火堆的旁边。
  寒风吹袭,火盆之中的火苗不住的跳动着,忽明忽暗。
  程普按着腰间的环首刀,扫视着营寨间的情况,今晚是他值夜,虽说洛阳城已经清空,现在董卓军都龟缩在函谷关以西,连续遭遇了大败之后,已经失去了再战的勇气。
  但饶是如此,程普依旧没有放松分毫,仍旧尽忠职守的巡视着营地。
  程普带着两名亲卫缓步行走在军帐之间,营地之中颇为安静,偶尔有一些轻微的鼾声传来,除此之外便只有鸟鸣之声,实在是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汉帝国宫城所在的位置。
  “谁?”
  程普走到营墙处的时候,猛然看到了黑暗之中有一道人影,他立刻警醒了起来,腰间的环首刀几乎在同时被他拔出了大半。
  黑暗之中的那人听到程普的喊话微微一愣似乎扭过了头来,程普并没有听到任何的回答声,当下心中不由的紧张了起来。
  那黑影缓缓逼迫而来,程普腰间的环首刀已经是拔出了三分之二。
  只是当那黑影出现在了火光之下时,程普面色微变,收刀回鞘,躬下了身子,对其恭敬的行了一礼。
  “参见明公。”
  那黑影不是旁人,正是孙坚。
  孙坚缓步走了过来,他身罩着战袍,头上裹着赤帻,并没有戴头盔。
  “董卓军龟缩于函谷关,也就只有你还每日巡营到深夜了。”
  孙坚微微摇头,低声笑道。
  “要是孙贲和吴景他们几人,肯定都躲在帐内了。”
  程普低头恭敬说道。
  “行军作战,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董卓军尽皆骑军来去如风,若是从函谷关奔袭洛阳,一日便可赶至,还是要小心一些,以防不测。”
  “明公睡不着吗?”
  程普看着孙坚的脸色,便知道孙坚心中在想着一些事情,那些事情困扰着他无法入睡。
  “陪我去一趟太庙吧。”
  孙坚拍了拍程普的肩膀,举步向着营门处走去。
  程普没有犹豫,他从身旁的亲从手中拿过了灯笼,跟上了孙坚。
  营门缓缓打开,并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
  孙坚在前,程普提着灯笼在后,一队二十余人的甲士,按着环首刀,稍微落后了一些。
  星月交辉,万里无云,皓月当空,月光照在孙坚的身前,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一路行至厚德殿外,孙坚停下了脚步,坐在了一处废墟之上。
  “我当初就是在这里,等着天子的召见……”
  孙坚指着一处处残垣断壁,回忆着昔日的景象。
  当初朱儁背负着双手走在前方,他跟随在后,那个小老头在厚德殿中,为他请功。
  刘宏的赞赏,也在孙坚的耳畔再度回响。
  “昔日我就听宫人多次提起过你的名字,今日一见果然雄壮非常,无愧于江东猛虎之名。”
  只可惜葵城一败功败垂成,他们错估了黄巾军的实力,错估了许安的危险。
  这是孙坚第一次遭逢大败,也是最惨烈的一次败战。
  但也正是葵城一败,让孙坚得到了成长,葵城一战后,孙坚的变得越发的沉稳,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莽撞冲动的孙文台了。
  新城一战战败后,他能够迅速的调整过来,也正是因为葵城一战的历练。
  孙坚仰头看着高悬于夜空之上的明月,叹息道:“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只可恨如今仍无力扫清天下!”
  葵城一败,刘宏没有追究他的过失,甚至都没有追究朱儁的过失。
  朱儁下葬时,刘宏甚至还派遣蹇硕赠送丧礼用品。
  后来长沙郡叛乱,刘宏还继续委任他平叛。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太平道传出来的歌谣,莫非真要应验不成……”
  一阵无力感从孙坚的心头涌出,继而传遍全身。
  程普眼神微变,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孙坚没有去看程普,仍旧看着夜空之上的星月。
  “冀州牧韩馥想要辞去官职,让位于袁绍。”
  程普霍然偏头看向孙坚,眼眸之中露出了震怖。
  “绣衣使者前段时间送来了密信,麴义叛乱,其实就是袁绍暗中所策划,为的就是找一个借口入主冀州。”
  “单是一个麴义,韩馥就算抵挡不住,但是守城应当是没有问题吧?麴义麾下私兵虽勇,但是无久战之力,韩馥不至于到辞去官职的地步吧?”
  程普皱着眉头,疑惑的言道。
  那麴义麾下不过数千兵马,韩馥坐拥整个冀州,就算之前因为许安进攻冀州,冀州军实力大损,但是也还有两三万的兵马,残存的西园禁军也在其中。
  野战打不过,不至于守城也守不住啊,只要坚持几个月,麴义后继无力,就可以将其击败,怎么韩馥会直接想到让冀州于袁绍。
  “确实只有麴义的话,韩馥不至于如此。”
  孙坚面色凝重,沉声言道。
  “关键是还有一个公孙瓒。”
  “袁绍暗中与公孙瓒合谋,公孙瓒在韩馥和麴义交战之时,南下攻入渤海郡,随后一路向西进发,韩馥不敌,再度败退,两面包夹,连续的的败绩让韩馥已经是乱了方寸了。”
  孙坚叹息了一声。
  袁绍派外甥高干和颍川名士荀谌两人前去劝韩馥。
  连续的战败让韩馥失去了判断能力,韩馥自觉自己兵锋不如公孙瓒,名望不足袁绍,于是便听取了高干和荀谌的建议,不顾属下的反对,上书刘协,将冀州牧让与了袁绍。
  如今陈都朝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也有了不少的官员,但是这些官员大多都是颍川郡的人。
  袁家四世三公,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袁绍如今更是身为车骑将军,而且袁家在洛阳的族人也因为讨董而被董卓全部杀害。
  韩馥的表文送到刘协的手上,刘协根本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迫于压力只能应允了袁绍接替冀州牧一事。
  北面的局势陈都朝廷无力管辖,公孙瓒进攻韩馥的借口也合情合理,他言称自己是想要带兵进攻董卓,却被韩馥阻拦,于是这才进攻韩馥。
  袁绍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接任了冀州牧。
  冀州是如今汉帝国富饶可以排行入前三之列的大州,青、徐、豫、兖四州虽然也属于中原地带,但是其刚刚经历了黄巾复起,可谓是元气大伤。
  四州黄巾军主力虽然北上,与许安成功会和,但是如今在青、徐、豫、兖四州之地,还有不少的黄巾军存在,袭扰城邑。
  其中最大的一支黄巾军如今盘踞在兖州和徐州交界处,号称有十万余众,声势浩大无比。
  这支黄巾军先是向徐州出发,徐州军一开始节节败退,但是随后徐州刺史陶谦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
  臧霸和孙观两人大肆招募军将,随后带领着徐州军在琅琊郡的临祈击破了东进的黄巾军。
  剩下的黄巾军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内,向着兖州进发。
  黄巾破走后,陶谦上表拜臧霸、孙观为骑都尉,令其屯琅玡郡治开阳,驻守徐州北面,徐州因此平定。
  不过徐州名义上虽然遵奉刘协为帝,但是陶谦似乎别有用心,他牢牢的掌控着徐州,外人仍旧无法插手徐州的内政。
  原先的十八路讨董军,如今只剩下了十四路,已去了四路。
  豫州刺史孔伷病死,颍川郡太守李旻、东郡太守桥瑁两人被刀兵所杀,冀州牧韩馥让位于袁绍。
  现在的局势非常不明朗。
  冀州被袁绍占据,兖州刺史刘岱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其却只在刘协刚进入陈县时,派遣了使者跟随着大众一起朝见,后续便不见了动静,不过看起来似乎和袁绍关系不菲。
  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北海国相孔融,似乎都以袁绍马首是瞻。
  奋武将军曹操在扬州一带募兵后,又会和其余去各地募兵的军将,如今又聚集了五千余人,刘协听从了刘宠的建议,封曹操为济阴郡太守,和济北相鲍信两人相邻。
  不过曹操虽然人在兖州,但是却多次派遣使者进入陈都朝廷。
  昔日曹操在陈留起兵,曹嵩没有相随,带着不少的族人到徐州的琅邪郡避祸。
  在孙坚击破了董卓,进军洛阳之后,便带着宗族南下,一路辗转来到了陈都。
  因此如今曹氏宗族之中也有不少的人在陈都朝廷为官,甚至于曹嵩还被重新拜为了九卿。
  曹操和鲍信两人态度恭敬,并没有倒向袁绍。
  如今的大汉十三州,被十三名州牧刺史或者的势力所控制。
  其分别是:
  司隶董卓、凉州韩遂、并州许安、
  豫州孙坚、荆州刘表、徐州陶谦、
  冀州袁绍、幽州刘虞、青州焦和、
  兖州刘岱、益州刘焉、交州士燮、扬州陈温。
  其中董卓占据司隶校尉部大半,关中之地,挟持着朝廷百官还有天子刘辩。
  许安占据并州,自封为左将军,领并州牧,定鼎并州,威压匈奴、乌桓,如今盘踞在北,并不参与中原的乱局,自从四州黄巾进入并州之后,攻占了上郡后,便没有了太大的动静了,一门心思的关上门发展。
  冀州、兖州、青州三州,还有河内郡,实际上正处于听调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