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发!”
许安长戟微举,向着高声喝道,戟尖指向不远的关墙,身后甲士齐声唱诺,跟在许安的身后鱼贯而出。
行至半路,又会合了同样带着亲卫队赶来的龚都和黄龙两人,三人带着大队的人马直趋关墙而去。
等许安来到关墙上的时候,张燕军的先锋马队已经来到了关外的河滩处了,马队的身后,还有大队大队头裹黄巾的士卒从山体后源源不断的涌出,只是队形杂乱异常,兵器也各式各样。
他们的目标方向并不是井陉关,而是不远处的群山。
许安看着关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在大地之上如同蚂蚁一般,砍伐着四周的树木,很快一个大型的营寨就在许安的眼前慢慢的呈现了出来。
“这飞燕为何在河滩的群山旁扎营啊?”
黄龙看着关外在山旁修筑城寨的张燕军营地有些奇怪,此处扎营,在黄龙看来完全没有任何道理,因为那根本就对井陉关起不到一丝的威胁作用。
龚都摸了摸衣甲,一脸凝重的说道:“不对劲……”
许安也看到龚都的表情,于是向着龚都问道:“你发现什么了?”
龚都点了点头回道:“他们后面应该是有追兵……”
许安略有些惊诧的看了一眼关外,也皱起了眉头,他可没听说过冀州的郡兵还敢追击张燕。
就在这时一彪人马从张燕的军中奔驰了过来,为首的骑士拿着一杆土黄色的军旗,上面用黑色的丝线绣着一个斗大的张字。
一名骑士小心的策动着马缰走出了队列,他警惕的看了看关墙的墙头上的军卒,然后慢慢的控制着战马向关门处走去,一只手高高的举着一杆类似旌节一样的东西。
“吱————”
沉重的关门缓缓的从内打开,发出了刺耳的声音,突如其来打开的大门,倒是将那名骑士吓的一顿。
关门处头裹着黄巾,全身披挂着玄铁重甲的军卒们站在门后分成两列,只留出了三四步的间距。
腰间的环首刀虽然仍在刀鞘之中,但是关外的一众骑士仍然能从这群军卒身上感到一股凌人的杀气,那绝对是百战精锐才能拥有的气势。
实际上关门处也确实是百战的精锐,站在关门处的一众黄巾军军卒,全都是跟着许安从下曲阳一路逃到太行山中的黄天使者。
战马打着响鼻,用马蹄不安的抛动着地上的泥土,关外的骑士们竭力的控制着自己胯下的坐骑。
许安骑乘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带着十数名骑士从关门处走了出来,一名身形魁梧,披挂着大一号汉军甲的壮汉倒替着一柄长柄战斧,只落在了他身后的两三步的距离,这人正是龚都。
许安勒住战马,高声喊道:“你们可是张牛角的部众?同为黄巾,为何不上前一叙。”
第六十九章 入关
虽然张燕并没有见过许安,但是他心中笃定说话那员骑将就是许安。
他看着玄铁胄下那张略显年轻的脸庞,手不由自主的搭上了马鞍旁的弓箭。
不到数十步的距离,张燕自小便好勇善斗,少时又经常上山打猎,弓术不说百步穿杨,但是也是一等一的射手,区区数十步距离,张燕自觉起码有五六分的把握,一箭射中许安。
张燕微微阖目,心中不断权衡着利弊,思索着自己的判断。
此时大门洞开,若此人真是许安,自己射死了许安,他一死井陉关群龙无首,对攻城自是大大有利,甚至一战而下也不是一定。
不过刘辟和龚都也在许安麾下,这两人乃是黄巾军的宿将,只怕是一时间也难以破城,而且如今自己身旁骑兵并非太多,只怕是难以阻止城门关闭。
但是若此人不是许安,不仅会激怒了关上的守军,而且还让自己和麾下的军队陷入险境。到时候双方鏖战之际,紧随而来的汉军便会毫不费力的吞噬掉他们的性命。
就在张燕心中盘算之际,许安身后一员身形魁梧的骑将驱马靠了上来。
张燕摸向弓箭的手也慢慢的停在了半空。
身形魁梧,壮如熊罴,倒提着一把长柄的战斧,此人或许就是张牛角生前提及过的太平道渠帅龚都。
张燕早就听说龚都在军中颇有勇名,广宗一战,就是龚都作为先锋,率先击破了汉军的军阵,才让广宗的黄巾逃出生天。
机会转瞬即逝,现在有了龚都在许安的旁边护卫,射杀许安的概率无限接近于无。
张燕内心也松了一口气,当时的压力也确实太过于沉重。
许安好像有点不耐烦,扯着枣红马的马缰晃了两晃,见没有人回应好像要返回城中。
张燕赶紧打马出阵,高声回道:“我等正是张牛角的部众。”
许安注意到了出声回应的张燕,回答他说话的这名骑士穿着和四周的骑士相差无几,但是声音颇为洪亮,虽然看不到长相,但是许安心中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他觉得此人应该就是后世那一统太行的黑山军统领——张燕。
许安扯动缰绳,侧过战马,平视前方大声问道:“你是何人?”
“某乃张燕,本姓褚,军中人称’飞燕’。”
张燕轻轻夹了夹马腹向前走去,他很清楚关内有如此雄壮的军卒,只怕是就算倾尽全力攻关,结果也不过是徒劳的,反而是便宜后面追击的汉军。
想到此处,张燕也下定了决心,能已数百人搅动风云,奇袭井陉关,短短月余一统太行中段,拥兵上万,想来也不是什么鼠辈,如今已到了这般田地,归顺许安也不失为良策。
更何况他张燕在太平道中连渠帅都不是,而许安不仅是太平道的渠帅,还是人公将军张梁的弟子,甚至还有传言说太平道的仙书《太平经》就在许安的身上。
张燕策马行到近前,许安这才看清张燕的面目,与许安所想不同,也和后世的三国志之类的游戏不同,张燕并非是一脸的络腮胡,凶神恶煞的模样。
反而看起来颇为中正平和,蓄着短而尖的山羊胡,眉目清明,披着一身黑色的战袍,外罩着一件半身骑甲。
张燕打马上前,一边打量着眼前的骑将一边问道:“敢问将军可是许安?”
“正是。”
玄铁胄下是一张相貌平平的脸,肤色略微有些黝黑,蓄着短髯不过看起来倒是没有怎么打理,看起来并无什么出众之处,但在一身汉军华丽的将校甲衬托之下,也不由的让人觉得有几分英武的气息。
但张燕并没有怎么失望,他从来不以貌取人,长得威武雄壮之人也多有草包,而面相卑鄙丑陋之人也不乏豪杰。
“你们不是一路打到了瘿陶吗?我提兵攻下井陉就是想来策应你们起事,怎么你们反而到了井陉?”
许安虽然明知道历史上的进程,但是还是问道。
张燕叹了一口气说道:“汉军援军来势汹汹,兄长张牛角在瘿陶不幸被流矢射中,病死在军中,汉军追击甚急,某不得己想从井陉逃入太行躲避官兵的追杀。”
“汉军离我军可能只有两日的距离,前锋骑兵可能只有一日的脚程。”
“我在山中也曾听闻张牛角的威名,不想竟然病死在瘿陶,造化弄人啊。”
许安附和了一句,旋即说道。
“既然汉军将至,张将军可以让人先行入关,我看军中有不少家眷,到时汉军一来,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乱子。”
张燕略微有些犹豫,家眷先入关内,许安几乎就拿到了他麾下大半军卒的命脉,但现如今形势逼人,他还是点了点头,除此之外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这里不是什么说话的地方,张将军不如入关一叙。”
许安看到张燕点头,面上露出笑容邀请道。
张燕下定了主意,也没有再次迟疑,点了点头,便带着随行的骑士跟着许安一并走入了关内。
张燕心中微微有些恐惧,跟在许安的马后通过了高大井陉关关门,关内大队的黄巾军军士已经集结了起来,组成了一个个整齐的军阵,诡异的尖鸣音,还有稀奇古怪的背旗和军旗,看的张燕楞了神。
跟着许安下马走上关墙,有黄巾军的军士牵过战马,张燕内心稍微放松了一些。
但一路上,张燕又越来越心惊,沿路的黄巾军军卒,比他麾下的军卒看上去都健壮不少,整个关墙之上,几乎人人披着铁甲,再不济也披着革甲,手上持着基本都是制式的兵刃。
而关墙之上巡逻的军士,连步伐都几乎一致,一架架床弩立在强头,竖立的矛枪还泛着冷森森的寒光。
各式的守城器械堆积在关墙之上,简直犹如铜墙铁壁。
几人上了关楼,分主次坐下,四周甲士环卫。
张燕不由的暗自舒了口气,庆信自己当时没有冲动,不然就算侥幸杀了许安,自己也没有可能攻下这井陉关。
张燕眼中的惊讶尽收许安的眼底,许安笑了一声问道:“张将军看我麾下军容如何?”
张燕听到许安问话,连忙应道:“许将军面前不敢自称将军,唤某张燕即可,将军麾下兵强马壮,燕远不如也。”
第七十章 张燕归顺
许安坐在上首,龚都和黄龙端坐在许安的右手处,张燕被安排在了许安的左边。
张燕所在的位置,透过城楼的栏杆刚好可以看到关墙下的一角,跟着张燕的骑士已经被打发着前去调度关外的家眷和军士入关。
关内数百马军和上千名黄巾军的军士依次从关内涌出,在关墙外列阵以待,指挥着张燕麾下的军中家眷入关。
军容严整让张燕颇为心惊,张燕注意力都在城外没有开口说话,气氛一时间倒是有些沉默。
许安看了一眼张燕的神情,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口问道:“那你将来有何打算?”
张燕脸色布满着愁容开口回应道。
“兄长既死,我当时只想着带人进入太行,避开官兵,不被筑成‘京观’便好,倒是没有再做他想……”
许安斟酌的说道:“如今大敌当前,你我同为黄巾,不如先合兵一处,先退了汉军再说?”
张燕颇有些意动,他对许安不太了解,确实不太想受制于人,之前追随张牛角还是因为两人私交甚密。
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举棋不定,反受其累,现在归顺于许安的麾下自己以后可能还会受到任用,但是若拒绝,要是手段强一些,怕是以后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张燕顿了一顿,目光逐渐坚定了起来,他要最后再确定一件事,这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张燕虽惜命,但也不愿意效命给一名庸主。
就算许安是只带了百人入关,短短数月荡平太行山中段所有贼匪的黄巾军渠帅,但是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想偏安一隅终究会被大势所淘汰,在张燕的心目中,依旧是一名庸主。
张燕正过身子,直面着许安郑重的开口说道:“敢问许将军有何志向?”
许安的笑容慢慢的收敛了起来。
我有什么志向……
张燕的话确实问住了许安,他一路以来的所作所为,都不过是为了活命而已,但现在他已经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命运,从冀州跟随张角转战的一名普通的黄巾军卒,到了今天麾下上万兵马的黄巾渠帅。
他好像真没有什么志向,他说想打破那东都洛阳,质问那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
他说想为黄巾起义以来死难的袍泽报仇雪恨……
他说的这些不过是舒展自己心中的愤怒,以及为了鼓舞当时低落的士气。
这些好像都不是什么志向……
我到底有什么志向?
许安陷入了沉思,他的志向好像只是想在这乱世活下来而已。
许安闭上眼睛,回想起自己的过往,过往的经历逐一在他的脑海中出现,路边的饿殍,战死的袍泽,将死之人的惨叫,汉军凶神恶煞的面孔……
张梁的淳淳教诲,被黄巾术士鼓舞着悍不畏死向前的黄巾军士卒,还有默念经义冲锋在前的黄天使者们……
那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民众不甘就此沉沦的最后的呼喊声……
《太平经》贴合在许安的胸口上,坚硬的触感让许安回到了现实。
许安站起身来,靠近城楼的栏杆处,城墙下拖儿带女的黄巾军家眷从关外争先恐后涌入关内,所幸有黄巾军的军兵勉励的维持着秩序,不至于太过于混乱,但时不时还是有踩踏事故的发生。
杂乱,哭闹的声音虽然轻微,但许安却听得一清二楚。
许安反问道:“你有又何志向?”
“少时游走于乡间,只想提剑荡平世间不平事……”
张燕挺直了脊梁。
“如今想的是继承我兄长遗志,救下这数万同袍的性命,让那朝廷知道,我等虽为小民,却也非那案板上的鱼肉一般,任人宰割!”
“我只是想活下去。”
许安转过身来缓步走向张燕,跪坐在张燕的身前。
张燕有些错愕,他没有想到许安会这么回答。
如今许安占据井陉关,追击的汉军只要赶到,数万人都要死在关下,他不过是想找个台阶下罢了。
他只是想问一下许安的志向,然后顺手推舟的归顺。
“光和七年开始,我便跟随着大贤良师在冀州转战,历经广宗,下曲阳,十数场大战……”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都不要希望别人会因为可怜来饶恕你,摇尾乞怜只会连自己最后的尊严也失去。”
“先师人公将军张梁传道之时,曾经说过他的志向。”
“先师说,他想开创一个《太平经》中描绘的黄天之世,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你问我的志向,我想清楚了,我也想明白了。”
“我想要活下去,带着我麾下的军士一起活下去,我想看一看我师父描绘的那个黄天之世,是不是真的存在。”
张燕凝视着许安的双眼,神情微微有些动容。
他将身躯后移了些许,叩首拜下:“愿为将军效死。”
看着伏拜在地的张燕,许安心中千回百转,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张燕郑重的向着许安请求道:“我也想见识一下人公将军口中的黄天之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光景。”
这时,远方突然传来了低沉的号音。
张燕的脸色骤然变得难堪了起来,许安也发现了张燕的异样,连忙出声询问:“怎么了?”
“这是殿后的部队的号音,只怕是已经和汉军接战了……”张燕双手微微颤抖,有些难以置信,“汉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黄龙!”
许安高喊一声,坐在一旁的黄龙闻令起身。
“在!”
“清理关门,加快入关速度。”
“龚都!”
龚都起身,向前迈了一步,拱手领命。
“在”
“命你率本部军兵驰援,务必截住汉军。”
“诺!”
龚都、黄龙两人领命而出。
许安转头看向张燕,说道:“汉军来袭,关外大军还须你去坐阵。”
“诺,某这就出关。”
张燕叶领命走出了关楼,一时间井陉关内关外人声鼎沸,沸反盈天。
无数军士被来回调动,各路的甲兵来来往往,哨音不绝于耳。
黄龙领着亲卫在关门处指挥着秩序,一条还算宽阔的道路被开辟出来,虽然关外想进关的人越聚越多,但是打量的黄巾军军士还是控制住了局面。
少顷,只听关墙上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鼓声,鼓声一下子便吸引了关外所有人的注意。
正在入关的张燕军的家眷和军士不由的慌了神,只以为是汉军已经压了过来,都疯狂的向着关内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