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261章

黄天之世-第261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双眼微眯,扫视了一眼殿内的将校,果然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担忧之色。
  “文优,河东郡附近我军有多少可以可用之兵。”
  董卓走到灯台的旁边,一手扶住了灯台,一手放在自己的腰上,望向下方的李儒,此时他已经重新恢复了平静。
  李儒眉头重新舒展开来,他在欣喜,他知道昔日那个凉州的英豪再次回来了。
  “回禀相国,左冯翎尚有驻军九千人,其中有三千人在关隘防备上郡黄巾军,可以调动六千余人,弘农郡驻军有七千人,可以调集约四千余人北上援助河东郡。”
  “河东郡有郡兵一万人,于夫罗所部匈奴胡骑约有一万一千人,共计两万一千人。”
  “牛辅将军麾下有一万军卒,如今在函谷关西侧,此前刚刚离开河东郡,正准备返回洛阳。”
  李儒双手作揖,朗声道。
  “若是相国允许,我军可以在河东郡集结四万大军。”
  “‘蛾贼’经历冀州大战,兵疲而将乏,战力必然下降,可用之兵更是稀少,此战就算是加上匈奴、乌桓的义从,最多出兵也不会超过三万,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都远逊于我军。”
  “甚至,如果相国想,我军可以直接度过汾水,拿下汾水沿岸的城邑,给许安一个教训。”
  殿内众将,看到李儒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寥寥数语便已经是将大概的局势说了清楚。
  经过李儒这么一说,众人也感觉河东郡的情况似乎并没有想象之中那般危急,神色也是稍缓。
  董卓握着灯台的手,紧了一紧,沉声道。
  “调遣左冯翎、弘农两郡战兵北上援助河东,让牛辅北上重新回到河东郡,统领诸部,防备‘蛾贼’。”
  李儒唱了一声诺,应承了下来。
  董卓面色稍缓,随机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
  “我之前在关东联军的名册之中,看到了孙坚,他现在是南阳的鲁阳城,可对?”
  提起孙坚,董卓对其还是有些戒备。
  袁绍、曹操、王匡之流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小辈罢了,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多少的战阵经验,不足为惧。
  而桥瑁、韩馥、刘岱、孔伷等州牧也没有多少的战阵经验,多是儒生罢了,也没有被董卓放在心上。
  但是这其中,孙坚却与其他的十七路勤王之军截然不同。
  孙坚先历黄巾军之战,跟随朱儁、皇甫嵩屡立战功,后来又和他一起跟随在张温的帐下同击西羌。
  正因为董卓和孙坚共事过,才知道孙坚的底细。
  孙坚的官职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来,而是真的靠着手中刀枪实打实的挣来的。
  “孙坚不是在长沙郡吗?王睿难道管不住他?”
  董卓面色微沉,问道。
  王睿是荆州的州牧,并没有加入关东联军之中,名义上还在听从洛阳朝廷的命令。
  “王睿……”
  李儒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回禀相国,荆州牧王睿已经被孙坚计杀,南阳太守张咨也被孙坚所斩。”
  董卓面色微变,握紧了灯台。
  这孙坚杀伐果断,竟然如此不管不顾。
  南阳太守张咨也是董卓任命的官员之一。
  董卓还在想为什么之前收到的情报,袁术驻兵南阳的鲁阳城,他还以为张咨背叛了他。
  想不到居然已经是被孙坚所杀。
  董卓浑身一震,冷汗从他的背脊上不断的冒出。
  这些重要的消息,他居然一件都不知道。
  董卓强行镇定了下来,他微微抬头,望向殿内的一众将校。
  心中却有些冷然,他似乎已经很久已经没有再披上甲胄了。
  现在他的头还微微有些痛疼,那是宿醉之后的遗留。
  李儒的注意力十分敏锐,他看到董卓的面色不对,立即找了一个由头,支走殿内的众将。
  “相国无碍吧?”
  董卓在李儒的扶持之下,重新坐回了软榻之上。
  “倒是让文优看笑话了。”
  董卓靠在软榻上,他现在才发现自己比起之前,胖了太多了。
  他蓦然想起,似乎自己很久都没有骑上战马了,连出行都是乘轿。
  洛阳的纸醉金迷,却是迷了他的眼睛。
  李儒看到董卓的神态,知道董卓现在恐怕是已经有些醒悟了。
  “相国此时振作,也不迟缓。”
  李儒不害怕所谓的关东联军,也不害怕占据着并州的许安。
  他只怕董卓失去了信心,只怕董卓失去了雄心壮志,只怕董卓失去了披甲上阵的勇气。
  只要董卓仍然是昔日那个豪侠,昔日那个敢于带领着万军冲锋在前的董仲颖。
  就算天下的群雄尽皆联合起来,李儒也不会有一丝惧怕。
  李儒扶持着董卓,郑重其事道。
  “如今天下大势,仍在相国之手!”


第四百九十六章 九品分级制
  “果然不出明公所料,董卓果然增兵了。”
  吕布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汾水的南岸,汉军火红的旌旗飘扬肆意的飘扬着。
  在汾水的原野之上,不时有打着火红旌旗的汉军骑军呼啸而过。
  成廉看着不远处驰骋的汉军骑军,轻蔑的笑了一声。
  “河东郡是司隶的要地,一旦我军占据河东郡,西可取左冯翎,南可攻弘农郡,董卓如今还要面对关东联军,也怕我等断其后路。”
  “董卓增兵难道不好吗?我军正愁甲胄兵丈,这一次西凉军不远万里的给我们送来,我觉得倒是应该多感谢一下他们。”
  于夫罗暗中投效的消息,许安将其透露给了吕布、成廉几名主要的将校。
  这也使得成廉等人,信心倍增。
  吕布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听说董卓的大将牛辅已经到了安邑?”
  成廉回道:“对,董卓还从左冯翎、弘农两郡抽调了大概一万的军卒,现在西凉军在河东郡的兵力已经到达了三万人。”
  吕布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冷笑。
  这一次若是河东郡成功拿下,或许他可以再进一步。
  内务司颁布了最新的诏令,原本黄巾军许安现在自称是右将军,并没有成王建制。
  所以封赏他们也只是杂号将军,但是现在新设了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十六位高级将军位。
  现在的太平道越发的正规,汉庭用俸禄的高低来分别官职高低等级,例如秩俸两千石,秩俸比两千石,秩俸千石。
  而最近许安颁布了一条法令,便是九品制。
  九品十八级,每品皆分为正从两级。
  许安现在的官职,右将军被定为正三品。
  而现在吕布、徐晃等人将军位,则是被定为了正五品,校尉、部将、裨将则是被定为从五品。
  军司马正六品、军侯正七品、屯长正八品、队率正九品,副官为从。
  内务司、外务司、农政司、鹰狼卫等皆是被暂定为正五品的署衙。
  不过官员九品分级制度,只是暂时在黄巾军中推行。
  各地许安任命的郡守、县令、县长还是按照原本的汉庭的划分,暂时没有被分级。
  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便是四品。
  其中四征、四镇为正四品,四平、四安为从四品。
  现在黄巾军之中,所有的将领都在暗暗较劲,就是为了争夺第一个四品的将军位。
  武将要想升官,军功自然是必不可少。
  吕布眼眸之中目光闪动,就在前不久,张辽因为幽州的战功,被封为了荡寇将军,而张燕南征上郡,几乎夺取上郡全郡之地,让他也感到了很大的危机。
  幽州的动荡被刘虞平定,张辽趁机和上谷乌桓部出塞,侵吞三郡在北地的疆域。
  现在上谷乌桓部在张辽的帮助下,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代郡和上谷郡北部的疆域,更是控制了渔阳郡北部的大部分疆域。
  长城以北的濡水一带,几乎皆被上谷乌桓部所掌控,三郡乌桓的掌控的地盘被压缩了很多。
  归附黄巾军的乌桓人也因此再度增加了约莫四万余人。
  上谷乌桓部的势力再度得到了膨胀。
  三郡乌桓自然也不甘如此,右北平乌桓部的汗鲁王乌延,联合了辽西乌桓部丘力居的部曲,一路沿着濡水北上,意图收复失地。
  而这个时候张辽、难楼两人刚好带领着麾下的军队沿着濡水南下想要收复更多的部众。
  不谋而合的两军在濡水遭遇,就这样在匆促之间,两军爆发了激战。
  这是一场遭遇战,但其实也是一场决战。
  因为连番的征战,三郡乌桓的实力被削弱了不少,尤其是右北平乌桓部。
  在和幽州汉军的交锋之中,右北平乌桓部首当其冲。
  而这一次上古乌桓部联合黄巾军进攻渔阳郡的北方区域,正是右北平乌桓部的牧场,并非是辽西、辽东乌桓部的牧场。
  所以这一次丘力居和辽东乌桓部的苏仆延并没有想要出兵的意思。
  汗鲁王乌延花费了一些代价,这才请的丘力居出兵援助。
  但是这一次出兵,丘力居并没有随军,只是派遣了一部分的部曲援助乌延。
  苏仆延正是此前领兵南侵的乌桓峭王,他当初带领步骑五万南下侵入冀州腹地,获得了大量的钱财。
  但是也因此折了不少的部众,毕竟颜良、文丑、高览等人也并非是什么善茬。
  所以就算汗鲁王乌延开出一个丰厚的条件,但是他依旧没有出兵的意思。
  乌延一路东拼西凑,总算是凑出了将近五万人骑军。
  而上谷乌桓部这一次出征,却是直接出动了七万多名控弦之士。
  草原作战和深入汉地的作战不同,上谷乌桓部可以出动更多的军卒,后勤的压力要小的多。
  而且随时可以折返回去,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生长于草原,在草原之上行军的速度可谓神速。
  这一次上谷乌桓部,是难楼亲自领兵。
  难楼虽然喜欢待在汉地,但是他并没有酒色掏空身躯,他仍旧是那个麾下部众九千余众的乌桓霸主。
  昔日上谷乌桓最为强势的时候,甚至都不太畏惧北地的鲜卑。
  三郡乌桓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抵抗上谷乌桓部。
  只是汉庭连连征发兵员,还有上谷乌桓部内部产生的诸多问题,使得难楼无法施展拳脚,只能被困于上谷。
  上谷乌桓部的骑军就已经是比乌延带领的骑军要多上了不少。
  而不仅如此,张辽还带领了五千名黄巾军的骑兵在一旁协助。
  这些骑兵,其中有一部分是骁骑营的骑兵,还有一部分是刘石麾下的骑兵,刘石麾下的骑兵多是昔日张白骑的旧部,以及原本幽州两郡的本地汉骑。
  而且他们大多数的装备都较为精良,许安考虑到有可能会爆发遭遇战,所以将大部分工坊生产的武备交付给了张辽,以提高张辽部下的战力。
  因此张辽麾下的骑军,比之寻常的胡骑要强上不少。
  两军遭遇的太过突然,都没有什么太多准备,转瞬间便已经混战成了一团。
  战线铺开长达十数里。
  两军弄不清楚对面的具体兵力,但是都不敢后撤。
  这种在草原之上的遭遇战,一旦一方露怯,向后撤退,必然会被追击。
  到时候除非是韩信在世,指挥后撤的军队,不然撤退必然会演变成溃败。
  激战一直是持续了数个时辰,上谷乌桓部在难楼的指挥之下,终于渐渐的占据了上风。
  而张辽也在此时发现了右北平乌桓部的中军微微有些骚动。
  敌阵不整的战机会稍纵即逝,张辽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抓住了这一战机。
  两千余名骁骑营的精锐骑兵在张辽的带领之下,直冲敌阵。
  没有人预料到,张辽居然敢在这个时候冲击右北平乌桓部军力最为庞大的中军。
  而这个时候,右北平乌桓部的中军一些地方的部众,正好因为频频调动的问题,陷入短暂的混乱之中。
  张辽带领着骁骑营的骑军一路势如破竹,破开了右北平乌桓部中军的军阵。
  难楼见到张辽发起了冲击,也是当机立断下令猛攻,策应张辽的进攻。
  张辽领军犹如神兵天降一般,一路长驱直入,杀入了右北平乌桓部中军的军阵之中。
  汗鲁王乌延猝不及防之下,被张辽阵斩。
  右北平乌桓部的一众骑军,见到乌延的旌旗倒下,皆是惶恐不已,大军瞬间土崩瓦解。
  难楼带领着麾下的骑军一路追击了上百里,俘虏了两万多人,这才收兵回师。
  右北平乌桓部的疆域几乎被上古乌桓部全部占领,右北平乌桓部近一半的部众,约有十万余人都被难楼接收。
  张辽也因为此战成名,在北地乌桓之中威名远播,受封荡寇将军。
  ……
  吕布回过头看向北方。
  如今许安已经率军抵达了临汾,张辽现在也跟随在许安的军中。
  而且不仅仅是张辽、何曼、龚都等一众战将都在其中。
  这一战很大的可能是将会是诞生出黄巾军的第一个五品将军。


第四百九十七章 牛辅
  大战在即,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已是一片肃杀。
  黄巾大军已经在汾水北岸聚集,近三万的黄巾军绵延在汾水北岸一带。
  无数土黄色旌旗在北岸招展,枪戟如林,矛戈如雨。
  一座又一座的营垒相互比邻,互为依靠。
  安邑的气氛沉寂的可怕,安邑的街道之上除了巡逻的兵丁之外,再无半个行人。
  如今的安邑几乎是家家闭门,户户关院。
  黄巾军将要进攻的消息,已经是众人皆知。
  安邑城墙之上,火红色的旌旗虽然仍在飘扬。
  一曲又一曲的汉军也正向着安邑聚集,如今已是有一万多名汉军聚集在安邑的周围。
  但是却没有人让人感到一丝的心安。
  之前黄巾军并非是没有进攻过河东郡,但没有一次使得河东郡如此震恐。
  黄巾军的威势实在是让人心惊,自中平二年起,那支太行的黄巾军,似乎就没有多少的败绩。
  先是横扫太行,南破河内,不到年许便又破上党,后来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攻占了河东郡北部,甚至是占领了整个并州。
  到现在,黄巾军已经是占据这十二郡之地,辖下民众两百余万,连塞外的匈奴和乌桓都俯首称臣。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人。
  因为黄巾军的领袖,因为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许安。
  许安的名声比其昔日的太平道前大贤良师张角传播的还要广泛,也更要有威慑之力。
  斩朱儁、败张懿、破卢植、北击匈奴,东袭两郡,定鼎并州。
  许安现在已经是名闻四海,战场之上,许安的名字几乎可以和皇甫嵩相比肩。
  现在的河东郡,就是因为听到这一次黄巾军南下,领军的正是许安,而感到震恐。
  汾水之战的时候,河东军和袁滂带领的汉军主力在汾水惨败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不看好这一战,就算是听闻中郎将牛辅已经带领着西凉军快要抵达安邑了,也没有减缓一丝沉闷的气氛。
  河东郡的世家豪强,都在忙着转移家中的资财,还有将家眷和重要的族人送离河东郡。
  官道之上,牛辅看着在路旁停驻着给他们让路的车队,不由的眉头微皱。
  这些车队,都有不少的护卫家兵,而且马车看起来都较为华贵,绝对是富贵人家的车队。
  这一路上,牛辅不知道看到了多少相同的车队。
  这些人都是往南方的弘农郡而去。
  听玄庭卫的禀报,似乎往西方的左冯翊去的世家豪强车队更多。
  牛辅阴沉着脸,没有言语。
  河东郡一众世家豪强,似乎已经认定了此战必败一般,这让牛辅感到极为不舒服。
  不过,当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