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253章

黄天之世-第253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州虽然陷入内乱,但是韩遂势力比马腾要庞大,现在虽然僵持不下,但是不到几年便会分出胜负,获胜的多半是现在王家的支持者韩遂。
  就算是最坏的结果,马腾获得最后胜利。
  但无论是韩遂获胜,还是马腾获胜,王氏都不会灭亡。
  选择加入许安,可是会有灭族的危险,而且无法赚取到太多的利益,甚至因为黄巾军的政策,还要损失一部分的利益。
  一个明智的家主,绝不会做这种明显弊大于利的事情。
  凉州王氏能够存在上百年,可不是考的运气,世家豪强能够长存世间,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明公,可是想问为什么?”
  王信面色肃然,郑重的问道。
  “为什么,我王氏愿意堵上整个家族的命运,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明公身上,压在太平道身上?”
  许安点了点头,他必须要知道答案。
  “我想了很多理由,但没有一条可以让你们凉州王氏加入我太平道,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到我太平道身上。”
  许安很清楚黄巾军内部的事情,也清楚天下的走向。
  黄巾军现在虽说连战连捷,正值如日中天之际。
  而汉帝国虽然屡战屡败,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汉帝国这个巨人,还没有彻底的苏醒的情况之下。
  现在的汉帝国正在苏醒,战争的潜力正在被激发。
  各地的团练,乡勇正在增多,而州牧的权柄增大,州郡之中的募兵也越来越多。
  大汉可是有着近五千万人口的庞然巨物!
  一旦大汉真的彻底的苏醒过来,全力准备战争。
  届时别说幽州、凉州、并州的动乱,就算是北地号称百万控弦之士的鲜卑,恐怕也只能在汉军面前俯首称臣。
  这天下,现今最强大,还是大汉。
  昔日阎忠劝谏皇甫嵩拥兵自立之时,皇甫嵩的长史梁衍有一举话说的很对。
  “天命仍在汉室。”
  凉州王氏可不是许安,他们并不知道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
  董卓废帝,自称相国,汉帝沦为傀儡,汉室威信扫地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现在的大汉虽然败绩颇多,但是上百年积累的威信还在,大汉仍然是一个让人恐惧的存在。
  王莽篡汉,光武复国,汉室再兴不过百年,华夏的天命似乎永远留在了汉室,上天似乎一直眷顾着汉廷。
  大汉仍旧还是天命所归。
  “诚然,凉州内乱,无论是韩遂获胜,亦或是马腾取胜,最终我王家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波及,仍然能够延续家族。”
  “但是……”
  王信话锋一转,面目也开始变得扭曲了起来,恨声道。
  “延续家族,又能如何?永世居于边陲之地,永世承受着北地蛮夷的袭扰,永远无法得到前进,永远无法壮大。”
  “那庙堂之上,容不下我等凉州的世家。”
  王信面若寒霜,声音也逐渐的变得清冷了,慢慢低下了头颅。
  “我北地王氏为什么只能永居于北地郡,永居于北方的苦寒之地,为什么要忍受这些……”
  许安看到王信的身躯在微微的颤抖,似乎是因为激动。
  “我们不甘心!”
  王信紧紧的握着拳头,再度抬起头来。
  许安面色微微有些动容,此刻王信的眼眸之中满是怒意。
  “我们不甘心!!!“
  “我们不甘心!不甘心永居于这边陲之地,不甘心永居于这苦寒之地,不甘心进不来那庙堂之中,三公九卿之位他们坐得,我王氏如何不能坐?!”
  王信的目光毫不闪避,直直的看着许安。
  “我北地王氏,愿意将一切都压在太平道……”
  “不!”
  王信话到口中,却是突然停住。
  “我北地王氏,愿意将一切都压在明公的身上!”
  王信再度靠近了许安一些。
  “我听说上谷乌桓部与明公联姻,难楼将自己的女儿送入了明公的内廷之中,刚刚那位想必就是上谷乌桓部的公主,也就是许玉,可对?”
  许安点了点头,不知道王信为什么突然问及许玉的事情。
  上谷乌桓部靠近幽州,距离凉州遥远无比,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
  “虽然许玉进入明公内廷,但是却并非是正室夫人之位,我知道如今正室夫人之位仍旧空缺。”
  王信双手作揖,面色肃然,郑重无比的说道。
  “我王氏有一女,今年刚满十六,是在下的亲妹,若明公不弃愿纳其为妻,我北地王氏从此独遵明公为主,永远效忠于明公。”
  许安双目微眯。
  凉州王氏终于是图穷匕见,一切的事情都已经清楚了,也都合理了。
  为什么王氏居然放弃了稳妥,放弃了明明利益最大的做法,而是选择投效于黄巾军,一眼看起来似乎是最错误的选择。
  他们谋求的是许安的正室夫人之位。
  这个位置无疑是重要无比,这个时代嫡长子拥有着最为重要的继承权。
  如此一切都说的通。


第四百八十一章 乱象已起
  “此事关系重大,明公不必急于回复,仔细考虑之后,可以再作答复。”
  王信再度向许安行了一礼,随机高声笑道。
  “多谢许将军传授经验,希望这一次狩猎在下也能打到一些猎物。”
  王信对着许安笑了笑,又看了一眼跟在许安身后不远处的阎忠。
  告了一声罪后,这才离开了许安的身侧。
  许安凝视着王信渐渐隐没在树林之中的背影,目光闪动,带着征询的语气向着身旁的阎忠问道。
  “军师以为王信之言如何?”
  阎忠没有急着回答许安的问题,而是先偷偷看了一眼许安的神色,见到许安神色没有太大的改变,斟酌了一下用词,缓缓开口道。
  “明公婚姻嫁娶,本因遵从明公本心,但是人生于世,罕有人能随心所欲。”
  “王侯将相,天子公伯,平民百姓,商贾任侠,这天下的众生,皆被约束,无人可以超然。”
  阎忠并没有直接正面回答许安的问题。
  “或许只有那天上的真仙,天庭之上的仙神才能真正的随心所欲吧……”
  许安听出了阎忠的弦外之音。
  他现在是天下的太平道的领袖,黄巾军的统领,他的一举一动其实都牵扯甚广。
  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件普通的行为,都会对周围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世界上并不缺乏喜欢过度解读的人。
  阎忠微微摇头,笑道。
  “以凉州一地换正室夫人之位,赌上整个北地王氏的未来,他王甫倒是真有魄力,我识人无数,唯独却是错看了王甫。”
  许安偏头看向阎忠,阎忠这么说,似乎是想要他答应。
  “军师是想让我应承王氏的请求吗?”
  “不。”
  阎忠摇了摇头,否认道。
  “诚如王信所言,正室夫人之位关系重大,明公应当仔细考虑之后,再作答复。”
  “如今也是时候,考虑正室夫人的之事了,我还是原来的话,明公虽然正值春秋鼎盛,但是膝下没有子嗣,麾下众将难免心中不安,早日成婚,诞下子嗣,方能安众将之心。”
  阎忠抬起头,看着远处的树林,笑道。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光武皇帝曾经的言语……”
  “娶妻之事是人生的大事,若是能娶到自己真正所爱的人,人生无憾也。”
  “明公若是举棋不定,不妨见见那王家女,若是合乎心意,便娶了,若是不合乎心意,便拒绝了这门婚事也无碍。”
  阎忠看着许安,面色肃然,郑重其事道。
  “太史公在书中描写帝纣言:‘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这是对帝纣的讽刺。”
  “但是在我眼中,明公是真的资辨捷疾,闻见甚敏,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皆出己之下。”
  “天下必定将会明公囊中之物,王氏此时献上凉州,不过只是让明公加快了一些脚步,节约了一些时间,并非是没有他王氏,明公便取不下凉州。”
  一队骑兵从他们的旁侧飞驰而过,阎忠偏过头看向那队骑兵,他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厉色。
  阎忠举起绢扇,用绢扇从左向右在自己的胸前画了一个扇形,慷慨激昂道。
  “如今四州民众入并州,匈奴、乌桓尽皆臣服,正是积蓄力量之时,要不了多久,并州的粮仓就会丰足起来,我军的军卒也将会恢复战力,束载、厉兵、秣马矣。”
  “西凉军虽然勇悍,但届时,两虎相斗必然有伤,我军兵出朔方,扫清凉州,又有何难?!”
  许安看着慷慨激昂的阎忠,也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王氏的豪赌让他感到吃惊,凉州整州的诱惑确实有些大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阎忠说的确实没错,现在凉州韩遂、马腾两虎相斗。
  等到其两败俱伤之际,取下凉州实际上对许安来说不难,并非是没有王氏就决计取不下凉州。
  只要给许安时间,给黄巾军时间,许安就能拉起一只庞大的骑兵队伍,征伐凉幽。
  现在各地的工坊都已经开始运作起来,工匠学院也建立起来。
  黄巾军日后将会不再被工匠稀少的局面所困,随着郡学堂、道堂一期又一期的毕业生,黄巾军也不会再缺乏内政的人才。
  黄巾军在不断的前进,太平道在不断的壮大。
  高桥马鞍,双边马镫、马蹄铁,在东汉末年的中国都还没有出现。
  但是这些装备,却可以极大的提升骑兵的战力。
  许安不必要再害怕技术的泄露,不必要害怕汉帝国或者其他势力得知这些技术之后,反而用这些技术来压制他。
  汉帝国的养马场本身并没有多少,基本上都集中在幽州、凉州、并州,北方三州。
  现在许安占据并州,有乌桓和南匈奴部提供战马。
  韩遂、马腾占据凉州,汉帝国在自然不可能从凉州获取战马,
  张举目前还未败亡,养马场还在三郡乌桓的手中。
  南方的群雄,根本没有办法组建大量的骑兵。
  就算幽州重回汉军手中,那也已经是为时已晚了。
  因为洛阳的动荡,已经无法平息……
  许安看向南方,鹰狼卫的殉职的名单昨晚已经放在了他的案桌之上,四十七人身死、失踪,七处据点被捣毁。
  洛阳鹰狼卫情报司,只有十三人活了下来,现在已经全部隐匿入了地下,只能偶尔提供一些不太重要的情报。
  但是他们的牺牲并非是没有回报。
  最后一封情报,是随着殉职的名单一起送到许安的案桌之上。
  洛阳的事情已经是再无回转的余地。
  因为,在绣衣使者捣毁鹰狼卫据点的那一天晚上,发生一件足以震动京师的事情————丁原要已经身死!
  就在那天晚上,执金吾,并州牧丁原死在了自己的住所之中。
  一场大火已经在洛阳熊熊的燃烧了起来。
  许安很清楚,天下大乱之时,已经要到来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
  太阳向西慢慢的偏移,许安和许玉两人骑着战马并行在林间的小道上,一众护卫微微落后些许,跟随在其后。
  轻风吹过耳边,掠过头发。
  金黄色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零零散散的洒落下来,照耀在道路之上,显得一切都有一些虚幻。
  清脆的马蹄声在许安的耳畔回响着,虫鸣鸟叫声不绝于耳。
  “如真似幻,扑朔迷离,熙熙攘攘,不过一梦华胥……”
  许安伸出手,阳光从他的掌间不断的掠过。
  不管过去了多久,只要走在林间,他总是会想起那晚林间张梁的身影。
  就在许安愣神之时,一只略小一些小麦肤色的手却是盖在了他伸出的手掌之上。
  “你不开心吗?”
  耳畔传来的少女的声音,许安偏过头去,看到了许玉关切的面容。
  那只伸过来,紧紧着握着他手掌的手,正是许玉的手。
  “不是,只是想到了一件事。”
  许安摇了摇头,露出了笑容。
  “阿翁说过,不管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只要还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部落以前经历了白灾,黑灾,好多好多的灾荒,死了很多人,但是现在一切都好起来。”
  许玉拉着许安的手,也跟着许安一起笑道。
  “现在我们有粟米吃、有牛羊吃、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你还让我们到长城的南面来,我们冬天也不会再冻死人了,你看,这不都已经好起来了。”
  “言之有理。”
  许安看着许玉认真的神色,心中有些感动。
  “呜————”
  不远处,号角声已经响起,那是集结的号角声,也是春蒐结束的号角声。
  许安抬头看向前方。
  “正好到了时间。”
  号角声宣告着春蒐正式结束了。
  再度回到林间的空地,空地之上已经站满了军将。
  有人兴高采烈,不过自然也有人垂头丧气。
  许安一眼扫过,只见徐晃、张燕等人旌旗之前,都陈列着不少的猎物。
  这其中最为夸张的吕布的旌旗前方,猎物几乎堆成了小山,甚至引得了众人的围观。
  清点猎物自然有专门的人员。
  不一会了,所有军将狩猎的所得皆是被清点清楚,名录也送到了许安的手上。
  许安扫了一眼名录,果不其然,第一名正是吕布。
  吕布射术精湛,军中有飞将之名。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一手恐怖的射术,穿杨贯虱,百步摘叶。
  后面两人也没有让许安意外,第二名是徐晃,第三名则是张辽。
  只是看到名录上第四个人的名字时,许安脸上却是突然有些惊诧。
  “怎么了?”
  阎忠握着绢扇走了上来,他看了许安的迟疑。
  “名录有什么不对吗?”
  许安将名录交给了阎忠,指着第四个名字问道:“军师,知道此人吗?”
  阎忠顺着许安手指的地方看去,瞬间便明白了许安为什么停住了。
  “你是说庞德啊,明公不认识实属正常,这是庞家的小子。”
  许安一楞,他想了起来,紧接着问道:“莫非是庞公家的子侄?”
  “不错,正是庞令君家的子侄,这小子以前我就觉得其略有不凡,想不到这一次的春蒐居然夺了曹性的第四名。”
  太平道下设内务司,外务司、农政司等司,都是掌司者被成为令,因此称呼也被称为令君。
  许安口中的庞公和阎忠口中的庞令君正是指的外务令庞渤。
  阎忠摸了摸胡须,看着名录笑着说道。
  曹性的射术过人,军中除去吕布、徐晃、张辽外,就属他的射术最好。
  本来第四名非他莫属,但是此时庞德突如其来,他却是被排在了庞德的下面。
  “他庞家倒是出了一个人物啊。”
  许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他麾下的将校,除去一众黄巾军的旧党外,譬如吕布、张辽、徐晃等将校,都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
  甚至当初势力低微之时,为了劝服徐晃。
  许安不惜是以身犯险,亲自前往军营之中,劝降徐晃。
  虽然当初也算是做了一些准备,不过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太过于危险了。
  而这一次庞德的突然出现,居然是以这种形式。
  许安看了一眼阎忠,他万万没有想到。
  阎忠还真算的上他的贵人,不仅是帮他补足内政人才短缺的情况,这一次还给他送了一员大将。
  虽然现在庞德年岁尚轻,但是能名流青史,而且被称之为名将的人,岂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