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公倒是好计谋。”
王国眉毛微扬,冷笑了一声。
“皇甫嵩、董卓两人领着汉军主力就屯驻于司隶的右扶风,庞公是想要我等拖住汉军主力,好让黄巾军和张举可以轻而易举的夺取冀州?”
“庞公的主意未免打的实在是太好了吧。”
王国抬起手,做了一个送客的手势。
“庞公仅凭几句危言,却想要我凉州军替你们做马前卒,替你们牟利,恕难从命。”
庞渤神情自若,并没有因为王国发怒,面上有丝毫的改变,他似乎早就料到王国的反应。
“合众将军此言差矣。”
庞渤轻轻摇了摇头。
“皇甫嵩、董卓合兵不过四万余人,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凉州军连战连捷,凉州并不足以供养你们麾下如此多的军兵。”
王国双眼微眯,盯视着身前的庞渤。
“你们屯兵于司隶周边,早有南下进攻意图。”
庞渤手中的绢扇,再度落下。
王国顺着绢扇看去,发现庞渤的绢扇正落在地图上凉州的下方。
韩遂、马腾两人面上也露出了些许讶色。
庞渤云淡风轻的笑道:“你们的目标就在此,不管我等如何行事,你们今年必定会对这处发动攻击,可对?”
王国面色微沉。
庞渤手中的绢扇所指的地方,正是司隶校尉部的陈仓,也是他和韩遂、马腾三人进攻的地方。
韩遂和马腾同时看向王国,王国面色阴沉,没有言语。
韩遂、马腾对视一眼,王国的面色不似作伪,而且他们也觉得王国应该没有和庞渤勾结的必要。
庞渤心中对许安又敬佩了数分。
因为关于凉州军将要进攻陈仓的消息,也是许安告诉庞渤的。
甚至于大部分的说辞,都是许安口述给庞渤的。
庞渤见王国三人心绪稍定,于是又继续言道。
“我军的意思并非是想要凭借凉州军的侵攻,吸引汉军的注意,趁机获利,占领冀州。”
“汉帝抽调各处精锐,编练西园禁军,得精兵近两万人,若是在合众将军进攻陈仓之时,汉廷调动西园禁军前来陈仓支援,不知道将军可有胜算?”
庞渤手中绢扇移到了地图上河东郡的标识处。
“河东郡,汉军扩招已有万人,於夫罗等匈奴胡骑有上万之众,我军会在七月之时,进攻河东郡,先行吸引汉军的注意力,并确保你们在随后进攻陈仓的时候,河东郡绝无援兵支援陈仓。”
“八月初,张举军南下,我军东出太行山,此时必然会引起天下板荡,凉州军可以稍等半月,再行出兵,西园禁军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王国并没有急着言语,而是审视着身前的地图,思索着庞渤的言语。
韩遂、马腾二人相视一言,也没有抢在王国的前面说话。
庞渤泰然自若坐在亭下,握着绢扇,静心等待着王国三人做出决定。
沉默良久。
王国的视线,从身前的地图上收了回来。
他谨慎的扫视了韩遂、马腾两人一眼,打量了一下他们的神情,这才开口提出了问题。
“联盟之事,不是不可,但有一事我想问庞公。”
“合众将军但问无妨。”
庞渤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笑容,王国现在已经是落入了网中。
“黄巾军如此用心,甚至甘愿先行进攻吸引汉军注意,成全我等,肯定是有更大的图谋才会如此行事,我需要知道。”
庞渤缓缓站起身来,义正言辞道。
“合众将军多虑了,汉室虽然衰微但余威尚存,我等若不能同心并力共抗汉室,又如何能有胜算?”
“不过。”
庞渤话锋一转。
“我军也确实有一事相求。”
王国心中冷笑了一声。
这些豪族出身的人,果然是虚伪非常,满口的仁义道德,满口的大义。
不过王国面上还是没有露出讥讽的神色,反而是精心听着庞渤的言语。
“诸位且看并州之地。”
“上郡如今再汉廷之手,现在我军只占据雁门、定襄、太原、上党、西河五郡,其余三郡,皆在匈奴手中。”
“因为北方匈奴的缘故,所以我军大量的军队都被牵扯在长城一带,难以专心对抗汉军。”
“我军少骑卒,出塞作战处于劣势,就算取胜,却也没有办法扩大战果。”
王国微微阖目,摸着胡须问道。
“庞公的意思,是想要我等和你们一起进攻匈奴?”
“不错。”
庞渤点头应道。
“匈奴部此时正陷入内乱之中,羌渠单于身死,匈奴各部叛变,羌渠产于长子於夫罗被困于河东郡。”
“现在匈奴分裂成两三股势力,谁也不能压服谁,正是北逐匈奴之良机!”
“凉州工匠短缺,但我并州却并不缺乏工匠,只要击败了匈奴,掌控了商道,我等双方还可开互市。”
“商路打通之后,我军愿意以粮草、武备换取凉州的战马。”
王国眼神微亮,他之前只清楚羌渠单于身死,汉军不放於夫罗回国,但是却没想到匈奴部已经如此的混乱了。
这倒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可以让他把手伸到并州的地界。
而且,还可以获得他现在最为需要的武备和粮草。
只不过,王国还是要确定消息的真伪,他不能因为庞渤的三言两语便选择了相信。
匈奴各部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不能贸贸然惹上一个强大的敌人。
而且出兵的时候,也要慎重计划。
不然若是因此削弱了自己的实力。
那么现在看起来的老实韩遂和马腾,很大的可能会将他连骨带皮都吞吃下去。
“合众将军对我所说的话,可能还有些疑虑,实属正常,凉州西北的羌人和鲜卑人多有交道,合众将军尽管可以向住在匈奴部族附近的鲜卑人询问,问问匈奴人的情况。”
庞渤收起绢扇,将地图推上前了一些言道。
“若是三位将军同意,出兵之时,就定在今年的三月一日。”
“我军可出骑卒一万,步卒两万北上进击匈奴。”
第三百一十章 联幽结凉
就在庞渤劝说凉州军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肥如城。
黄巾军派来的使者也进入了肥如城中。
张举、张纯麾下有数万大军云集在肥如城,此时的肥如城城外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良田被践踏,房屋被焚毁,只有城中尚有完好的建筑。
田仲带着随性的骑士在一名张举军军官的带领下,走入了肥如城中。
肥如城中喧嚣无比,大量的兵丁来往其中,不时传来几声喝骂。
田仲冷眼看着周边的混乱的场景,没有言语。
来往的骑士马背上,有捆绑着妇人的,有背负着财物的。
乌桓人,张举手下的汉兵,露出一张张或狰狞、或疑惑、或好奇的脸庞的看向这队头裹着黄巾军的骑士。
但是那些乌桓的骑兵和汉兵,没有人敢过来拦住田仲一行人的去路。
他们都认得那些开路的骑士。
那些身披着铁甲,身罩着蓝青战袍的骑兵,正是张举的亲兵卫队。
越临近肥如城的府衙,街道上越是整洁,也越发的安定。
田仲等人从马上下来,跟随着张举的亲兵走入了府衙。
又行了半刻钟,带路的张举亲卫停在了一处看起来颇大的庭院外。
亲卫在门外大声喊道:“太平道使者,带到。”
稍许片刻,庭院中便传出了回应。
“请太平道使者,入内!”
站在门外的卫兵放开了道路,田仲整理了一下衣袍,从身后甲士的手中接过一只木匣,缓步走入了庭院。
通过院门,内里有一处颇大的房舍。
田仲在庭院中侍从的指引下,也是走入了房舍之中。
房舍中此时正坐着三人。
一人身穿玄黑的深衣坐在首座,另一人身着戎装,披着一身蓝色的战袍正襟危坐于右首,另一人却是披散着头发,则是穿着裘衣,盘腿坐于左首。
田仲看着三人的座次,装束,也猜到了这三人的身份。
首座自然是号称天子的张举。
至于右首穿着戎装坐的应该便是张纯,左首那穿着裘衣的人,披发左衽者多半便是丘力居。
田仲将手中的匣子放下,先作了一揖。
“太平道符祝田仲,拜见陛下,拜见安定王,拜见乌丸大人。”
张举听到田仲称呼自己为陛下,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黄巾军如今正是如日中天之势,屡败汉军,声势与凉州的叛军不相伯仲。
田仲作为使者肯称呼他为陛下,也不是说证明了黄巾军对他的态度吗。
一旁本来是面色颇为严肃的张纯,看到田仲的态度和行为,也是面色稍缓。
“免礼,免礼,还请田符祝就坐。”
张举笑着拍了拍手,房舍中的侍从立即在一处空置的案桌上,摆放了饭食和酒菜。
“谢过陛下。”
田仲在作了一揖,在案桌后坐了下来。
看到张举和张纯两人的面色放缓,田仲心中却是暗笑。
只不过是一句随口的称呼罢了,这张举还是真是好笑,居然自称天子,还想要代汉为帝。
不过占据了三四郡的地盘,还没有稳固,便迫不及待称帝建制。
这样除了吸引汉帝国的注意力,引得汉廷调动大军来围剿外,唯一的用处或许就是满足其虚荣心罢了。
不过有人主动做这个出头鸟,许安倒是乐见其成。
田仲双手捧起木匣言道:“此乃我太平道大贤良师赠予陛下的礼物,还请陛下收下。”
房舍中的侍从在张举的授意下,从田仲的手中的接过了木匣,呈到了张举的面前。
“这是?”
木匣打开,一套玄黑色的衣袍出现了张举的面前。
玄黑色的衣袍之上,放置着一顶冕冠放于其中,前后各有十二旒白玉串珠。
张举面色有些疑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田仲先行一礼,笑道:“听闻陛下登基,大贤良师特命能工巧匠精心缝制了天子的冕服,作为赠礼,以示我太平道交好之心。”
“大贤良师,有心了。”
张举满面笑容将木匣中的冕冠捧在手中,仔细的打量着,越看越是心喜,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意味。
不过张举虽然受到了冕服颇为欣喜,但他也没有忘记正事。
“田符祝,此行来应该不是只为送上这一件冕服吧?”
田仲再作一揖,笑着言道:“陛下远见而明察,某这次来确实是带着大贤良师的嘱托。”
听闻田仲言语,有道是花花轿子抬人高,张举的眉眼都带上了笑意。
虽然知道田仲是再奉承,但是张举的心中还是无比的舒畅。
张举笑眯眯的说道:“田符祝,但说无妨。”
“如今幽州已经再无可当陛下天兵者,陛下的目光定然是放眼这天下,而不单单是这幽州一地。”
“那是自然。”
张举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此时张举心情正好,当即言道。
“幽州汉军不过螳螂,想要以臂当车,朕麾下从者数十万之众,平定幽州之后,不日将会南下进取冀州。”
“陛下真雄才大略矣!”
田仲双目一亮,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不过虽然陛下拥兵数十万,麾下精兵强将无数,但南下进取冀州却是也会有些阻碍啊。”
田仲话锋一转,引得了张举、张纯还有丘力居的注意。
三人都看向田仲,想要听听田仲的想法。
“汉军地方郡兵虽弱,但那五校禁军,三河的铁骑却是天下少见的精锐,更不用提那挑选各地精锐组成的西园禁军了,而那卢植、皇甫嵩又皆是当世的名将。”
“汉廷改置州牧,广招郡兵,兵锋亦是越发的锐利。”
田仲微微摇了摇头,偷眼打量着三人的脸色,见到三人面上露出些许的迟疑,便知道自己的话语起了作用了。
“不过在陛下大军的铁蹄之下,冀州自然是陛下囊中之物,但是陛下这边也免不了死伤一些军兵,这却是有些不妥。”
张举摆了摆手打断了田仲的言语,笑着说道。
“田符祝定然是心中已经有了良策,所以才如此言语吧,田符祝直言即可,我张举一贯喜欢直来直去。”
虽然田仲的奉承他听得颇为舒坦,但是还不至于到忘乎所以的地步,他的思绪还是十分之清醒的。
第三百一十一章 错综复杂
“既然陛下如此说了,那么在下也便也直言。”
田仲笑着说道。
“我军已和凉州军达成同盟,约定攻守互助,陛下有进取冀州之心,我等与汉室亦有深仇,弗与共戴天。”
“若是陛下起兵南征,我军愿意和凉州军起兵响应,我军从并州进击河东、冀州两地,凉州军自凉州出发,进逼汉廷司隶校尉部右扶风地区。”
张举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杯中的美酒,思索着田仲话中的信息。
幽州也算是苦寒地,就算是劫掠,也没有收获多少的钱财,张举麾下有大量的军兵要养,还有丘力居等人麾下的乌桓骑兵,需要钱粮供养。
冀州人口众多,又有不少的精兵强兵,而且现在还在整军备战之中。
不管是为了钱粮,还是为了打击汉军的动员能力,张举都不得不派兵南下进攻冀州。
若是黄巾军和凉州军愿意同时起兵响应,那么张举军所受到的压力自然是大减,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只是,张举从不相信天下会有这等的便宜事。
张举偏过脸去,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控制着脸上的表情,淡淡的说道。
“你们黄巾军愿意配合我军进攻冀州,就算攻陷汉军城池,却也是无险可守,毫无用处,对其百害而无一利可图,天下怎会有这等的便宜事?”
“陛下容禀。”
田仲偷眼看了一眼张举的脸色,却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光和七年,我太平道起事受挫,数年以来,汉廷在天下各地皆是大肆捕杀我等太平道信众,青州、冀州等地的信众皆是不堪忍受,请求黄天庇护。”
“大贤良师仁德,不忍信众在汉地如此困苦,想要将其接至并州,但冀州汉军颇多,我军兵力实难以为继。”
“正好陛下有南征之心,所以才使在下携礼而来,结两家之好,陛下夺取冀州城池郡县,我军只需要接回我太平道信众便可。”
张举面色有些惊讶。
等待了半响,却还是没有听到田仲再次开口。
张举用手肘撑着案桌,有些诧异的问道。
“只是如此?”
田仲恭敬的作了一揖,郑重道:“只是如此。”
张举面色狐疑的打量着田仲。
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黄巾军为少数的信众安危,便愿意起兵响应,确实出乎了张举的意料。
但是田仲语气坚定,眼神清明,面色更不似作伪。
张举做梦都想不到的是,田仲的口中那些少许的信众,到底是有多少。
光和七年,百万黄巾军覆灭,在张举看来许安想要解救的太平道信众,最多不过也就数万人。
张举向着一旁的张纯投来的征询的目光。
张纯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转而向着田仲言道。
“田符祝暂且回偏厅等待片刻,这等大事,须得好生商量一番。”
田仲站起身来,笑着说道:“自然,自然,那么在下就在偏厅等待召见。”
一名亲卫走上前去,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田仲便随着那亲卫走出房舍。
等到田仲走出房舍。
张举这才重新开口,向着丘力居和张纯问道。
“你们觉得这个田仲说的如何?”
张纯双目微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