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116章

黄天之世-第116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因为这有违于立嗣以嫡长子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这次得病也让刘宏也清楚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所谓的万寿无疆,长生不老只不过是奢望罢了。
  横扫六合、雄才大略的始皇帝、开辟大汉天下的太祖高皇帝也难逃生死。、
  冥冥之中刘宏似乎有一种感觉,可能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了。
  刘宏握着蹇硕的手,轻声言道:“蹇硕,这深宫之中不知道潜藏了多少的危险,你须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朕与张让、赵忠等人已生间隙,初时无事但日久必定堪忧,日后我的饭食、汤药、皆有绣衣使者负责。”
  实际上掌控宫廷的还是刘宏,但十常侍也并非毫无根基,长久以来,刘宏知道十常侍肯定在这深宫中培养了不少的党羽,这些事不得不防。
  或许自己的这病,迟迟不好,可能就是……
  刘宏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已经是生出了疑心。
  宫灯昏暗的灯光中,刘宏在蹇硕的扶持下终于走回了厚德殿。
  屋外的风渐渐的变得张狂了起来,呼啸的风吼让刘宏的身躯有些轻飘飘的感觉。
  蹇硕服侍着刘宏在床榻上躺下,又让人熄灭了半数燃着的宫灯,让灯火稍微黯淡一些,不至于刺眼。
  困意袭来,刘宏也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梦中光怪陆离的景象接踵而至,解渎亭时的惬意时光,初入宫廷的慌张无措,种种之前的发生的事情也一件一件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蹇硕看着床榻上熟睡的刘宏,慢慢的退出厚德殿。
  殿外依旧是漫天的繁星,皓月当空,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从未有过改变。
  纵使这地上的王朝、国家变了一遍又一遍,但天空之中依旧是有数不清的星辰,皎洁的明月。


第二百六十一章 晋阳阅兵
  中平四年,七月二十日。
  太原郡晋阳城外,黄巾军大营人嘶马沸,激昂的战鼓声中,无数黄巾军的军兵跟随各自队伍的旌旗快速的向前行去。
  一道道营门被打开,一面面土黄色的旌旗被黄色的潮水簇拥着涌将而出。
  晋阳城南面的城墙外,此时正聚集着大量的百姓,他们现在对黄巾军的畏惧感已经少了很多。
  黄巾军进城甚至可以说是秋毫无犯,而且晋阳城现在也是属于军管,军管之时甚至比晋阳城还归属在汉军的统治之时,治安还要好上数分。
  黄巾军营寨这次闹出来的动静根本没有刻意的隐瞒,甚至还大张旗鼓的宣扬了一番。
  于是整个晋阳城乃至周边的乡聚都知道,黄巾军将要出征,收复现在被匈奴人占据着的西河郡。
  这也引得了为数不少的百姓围观,自五月西河郡被匈奴人占领后,太原郡的百姓便是人心惶惶,胆颤心惊。
  西河郡临近太原郡,匈奴人的游骑日行百里,如果没有军队保护,要不了多久,匈奴的骑兵便可奔袭至太原郡内,肆意劫掠。
  这也是为什么黄巾军宣布要出兵收取西河郡,这么多的百姓出来围观的原因之一。
  辰时七刻(8。45),晋阳城城南的空地上,大量的尘土被扬起,无数裹着黄巾的军卒面色肃穆,持枪握戟排列着整齐的军阵,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纵使校场之上还有队伍、部曲源源不断的汇入军阵,但依旧没使得这些军卒丝毫的分心。
  黄巾军以曲为单位,这是黄巾军在平原地带结成的军队最常用规模,在空旷地带时,黄巾军的军兵也大多是以曲排列成阵。
  “隆隆隆隆隆隆……”
  凌乱的马蹄声响起,四面高大的土黄色旌旗率先出现了众人的眼前,随后更多的黄旗一同展开。
  随后哗啦啦的流水之声随之袭来,好似山间瀑布飞流直下一般,那是旌旗在风中被吹起发出的猎猎之声!
  郭大贤和左髭丈八两人站在城门处,看着远方正在集结的黄巾军军兵,皆是满脸的笑意。
  左髭丈八看着远处呼啸而来的骁骑营,由衷的感叹道:“真不愧是大贤良师啊,这么多的骑兵,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四千人啊,这声势……真是浩大啊!”
  左髭丈八颇有些跃跃欲试,只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太行北部就属张白骑声势浩大,麾下有上千的马队,但和大贤良师建立的骁骑营相比,张白骑的马队不过是一个笑话。”
  提到张白骑,左髭丈八面色微变,询问道。
  “听说张白骑杀了平汉、大计,还想杀刘石,这可是真的?”
  郭大贤严肃的点了点头,言道:“刘石事先警觉,从一侧偏门冲了出去,后面从山崖上跳下去,命大才逃过了一劫。”
  左髭丈八咂舌道:“张白骑这是不要命了吗?雁门郡的汉军收拾他跟收拾蚂蚁一样,也只能乖乖投降,张白骑这杀才居然敢叛变?!”
  郭大贤冷笑了一声道:“张白骑手段狠辣,做出这些事也不足为奇,如今他吞了平汉、大计、刘石的部曲,号称十万众,恐怕是以为能凭借着山川地势抵挡住我们的进攻。”
  “而且也是算准着我们和汉军鏖战的时候发起的叛乱,只不过他万万想不到,我们攻取并州的速度如此之快,只怕现在已经是后悔了。”
  左髭丈八笑着附和道:“郭兄果然对形势看的通透。”
  花花轿子抬人高,郭大贤也是重新带上了笑意,他看了一眼远处正在集结的黄巾军,继续说道:“张白骑蹦跶不了多久了,之前张白骑带兵南下攻略山寨,凡有不从者,皆杀之,收拢了一大批贼匪,但也让很多贼匪人人自危。”
  “而且不止有我们几人看的清形式,现在大贤良师带兵占了并州,大部分的贼匪都不愿意投到张白骑的麾下。”
  左髭丈八不屑的说道:“现在投靠张白骑那不是自找死路吗,嫌命长才和我们黄巾军作对,也就张白骑这个脑袋缺了一根筋的人,才会叛乱。”
  郭大贤点头道:“刘石逃得一名,现在已经是动了真怒了,那些不愿意投靠张白骑的人,还有之前得过刘石恩惠的人,现在全都举击在刘石旗下,前前后后倒是也让刘石聚齐了大几千人。”
  谈起刘石,左髭丈八和郭大贤其实都有些忌惮。
  刘石其人颇重义气,手下也聚集了不少的贼匪,不过此人倒不像其他的贼匪肆意劫掠,他是贫苦人出身,劫掠的对象,只有山外的那些地主豪强,而且也将余粮送给周边的百姓。
  这也倒是让刘石收拢了一些民心,当初左髭丈八等人统领的黄巾军也和刘石是盟友。
  不过让左髭丈八忌惮的原因,却不是刘石的名望,而是刘石的勇猛。
  当时山外的汉军不愿意放弃太行山的控制权,派兵前来围剿,刘石带兵对阵七百余名汉军,带着亲卫一路冲入汉军的中军,阵斩了汉军的军候,直接一战成名。
  “据说刘石,当时发现张白骑神色不对,便想要出门,张白骑摔杯为号,埋伏在房间外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刘石扛着案桌作盾牌,拿着立着灯台做武器,一路杀将出来,但是山寨门被关走脱不得,他一发狠跳下的山崖,逃得了一命。”
  郭大贤谈论起刘石,倒是颇为推崇。
  “这个仇,想必刘石马上就可以报了。”
  左髭丈八嘿嘿一笑。
  “这次前去太行山的,可是我们的军师阎忠,攻略上党的计划,就是阎军师制定的。”
  “葵城之战时,阎军师就是前军的指挥,祖茂和韩当两名汉军的猛将,就是死在了阎军师指挥的军兵围攻之下,若不是孙坚跑得快,只怕是也要折在阵中。”
  郭大贤点了应和道,黄巾军中众人都只把张白骑当成了跳梁的小丑。
  谈话之间,四千余名黄巾军的骑士已经翩然而至,四千余名衣甲俱全的骑兵带来的冲击力简直是无与伦比。
  纵使城外那些在看着热闹的百姓知道,这些黄巾军的骑兵并不是冲着自己而来。
  但还是有不少人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去,甚至如果不是因为有黄巾军的军兵在维持着治安,可能都要发生大规模的踩踏事故。
  郭大贤斜眼看向旁侧,但他这本来只是随意一睹,但却发现了险情。
  就在他的身旁不远,众人向后退却之时,有一名少年避让不及摔倒在了地上。
  “小心!”
  郭大贤急声喝令道。
  维持治安的军卒也发现了这处的险情,许安知晓有很多百姓聚集在城外观看黄巾军的部曲出佂时,所以也安排了很多军卒来维持治安。
  毕竟这种情况下若是发生了什么踩踏死伤,对黄巾军的名声有污,风言风语更为伤人。
  “止步!”
  维持治安的一名黄巾军的队率当即喝道,所幸那少年离黄巾军的军兵稍近,人流也不是太过拥挤,而且那少年倒地但也没有太过于惊慌,而是继续向后倒着爬去。
  听到黄巾军喝令的人群为之一滞,也给了那郭大贤一个机会。
  郭大贤分开身前数人,一把抓住那少年的衣领拉出了人群。
  他本以为这少年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惊魂未定,应该是一脸惊慌失措,但这少年却是一脸兴奋,双目清明。
  郭大贤安慰的话都其生生的被塞回了肚中。
  左髭丈八也是一脸的奇怪,疑问道:“莫非是被吓傻了?”
  郭大贤拍了拍那少年的肩膀,问道:“可有伤到?”
  郭大贤曾经是太平道中的传道的符祝,之前响应起兵之前,他一直都尊崇着大贤良师张角的教诲,在各地治病救人,接济穷人,收纳教众,通医理。
  这少年眼神清明,根本不像是被吓到的样子,不过郭大贤还是他被踩到有内伤。
  “我没事。”那少年目光炯炯看着郭大贤。“请问将军,我可以加入黄巾军吗?!”
  郭大贤、左髭丈八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请问将军,我可以加入黄巾军吗?!”那少年又将声音提高了几分。
  众人听着真切,引得人群议论纷纷。
  有人在人群找着他的家人,“这是谁家的孩童,他父母不在吗?”
  “怎么会想要加入……”有人低声细语。
  “你父母在何处?”郭大贤笑着回绝道,“战场征战可不是说笑,更何况,我们黄巾军现在规定只允许招募太平道中人。”
  “我父母不在此处,我是偷跑的出来,我听说黄巾军的大贤良师许安今天会来城南阅兵,你们要出征西河郡,特地跑来的。”
  那少年像模像样的做了一辑。
  “既然黄巾军只收太平道中人,那将军可以渡我想入道吗?”
  郭大贤打量着眼前的少年,此人身穿锦袍,谈吐不凡,仪表堂堂,定然出身不低,定然是富贵人家,甚至可能是豪强子弟。
  但豪强、富贵人家的子弟为何会想加入他们的黄巾军,要知道豪强之家和黄巾军可是天然的对立。
  许安领导黄巾军后,虽然手段没有以前激进,但是被许安平灭的豪强士族也不在少数。
  “你是哪家的子弟?”
  “太原郡榆次郝家!”那少年并不畏惧,朗声答道:“我叫郝昭,今年十四。”
  郝昭看到郭大贤没有言语,又言道:“将军难道因为我是富家子弟,便不愿意招收我入道从军?”
  郭大贤一阵头大,没想到救人却救出个麻烦。
  四面的议论声好像更大了一些,郭大贤也不敢乱言。
  现在军中确实没有什么世家豪强子弟,那些豪强,那些世家,无一不是和黄巾军是处于对立的地位。
  郭大贤目光微凝,他其实对这些豪强士族并没有什么好感,但他现在也不得不慎重。
  归降的汉军有一票军官皆是并州的豪强出身,如果他一口回拒,传出去万一说黄巾军不肯接收富家豪强的子弟,只怕是归降的汉军会产生怨言。
  郭大贤可不想因为这个干扰到黄巾军的内部。
  “你今年不过十四岁,年岁尚小……”
  郭大贤组织着语言,正待回绝,这时候城南黄巾军集结之地,传来一声低沉的角号音,紧接着震天的呼喊声已经传播而来。
  左髭丈八转头看向郭大贤,提醒道:“巳时了。”
  而就在这时,城中也传来噪杂的声音,一浪一浪的声响从晋阳城中传来,还夹杂了马蹄叩击在地上的声音。
  “大贤良师将至,戒备清道!”郭大贤也不顾得再管郝昭,急忙走上前去,对着两侧的军卒发号施令,又对着一众百姓言道。“诸位且稍退。”
  “踏踏踏踏踏……”
  急促的马蹄声袭来,一面土黄色大纛旗当先而出。
  许安身披土黄色的战袍,头戴鹖羽铁胄,身披赤炼铠,骑着一匹枣红马当先而出,身后十数名将校护在在两侧团团而出。
  身披重甲的黄天使者手持盾戟紧随后阵,玄黑色的甲胄保护着他们的身躯,狰狞的面甲将他们的面容也遮挡不清。
  两侧围观百姓也皆是寂静了下来。
  这样的面具戴上,若是晚上看到了只怕多半以为这是不知道是哪里涌出来的恶鬼。
  而且这些人的动作似乎都一模一样,好似传言中撒豆成兵,黄豆化身而成的力士。
  不少人的心中对这些戴着面甲的黄天使者产生了畏惧,莫非真是道术所化?
  枣红马缓步向前,许安看着四周的百姓的反应,不由暗自点头。
  收复西河郡的计划制定了下来后,许安准备派遣吕布等人配合停留在蒲子城的西河郡郡兵收取西河郡。
  灵光一现,便想到了出征前举行阅兵大典。
  他先是派人在市井乡聚散播黄巾军即将收取西河郡的消息,随后又大张旗鼓的筹划出兵的举动,使得并州几乎人尽皆知。
  随后又命人散播流言,将之前在上党郡那些传言都传播了出去,比如太行黄巾是山中的精怪所化,木哨音锁魂之类。
  还加上了一条消息,一是许安自己是黄天在人世间的化身,而身旁的黄天使者还有护卫,都是用撒豆成兵的道术所化作的道兵,目的就是保护黄天在人间的化身不遭受伤害。
  这些都是鹰狼卫在上党郡听到的流言蜚语,递上交给了许安。
  许安思虑了一番,觉得这样神化黄巾军还有自己,并非不好,相反还会使得普通的百姓归心,信服。
  古来那些统治者,亦或是想成大业者都会做类似的事,神话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来使人信服,收拢人心。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意思是天命玄鸟降人间,简狄生契商祖先,住在殷地广又宽。是天帝命令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
  宣誓商王朝的正统性。
  而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他们事先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鱼肚中。
  后来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附近的古庙里,在夜里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兴,陈胜王。”
  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等等,这些皆是通过神话故事来神化自己,使得别人崇敬的例子。
  许安是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自然是更好神化。
  黄巾军本来已经被平灭,是许安重新扛起了黄天的战旗,连战连捷,阵斩朱儁,众人对许安本来就是敬畏有佳,加上传言有相当一部分的军卒和一部分百姓都已经相信了许安捏造出来的身份。
  道兵之说,更是让那些不知道黄巾军训练的方法的普通百姓大为信服。
  毕竟行动如一的军队,实在是难得一见,数百人整齐划一,犹如一人一般。
  一人动则百人同动,一人前行则百人一齐前行,一人止步数百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