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如韭,剪复生!”
凛冽的北风吹动了许安身上的战袍,许安高高的擎起了手中的长戟。
“头如鸡,割复鸣!”
一众黄天使者皆是停下了诵经,接下了许安的言语。
“吏不必可畏!”
许安牵引着座下的枣红马,向前奔驰而去。
”小民从来不可轻!”
成百上千的黄天使者,黄巾军军卒亦是大声的呼喊着。
“咚!咚!咚!”
巨大的黄天战鼓再次被敲响,恍若滚滚的天雷一般。
“全军出击!”
许安手中的长戟猛然挥下,下达了突击的号令。
甲叶铮铮,刀枪如林汇聚而去,汹涌犹如滔天的海啸一般。
土黄色的浪潮向前席卷而去,冲击在匈奴胡骑的骑阵外围,须臾之间,已是带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
阵中,张懿带领着汉军的骑兵,正在疯狂的向前突击。
任何妄图逃跑的匈奴胡骑,定然会被汹涌而来的汉军骑兵给尽数斩杀。
张懿手持马槊,带着一众亲卫甲骑奋战在第一线,他的身上挂着七八枝箭矢,所幸他的盔甲坚固,并没有一枝箭矢能射透他的盔甲。
身前的匈奴的骑阵再次想要越过张懿统领的汉军骑兵,和匈奴军的主力会和,由于突击太过突然,竟然冲散了一处汉军的骑兵。
所幸张懿及时赶到,虽已是年过五旬,但张懿却是宝刀未老,手持着马槊连续斩杀了三四名匈奴的胡骑,汉军的骑兵见到主将如此勇猛,也是奋勇向前,再度击退了匈奴人的进攻。
“使君,匈奴主力正从北面急速赶来。”
李恩策马上前,及时提醒了还在厮杀中的张懿,须卜骨都候正带着匈奴的主力往此处战场而来,匈奴人还有六千余名精锐的骑兵部队。
汉军若是无人抵挡须卜骨都候带领的骑兵部队,便会腹背受敌,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骑兵失去了马速,也失去了优势,面对善射的匈奴骑兵,一着不慎便会有败亡的风险。
张懿回头看去,果然就在北方,一片由黑旗组成的旗海正向这边涌动而来。
“李恩,你带一曲的骑兵留下,配合出营的步卒,拦截匈奴的骑兵,尽量守住缺口。”
张懿早就预想过须卜骨都候可能不退反进的方法,只是危急来临,仍旧是让他有些迟疑。
“吹角,聚兵!”
张懿正了正身上的衣袍,将目光投向北方,坚定的下达了军令。
“呜————”
汉军低沉的号角声在军阵之中响起,在出营之前,这些汉军的骑士就知道会面临着什么样严峻的情形。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踏出了军营。
汉军一众骑兵将校,此时皆是列于张懿的后方,汉军的骑兵在号角声中正在集结。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张懿凝望着眼前越来越近的匈奴胡骑,吐出了一口浊气。
正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称霸诸侯,使天下得到匡正,人们直至今天还在享受着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人们大概已沦于夷狄。
他张懿虽然没有管仲之才,但也绝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并州,让并州数十万百姓,就此沦为奴隶,沦为夷狄!
“大汉的儿郎们!”
张懿策动战马,奔驰在最前方,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马槊。
“随我杀贼!”
“诺!!!”
身后一千四百余名汉军骑士皆是齐声呼应。
“我汉军!威武!”
张懿策马挺槊,身后的亲卫带着那面火红的大纛旗急速的向北移动而去。
“威武!”
一千四百余名汉军骑士,皆是狼嚎响应。
旷野之上,一千四百余名汉军的骑兵,如同浴火凤凰一般展开了双翅,火焰点燃了整块大地。
滔天的火焰,向着那席卷而来的黑色巨浪蔓延而去。
须卜骨都候一身杀意,几乎透体而出,他看到了那面火红的大纛旗。
而张懿也看到了须卜骨都候那面玄黑色的大纛旗。
针锋相对,火红的赤炎和黑色的巨浪猛然碰撞在了一起。
一千四百余名汉骑硬撼六千余名匈奴精锐的骑兵,只一接战,双方便已经陷入的白热化的战斗之中。
马上的骑士,如同草芥一般,纷纷栽落于马下,大量的骑兵被狂暴的冲击力摔在了松软的草地之上,然后被后续赶赴而来的战马,踏成了肉泥。
不论身份的高贵,不论地位的高低,所有的军卒都在奋勇的搏杀,这其中也包括了张懿和须卜骨都候两人。
而就在张懿和须卜骨都候两人鏖战之时,被围困的匈奴右翼也发生了变化了,眼见汉军骑兵大部离去,缺口打开。
被困在阵中的匈奴胡骑,发现了生路,也尽皆放弃了和汉军、黄巾军的搏杀,全部都疯狂的向着那个缺口涌去。
他们不想死,他们南下是为了夺取更多的钱财,更多的粮草,更多的好处,而不是这样毫无意义的死在战场之上。
黄巾军的哨音,汉军的鼓声愈演愈烈。
吕布、徐晃两人的带领的冲击骑兵此时再无阻碍,放开一个缺口,反而加速了匈奴右翼骑阵的崩溃。
李恩也发现了这一情况,他带着张懿留下的四百余名汉军骑兵也加入了屠杀的序列。
匈奴右翼的骑阵正在迅速的走向溃败!
日尽黄昏,天边的斜阳已经有三分之一没入了群山之间。
黄天使者早就被许安投入了战场之上,而后不久,许安也带着亲卫队加入了战场,更加激起了黄巾军的士气。
匈奴左翼的骑兵也迂回而来,但却在白饶的统领的黄巾军后阵的军阵之前,碰的头破血流。
而黄巾军的右阵,却趁机行军到了汉军营垒的北面,切断了南匈奴的前军和营寨内的匈奴人的联系。
第二百三十九章 终了
夕阳西下,血红的夕阳映照在血红的大地之上。
旷野之上,倒伏着的是无数面汉军的红旗,匈奴的黑旗,还有黄巾军土黄色的旌旗。
汉军、黄巾军、匈奴人的尸体堆叠在一起,只有凭借着身上的衣物来辨识他们到底是属于哪一阵营。
鲜血在青翠的草地上流淌,在低洼的地方汇成了一片片血潭,旷野上是满目的疮痍,残肢断臂,死去的战马随口可见。
空气中弥漫着的是那令人作呕,令人窒息的无比浓郁的血腥味。
许安停下马来,鲜血已经浸透了他的征袍。
一开始三军厮杀还有章法,杀到了最后,所有的人都几乎陷入了癫狂的境地,军阵被冲的散乱无比。
匈奴人的骑兵和汉军的骑兵,还有黄巾军的骑兵各自捉对的厮杀着,来回的冲击。
甚至于,战斗进行到白热化之时,连许安都亲自上阵与匈奴人厮杀吗,在许安的盔甲上插着的数支羽箭,正是之前厮杀时的证明。
许安抬头茫然的望向四方,喊杀声仍未断绝,喝骂声,怒斥声充斥在许安的耳畔。
四周是一片犹如炼狱般的场景,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死去的军卒,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嚎。
中伤未死的伤兵,倒伏在地上,兀自的哀嚎着,将死的战马,躺在地上,徒劳的发出着悲鸣呼唤着它们的主人,只是它们不知道是,它们的主人却早已是先它们一步,战死多时了。
旷野之上,万人伏尸,所有黑色的旌旗都已是倒伏在地,视野望去,再无一面黑色的旗帜,有的只是红黄两色的旌旗。
匈奴人已经退却了,汉军和黄巾军的猛攻,彻底的粉碎了须卜骨都候像想要重振昔日匈奴荣光的希望。
天边火红的晚霞映照在许安的眼眸之中,空气充斥着血气更是为其填了数分妖异之色。
“匈奴人退了……”
一名黄巾军的武卒耷拉着臂膀,手中的长戟无力掉落在了地上,和地上的断戈碰撞在一起,发出了“当啷”的轻响。
“匈奴人退了。”
一名浑身浴血的汉军骑士,勒住了战马,看着慌不择路、四散而逃、狼狈不堪的匈奴胡骑,喃喃自语道。
“匈奴人退了!!!”
无数的汉军的军卒皆是喜极而泣,他们高高的举起臂膀,歇斯底里的呼喊着,发泄着心中的情绪。
黄巾军的军卒,亦是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兵刃,向着许安的大纛旗遥遥的欢呼着。
他们击退了北方的来敌,他们护卫住了他们想要护卫的东西,他们所珍视的一切,他们离那梦境之中的黄天之世又再进了一步。
欢呼声响彻云际,这一刻,明明是为仇敌的汉军和黄巾军却如兄弟一般,在一起庆贺着胜利。
张懿抬起头看向天边,匈奴人来时,还是烈阳当空,而如今却是一派日落西山的景象,那光芒万丈的太阳,此时也是荣光不在。
夕阳落日最后散发的余晖,将张懿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
张懿茫然的看向四周,跟随在他身后十数名将校,此时只剩下了两名遍体鳞伤的校官,而跟随着他一同出战的一百多名亲卫骑兵,也只剩下了二十余人。
旷野之上,汉军的红旗稀稀拉拉,而之前旌旗如海一般土黄色旌旗,也是残缺了不少。
欢呼声渐渐平息,浑厚的战鼓声突然在旷野之上响起。
张懿心中一惊,猛然转头看向南方,那战鼓声是从南方黄巾军的大阵之中传来。
“咚!”“咚!”“咚!”
赤裸着上身的黄巾力士,敲响了巨大的黄天战鼓。
浑厚的鼓声顷刻之间传遍了整个旷野。
旷野之上,一众汉军的军卒也是紧张了起来,他们支撑着疲惫的身躯和他们的袍泽紧紧的贴靠在一起,戒备着身旁刚刚还在并肩作战,一同欢呼的黄巾军军卒。
张懿也握紧了手中的马槊,还活着的汉军骑士开始缓缓的向着张懿火红色的大纛旗下靠拢。
现在的汉军已是山穷水尽,黄巾军此时若是翻脸攻击汉军,汉军绝无幸免之理。
但就在他们的身旁的黄巾军军卒却没有一人向他们发起攻击,他们只是向着战鼓声传来的地方缓缓走去。
“咚!咚!咚!”
浑厚的鼓声传遍了整个旷野,头裹着黄巾的军卒,犹如归林的群鸟一般,纷纷返回了黄巾军大阵之中,最终聚集在了那面土黄色的大纛之下。
“哒哒哒…………”
一队黄巾军的骑兵从张懿的面前飞驰而过,甚至没有人往张懿所在地方的看上一眼。
天边的太阳已经快要尽数落入了群山的怀抱,只留下一丁点的边角,夕阳的余晖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血红色。
“呜————”
汉军的营垒也响起了集结的号角声,疲惫不堪的汉军相互扶持着,慢慢的集结在了张懿的大纛旗之下。
张懿强自支撑着身躯,不从马背上倒伏下去,不远处黄巾军已经快集结完毕了。
所有的黄巾军都已经全数撤出了汉军的营垒,黄巾军并没有丝毫攻击汉军的意思。
张懿遥望着不远处的那面土黄色的大纛旗,一时间竟然有些恍然。
昔日许安寇并州之时,沿路对乡间聚落的百姓秋毫无犯,入城之后也只是劫掠官府、豪强。
就算攻入晋阳城,只是劫走了粮草,武备,并没有大肆劫掠,烧杀抢夺。
就在今日,张懿带兵被南匈奴部围困,外无援兵,再无退路,只有背水一战,他从没有想过是许安从永安城带兵一路疾驰而来,驰援汉军击退了匈奴人。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张懿喃喃自语道,这是许安在送来的帛书最后写下的一语。
“束发右衽,披发左衽,衣冠之争不可让……”
张懿抬头看向不远处许安的大纛旗,他想起了朝堂上那些喋喋不休,正义凛然,私底下却各怀鬼胎诸公,他想起了宠信十常侍的天子,他想起了卖官卖爵的笑话。
“太平道……非妖魔也……”
第二百四十章 逼迫
“使君。”
李恩看到张懿发愣,策马上前轻声提示道。
“许安好像要过来了。”
张懿睁开了双目,飞向天边的思绪也被拉到了现世,将目光投向了前方。
许安土黄色的大纛旗正向他这边缓缓而来。
土黄色的大纛旗下,数百余名黄巾军的骑兵正簇拥着许安而来。
张懿双眼微眯,他注意到了大纛下,那名骑乘着枣红马,身穿赤炼铠尤为鲜眼的许安。
也看到了环卫在许安身旁,那七八名各持兵刃,重甲在身的威武战将。
随着许安越行越近,张懿终于是第一次见到了许安的面目。
真是年轻啊……
这是张懿的第一想法,就在张懿眼前,这名被一众黄巾军的战将护卫在中央的,天下黄巾的领袖,不过才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张懿看着自己沧桑的双手,一时间有些默然。
他想起了自己年少之时,也是那般的意气风发,他手持长剑,慷慨激昂,想要为国家做出一番功绩。
他抬头再度看向许安,看向身前的一众黄巾军骑士,他从许安和眼前一众黄巾军骑士的身上,看到了一种朝气,那是一种独属于年轻人的朝气,犹如初生的朝阳一般。
许安此时身上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的征袍还未更换,盔甲的羽箭都还没有拔下。
座下骑乘的枣红马毛发本来就是红色,如今因为沾染了鲜血,更是衬托出许安的威势。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张懿笑了笑,念出了许安在帛书上写的话。
许安先是有些惊讶,随后脸上也露出了微笑,笑道:“久仰使君声名,今日一见,果然不负盛名。”
“只是使君与我共抗匈奴,却是打算如何向朝廷交代。”
张懿有些怅然,言道:“束发右衽,披发左衽,衣冠之争不可让……你在帛书中已经如此言语,我又怎么能拒绝……”
“我没有管仲本事,可以平灭夷狄,作为并州刺史,多年以来只是让南匈奴部表面臣服,只可笑,我与匈奴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却还不能明辨小人,中了匈奴人的奸计。”
张懿闭上了双目,沉声道:“此战若败,并州不存,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沦为奴隶……”
“若是并州百姓遭此横祸,以致披发左衽,我张懿,虽万死犹未能偿其罪孽也。”
张懿顿了顿,向北做了一辑道。
“通敌之罪,与他人无关,此间罪责皆由我张懿一人承担。”
张懿盯视着许安的面色,询问道:“如今匈奴已退,敢问许将军有何打算。”
虽然黄巾军暂时休兵,但若是再度发起攻击,汉军仍然毫无胜算,虽然张懿知道许安多半不会如此行事,但是还是发问道。
许安没有回答张懿的问题,反而是说出了自己原本的计划:“我得知了河东郡南部汉军的调动,获知了你们的动向,所以带兵入驻永安城。”
“本来的设想,是等到你们约定进攻的时候,埋伏伏兵于永安城北面,两面夹击你部,就在永安城击溃你统领的部曲,进而夺取太原郡。”
“一旦太原郡丢失,雁门郡、西河郡唾手可得,如今大汉乱象已起,图谋并州,等到大乱一起,便可再定中原。”
张懿听到了许安的布局,心中也是惊颤不已,这是情报的差距,汉军并不知道许安已经进入了永安城。
所以如果南匈奴部没有南下,那么局面定然如同许安的设想,面对一万多名黄巾军精锐两面夹击,汉军几乎没有一点胜算。
“鹰狼卫……”
张懿面色严峻,打量着许安。
此人明明如此年轻,却远见非凡。
鹰狼卫的消息现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