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妻为大都督 >

第347章

妻为大都督-第347章

小说: 妻为大都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石颔首言道:“官家,谢君豪其人较为贪财恋权,名下一直从事着众多的生意,然要论赚钱,当属这荣君号为主,荣君号乃声名遐迩的羊肉供应大商,其时常在中原各地收购山羊,然后进行运输贩卖,赚取其中差价,洛阳西市更有其庞大的店铺店面,进行大宗货物交易,而因谢君豪的支持,中原各地的官府对荣君号也是颇为照顾,拿洛阳城来说,羊肉十之七八,均是由荣君号供应。”
  听到如此消息,陈宏显然有些不高兴,站起身来负手在殿内踱得几圈,这才转过身来问出了他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那齐王可与这荣君号有所关联?”
  王安石冷笑了一下,语气有种发自内心的轻蔑:“官家,两人长期狼狈为奸,答案不言而喻,还需多说么?”
  闻言,陈宏轻轻颔首,对着崔文卿言道:“小崔爱卿,若是其他事情,对朕来说也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然而谢君豪和齐王乃羊肉供应的收益者,要他们接受猪肉,只怕会有所困难,而且若朕冒然插手,更会激起这两人的反抗,所以小崔爱卿……”
  说到这里,陈宏脸上竟有了一丝歉意之色:“对于你想要推行的猪肉,朕只能从心底表示支持,很多事情必须交由你自己去处理,更需要你自己去打开局面,还希望你能够明白。”
  崔文卿听到此话,心内顿时一阵呜呼哀哉。
  原本还指望官家能够在猪肉推行上施以援手,没想到官家也有这么多的顾忌。
  的确,现在官家和齐王也不便撕破脸皮。
  听官家的意思,还只能对自己表示精神上的支持。
  心念及此,崔文卿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望。
  似乎看出了崔文卿有些沮丧,陈宏想了想,终是忍不住开口道:“即便如此,朕还是觉得很有推行猪肉的必要,只要你能够打开局面,让百姓们认可猪肉,那么在朝堂上,朕可以为推行猪肉之事进行斡旋,到时候咱们占据了道理,即便谢君豪闹到太后那里,也说得过去。”
  王安石捋须笑道:“文卿啊,官家这么说可是完全把你当做自己人呐,我相信凭借你的智慧,让百姓们接受猪肉也不会是什么难事的。”
  崔文卿无可奈何,只得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好吧,官家,恩师,我一定会努力推行猪肉,必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了。”
  闻言,陈宏和王安石均是含笑点头。
  离开皇宫,崔文卿告别王安石回到了振武军大都督府内。
  夜色未至,然满心郁结的他却蹬掉了鞋子,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房梁发神。
  刚回洛阳才三两天时间,面临的困难却是太多的。
  第一,推行猪肉不太顺利,而且又要面临谢君豪这样一个强敌,自己有办法能够取胜么?
  第二,与司马薇的事情也不太顺利,前日王安石已经对自己提出了慎重警告,来自当朝宰相的怒火自然不可小觑,自己又该用什么办法抱得美人归呢?
  一为公事,一为私事,两件事犹如两快大石般压在了崔文卿心头,竟使得他在榻上辗转反侧难耐,不知道过了多久,方才沉沉睡去。
  翌日一早,崔文卿揉着惺忪的双目,打着沉沉哈欠来到户部报道。
  刚走到户部尚书的公事房,富弼已是急不可耐的站起身来,大是惊喜的笑语言道:“哎呀,文卿啊,你总算来了,本官可是盼了你几天了。”
  崔文卿对着他懒洋洋的拱了拱手,笑嘻嘻的言道:“富大人,瞧你这兴奋不已的模样,我怎么突然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哎,什么上了贼船,胡说八道。”富弼好气又是笑,“此乃户部,六部之一权柄甚重,很多人想到户部来还没有机会,你倒好,居然嫌东嫌西了。”
  说笑间,崔文卿已经落座在了案几上,接过富弼递来的茶盏,慢悠悠品咂起来。
  富弼身为户部尚书,乃是崔文卿的顶头上司,然而面对它,崔文卿却丝毫没有半点拘束感。
  一来的确是因富弼平易近人,完全不摆架子。
  二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便因富弼乃王安石的心腹,也是变法一派的重臣,故此对富弼和崔文卿均可以算作自己人,自然用不着拘束。
  富弼也没有与崔文卿客套,开门见山的言道:“安石相公设立大齐银行的目的,乃是想要如河东银行般,为朝廷国库赚取银两,然只可惜老夫不太懂得银行之事,加之又因忙于户部公务,对大齐银行疏于管理,致使目前银行推行缓慢,国债发行也颇为缓慢,从成立到今,发行的国债数目只有七十万两银子,比起你们河东银行,实在差得太远太远了。”
  “发行国债?”崔文卿有些错愕,望着富弼失笑道,“富大人,你的意思是,大齐银行目前是以发行国债为主,和那些地方银行抢生意?”
  富弼到没有听出崔文卿话中的惊讶,颔首道:“是啊,不过即便咱们大齐银行将分行开设到地方州郡,也得不到地方衙门的支持,因为好多州郡都已经设立了地方银行,从抢生意来看,大齐银行是完全赶不上州郡银行的。”
  “唉,富大人啊,你真是……呵,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了。”崔文卿连连摇头,好气又是好笑。


第九零零章 大齐银行

  听到崔文卿似乎不太肯定,富弼心内大感奇怪,询问道:“文卿啊,你当初成立的那河东银行不也是以发行国债军债为主么?况且现在所有州郡银行都是从事的国债军债发行事务,难道还有什么不妥?”
  崔文卿轻叹一声言道:“其实要我看来,大齐银行最为主要的职责,乃是调控经济,稳定金融,你不要用这么疑惑的眼神看我,记得当初我已经给你解释过经济和金融的含意,目前各州郡银行大肆发行国债,完全是一种危险行为,倘若引起挤兑造成资金链断裂,很容易爆发银行业的信誉危机,将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生存,到时候国债亏空的窟窿越来越大,而朝廷也将失信于民,你我都将沦为罪人!”
  一席话听得富弼有些紧张了,他连忙开口道:“文卿贤侄,你所说的这些东西我虽然不明白,然而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大肆发行国债真的很危险么?”
  崔文卿叹息道:“是啊,只有进行有计划、有节制所调控的经济,才是健康的经济,而大齐银行所承担的重要职能,便是维系全国经济的稳定,所以待我成为你这劳什子副行长后,最为重要的职能便是规范银行的业务,其次再想办法赚取充足的银两,达成安石相公之托。”
  富弼对崔文卿的经商才能无比的敬佩,当下立即点头言道:“好,反正你一来,本官就将大齐银行全部交给你了,有什么事你放心大胆去干,出了问题本官给你兜着,明白么?”
  有富弼这句话,崔文卿自是放下心来,对着他竖起三个指头笑道:“富大人,不出三个月,下官一定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做中央银行。”
  富弼颔首笑道:“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咱们就一道前去大齐银行看看,顺便本官也给你介绍一下同僚。”
  崔文卿拱手笑答:“但凭富大人之意。”
  说完之后,富弼吩咐吏员备置了一辆马车,和崔文卿同车而行,一并朝着宫外行去。
  见到出了宫门,崔文卿暗觉奇怪,询问道:“富大人,朝廷的所有衙门不是应该设立在皇城内么?”
  富弼轻笑言道:“自隋朝确立三省六部之后,三省六部九寺全都在皇城内办公,咱们大齐也不例外,然因大齐银行乃是初立,加之面对的乃是那些前来购买国债的百姓,故此政事堂便决定将大齐银行设在了北市之内。”
  “北市?”崔文卿听得暗暗咋舌,要知道北市可是洛阳城内最为繁华的市集,也可算作天下最为繁华的市集,不说别的,光是店铺价格就贵得惊人,往往一丈千金,大齐银行能够设立其中,足可见朝廷对大齐银行的重视。
  而且诚如富弼之言,银行业所面对的乃是普通百姓,若是将银行设在了皇城之中,也的确不方便百姓们前来办事,所以朝廷的考虑还算周全。
  富弼轻叹一声继续言道:“目前大齐银行的官吏均是由老夫从户部当中遴选出来的,就实而论,人才不少刺头也多,特别是目前大齐银行国债司的郎中章惇,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只可惜心高气傲,对谁也不服膺,时常与上官起矛盾冲突,老夫无奈之下,才将他从吏部调来了大齐银行,希望你能够对他严加管教。”
  章惇?
  一听这个名字,崔文卿顿时就愣了,霎那间竟有了深深的惊喜之感。
  在他穿越之前那个世界的历史上,王安石在进行熙宁变法的时候,麾下共有三大重臣。
  前两人蔡确、吕惠卿他已经认识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吕惠卿,更是成为了他发展河东银行的重要帮手。
  然没想到在今天,最后一人的章惇,也这么突如其来的出现,完全没有半点征兆可言。
  比起蔡确和吕惠卿,章惇在宋朝的时候可是出名太多了,不仅因为章惇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最为重要的是他政绩突出,文武双才,对外敌手腕强硬,被誉为是宋朝难得的铁血丞相。
  没想到现在章惇居然成为了大齐银行的官吏,也成为他的手下,如何不能崔文卿又惊又喜。
  带着这样的喜悦,马车一路轻弛飞快,不消片刻就来到了南市之内,又行得片刻,方在一片雄阔的衙门前停了下来。
  这片衙门建在放生池畔,一面依着波光粼粼的池水,一面依着商业繁华的闹市,大道自南向北延伸至衙门府门,而最北的一面,则是高耸的坊墙。
  从地理环境而论,可谓是半是冷清半是繁华。
  待富弼和崔文卿走下马车的时候,早已经得到通禀的大齐银行官员们已经在阶下迎候了。
  “下官见过富大人。”
  “诸君免礼。”富弼虚手一扶,指着崔文卿笑道,“这位便是朝廷信任的副行长崔文卿,今日特地前来履新上任。”
  官员们看得崔文卿一眼,均是有些惊讶于他的年轻,又是齐刷刷的拱手作礼道:“属下见过崔副行长。”
  崔文卿淡淡一笑虚手相扶,神情不卑不亢,显得云淡风轻。
  待进入正堂落座,富弼才有机会向着崔文卿介绍大齐银行的几位主要官员。
  目前大齐银行内部机构设置非常简单,除了国债司之外,另外一个便是贷款司。
  贷款司的郎中名为范吕兵,四十出头的年龄,乃是名相范仲淹的侄儿,不苟言笑神情严肃,整个人显得有些沉闷。
  面对崔文卿的时候,范吕兵也只是很简单的介绍了几句,并没有多言,显然对崔文卿有些轻蔑。
  “咦,怎么不见章惇,他何处去了?”富弼这才发现过国债司的主官章惇没有前来,出言朗声询问。
  问话声落点,崔文卿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堂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肃然,更有几分让人不自在的尴尬。
  除了范吕兵依旧目不斜视的望着富弼外,其余官员的眼神多多少少有些躲闪。


第九零一章 因为他来了

  望着大齐银行这些眼神躲闪的官员们,富弼顿时知道其中不简单,口气也不由严厉了起来:“谁能告诉我,章惇究竟去了何处?!”
  话音落点良久,无人胆敢应答。
  见状,富弼有些生气了,询问范吕兵道:“范郎中,你来告诉我,章惇人在何处?”
  范吕兵面上显出了一个古怪的冷笑,看似有些不屑,拱手回答道:“今日章惇倒是来了衙门,不过点卯不在,也没有人看到他出去,兴许还在公事房吧。”
  听到此话,富弼冷冷言道:“好个章惇,得知上官前来居然无动于衷,也好,就让本官去看看他究竟一天再干些什么!”说罢,向着崔文卿点头示意,带上所有人一道朝着内衙而去。
  大齐银行衙门占地较广,宽阔正厅之后便为一排排相连的公事房,这是寻常官吏们办理公事之处。
  再往内衙深处走,则是银行行长以及各司郎中、员外郎的公事房,全都是独立的小院,看起来颇为幽静怡人。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穿过回廊,又绕过了一片竹林,这才来到了一间挂着“贷款司”门牌的小院前。
  来人脚步沉沉,小院内却是毫无动静,似乎并没有人身在其中。
  富弼阴沉着脸打量了小院有倾,冷冷吩咐:“来人,开门!”
  话音落点,便有两个吏员快步跑上打开了大门,富弼与崔文卿一道举步而入,刚一进去,便看见一位穿着红色官服的吏员正斜趴在案几上,似乎正在昏昏沉睡当中。
  而在案几旁边地面,还丢弃着三四个细脖酒壶,浓郁的酒香从房内传来,冲击着每个人的味蕾,气氛大是尴尬。
  霎那间,富弼脸色顿时涨红了,神情也变得非常难看,戟指尚趴在案几上的红衣官员,厉声喝斥道:“章惇,何人允许你在衙门中饮酒?而且还是处于公事当中?你的眼中有没有上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衙门?”
  一通问话宛如霹雳雷火,直震得屋内嗡嗡作响,使得人耳膜也是隐隐做响,相信即便是一头沉睡的猪,此时此刻也应该醒了。
  然而,回答富弼的却还是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在安静的气氛中尤为使人瞩目。
  富弼再也控制不住愤怒难耐的心境了,他沉沉哼得一声,铁青着脸大步上前,抬起老腿便朝着案几踹了去。
  那案几被踢了个正着,登时就移开数尺滚落一边,而本依靠案几趴着睡觉的红衣官吏陡然不妨之下,就这么倒在地上一个翻滚,人终是醒了。
  崔文卿才发现红衣官员乃是一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年轻男子,未戴幞头的他发髻显得有些凌乱,此际睡眼惺忪的从地上站起身来,当看到屋内盛怒难耐的富弼以及衙门同僚的时候,红衣官员并没有露出震惊之色,反倒是口气淡淡以一种似乎在和邻居打招呼的语气招呼道:“哦,是富大人啊,多久来的?”
  闻言,富弼直接被气笑了:“怎么地,连本官多久来都不知道?莫非还是本官打扰章郎中睡觉了?破坏了阁下的春秋大梦。”
  此话满是揶揄,然大齐银行的官员们却是无人敢笑,唯有崔文卿见到此景此情又闻此言,大感捧腹,竟是笑出了声来。
  这一笑,倒是有些引人注目,也使得章惇将目光从富弼身上移开,直接看到了崔文卿的身上。
  待见到崔文卿所穿代表六品官的红色官衣,章惇很明显的愣怔了一下,紧接着神情就恢复了平常,将目光移开了。
  富弼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铁青着脸训斥道:“章惇,你究竟懂不懂规矩?何能在衙门内饮酒?若是被那些无孔不入的御史知道参你一本直达天听,朝廷怪罪下来你如何承担得起?”
  章惇不为所动,淡淡言道:“章惇一人做事一人当,绝对不会牵连大人与诸位同僚。”
  富弼气咻咻的言道:“你说的轻巧,章惇,你身为大齐银行国债司郎中,所代表的并非是你个人,也代表着大齐银行在朝廷中的形象,就你这样的做法,你让官家和诸位相公们如何作想?”
  听到大齐银行四个字,章惇唇角忍不住勾出了一丝冷笑的波纹:“大齐银行?嘿嘿,富大人,一个连地方州郡银行也赶不上的朝廷银行,能有何颜面冠以大齐二字。”
  “你,你……”富弼顿时被气得不轻。
  章惇望着周围默然无语的同僚们,借着几分酒意侃侃而论道:“诸位,相信你们也应该看见,这大齐银行成立已经足足有大半年的时间,然而所收国债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