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妻为大都督 >

第302章

妻为大都督-第302章

小说: 妻为大都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使得姜太东在看了她一眼之后,就情不自禁的垂下了眼帘,然女子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又让他不能不魂牵蒙绕。
  莫非此女就是传说中虽非公主却实为公主,八贤王唯一的爱女,爵封落雁郡主,又为大齐开国以来首位女大学士的陈宁陌?
  河风吹动着陈宁陌的衣衫,使得她整个人恍若快要御风而去,传到姜太东耳中的嗓音也仿若是从九天之外传来,如同天籁之声般美妙动听:“本官陈宁陌,有劳姜刺史相迎了。”
  见这美丽女子果然乃是落雁郡主陈宁陌,姜太东心头不由为之一热,却不敢抬眸直视她的娇颜,毕恭毕敬的言道:“今晨收到学士送来的文书,才知道学士以及诸位进士郎今日将抵达府州,故而下官专程等候在此,供应学士大驾,也不知道学士前来府州是因公还是因私,有什么需求尽管吩咐下官便可。”
  陈宁陌淡淡笑道:“姜刺史客气,今次本官乃是奉官家旨意,带领今次高中进士的三十八名进士郎前来府州,观摩最近声势浩大的北地四州改革,据传现在北地四州安抚使崔文卿大人很是了不起啊,短短数月,就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实在令人震撼至极!”
  “原来他们是为了崔文卿而来的……相传崔文卿可是陈学士的学生啊……”
  心念及此,姜太东笑着简单介绍道:“启禀学士,崔大人的确非常厉害,不仅顺利平息了隩州异地安之民骚动,更实施了多种政策,惠及北地四州的百姓,前不久在银票发行大会上,崔大人更是舌战诸位刺史,以惊世言论令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掷地有声的‘五个一百万’直到现在也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陈宁陌早就知道了这些事,倒也不足为怪,点头道:“正因为如此,所以官家才让我带着今年新科进士们前来学习一二,对了,你没有告诉崔文卿我前来的消息吧?”
  姜太东连忙摇头道:“按照学士的吩咐,下官并没有向崔大人透露此事。”
  陈宁陌笑着解释道:“如此做的目的,也只是想让崔文卿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才能让我们见识到北地四州改革的真正面目,好了,闲话也不多说,先前往驿馆吧,待安定下来之后再行通知文卿亦是不迟。”
  姜太东点点头,随即又有些犹豫,显然有些难以启齿。
  陈宁陌观人入微,很快就发现了姜太东的异样,好奇开口询问:“怎么,莫非姜刺史还有他事?”
  姜太东装着胆子笑言道:“学士,府州向来文学风华极其昌盛,历来文人雅士也多不胜数,今日下官特意在黄河岸边,举行中秋雅集,也不知道学士以及诸位进士郎可有闲暇前来雅集上指教一番,倘若能够聆听学士的教诲,相信对于整个府州乃至河东路的学子们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收获,故还请学士允诺。”说完深深一躬,相邀的态度无比诚恳。
  陈宁陌明白姜太东等人事先并不知道自己以及进士们要到府州来,这场诗词雅集肯定也不是早有预谋的,而完全是巧合而已,前去看一下也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于是乎,陈宁陌点头道:“那好,我们就先去参加诗词雅集吧,对了,崔文卿是否会来?”
  听到陈宁陌同意,姜太东惊喜过望,激动得脸膛涨红,连忙笑着开口道:“多谢学士对府州的厚爱,原本下官早些时候已经邀请了崔大人前来参加,然也不知道因为何故,崔大人却拒绝了,然若学士莅临,下官相信不管再是忙碌,崔大人也一定会赶到了,下官这就派人前去通知他。”
  陈宁陌颔首一笑,招呼着众进士跟随她一道下船登车。
  待下船之后,陈宁陌恰巧看见自己所乘的马车前正站着一人,点头哈腰一脸谄笑。
  姜太东连忙为陈宁陌介绍道:“陈学士,这位乃是我们府州王别驾,本次诗词雅集,正是由王别驾安排布置的。”
  王别驾激动不已,连忙上前一步拱手作礼道,“下官见过陈学士。”
  “原来是王别驾,幸苦了!”陈宁陌点点头,继而想到了什么娥眉猛然一蹙,追问道,“阁下姓王?官职别驾?”
  王别驾不明白陈宁陌为何突然会有此问,一时之间倒是有些受宠若惊,连忙点头道:“回禀学士,下官的确姓王,乃府州别驾。”
  闻言,陈宁陌紧蹙的眉头忽地舒展开来,露出了一个动人的笑意,只不过那笑意中隐隐有着几分让人捉摸不透之色,她也不多话,径直登上了马车。


第七八六章 赛诗会(一)

  磷磷隆隆的车声中,载着陈宁陌以及三十八名新科进士的马车向着北方而去。
  其中一辆马车中,新科状元蔡确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意,询问旁边的黄衫肥子道:“高能,你可曾知道刚才学士看到那王别驾时,为何发笑?”
  高能眉头皱了皱,一脸纳闷道:“是有些奇怪,难道蔡兄知道原因。”
  “嘿嘿。”蔡确笑得几声,脸色顿时有些眉飞色舞,“我曾听司马副主席说过,昔日崔主席在府州的时候,一日参加诗词雅集曾被府州王别驾刁难,最后崔主席以‘梅兰竹菊’四首诗词让王别驾无话可说,最后还依照赌约当场扫地,从此之后,那王别驾便有了扫地别驾之诨号,我想啊,学士刚才发笑便因为与此事有关。”
  “哦,竟有此事?!”高能听得双目发亮,继而哈哈笑道,“崔大哥真乃神人,昔年虽为白身,然也能够整治如别驾这样的高官,相信从此以后王别驾看到他都会心头发悚。”
  笑罢之后,高能又满是怀念,轻叹道:“说起崔大哥,已经大半年没见,真是想念他啊,回想去岁我们以一库诗社之名参加诗词雅集,崔大哥真乃英姿勃发,文采飞扬,想想就令人回忆。”
  蔡确深有同感的点点头,轻笑道:“这里离府州已经很近了,相信马上就能见到崔主席了,说起来,我这个状元得的真是侥幸,若崔大哥尚在,岂有我的份?!”
  的确,现在国子监不少人都认为崔文卿才是不折不扣的状元之才,若非今岁为维系隩州稳定,崔文卿前去担任安抚要职,说不定状元就是他了。
  关于此点,倒是引来了不少人的惋惜。
  然好在目前崔文卿已经凭借王安石关门弟子的身份门荫入仕,用不着走科举之路,倒也足以安慰。
  心念及此,蔡确忽地有想起一事,问道:“对了高能,司马副主席有一封信让你带给崔主席,不知道你可有收好?”
  高能连忙从怀中掏出了一封贴身保存的信封,正容言道:“司马副主席交代之事,且还是给崔大哥的信,我高能自然视若性命,放心吧,我一定不会弄丢的。”
  蔡确点点头,目光不经意的瞄向信封封口的红漆,却暗自纳闷。
  此信居然以红漆封口,显然是为怕别人看见信里的内容,也不知道司马薇究竟有什么要事要对崔文卿说,且还如此慎重,难道是有关于学生会的要事须得禀告?
  心念及此,蔡确的心内好奇更甚,然身为正人君子的他,自然不可能偷窥信内的内容,于是乎也只能猜想一下了事。
  ※※※
  赛诗会当场,人影攒动,才士云集。
  截至报名结束,主办方飞快统计,将参赛的五百多个诗社临时编组,编为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十二个组,每组四十余个诗社。
  而能够参加夜晚诗词雅集的,只能在每组当中选择最后一个获胜的诗社。
  消息传出,才士们满堂惊讶,大感竞争的激烈。
  更有部分实力不佳的诗社已经忍不住开始唉声叹气,基本可以预料到自己惨败的命运。
  面对称得上是过独木桥般的比试,崔文卿和苏轼两人确是无比的轻松,完全没有丝毫如临大敌的紧张感。
  “文卿兄,你看那边那红衣才女,容貌上佳,身段苗条,气质出众,以百分喻之,至少可以得八十分以上吧。”
  “我擦,这种货色你居然还说容貌上佳?苏兄啊,先不说别的,光是那女子的两道剃刀眉,就知其乃尖酸刻薄之相,且走路搔首弄姿,一看就非正经人家的姑娘,我赌她已经不是处子,你信不?”
  闻言,苏轼大觉郁闷,言道:“文卿兄,那女子已经非常不错了,你却还如此挑剔,你的眼光莫非是太高了。”
  崔文卿摇着折扇得意洋洋的开口道:“没办法,哥的身边围绕着的都是如折昭啊,司马薇啊这样的绝色女子,眼光自然是挑剔了一点,不像苏兄你,整日流连忘返于青楼,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被虚像迷住了眼睛,以至于欣赏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看到女人就觉得是美女。”
  “擦!有你这么说话的么!咱们还不能愉快交谈呢?!”苏轼一阵哭笑不得。
  说笑一番,崔文卿这才想到了正事,问道:“对了,你看这些诗社似乎都去自己所在的编组报名去了,我们究竟是哪一组的,你可知晓?”
  苏轼挠了挠头,以不确定的口气言道:“如果没有听错的话,约莫大概应该是丁组吧。”
  崔文卿被他的口气逗乐了,暗叹苏轼真是艺高胆大,临行比赛也这样满不在乎,笑嘻嘻的招手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还是早点去吧。”
  苏轼点点头,与崔文卿一道朝着丁组所在方位而去。
  另一头,待苏凝发现并没有与崔文卿他们同分一组之后,终是放下了心来。
  对此,荷叶疑惑不解,询问道:“苏姐姐,你既然想要击败公子,难道与之早早见面赛诗不好么?”
  苏凝轻笑言道:“赛诗会只是诗词雅集前面的小场面而已,即便能够在赛诗会上击败他们,也无甚乐趣可言,以我之见,还是在诗词雅集上相遇为妥,到时候咱们当着那吴都知的面,令他二人败下阵来,岂不快哉!”
  荷叶“哦”的一声明白了过来,心内不由对公子有了几分担心,幽幽言道:“苏姐姐,我第一发现你原来这么坏啊,居然如此算计公子他们。”
  “哼,这可非是我坏,乃是他罪有应得。”想及崔文卿看光了自己的身体,苏凝就恨得牙关痒痒的,更别提后来崔文卿居然还以赔钱之法羞辱于他,此仇不报非女子!
  站在旁边的王鹏举听到两女的谈话,明白了一些端倪,指着崔文卿言道:“怎么,莫非苏姑娘与那人有仇?”
  苏凝点着头恨声言道:“不瞒王兄,此人乃是一个不知羞耻的登徒浪子,曾多次欺辱于我,奴今日前来正是为了对付他。”
  听闻此事,自持父亲高官的王鹏举眉头顿时一扬,望着崔文卿冷冷道:“苏姑娘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对付此獠就交给在下便可,保管能够让你报仇雪恨。”


第七八七章 赛诗会(二)

  很快,赛诗会正式开始了。
  作为初选比试,相信这场赛诗会在人员以及热闹程度,是接下来诗词雅集不可比拟的。
  而从五百多个诗社当中选出参加雅集的十二个诗社,足见竞争之激烈。
  待崔文卿苏轼两人在丁组报名,负责丁组赛诗的吏员又将属于丁组的四十多个诗社分为了六组,第一轮比试采取八进一的方式逐鹿胜负。
  也就是说,第一轮比试就将淘汰绝大部分诗社,唯剩下八个诗社。
  吏员也不多做解释,立即以抽签的方式开始比试。
  第一轮,一库诗社是与红杏诗社、城北诗社、奚草诗社分在了一起。
  待来到比试帐篷内,四个诗社刚一见面,城北诗社和奚草诗社那六人登时就是一片唏嘘感叹。
  “什么,竟是红杏诗社?”
  “我们与红杏诗社居然分在了一起?这是什么运气?”
  “噢呀,这下死定了,面对着红杏诗社,绝对没有获胜的希望啊!”
  ……
  闻言,红杏诗社那三人显然非常得意,均是摇着折扇露出了轻松之态。
  见状,崔文卿大是奇怪,询问城北诗社的一人道:“敢问兄台,这红杏诗社很厉害么?为何你们都是一副惊诧的模样?”
  “兄弟,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被问者一阵膛目结舌,“在府州境内,要论诗社名号,这红杏诗社当属三甲之内,先不论红杏诗社足足有百名文学才士,光是他们今日派出的这三人,便是大大有名。”
  “哦,愿闻其详。”崔文卿露出了饶有兴趣之色。
  被问者小声介绍道:“你先且看红杏诗社那领头公子,便是红杏诗社社长杜传成,此人自小聪明绝顶,诗文两通,在年幼时便是名震府州的才子,可谓年轻一代的翘楚,也是众所周知的天才,遇到他们咱们肯定是输定了,小兄弟啊,听在下一劝,不要太有获胜之心了,这一局你们赢不了的。”说完,又是摇头叹息。
  听闻此话,崔文卿却是忍俊不禁,哈哈笑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言及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况且本人便是专门碾压这些天才人物的,这场比试我们一库诗社赢定了。”
  闻言,被问者顿时膛目结舌,好气又是笑的言道:“小兄弟,我该说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应该说你狂妄无知,居然胆敢碾压红杏诗社?你该不是没睡醒吧?”
  苏轼笑着插言道:“有志者事竟成,这劳什子红杏诗社有甚了不起的,我们二人今日还真与他卯上了。”
  “呵!呵!”被问者几声冷笑,看向崔文卿和苏轼的目光如同再看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失心疯,摇着头转身去了。
  这时候,那红杏诗社社长杜传成似乎听到了他们之间的谈话,走上前来冷冷问道:“刚才似乎听你们二人说,要碾压我们红杏诗社?”
  崔文卿和苏轼对视一眼,均是忍不住笑了。
  崔文卿笑语言道:“文学切磋谈不上碾压,然相互较量一下还是可以的。”
  闻言,杜传成的脸色登时就阴冷了下来,冷哼道:“切磋?就你们这名不见经传的一库诗社,有何地位有何颜面与我们位列于府州三甲的红杏诗社较量?实话告诉你,就你们这样的诗社,也不过是吾等垫脚石而已,失败是注定的。”
  崔文卿笑呵呵的争辩道:“杜兄是吧?实话告诉你,我们一库诗社在洛阳一带可是很有名气的,还成为了去岁国子监中秋雅集第一名,受到了当朝几位大学士以及国子监夫子们的高度赞扬和隆重表彰。”
  话音落点,在场所有人除了苏轼之外,全都是一怔,继而全都哈哈大笑,笑得几乎快要直不起腰来。
  杜传成捧腹大笑,笑得几近快要流出了眼泪,半响才好不容易压抑住了笑容,用极其夸张的口气调侃道:“还名扬洛阳?还国子监雅集第一名?还受到了大学士的表彰赞扬?哈哈,你这田舍奴,该不是没有睡醒吧?正在做你的春秋大梦呢!啊哈哈哈……”
  说完之后,又是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之声,显然都被这样吹牛皮不打草稿的话语逗乐了。
  面对着嘲笑,崔文卿根本没有半点窘迫之色,反倒是坦然之若的笑言道:“不瞒诸位,我说的可是实话,爱信不信吧!”
  杜传成拿起折扇轻轻的敲了敲崔文卿的肩头,大笑言道:“原本还以为说出要碾压我们红杏诗社的是一个人物,没想到却是一个失心疯,小兄弟,慢慢做梦,待会大爷就要你哭出来。”说完,扬长着转身去了。
  见状,崔文卿摸了摸鼻尖,对着苏轼摊手无奈笑言:“看吧苏兄,我们一库诗社在这些人眼中,的确是无名之辈啊!”
  苏轼折扇一收,冷笑言道:“不过是些没见识的井底之蛙而已,以为在府州了不起就能纵横天下了,文卿兄,待会咱们一定要给这些不知天高地厚之徒好看。”
  崔文卿打了一个响指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