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八岁武神-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你是在担心青雀无法对付罗艺,导致我大唐大军葬身幽州?”
李世民用手轻轻地敲击着龙案,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李靖抿了抿嘴唇,并没有开口说话。
“放心,这一次我大唐大军并不会有任何的损伤,这一点,朕可以向你保证。”
李世民沉声开口。
“这……”
李靖狐疑地看了一眼李世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是,陛下到底是哪里来的迷之自信,觉得李泰能够安然无恙的带领着大唐大军返回长安?
换做是太子殿下的话,说不定还有些许的可能办成此事。
但李泰,还是算了吧。
别说不让大唐大军没有丝毫损伤,李泰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就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不错了。
只是,虽然心中有些不相信,但看着一脸自信的李世民,李靖心中的想法不由有些动摇起来。
陛下的性格,他也很清楚。
若不是有着绝对自信的话,那陛下现在无论如何都不会如此信誓旦旦地说出此话。
难不成,他先前真地误会了李泰?
李泰,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不学无术。
先前表现的如此不堪,不过只是因为李泰在故意藏拙罢了。
太子殿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太子殿下还未展现自己的锋芒之前,所有人都觉得太子殿下平平无奇,身上并无任何的过人之处。
如果不是因为李承干是大唐嫡长子的话,那说不定早就已经有人弹劾李承干,废除李承干的太子之位。
但在东突厥大军抵达大唐后,他们才发现太子殿下手中不仅掌握着实力强悍的精锐铁骑,其一身武力更是到了一种让所有人都望之却步的地步。
十年磨一剑,一朝显锋芒,说的正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能够藏拙,李泰也同样能够这样做。
先前的不学无术,很有可能是李泰伪装出来的。
“我大唐,果真人才辈出……”
李靖咂了咂嘴,面色感慨地开口。
有着李泰在,罗艺,他大可不必去担心。
就算李泰比不上太子殿下,对付一个罗艺,应该也绰绰有余。
“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房玄龄看了一眼上方的李世民,有些不解地开口。
就连太子殿下也没有这个自信说自己能够零伤亡剿灭罗艺,为何陛下会觉得李泰能够办到此事?
陛下,是不是有些太看得起李泰了?
“因为朕这一次并不打算让青雀带着大军赶往幽州。”
李世民背着手,幽幽开口,“罗艺,青雀一人足以应对。”
不打算派遣大军前往幽州,只让李泰一个人跑去跟坐拥千军万马的罗艺掰手腕?
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后,一众文武百官的眼神顿时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就李泰这小身板,别说跟罗艺掰手腕,怕是还没有抵达幽州,李泰便会死在路途中。
剿灭罗艺,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太子殿下亲自前往幽州,也不见得能够十拿九稳地办成此事。
“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靖面色一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原本还以为陛下如此有自信地说出这么一番话,是因为李泰的才能不输于李承干,所以陛下才会放心地大唐大军交给李泰去带领。
但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想的有些太多了。
陛下如此有自信,不过只是因为陛下压根就不打算把大唐大军交给李泰去带领。
只是,虽然心中的疑惑已经消除,但有一件事情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就是李泰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陛下?
要是没有得罪陛下的话,那陛下为何要这样往死里坑李泰……
独自前往幽州,李泰就算是有一百条命,怕是也无法活着回到长安。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要事要奏,那朕现在也是时候宣布一件事情。”
李世民打量了一眼下方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最近我大唐可谓是风雨飘零,不仅罗艺选择谋反,旱灾更是连绵不断,朕思虑许久,觉得朕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朕,要下罪己诏!”
李世民的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一般,落在整个太极宫,听到这句话后,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顿时直接傻眼。
他们瞪大着眼睛,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想要搞哪一出。
要是大唐发生的这些事情真的和李世民有着关系的话,那李世民现在就算下罪己诏,他们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问题的关键是,不管是罗艺谋反一事还是旱灾肆虐一事其实都和李世民并无太大的关系。
第388章 闹事的人,是李泰
现在李世民突然下罪己诏,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种把所有责任都归咎在自己身上的行事风格,属实有些让他们感到意外。
“你说陛下下罪己诏,到底是什么意思?”
程咬金摸了摸自己的头,有些捉摸不清头脑,他看向身旁的房玄龄,有些不解地开口。
“陛下这样做,是为了保全太子殿下的名声啊……”
房玄龄长叹一声,“最近我大唐谣言四起,说旱灾和罗艺谋反一事都是因太子殿下而起,现在陛下把责任全部归咎在自己身上,那就算幕后主使者再怎么推波助澜,也无法恶意诬陷太子殿下。”
程咬金顿时恍然大悟,他摇了摇头,觉得李世民根本就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太子殿下那是何等人物?
这样的人物,又岂会去在意外人的看法和评价?
就算真的有人恶意诬陷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也只会冷眼漠视,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下罪己诏这种事情,很有可能只是李世民一个人的想法。
太子殿下,或许连提都没有提起。
“都是大唐皇子,李泰混的未免有些太惨了一点。”
程咬金看了一眼上方的李世民,嘴里嘀咕了一句。
李承干是大唐皇子,李泰同样也是,但两者之间的待遇未免有些太天差地别了一点。
李承干没有去管谣言的想法,更没有让李世民去下罪己诏,可李世民却依旧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连考虑一下的想法都没有。
而李泰则是要苦着一张脸,独自前往幽州应对罗艺,连性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没有大军支援,即使侥幸抵达幽州,也大概率要被罗艺一巴掌直接拍死。
这处境,可谓是要多惨就有多惨。
“还请陛下三思!罪己诏一下,那陛下将再无任何的回旋余地可言!”
就在这时,一名御史深吸一口气,站出来开口。
“是啊,陛下,这罪己诏确实不能够随便乱下,要是真下了罪己诏的话,那对陛下的威望怕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请陛下收回成命!”
在这名御史开口的一瞬间,数名文武百官也跟着站了出来,希望李世民能够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些人,还是看不清楚局势,更不清楚陛下的心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
程咬金撇了撇嘴,陛下如此着急地下罪己诏,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让太子能够高兴一点。
虽说太子殿下不在意外人的看法,但能够让自己的名声变得好一点,李承干自然也不会介意。
现在这些人站出来阻止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急眼?
至于下罪己诏会让自己的威望受到一定的影响,李世民的心里面怕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只要能够让太子高兴,威望受损这种事情对李世民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朕心意已定,你们无需再说了,如果继续进谏的话,那就不要怪朕对你们不客气了。”
李世民重重地甩了一下袖子,冷冷的扫视了一眼那些进谏的文武百官。
开什么玩笑,他这一次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可以让太子的心情变得好一点。
一旦错过这个机会,那天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在太子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罪己诏,他这一次下定了!
就算李渊来,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
“行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等会朕会派人宣读罪己诏。”
李世民摆了摆手,朝着御书房所在的方向走去。
御书房……
一名太监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上方的李世民,有些不知道该要如何开口。
“发生了何事?”
李世民挑了挑眉,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陛下,太极宫外有人闹事……”
太监犹豫了一会儿,硬着头皮开口。
听到这句话后,李世民的面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之所以面色难看,并不是因为太极宫外有人闹事,而是因为这件事情不过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有人闹事,派皇宫里的侍卫前去处理即可,至于为了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来惊动他吗?
“为何不派人前去处理?”
李世民眯了眯眼睛,缓缓开口。
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在太极宫外闹事的人应该是先前那些曾进谏,劝他收回成命的文武百官。
只是,这些人未免把他想得有些太简单了一点吧?
先前在太极宫的时候都没能改变他的想法,现在在太极宫外闹事,就以为自己这个大唐皇帝会选择妥协?
“陛下,闹事的人,是魏王……”
看着身上散发着冷意的李世民,太监苦着一张脸,轻声开口。
要是常人胆敢在太极宫外闹事的话,那他早就已经让皇宫里的侍卫将人给直接拖出去。但现在,闹事的人是李泰,这让他要怎么去处理?
虽说李泰已经不再像先前那样,倍受李世民信任,现在甚至有可能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
但不管怎么说,李泰都是大唐皇子,在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命令前,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让皇宫里的侍卫把李泰给直接拖出去。
“青雀?”
李世民面色一愣,心中感到有些意外。
他原来以为现在闹事的人是先前曾在太极宫进谏的文武百官,但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这一次闹事的人,竟然是青雀!
“魏王在太极宫外摆了一口铁锅,他说陛下要是现在还不去见他的话,那他就用这口铁锅煮了自己……”
看着面色稍微有所缓和的李世民,太监方才放下心中的担忧,说出李泰在太极宫外所做的惊人之事。
没办法,李泰现在所做的这件事情实在是有些太惊人了一点,如果让李世民知晓这件事情的话,那到时候不仅李泰要倒霉,就连他都得受牵连。
“威胁朕?用铁锅煮了自己?”
听到这句话后,李世民不怒反笑,他眯了眯自己的眼睛,眼神中带着一丝冷意,“既然他想要用铁锅煮了自己,那就让他煮吧,朕倒要看看他有没有这个勇气这样做,要是他真敢这样做的话,那朕说不定还会对他刮目相看。”
第389章 去看一场好戏
“陛下,这样做不太好吧……”
太监犹豫了一会,硬着头皮开口。
李世民现在说的显然是气话,他就算是再怎么傻,也不会把李世民所说的话当真。
就算心知现在开口有些不太合适,他现在也必须得站出来劝阻李世民。
其实,要是李泰这一次只是做做样子的话,那他可没有什么兴趣去冒着风险去劝阻李世民。
这件事情搞不好会掉脑袋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李泰这一次貌似是来真的。
不仅把铁锅摆在了太极宫外,就连柴火都已经准备好了。
要是李世民不去见李泰的话,那李泰说不定真地会用铁锅把自己给煮了。
虽说可能性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先前未曾劝阻过李世民的他,必定会是第一个被李世民追究责任的人。
李世民沉吟数声,用手轻轻地敲击着龙案。
李泰到底有多么怕死,没人比他更清楚。
就算明知此次前往幽州大概率要被罗艺一巴掌拍死,李泰也绝不愿如此憋屈地死在一口铁锅中。
现在这样做,很有可能只是在做做样子。
只是,虽然心中断定李泰是在做做样子,但这并不代表李泰用铁锅煮了自己这件事情不会发生。
要是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他到时候又要如何向太子交代?
“既然他想要见朕,那朕就去看看他到底想要搞些什么名堂!”
李世民甩了一下袖子,心中已经下定决心,“那些文武百官都退朝了吗?”
“回禀陛下,朝堂里的文武百官都已经离开了太极宫。”
“把他们都叫过来!让他们亲眼看看我大唐的皇子到底是如何用一口铁锅煮了自己!”
李世民冷哼一声,沉声开口,“让太子也过来。”
“陛下,这样做会不会有损皇室脸面……”
太监苦着一张脸,心中愈发琢磨不透李世民的想法。
原本这件事情还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李泰把铁锅摆在了太极宫外,只要那些文武百官未曾亲眼看到,那就算这件事情传到外面,也不会有人当真。
只要无人当真,那陛下的脸面就还能保住。
可是现在,陛下不仅没有想着遮掩此事,还打算把已经离开的文武百官都叫过来,让他们亲眼看一看大唐皇子到底是如何用一口铁锅把自己给煮了。
这,到底是什么神奇操作?
陛下,真地不怕自己的脸面丢得一干二净?
“这逆子现在既然敢用铁锅煮了自己,那朕为何不能让人来看?”
似乎是看出了太监心中的想法,李世民冷冷开口。
要是没下罪己诏的话,那他说不定还会在乎一下自己的脸面,不想让李泰做的这件惊人之事泄露出去。
但现在,罪己诏都已经下了,现在他已经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
虱子多了不怕痒。
丢脸?
他丢不丢脸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现在打算用铁锅煮了自己的李泰这一辈子都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柄。
跟他玩这套?
真以为用铁锅煮了自己就能逼得他妥协?
李泰,还是有些太嫩了一点。
“青雀,幽州,你去定了。”
李世民背着手,幽幽开口,“就算你用铁锅煮了自己,这幽州,你还是得去。”
……
太极宫外。
李泰紧紧握住拳头,他深吸一口气,踩着凳子跳进了铁锅里。
虽然心中不愿意做出这样丢人的事情出来,但这是他最后的办法,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小命,他都必须得这样做。
父皇虽然现在和李承干合起伙来一同坑他,但他不管怎么说都是父皇的亲生儿子。
就算父皇再怎么铁石心肠,也绝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用铁锅把自己给煮了。
只要父皇不忍心,那他接下来只需再声泪俱下地哭诉一番,便能让父皇改变自己的想法。
幽州,他再也不用去。
在铁锅里呆了些许时间后,李泰有些不放心地看了一眼周边,发现周围只有一些侍卫后,他才放下心来。
虽说他这一次想要用这种手段逼得李世民妥协,让他不必前往幽州,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愿意把这件事情给闹得太大。
他李泰,还是要点脸面的。
若是把事情闹得太大,那就算他不用前往幽州,他在大唐都将彻底抬不起头来。
“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赶快把柴火给点上!”
等了些许的时间后,发现李世民依旧没有赶到,李泰咬了咬牙,他瞪了一眼自己身边的侍卫,沉声开口。
他原本只打算做做样子,躺在铁锅里就已经足够了,真点上柴火的